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外臺》卷二十七引《許仁則方》
2.1 組成
(艸堇??)竹根(切)5升,生茅根(切)5升,蘆根(切)5升,菝葜(切)2升,石膏1斤(杵碎),烏梅30枚,生姜(切)1升,小麥3升,竹瀝2升,白蜜1升。
2.2 主治
2.3 竹根飲子的用法用量
以水5斗,煮取1斗,去滓,加竹瀝及蜜,著不津瓶貯之,送下黃耆14味丸,縱不下丸,但覺口干及渴,即飲之。如熱月,即逐日斟酌煎之,多則恐壞也。
古籍中的竹根飲子
- 《普濟方》:[卷二百十六小便淋秘門]小便利多
蔞(一方用根)地骨皮龍骨菝上為末。煉蜜和冷水又竹根飲子筋竹根生茅根蘆根(各切五升)菝(切二升)石膏(...
- 《外臺秘要》:[卷第二十七]許仁則小便數多方四首
二服,稍加至三十丸,如梧桐子大。忌豬肉冷水。又竹根飲子方。竹根生茅根蘆根(各切五升)菝(切二升)石膏...
- 《張氏醫通》:[卷一中風門]中風(類中導入)
有濕痰。左手脈不足。及左半身不遂者。四物加姜汁、竹瀝。右手脈不足。及右半身不遂者。四君子佐姜汁、竹...
- 《普濟方》:[卷一百三十八傷寒門]傷寒干嘔(附論)
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竹茹飲子(出圣惠方)治傷寒干嘔不止。竹茹(半兩)半夏(一分湯洗七次去滑...
- 《太平圣惠方》:[卷第十一]治傷寒干嘔諸方
滓。不計時候溫服。治傷寒。干嘔不止。宜服竹茹飲子方。竹茹(半兩)半夏(一分湯洗七遍去滑)甘草(一分...
- 更多古籍中的竹根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