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詞條:中藥蒸氣吸入療法 (最后修訂于2011/8/11 21:02:31)[共272字]
摘要:中藥蒸氣吸入療法是一種吸入中藥煎煮時的蒸氣以治療疾病的方法。其是在蒸氣吸入療法的基礎上加入中藥,利用中藥的藥理作用和水蒸氣的濕度、熱度達到治療目的。治療時,根據病情選用適合洽療且有較多揮發性物質的中藥,加水文火煎煮,當產生蒸氣時,讓患者吸入有濃烈藥味、溫度適當的蒸氣。其治療機理類似中藥超聲霧化吸入療法,但因蒸氣分子較大,不易深入小支氣管。而且大部分被呼吸道粘膜纖毛上皮細胞所阻截。故臨床主要用于治療上呼吸道疾患,如感冒、咽炎、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由于中藥吸收后的治療作用,也有將此療法用于其他疾患的,如治療腹部手術后出現腸麻痹或腹脹氣者。......
>>>查看全文
相關文獻:
- 《圣濟總錄》:[卷第一百四十六雜療門]中藥毒
論曰神農嘗百草,一日而七十毒以辨相得相反相惡相畏,至于有毒無毒,各有制治,然藥無毒,則疾不瘳。內經所謂知毒藥為真者,乃用藥之要也。昧者誤有服食,當究其毒以制治之。猶巴豆之用黃連,半夏之用生姜是也。解一切藥毒。椿皮飲方椿白皮東柳枝(并細銼各二合)阿魏(好者少許)上三味,以水三盞,同煎取一盞,去滓空心頓服,吐出惡物即瘥。吐后服蜂窠散。治藥毒吐后。蜂窠散方土蜂窠(炒研末一兩)赤小豆糯米粟米藍實(四味并生
- 《普濟方》:[卷二百五十一諸毒門]中藥毒
(附論)神農嘗百草。一日遇七十毒。以辨相得、相反、相惡畏。至于有毒無毒。各有制治。然藥無治之豆毒驗如尤甚飯中腹中藥汁夫有大毒之藥。不可入口鼻耳目。入即殺人者。一曰鉤吻。生朱崖。二曰鴆。又名。狀中。項強或狀熱似時行。或吐或利。多苦頭痛。又人齒色舌色赤。面多青者。并著藥毒之候俚人。別有不強藥、不藍藥、有憔銅藥、金藥、菌藥。此五種藥中人者。亦能殺人初著不能知。欲知是毒非毒。初得便以灰磨洗好熟銀令凈。后以
- 《本草征要》:[第四卷附錄](二)談中藥的變通使用
中藥的資源,相當豐富,中藥的品種,相當繁多。我國疆域廣大,過去由于交通的不便,盡管是甲地易得之品,往往乙地又有一時不濟現象。再則,有些藥材,本身就是很稀少的東西。所以古代醫家,便想出種種解決的方法來,不但作為權宜之計,而且形諸筆墨,留給后人參考。考中藥代用之法,由來已久,張仲景稱無豬膽以羊膽代之,又說,無膽亦可用。《金匱·雜療方》治飲食中毒方,用苦酒,而方后云∶“或以水煮亦得”。仲景以后方書,類此
- 《惠直堂經驗方》:[附急救門]中藥毒及中惡卒死
急取鴨熱血。灌入喉即活。(此方亦解河豚毒)《惠直堂經驗方》清·公元1644-1911年陶承熹
- 《奇效簡便良方》:[卷四中毒急救]中藥箭射傷鳥獸肉毒
先服鹽水,再以黑豆煮濃汁飲。《奇效簡便良方》
- 《奇方類編》:[卷下急治門]解中藥箭毒
雄黃末敷之,沸汗出愈。《奇方類編》清吳世昌公元1644年—1911年
- 《幼幼新書》:[卷第三十九]中藥毒第十五
《巢氏病源》小兒服湯藥中毒候∶小兒有疹患服湯藥,其腸胃脆嫩,不勝藥氣,便致煩毒也,故謂之中毒。《千金》論曰∶甘草解百毒,此實如湯沃雪,有同神效。有人中烏頭、巴豆毒,甘草入腹即定;中藜蘆毒,蔥湯下咽便愈;中野葛毒,土漿飲訖即止。如此之事,其驗如反掌,要使人皆知之。然人皆不肯學,誠可嘆息。方稱大豆汁解百藥毒,余每試之,大懸絕不及甘草。又能加之為甘豆湯,其驗尤奇。有人服玉壺丸治嘔不能已,百藥與之不止,藍
- 《奇效簡便良方》:[卷四中毒急救]中藥毒鴆毒
綠豆粉三合,井水調灌。或扁豆末溫服。《奇效簡便良方》
- 《瘍醫大全》:[卷三十九救急部]解中藥毒門主方
凡中相反藥毒,面青脈絕,腹脹吐血蠶退紙,即出過蠶的紙,燒灰研一錢,冷水調服,雖危可救其復活。中草烏、川烏、天雄、附子毒(《入門》)。煎綠豆、黑豆汁、冷服之。(黑豆即馬料豆)又方防風甘草湯冷凍飲料之,入口即定。又方甘草黑豆濃煎飲汁。川椒毒戟人咽喉氣閉欲絕(《入門》)。吃大棗三枚解之。多服犀角則令人煩(《入門。》)麝香一字,調水飲之。解百藥毒綠豆研開,甘草同煎服。誤服巴豆口渴面赤,五心煩熱,泄不止者川
- 《瘍醫大全》:[卷三十九救急部]解中藥毒門主論
凡中草烏、川烏、天雄、附子毒,則心煩躁悶,甚則頭岑岑然,遍身皆黑而死。(《入門》)凡服藥過多,生出毒病,頭腫如斗,唇裂流血,或心口飽悶,或臍腹撮痛,皆中藥毒也。《脈訣》曰∶人中百藥毒傷,其脈洪大者生,微細者死。又曰∶洪大而遲者生,微細而數者死。凡解藥毒湯劑,不可熱服,宜涼飲之,蓋毒得熱則勢愈盛也。然此物以中熱毒為言耳。若解木鱉、菌覃、黃連、石膏之類而中陰毒者,豈仍避熱而猶堪以寒飲乎!《瘍醫大全》清
- 《惠直堂經驗方》:[卷三外傷門]中藥箭毒
犀牛角削尖。入瘡口內立愈。又麻油涂之亦愈。《惠直堂經驗方》清·公元1644-1911年陶承熹
- 史怡然等:中藥現代化的兩大基石——中藥標準化和中藥知識產權保護
中藥現代化的發展需要依靠各種支撐,中藥的標準化、中藥的產業化、中藥的國際化、中藥的知識產權保護等,都是中藥現代化的支點,而筆者認為,中藥標準化和知識產權保護是中藥現代化的核心內容,是中藥現代化很多具體工作的參照和保障基礎,兩者相輔相成,就目前中藥現代化進程來看,兩者的有機結合是十分必要的。1中藥現代化的兩大基石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中藥產業持續發展,已初步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產業體系,成為我國國民經濟和
- 姚新生院士:中藥化學成分研究與中藥質量標準
2010年7月3日至4日,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藥分析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學術年會在長春中醫藥大學順利召開,中國工程院、暨南大學姚新生院士在會議中為大家了做了題為《中藥化學成分研究與中藥質量標準》的學術報告。 中國工程院姚新生院士 在報告中,姚院士主要談到了中藥質量的問題,目前國內傳統中藥由于質量和藥效的問題,安全問題頻出,引發中藥產品信任危機,國內中藥產業面臨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在這時候成立中藥
- 貴州中藥資源優勢與中藥材生產發展概況
【摘要】 貴州中藥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依托生態環境、品種、分布、氣候、地理條件等優勢,貴州中藥產業得到良好的發展。現如今已經具有一定的規模和產量,并且將逐漸形成地區主導產業發展優勢。【關鍵詞】貴州 GAP;GMP;GSP;SOP;中藥產業;資源優勢 ThegeneralsituationofthesuperiorityoftheGuizhouChinesemedicinesourseand
- 單味配方顆粒納米中藥超微中藥幾種新型中藥飲片的比較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和回歸自然潮流的興起,中醫藥逐漸被世界認同與接受,中醫藥現代化也日益顯得重要。在中醫藥現代化過程中,中藥現代化最有可能成為突破口,作為中醫治病的主要武器——中藥飲片改革將首當其沖。 傳統中藥飲片是指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將中藥材經凈選、選制和炮制等過程制成的一定規格的原藥薄片,不經過任何溶劑提取、濃縮、制粒等工序。臨床使用能因時、因地、因人對處方中藥物和藥量進行適當地靈活化裁
- 急性聲嘶的臨床表現及治療怎樣?
激素外,尚可用酵素(酶)。通常所用的α-糜蛋白酶是一種肽鏈內切酶,有分解肽鏈作用,能清除聲帶、喉氣管粘膜分泌物(先稀釋而后消除),從而起到消除聲帶及喉氣管炎癥的作用。 (4)藥物蒸氣吸入 藥物蒸氣吸入療法,是已運用多年的一種治療方法,常用藥物為復方安息香酊,該藥有較強的祛痰消炎作用。復方安息香酊溶于40~50ml蒸餾水中,通過蒸氣吸入器的噴出藥霧而吸入,時間為20~30分鐘,每日3~4次,必要時
- 中藥現代化與中藥西藥化辨析
對中藥進行現代科學的化學、藥理學和臨床學研究已成時代的必然。在上世紀很長時間,人們對中藥進行現代科學研究乃為將現有中藥研究成新西藥或者由現有中藥獲得新西藥,即中藥西藥化。面對此況,一些人議論,此類研究不對。上世紀后期,出現了中藥現代化之說,并且在本世紀初出臺了《中藥現代化發展綱要》的官方文件,但仍然有些人議論,中藥現代化不等于中藥西化,還是中藥西藥化不對。此況似乎表明,對中藥進行現代科學研究維系了
- 岳風先:中藥現代化與中藥西藥化辨析
對中藥進行現代科學的化學、藥理學和臨床學研究已成時代的必然。在上世紀很長時間,人們對中藥進行現代科學研究乃為將現有中藥研究成新西藥或者由現有中藥獲得新西藥,即中藥西藥化。面對此況,一些人議論,此類研究不對。上世紀后期,出現了中藥現代化之說,并且在本世紀初出臺了《中藥現代化發展綱要》的官方文件,但仍然有些人議論,中藥現代化不等于中藥西化,還是中藥西藥化不對。此況似乎表明,對中藥進行現代科學研究維系了
- 中藥創新研究與高新技術應用——現代中藥系列叢書
作者:孔令義主編出版社: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ISBN:7506728524系列:現代中藥系列叢書尺寸:小16開印張:52.25印次:1紙張:膠版紙出版日期:2004-1-1頁數:808字數:1192000印刷時間:2004/01/01版次:1內容提要:近20年來,中藥的研究受到普遍重視,各種新技術和新方法的應用有力地促進了中藥的現代化研究和產業化開發。本書系統介紹了相關高新技術在中藥創新研究的各個領
- 現代中藥炮制手冊——現代實用中藥系列叢書
作者:冉懋雄等主編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ISBN:7801562968系列:現代實用中藥系列叢書尺寸:小16開印張:71.5印次:1紙張:膠版紙出版日期:2002-1-1頁數:1113字數:1924000印刷時間:2002/01/01版次:1內容提要:全書分上、下兩篇。上篇為總論,論述了中藥炮制的基本概念與發展歷史、目的意義與重要地位、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基礎理論與臨床療效,以及中藥炮制對藥物的
- 面對“洋中藥”中藥現代化怎么走
中國醫藥報由千年古方到精確到分子、原子的現代制藥,由辨證論治到辨病給藥,用只占總銷售額5%的國際市場來改變95%的國內市場……中藥由傳統到現代化的嬗變,注定要歷經艱難。“洋中藥”驚醒沉睡古方。據統計,我國超過50%的人治病時服用中藥;患病就醫時,首選中藥治療者占24%;幾乎所有人在一生中都使用過中藥。然而我國中藥產品僅占全球植物藥市場年銷售額160億美元的3%~5%,有的年份進口的“洋中藥”已超過
- 中藥研究的新思路中藥藥效物質基礎體外研究
中藥在我國醫療保健事業中起著重要作用,目前占藥品市場消費總量的40%。隨著化學藥品開發漸趨艱難,藥害問題不斷被認識,國際藥學界對中藥的興趣漸增。而中藥藥效物質基礎的研究貫穿于中藥現代基礎研究工作的全過程,是中藥實現可控、標準化的關鍵問題所在。 目前,用植物化學、中藥血清藥理學和血清藥化學相結合的方法以及生物藥物分析的方法,利用HPLC-UV(DAD)及HPLC-MS-MS技術,從給藥血清中鑒定復
- 中藥飲片生產現代化是中藥現代化的橋梁
中藥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燦爛瑰寶,是我國醫學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藥現代化就是將傳統中醫藥的優勢、特色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采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研究中醫藥,闡明其本質,建立中藥現代化研究開發體系,健全中藥標準規范體系,改進中藥生產工藝和質量體系,完善中藥知識產權保護措施,開拓新的國際醫藥市場。中藥現代化包括中藥材、中藥飲片和中成藥的現代化。中藥材、中藥飲片和中成藥三個組成部分相互聯系,密不可分。其
- 魏小剛:科學對待中藥注射劑——中藥現代化之路的曲折分析
自中藥現代化這一口號提出以來,人們對它的爭論與反思就從未停止過。近一段時間以來,作為中藥現代化發展方向之一的中藥注射劑遭遇危機,這讓人們又禁不住思索:中藥現代化之路應該如何走?中藥注射劑近年來的發展確實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也被認為是中藥現代化取得的重要成果。中藥注射劑這大類產品的任何“風吹草動”,都難免“牽一發而動全身”。8月11日,在由中國中藥協會主辦、哈藥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中藥注射劑現狀分析與
- 常用中藥光譜鑒定/中藥科學鑒定方法與技術叢書
作者:姜大成,王永生,翁麗麗等編著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ISBN:7502574964系列:中藥科學鑒定方法與技術叢書尺寸:小16開印張:26印次:1紙張:膠版紙出版日期:2006-1-1頁數:390字數:490000印刷時間:2006/01/01版次:1內容提要:本書重點闡述了中藥光譜鑒定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主要儀器設備,并介紹了這些方法在常用中藥品質鑒定中的應用。全書共7章,包括緒
- 中藥指紋圖譜作為檢測中藥成分的五大優點
(一)從整體質量來說,有利鑒別中藥材真偽;(二)有助分辨藥材不同的部位及成分區別;(三)有助跟蹤中藥成分的變化及穩定性的改變(四)有助監察中藥的生產工藝;(五)有助評價每一批藥材的質量穩定性。作者:
- 蘭立群:認真改進中藥飲片質量管理——江西省中醫醫院中藥飲片質量管理調查(下)
江西省中醫管理局組織專家,分組對全省58所“二級甲等”以上中醫醫院進行了中藥飲片質量管理的調查。調查采取實地察看中藥飲片倉庫、調劑房和煎藥室的房屋設施,抽查若干中藥飲片品種的質量情況、核對中藥飲片的出入庫驗收記錄、賬目和供貨單位的證照資料等方式。通過檢查,基本摸清了江西省中醫醫院中藥飲片質量管理的現狀,并發現了存在的問題(見中國中醫藥報7月20日七版),經過認真的分析和探討,我們初步形成了改進中藥
- 張貴君中藥藥效組分理論與中藥組分學
張貴君,男,生于1954年,教授。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生藥系原主任,中藥專業博士研究生導師。先后主持進行了20余項國家級、省級重點科研課題,1995年先后被授予“具有突出貢獻的優秀中青年專家”和“全國中青年醫學科技之星”稱號,21世紀全國高等醫藥院校教材《中藥鑒定學》和《中藥商品學》主編及配套教材主編,國家留學基金高級訪問學者。兼任中華臨床醫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商品學會理事、中國民族民間醫藥研究會副主
- 給吃錯藥的中藥市場抓副藥----中藥臨床推廣及其主流醫藥市場的營銷
在2003年上半年全國16城市醫院用量最多的藥品排行榜中,前40位藥品中竟然沒有一個中成藥。這是醫生的偏愛,還是古老的中藥未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我國的醫藥市場已對外開放,國外醫藥市場的價值觀、營銷理念、市場運作方式等正在迫使國內醫藥市場重新洗牌。中藥能否進入西醫的處方,在主流醫藥市場上獲得營銷的成功,關鍵在于中藥臨床療效的科學性、安全性和穩定性,及其相關的藥物經濟學指標是否能順應主流醫學的要求和現代
- 中藥、天然藥物注冊分類第一類中藥新藥的藥代動力學評價初探
新的《藥品注冊管理辦法》與原《新藥審批辦法》一樣,對原一類新藥,即現中藥、天然藥注冊分類第一類新藥要求必須進行臨床前藥代動力學研究。這對進行I期臨床人體藥代動力學研究方法學的確立,對闡明創新中藥新藥治病機理、評價中藥制劑的內在質量以及指導新劑型的研制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隨著新技術、新工藝越來越多地用于中藥的提純分離,近幾年申報的創新中藥新藥在逐年增加。通過對近2年申報的第一類中藥新藥的藥代動力學
- 荊波:給中藥貼上“身份證”——漫談中藥指紋圖譜識別
傳統的中藥,由于受氣候、土壤、生長環境的影響,同一中藥來源地不一樣,其化學成分也有明顯的區別;就是同一品種的中藥,因不同產地、采收季節和加工方法的不同,其化學成分也是區別很大的。傳統的中醫藥對藥物的產地、加工等方法,大多是靠人力來控制的,沒有強有力的科學根據和統一標識。這種人為的因素就會很大,就可能讓藥物的療效不夠確切。中藥圖譜化不但對中藥及中成藥質量有了有效的保證,而且對中藥進入國際市場,打開世
- 創新中藥給藥系統正當其時——第二屆中藥現代化新劑型新技術國際學術會議在天津召開
日前,由世界中醫藥聯合會中藥新型給藥系統專業委員會、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主辦的“第二屆中藥現代化新劑型新技術國際學術會議”在天津召開。 會上,有關專家指出,當今世界新藥研發模式已由原來的以新化合物實體為主體的單一模式,轉變為新化合物實體與給藥系統創新齊頭并進的新模式。現代新型給藥系統的研發已成為制藥行業發展最快的領域之一。在我國,近年來隨著中藥法規政策的完善,以及企業對品種更新的迫切需求,中藥新
- 第七章 中醫中藥與免疫--一、中醫中藥在免疫上的應用
第七章 中醫中藥與免疫一、中醫中藥在免疫上的應用 所謂“免疫”就是免患疾病的意思。人的機體本身具有排除異物、保衛自己的免疫系統,即是機體內在抗病能力,中醫稱之為“正氣”早在兩千多年前《內經》就指出:“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這里所說的“真氣”就是機體抵抗病邪的、“正氣”,只要體內正氣旺盛,縱有許多致病因素(邪氣),正氣也能抵御(驅出或消滅之)機體就可免于生病。 中醫非常強調“正氣”在發
- 宋學華:中藥問題多別毀了中藥聲譽
中草藥可稱為國粹,用它配制的方劑又可稱為國寶。然而,近年來我國中草藥市場卻出現了藥材質量連年下降的勢頭 眾所周知,中草藥的質量不僅影響中草藥制劑的療效,也關系著患者的身心安全。中國藥科大學中藥標本館館長宋學華教授日前告訴記者,他在一次中草藥市場調研中發現,目前市場中的藥材存在著不少問題。 偽品替代品增多 宋學華教授說,由于古人對植物形態的描述過于簡單,使后人難以準確確定當時所指的植物品種,造
- 寧夏國家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中藥材基地掛牌
本報寧夏訊目前,我國“國家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中藥材基地”在寧夏回族自治區掛牌,這是繼四川省之后,經科技部批準設立的國家第二個中藥材基地。寧夏中藥材資源豐富,全區共有中藥材一千多種,蘊藏量約三億公斤。在中國重點普查的360多種常用中藥材中,寧夏有157種,其中著名的有枸杞、麻黃、黃芪、苦豆子、林麝等,是一個具有顯著特色的天然藥庫。按照國家中藥材基地建設規劃,到2010年寧夏將建成100萬畝中藥材種植
- 中藥成分代謝分析——現代中藥系列叢書
科技出版社ISBN:7506727609尺寸:小16開印張:53.25印次:1紙張:膠版紙出版日期:2003-9-1頁數:831字數:1264000印刷時間:2003/09/01版次:1內容提要:《中藥成分代謝分析》一書是在我國《中藥現代化發展戰略》和《中藥現代化發展綱要》(2002一2010)相繼出臺的歷史背景下,在研究分析了中藥復雜體系重大學科問題和目前中藥現代化與時俱進過程中關鍵科學問題的基
- 珍稀瀕危中藥資源調查及保護系統初步建立杜仲、肉蓯蓉保護措施確立
本報北京訊記者崔昕報道日前,由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所所長黃璐琦主持完成的社會公益研究專項“珍稀瀕危中藥資源調查及保護系統的建立——杜仲、肉蓯蓉保護生物學的研究”,獲得了2005年度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該項目從珍稀瀕危中藥資源現狀和保護出發,提出了其面臨的問題及相應對策,填補了瀕危藥用植物保護生物學研究的空白,并以兩種珍稀瀕危中藥杜仲、肉蓯蓉為研究對象,從遺傳多樣性的角度提出了杜仲和肉
- 常用中藥薄層色譜鑒定——中藥科學鑒定方法與技術叢書
作者:李薇,肖翔林,張丹雁編著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ISBN:7502561234系列:中藥科學鑒定方法與技術叢書尺寸:小16開印張:20.5印次:1紙張:膠版紙出版日期:2005-1-1頁數:317字數:366000印刷時間:2005/01/01版次:1內容提要:本書共分13章,詳細、系統地闡述了中藥薄層色譜鑒定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并介紹了這些方法在常用中藥品質鑒定中的運用,列舉了近
- 蘭立群:中藥飲片質量管理亟待規范——江西省中醫醫院中藥飲片質量管理調查
近年來,江西省部分中醫醫院中藥飲片質量有所下降,影響了中醫的臨床療效,成為導致中醫藥治療率偏低的重要原因。為了解全省中醫醫院中藥飲片質量管理現狀,發現存在問題,找出改進辦法,江西省中醫管理局組織專家,分組對全省58所“二級甲等”以上中醫醫院進行了中藥飲片質量管理的調查。調查采取實地察看中藥飲片倉庫、調劑房和煎藥室的房屋設施,抽查若干中藥飲片品種的質量情況、核對中藥飲片的出入庫驗收記錄、賬目和供貨單
- 中藥質量控制方法之一———中藥指紋圖譜
【摘要】通過論述中藥的特點、發展方向,闡明采用中藥指紋圖譜控制中藥質量的意義和必要性,簡述中藥指紋圖譜的研究現狀。 【關鍵詞】質量控制;中藥指紋圖譜;研究現狀 人類文明進步和科技發展,使人們越來越關注生活的質量,尤其是與健康和長壽有關的醫療和保健消費,許多人從被動取藥、按方吃藥到現在主動詢問用藥方法、注意藥品主治、禁忌證、服藥注意事項以及有效期等,同時對中藥及中成藥的毒副作用也有新的認識,藥品
- 常用中藥生物鑒定——中藥科學鑒定方法與技術叢書
作者:張貴君等編著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ISBN:7502578420系列:中藥科學鑒定方法與技術叢書尺寸:小16開印張:26.25印次:1紙張:膠版紙出版日期:2006-1-1頁數:406字數:497000印刷時間:2006/01/01版次:1內容提要:本書是《中藥科學鑒定方法與技術叢書》其中之一本。全書共8章,闡述了中藥生物鑒定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介紹了免疫鑒定法、電泳鑒定法、生物
- 論中藥和中藥現代化的新內涵及其意義
當今,中醫藥現代化熱潮正旺,作為中醫藥學人,有亢奮有喜悅。但是,什么是中藥?什么是中藥現代化?中藥現代化的方向和目標是什么?中醫理論能否/如何指導中藥的研究與應用……這些問題都屬于學術概念問題,但不僅僅是學術概念問題,因為從某種程度上講,學術概念系關學科方向,學科方向系關技術政策,技術政策攸關國家利益。全面、科學、準確地定義和把握中醫藥的基本概念和內涵,對中醫藥現代化與中醫藥事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
- 納米中藥與微米中藥諏議
【摘要】納米中藥與微米中藥有何區別?各有何優勢與弊端?本文做一綜述性探討,旨在為盡快改變傳統中藥“粗、大、黑”的面貌,提高中藥產品科技含量提供參考。【關鍵詞】納米中藥;微米中藥;綜述探討近幾年來,納米中藥、微米中藥被炒得沸沸揚揚,但居于現代科技前沿的納米中藥、微米中藥離我們究竟有多遠?它真的那么完美無缺嗎?納米中藥與微米中藥有何區別?各有何優勢與弊端?為此筆者根據多年工作經驗,結合有關文獻報道資料
- 專家呼吁客觀認識中藥毒性和不良反應——中藥臨床應用專家座談會在京召開
2006年8月28日上午,中華中醫藥學會在北京組織召開了中藥臨床應用專家座談會。會議由中華中醫藥學會李俊德秘書長主持。參加會議的專家有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李連達,中華中醫藥學會中成藥分會名譽主任委員、北京衛生學校主任中藥師金世元,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解放軍總醫院中醫科主任楊明會教授,中華中醫藥學會體質分會主任委員、北京中醫藥大學王琦教授,中華中醫藥學會糖尿病分會主任委員、中國
- 從中藥注射劑的不良反應淺析中藥注射劑研發中的若干問題
近年來,中藥注射劑的臨床使用日趨廣泛,在疾病的治療中發揮了較好的作用。同時,由其引起的不良反應(AdverseDrugRe-action,ADR)也漸漸引起人們的注意。與普通的中藥制劑相比,中藥注射劑起效迅速、作用強,由于其直接進入血管、皮下或肌肉組織,且中藥成分復雜,使用不合理等因素,使得中藥注射液不良反應發生率較高。目前中藥注射劑品種(包括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制成的注射劑、中藥復方注射劑,還包括
- 單味藥多復方藥少中藥特色未體現——中藥影響腫瘤細胞信號轉導研究有待深入
自從中藥砒霜治療腫瘤(白血病)的機理被現代科學證實以后,對中藥治療腫瘤的研究越來越被醫藥學界所重視。現在,中醫藥治療腫瘤正從提高生成質量、中醫藥逆轉多藥耐藥、誘導腫瘤細胞凋亡等方面展開研究,此文介紹中藥對惡性腫瘤細胞信號轉導通路影響研究的現狀,以期給相關研究者帶來啟迪。 ——編者按 細胞信號轉導通路是指細胞接受外界信號,通過一整套特定的機制,將胞外信號轉導為胞內信號,最終調節特定基因表達,并引
- 淺議中藥現代化的必要性與提高中藥質量的關系
增長。國際植物藥市場份額每年已達270億美元。因此,世界各大制藥公司均設立天然藥物研究開發機構。目前,國際上約有170多家公司、40多個研究團體在從事傳統藥物的研究和開發工作。與此同時,國際上申請的中藥及其它植物藥專利數量迅速上升。因此,促使世界各國政府更加重視植物藥。歐共體對草藥進行了統一立法;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國草藥地位已經合法化;美國政府也已起草了植物藥管理辦法,開始接受天然藥物的復方混合制
- 中藥化學成分提取分離與制備
ISBN:7117060204紙張:作者:http://www.dangdang.com/product/8834/8834160.shtml
- 現代中藥工業化歷程及中藥制藥工程學理論的創建
我國中藥制造業從手工作坊式生產向當前的大規模產業化生產的進步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目前,發展現代中藥產業已經具備了非常好的基礎條件,這是一個難得的機遇,需要緊緊抓住。我國中藥工業的機械化與工業化過程一、模仿、引進、探索階段自上世紀50年代開始,我國的中藥制造業即在粉碎、提取、過濾與離心分離、藥液濃縮等單元過程中借鑒、引進其他行業的工藝與設備,如降膜蒸發器、刮膜蒸發器、碟片式離心分離機等;并對中藥材前處
- 中藥毒性的影響因素淺釋
藥物性損害已經對人類健康構成威脅,成為全球性的問題,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2000年第11號消費警示,我國每年有近20萬人死于用藥不當。其中包括中、西藥品。西藥暫不作論,就中藥而言,中毒病例時有報道。因此要保證安全用藥,就要破除那些“中藥來自天然,沒有毒副作用的錯誤觀念”。“是藥三分毒”,祖先對中藥的不良反應早有一定的認識,在《神農本草經》中已將收載的365種藥物,按藥性強弱劃
- 中藥化學成分提取分離手冊
醫藥出版社ISBN:7800893324尺寸:小16開印張:27印次:2紙張:膠版紙出版日期:1998-8-1頁數:424字數:689000印刷時間:2001/03/01版次:1內容提要:本書是介紹中藥化學成分提取分離實際操作的專業工具書。收載了二百味常用中藥的五百多種提取分離方法。本書以中藥名稱為線索編目,每味藥物項下分別列舉了中藥來源、主要產地、功能主治、所含的化學成分及主要成分的理化性質與化
- >>點此搜索更多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