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中外即內外,代表疾病在表在里的不同部位或階段,也泛指發生在內臟或體表的兩類疾病[1]。《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病之中外,何如?”
4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66.
古籍中的中外
- 《讀素問鈔》:[卷中]論治
宜寒東南方人皮膚腠理開人皆食冷故宜收宜溫散謂溫浴中外暢達收謂溫中不解表也今上俗皆反之根據而療之則反甚...
- 《素問經注節解》:[外篇卷之五]至真要大論
有所主矣。以氣命處,謂六經之氣各有其位,察其氣則中外前后上下左右病處可知矣。半,身半也,上下之中也。...
- 《黃帝素問直解》:[卷之八]至真要大論第七十四篇
繁,故愿聞其約。岐伯曰∶氣有高下,病有遠近,證有中外,治有輕重,適其至所為故也。氣有多少者,氣有高下...
- 《類經》:[十二卷論治類]六、病之中外治有先后
(素問至真要大論五常政大論)帝曰∶病之中外何如?岐伯曰∶從內之外者調其內,從外之內者治其外。(素問至...
- 《素問經注節解》:[外篇卷之四]六元正紀大論
候如此。”)民反周密,關節禁錮,腰痛,炎暑將起,中外瘡瘍。(“此皆寒氣之病。然少陰君火司天,又值二之...
- 更多古籍中的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