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簡介
主動脈是體循環動脈的主干。通過主動脈及其一系列分支將含營養物質和富氧的血輸送到全身。
主動脈從左心室發出,行向右前上方至右側第2胸肋關節處,弓形轉向左后方,跨過左肺根至第4胸椎體的左側、轉向下沿脊柱下行,穿過膈肌主動脈裂孔進入腹腔,由此繼續沿脊柱下降,至第4腰椎體下緣處,分為左、右髂總動脈而終。
為了敘述的方便,將主動脈分為升部、主動脈弓及降部三部分; 降部再以膈為界分為主動脈胸部及主動脈腹部。
主動脈升部又名升主動脈,位于中縱隔內,被心包包繞,長約5cm,直徑約3cm,在胸骨左側半的后方,平第3肋軟骨下緣處起自左心室,向上前右方斜行,經肺動脈干及上腔靜脈之間,至右側第2胸肋關節上緣處移行為主動脈弓。主動脈升部起始部的左前方為動脈圓錐和肺動脈干所掩蓋; 其右前方被右心耳掩蓋。主動脈升部的右側壁,因血流的沖擊作用而稍顯膨大,稱為主動脈球。升主動脈起始部的內面與三個主動脈瓣相對應的部分略向外膨出,稱為主動脈竇,分別命名為主動脈前竇、主動脈左后竇和主動脈右后竇。主動脈升部發出供給心臟本身的左冠狀動脈與右冠狀動脈,分別起自主動脈的左后竇和前竇的壁,其開口多位于半月瓣游離緣平面以下。
主動脈弓位于上縱隔內,呈弓形,處于胸骨柄后方。主動脈弓在相當于右側第2胸肋關節上緣處續接主動脈升部。先在氣管前方行向左后上至氣管左側,繼轉而行向后下,沿脊柱左側下行,在第4胸椎體下緣處移行為主動脈胸部。主動脈弓全長為5~6cm,起始部直徑約為3cm,末端的口徑稍細,稱為主動脈峽。主動脈弓的最高點常在胸骨柄上緣以下2.5cm處,大致相當于胸骨柄中點平面,弓的下緣與左肺動脈之間有動脈韌帶相連。
從主動脈弓的下緣可能發出一側或兩側的支氣管動脈和甲狀腺最下動脈。從弓的上緣發出3大分支,從右至左依次為頭臂干、左頸總動脈和右鎖骨下動脈,分布于頭頸部及上肢。
3 類型
主動脈弓分支的類型,中國人常見的有以下三種:
3.1 正常型
從弓上緣發出頭臂干、左頸總動脈和左鎖骨下動脈三大分支,約占84.29%;
3.2 變異型I
從弓上發出兩大分支,即頭臂干與左頸總動脈共干,另一支為左鎖骨下動脈,約占8.41%;
3.3 變異型II
從弓上緣并列發出四大分支,即頭臂干、左頸總動脈、左椎動脈及左鎖骨下動脈,約占3.47%。此外,雙主動脈弓,右位主動脈弓以及主動脈缺如等均有報道。右鎖骨下動脈也可能直接發自主動脈弓,一般是起自主動脈弓末端的后壁,呈銳角走向右上方。
4 注意項
主動脈主要包括升主動脈,主動脈弓,胸主動脈和腹主動脈這幾部分,主動脈的狹窄可以導致左心功能的不全,還可引發冠狀動脈的血流減少,引起冠心病,患者會出現心慌,胸悶氣短乏力胸痛等癥狀,需要進一步的檢查,明確病因,合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