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壯骨為經穴別名。即兌端。《經穴纂要》云出《針灸甲乙經》。[1]
兌端為經穴名(Duìduān GV27)。出《針灸甲乙經》。屬督脈。兌:指口;端:尖端。穴在口部上唇尖端,故名。位于面部,上唇結節的中點。正坐仰靠取穴。層次解剖:皮膚→皮下組織→口輪匝肌。有清熱散風、開竅醒神作用。主要用于口唇及神志疾患等。如口噤鼓頷、口唇動、口瘡、口臭、齒齦腫痛、消渴、鼻炎、暈厥、癲疾、狂癥、癔病及遺尿等。本穴配合谷、頰車治牙痛;配迎香、合谷治鼻塞;配本神、后溪治癲癇。一般針尖向上斜刺0.2~0.3寸;禁灸[2]。
4 參考資料
古籍中的壯骨
- 《明醫指掌》:[卷一]藥性歌
。(去核用,其核反能泄精。)石斛味甘,卻驚定志。壯骨補虛,筋力衰替。破故紙溫,腰膝酸痛,同陽固精,相...
- 《萬病回春》:[卷之一]藥性歌
,取肉去核,而核反能泄精。)石斛味甘,卻驚定志,壯骨補虛,善驅冷痹。(去根酒洗)破故紙溫,腰膝酸痛,...
- 《普濟方》:[卷三百十一折傷門]諸骨蹉跌(附論)
量。以和為度。尋常閃著筋力。挫氣疼痛。一服即效。壯骨丹治閃肭。筋脈無力。不能卒事者。并宜服之。赤曲蕓...
- 《金瘡跌打接骨藥性秘書》:又接骨議論方
布包裹,綿箍按在患處,內服生血補髓湯三四貼,次服壯骨續筋丹而愈。惟小膀有二骨,一大一小,一骨折者易治...
- 《馮氏錦囊秘錄》:[雜癥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卷四十五獸部]虎脛骨
性為末,入平胃散一兩,每服三錢,治反胃神效。虎脛骨,治風痹健膝,辟邪惡鬼疰,止驚悸健忘,愈惡瘡大咬...
- 更多古籍中的壯骨
壯骨藥品說明書
- 龍牡壯骨顆粒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非處方藥中成藥品種使用說明書)
- 龜芪壯骨顆粒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補腎壯骨口服液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龜茸壯骨片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強腰壯骨膏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六味壯骨顆粒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木瓜壯骨丸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威隆壯骨酒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龍牡壯骨顆粒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麝香壯骨膏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龍牡壯骨咀嚼片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龍牡壯骨顆粒(每袋裝5克)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10年修訂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龍牡壯骨顆粒(每袋裝3克)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10年修訂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