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中陽為生理學名詞。中焦脾胃之陽[1]。指脾運化和胃受納、腐熟水谷的功能,因脾胃主中土,居中焦,故稱[1]。《類證治裁》:“其中陽虛,濁陰犯胃,吐黑綠苦水者,用辛熱開濁。”
4 參考資料
古籍中的中陽
- 《中國醫籍考》:[卷五十二]方論(三十)
〔王氏()泰定養生主論〕醫藏目錄十六卷存自序曰。中陽立是。清凈幽居。將二十載。以靜待動。備見正邪。其...
- 《傷寒論辯證廣注》:[卷之六]辯陽明病脈證并治法
初入于經。未全入胃。不作郁熱也。胃為陽。主氣。胃中陽氣勝。則能營運水谷。使出入不失其常度。今者。胃中...
- 《溫病條辨》:[卷二·中焦篇]寒濕
湯善救逆,故名四逆湯。人參甘草守中陽,干姜附子通中陽,人參附子護外陽,干姜甘草護中陽,中外之陽復回,...
- 《醫學入門》:[內集·卷二本草分類]治寒門
附子,風家多用天雄、川烏。東垣云∶附子有大毒。陽中陽也。其性浮而不沉,其用走而不守。本手少陽三焦、命...
- 《醫學入門》:[內集·卷二本草分類]治濕門
至第三候生,葉亦半生,天然妙也。有毒。沉而降,陰中陽也。入足陽明太陰少陽經。性燥勝水,善去脾經濕痰,...
- 更多古籍中的中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