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中水古為病名[1]。見《諸病源候論·水毒候》。即水毒病[1]。水毒指水中的一種邪毒及其所致的病證[2]。出《肘后方》卷七。又名中水、中溪、中灑、水中病、溪溫[2]。《諸病源候論·水毒候》有如下記載:流行于三吳以東及南(現江、浙、皖、粵一帶);因中山谷溪源處惡蟲毒所致;初病可見惡寒,頭微痛,目眶疼,心內煩懊,腰背骨節皆強,兩膝疼,或翕翕熱但欲睡,旦醒暮劇,手足指逆冷至肘膝,或可有下部生瘡,不痛不癢,膿潰,濕熱下注,不食狂語,下血物如爛肝等[2]。
4 參考資料
治療中水的穴位
- 水原
于跟區,太溪(KI3)直下1寸,跟骨結節內側凹陷中。仰臥或正坐垂足取穴。水泉穴位于內踝尖與跟腱水平...
- 風水
風水(windedema)為病名。為水腫病之一,亦稱風瘃。《中藏經·論水腫脈證生死》和《諸病源候論...
- 水分
于脾胃疾患等:如腹脹,腹痛,惡心嘔吐,腸鳴泄瀉,水腫,腹水,腸炎,腎炎,嘔吐,不嗜食,繞臍腹痛,腸鳴...
- 璇璣
脅支滿,哮喘,支氣管炎,喉痹,咽腫,水漿不下,胃中有積,賁門痙攣,咳嗽,氣喘,胸痛,咽喉腫痛,咳逆...
- 分水
于脾胃疾患等:如腹脹,腹痛,惡心嘔吐,腸鳴泄瀉,水腫,腹水,腸炎,腎炎,嘔吐,不嗜食,繞臍腹痛,腸鳴...
- 更多治療中水的穴位
治療中水的方劑
- 加減八味湯
主治:腎中水火兩虛,耳中作痛,或癢發不已,或流臭水,作于交感之后,以涼物投入則快甚者。用法用量:水...
- 葆精丸
虛極而動,腎中水火隨心君之動而外泄,聞婦女之聲,淫精即出。用法用量:每次6錢,早晚白滾水吞服。1料痊...
- 旺腎湯
,不能受孕,飲食少思,飽悶倦怠,惟思睡眠,一行房事,呻吟不已。用法用量:水煎服。服1月,自可受孕。...
- 曲糵散
方法:上藥治下篩。各家論述:《千金方衍義》:氣下則水散。杏仁下氣,曲、糵消谷,腸胃清肅而臚脹除矣。...
- 解水毒飲子
毒。主人忽中水毒,手足指冷或至肘膝者。用法用量:本方方名,《中國醫學大辭典》引作“解水毒飲”。各家...
- 更多治療中水的方劑
治療中水的中成藥
- 夏天無滴眼液
溶液,加熱,攪拌,濾過,備用。取玻璃酸鈉加入適量水中,攪拌使溶解,備用。取無水磷酸二氫鈉、氯化鈉、...
- 精制豆磷脂
濕性極強。鑒別取本品約0.1g,置25ml錐形瓶中,加硫酸2ml,硝酸1ml,于石棉網上小火加熱至...
- 婦科通經丸
,味微成。鑒別:(1)取本品4g,切碎,置燒杯中,加水50ml煮沸,保持微沸10分鐘,置冰浴中放置3...
- 亞硫酸氫鈉穿心蓮內酯
色或類白色的粉末;無臭,味苦,略具引濕性。本品在水中易溶,在甲醇中溶解,在乙醇中略溶,在氯仿中微溶...
- 綠雪
g制法:以上十五味,除水牛角濃縮粉、青黛外,朱砂水飛或粉碎成極細粉;其余寒水石、滑石、磁石、石膏砸...
- 更多治療中水的中成藥
中水相關藥物
- 卡巴匹林鎂散
于0.2%的病人,表現為哮喘、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或休克。多為易感者,服藥后迅速出現呼吸困難,嚴重...
- 卡巴匹林鈣散
于0.2%的病人,表現為哮喘、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或休克。多為易感者,服藥后迅速出現呼吸困難,嚴重...
- 柳胺酚片
氫膽酸相似,能增加肝血流量,改善肝功能,可使膽汁中水分顯著增加。利膽作用較去氫膽酸強,能使Oddi...
- 依托紅霉素顆粒
中的濃度也較高,痰中濃度與血藥濃度相仿;在胸、腹水、膿液等中的濃度可達有效水平。本品有一定量(約為...
- 苯酰甲硝唑混懸液
酰甲硝唑混懸液后,甲硝唑的有效濃度出現于唾液、羊水、乳汁、膽汁、腦脊髓液、尿和膿汁中、在腦、肌肉、...
- 更多中水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中水
- 《圣濟總錄》:[卷第一百四十九]中水毒
論曰夫中水毒,其名有三,中水中溪中灑,其狀惡寒頭痛目疼,心煩懊悶,四肢振,腰背骨節皆強,或發熱,神昏...
- 《普濟方》:[卷二百五十三諸毒門]中水毒
(附論)夫中水毒。其名有三。中溪、中灑、中水。其狀惡寒、頭痛、目疼、心煩腦悶。四肢振掀。癢若手其毒日...
- 《素問六氣玄珠密語》:[卷之二]運符天地紀篇
瘡甚則心疼化四從生數乙未之歲化令之正同于此年丙寅中水運太羽水氣有余其名流衍上刑天令不化也中克心臟受病...
- 《軒岐救正論》:[卷之二四診正法]素問六十年運氣病治之紀
。藥食宜也。主病燥悶滿。丙辰丙戌歲上太陽(司天)中水運(太)下太陰(在泉)其化上苦熱。中咸溫。下甘熱...
- 《備急千金要方》:[卷五上少小嬰孺方上]初生出腹第二
寒,令兒腹中不調,常下痢。若先斷臍,然后浴者,臍中水,臍中水則發腹痛。其臍斷訖,連臍帶中多有蟲,宜急...
- 更多古籍中的中水
中水藥品說明書
- 中性胰島素注射液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1年公布的第一批化學藥品說明書)
- 中性胰島素注射液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化學藥品說明書)
- 定中丸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非處方藥中成藥品種使用說明書)
- 和中理脾丸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非處方藥中成藥品種使用說明書)
- 山楂調中丸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非處方藥中成藥品種使用說明書)
- 白蔻調中丸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非處方藥中成藥品種使用說明書)
- 大溫中丸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非處方藥中成藥品種使用說明書)
- 丁蔻理中丸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非處方藥中成藥品種使用說明書)
- 清胃和中丸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非處方藥中成藥品種使用說明書)
- 小建中顆粒(沖劑)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非處方藥中成藥品種使用說明書)
- 小建中合劑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非處方藥中成藥品種使用說明書)
- 小建中膠囊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非處方藥中成藥品種使用說明書)
- 理中丸(黨參理中丸)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非處方藥中成藥品種使用說明書)
- 溫中止瀉丸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非處方藥中成藥品種使用說明書)
- 香砂理中丸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非處方藥中成藥品種使用說明書)
- 桂附理中丸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非處方藥中成藥品種使用說明書)
- 補中益氣丸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六合定中丸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益中生血片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理中丸(濃縮丸)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香砂和中丸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參術健中口服液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丁蔻理中丸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黃芪建中丸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理中片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孔圣枕中丸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補中益氣合劑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補中益氣口服液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補中益氣片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補中益氣丸(濃縮丸)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補中益氣丸(水丸)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補中益氣膏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附子理中液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附子理中片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附子理中丸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附子理中丸(濃縮丸)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理中丸(黨參理中丸)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理中丸(黨參理中丸)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10年修訂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六合定中丸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3年公布的第三批國家非處方藥藥品目錄(一)品種說明書)
- 補中益氣丸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3年公布的第三批國家非處方藥藥品目錄(一)品種說明書)
- 益中生血片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3年公布的第三批國家非處方藥藥品目錄(一)品種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