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房(ovary)在被子植物雌蕊中分化雌性生殖細胞的部分,為一至數枚心皮的、邊緣以圍卷狀態愈合的囊狀器官。一般心皮的邊緣進一步卷入成為胎座,著生有相當于大孢子囊的胚珠,在內表皮上也能形成胚珠。子房壁由角質化的表皮和許多薄壁細胞及維管束等構成。每一枚心皮的背側有主脈,由此分出葉脈狀細脈。相當于卷入的兩葉緣的部分也分化有單條維管束。豆科子房是由一個心皮構成的單心皮子房(monocarpellary ovary),在橫切面可見背側有一條維管束,在腹側胚珠著生位置上可見有二條維管束。毛茛、芍藥等的各心皮彼此間沒有聯系,各自成為一個子房,所以稱為離心皮子房(li-berate ovary)。由多個心皮構成,外觀象是一個子房的合生子房(coalescent ovary)可根據柱頭分開方式、子房橫切面的維管束排列等以了解其構成。子房在受精后發育成為果實,胚珠成為種子。還可用人工刺激形成果實。此外,從子房和其他花葉的位置關系可將子房分為下列三個類型:如十字花科、龍膽科、禾本科等子房在花被和雄蕊之上者稱為上位子房(superior ovary德oberstndiger Fruchtknot- en);如菊科、鳶尾科、葫蘆科等子房在下面者稱為下位子房(inferior ovary德unterstndiger Fruc- htknoten);如虎耳草科等中間部位的子房稱為半上位子房或中位子房(semisuperior ovary德halbob-erstndiger Fruchtknoten)。
3 子房的位置和類型
有3種類型
3.1 上位子房(superior ovary)
子房僅以底部與花托相連合,花的其它部分不與子房相貼生。它又可分2種類型:
(1) 下位花(hypogynous flower):子房著生在凸起或平坦的花托上,花萼、花冠和雄蕊群著生的位置低于子房(或在子房的下方),如油菜、稻、玉米等的花。
(2) 周位花(perigynous flower):花托呈杯狀,子房僅以底部著生在杯狀花托凹陷的中央,花萼、花冠和雄蕊群著生在杯狀花托的邊緣或著生在由花萼、花冠和雄蕊群的下部貼生而成的花管(floral tube)的邊緣,因位于子房的周圍,故屬周位花,如薔薇、桃、梅等的花。
3.2 下位子房(inferior ovary)
整個子房著生在凹陷的花托或花管中,并且與之合生,花萼,花冠和雄蕊群或它們的分離部分著生在子房的上方,故為下位子房,其花為上位花(epigynous flower),如梨、瓜類、嚮日葵和仙人掌等的花。
3.3 子房半下位(half-inferior ovary)
子房有一半左右與杯狀花托或花管相貼生,花的其它部分著生在子房的周圍,故為下房半下位,其花為周位位,如馬齒莧、甜菜、菱等的子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