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壯熱(high fever[1])為癥狀名[2]。見《諸病源候論》。是指感覺躁熱難受,體溫升高明顯,身熱灼手,或伴有惡熱煩渴的表現[3]。發熱熱勢壯盛,屬于高熱的范圍[2]。
4 病因病機
《諸病源候論·傷寒挾實壯熱候》:“傷寒,是寒氣客于皮膚,搏于血氣,腠理閉密,氣不宣泄,蘊積生熱,故頭痛、體疼而壯熱。”
5 分類
有熱實、冷實二種。熱實者,糞黃而臭;冷實者,食不消,糞白而酸氣。內雖有冷熱之殊,外皮膚皆見壯熱。多見于外感病邪熱盛實者。
6 參考資料
-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12.
- ^ [3]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治療壯熱的穴位
- 太陽
太陽并口角紅脈現,變蒸候,主煩躁啼叫,頭肚上溫溫壯熱,……。”參見武臺:武臺為小兒頭面部望診的部位。...
- 利機
鄰,自有交通結合與互通之義。按摩薦骨諸穴,腹腔全熱。點刺會陽穴,可治小兒瀉痢。會陽穴補諸陽之虛,故...
- 踝尖
踝尖,在足內踝尖上。主治下牙痛,內廉轉筋,腳氣寒熱。灸七壯,或針出血。《中國針灸學》:內外踝尖……...
- 內踝尖
踝尖,在足內踝尖上。主治下牙痛,內廉轉筋,腳氣寒熱。灸七壯,或針出血。《中國針灸學》:內外踝尖……...
- 頸百勞
,不宜灸。《針灸集成》:瘰疬聯珠瘡,灸百勞,三七壯至百壯,肘尖百壯,又先問審知初出核,以針貫核正中...
- 更多治療壯熱的穴位
治療壯熱的方劑
- 柴胡散
,各半兩。炮制:上搗羅為散。功能主治:治小兒傷寒壯熱,頭痛體疼,口干煩渴。用法用量:三歲小兒每服一錢...
- 地骨皮散
體赤黃,四肢不舉,肌肉戰掉,鼻衄,兩腳疼悶,身不壯熱,喜冷處臥。用法用量:每服四錢,水煎,去渣,加生...
- 麻黃散
制法:上為散。功能主治:妊娠5月6月,傷寒頭疼,壯熱,四肢煩疼。用法用量: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
- 梔子五物湯
2兩,黃芩1兩,白石膏4兩。主治:妊娠傷寒,頭痛壯熱。用法用量:每服抄5錢匕,用水1小盞半,煎至1盞...
- 升麻散
證治準繩·幼科》集三方之升麻散主治小兒丹毒,遍身壯熱煩渴者。《太平圣惠方》卷十方之升麻散:處方:川升...
- 更多治療壯熱的方劑
治療壯熱的中成藥
- 敗毒散
氣解表之功效。主治氣虛外感風寒濕邪表證。癥見憎寒壯熱,頭項強痛,肢體酸痛,無汗,鼻塞聲重,咳嗽有痰,...
- 安神丸
直訣》卷下方之安神丸功能清心安神。治面黃煩赤,身壯熱,及心虛肝熱,神思恍惚。補心,定驚,瀉火。主小兒...
- 川芎茶調散
。治諸風上攻,頭目昏重,偏正頭痛,鼻塞聲重,傷風壯熱,肢體煩疼,肌肉蠕動,膈熱痰盛,及婦人血風攻疰等...
- 蓯蓉補腎丸
精。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9g,一日2次。注意:身體壯熱者忌服。規格:每10粒重0.5g貯藏:密封。...
- 小青龍沖劑
食生冷,慎寒涼。2.孕婦慎用。3.小青龍沖劑辛溫偏燥,對壯熱燥咳、咯血、肺癰等有熱癥表現者不宜使用。...
- 更多治療壯熱的中成藥
壯熱相關藥物
- 防風通圣丸
解表通里,清熱解毒。用于外寒內熱,表里俱實,惡寒壯熱,頭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結,風疹濕瘡。【規格...
- 壯血藥酒
童禁用。【注意事項】1.忌油膩食物。2.外感或實熱內盛者不宜服用。3.本品宜飯前服用。4.按照用法...
- 壯腰健腎片
童禁用。【注意事項】1.忌生冷食物。2.外感或實熱內盛者不宜服用。3.本品宜飯前服用。4.按照用法...
- 壯腰健腎口服液
童禁用。【注意事項】1.忌生冷食物。2.外感或實熱內盛者不宜服用。3.本品宜飯前服用。4.按照用法...
- 壯腰健身丸
童禁用。【注意事項】1.忌生冷食物。2.外感或實熱內盛者不宜服用。3.本品宜飯前服用。4.按照用法...
- 更多壯熱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壯熱
- 《幼幼新書》:[卷第十四]壯熱第二
《巢氏病源》壯熱候∶小兒壯熱者,是小兒血氣盛,五臟生熱,熏發于外,故令身體壯熱。大體與溫壯相似,而有...
- 《普濟方》:[卷三百三十九妊娠諸疾門]傷寒
忌。不可與尋常婦人一概治之也。妊娠外感風寒。渾身壯熱。眼暈頭旋者何。蓋因風寒客于皮膚。傷于營衛。或洗...
- 《普濟方》:[卷一百三十六傷寒門]傷寒頭痛(附論)
伏留不去。則流傳于心肺。故使上焦壅滯。心煩鼻塞。壯熱頭痛也。歌括。惡寒發熱太陽經。惡熱頭痛胃氣蒸。脈...
- 《幼幼新書》:[卷第十四]傷寒第八
門中。真珠散,方見客忤門中。)《譚氏殊圣》方∶小兒壯熱又頭疼,手足饒寒冷似冰,時時多眼澀,睡中忽跳愛...
- 《普濟方》:[卷一百四十八時氣門]時氣頭痛
在于表。邪毒之氣攻注于外。循于風府而入于腦。故令壯熱頭痛。胸膈壅滯。其脈浮數者。可發汗及吐。即愈也。...
- 更多古籍中的壯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