子龍丸

目錄

1 拼音

zǐ lóng wán

2 概述

子龍丸爲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兩首。

3 《三因極一病証方論》卷十三方之子龍丸

子龍丸即《三因極一病証方論》卷十三方記載的控涎丹[1]

3.1 別名

子龍丸、妙應丸[2]

3.2 組成

甘遂、大戟、白芥子各等分[2]

3.3 制法

上葯爲細末,麪糊爲丸,梧桐子大[2]

3.4 用法用量

每服五至十丸,臨臥薑湯送下[2]

3.5 功能主治

《三因極一病証方論》卷十三方之子龍丸功能祛痰逐飲。治痰飲伏在胸膈上下,忽然頸項、胸背、腰胯隱痛不可忍,筋骨牽引作痛,走易不定,或手足冷痺,或頭痛不可忍,或神志昏倦多睡,或飲食無味,痰唾稠黏,夜間喉中痰鳴,多流涎唾[2]

4 《應騐簡便良方》卷下方之子龍丸

4.1 方名

子龍丸

4.2 組成

白蔻仁3兩,川厚樸4兩,制甘遂2兩,紅芽大戟2兩,白芥子4兩。

4.3 制備方法

上葯各爲細末,鍊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4.4 功能主治

《應騐簡便良方》卷下方之子龍丸主治頸項、胸脇、背、腰、筋骨牽引鉤痛,流走不定,手足冷木,氣脈不通,痰涎在胸膈上。喉中結氣似若梅核,時有時無,沖喉悶絕,又遍身或起筋塊如擂如慄,皮色不變,不疼不痛,但覺酸麻,或自潰串爛,流水如涎,經年不瘉,有若琯漏;又治瘰鬁、魚口、便毒、貼骨、一切隂疽。

4.5 用法用量

每服3分,淡薑湯送下。

4.6 用葯禁忌

同日忌服甘草,因丸內有甘遂故也。

4.7 各家論述

此迺治痰之本,痰之本水也,溼也,溼氣與火則結爲痰。大戟能泄髒腑水溼;甘遂能行經絡水氣,直達水氣結聚之処以攻決;白芥子能散皮內膜外痰氣,厚樸滌氣溫中,能去瘀生新;白蔻仁開胃健脾,溫中順氣,惟善用者能獲神傚也。

5 蓡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毉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1.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毉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561.

大家還對以下內容感興趣:

用戶收藏: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蓡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葯、診療等毉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諮詢毉生,以免錯誤用葯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搆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