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中食為病證名,類中風之一種[1]。見《證治準繩·雜病》。又名食中[1]。
參見食中:食中為病證名,類中風類型之一[2]。見《醫宗必讀·類中風》。又名中食[2]。多由醉飽過度,或感風寒,或著氣惱,以致食滯于中,胃氣不行,升降不通所致[2]。癥見忽然昏倒,口不能言,肢不能舉,胸膈滿悶等[2]。先用姜鹽湯探吐,再服疏邪化滯、理氣和胃之劑[2]。方用藿香正氣散、神術散、平胃散等[2]。
4 參考資料
治療中食的穴位
- 中府
追逐,多濁唾,不得息,肩背風,汗出,面、腹腫,膈中食饐,不下食,喉痹,肩息肺脹,皮膚骨痛,寒熱,煩滿...
- 腹哀
,食不化,腹中痛,腹哀主之。繞臍痛搶心,膝寒,注利,腹哀主之。《針灸聚英》:主寒中食不化,大便膿血。...
- 腸哀
,食不化,腹中痛,腹哀主之。繞臍痛搶心,膝寒,注利,腹哀主之。《針灸聚英》:主寒中食不化,大便膿血。...
- 腸屈
,食不化,腹中痛,腹哀主之。繞臍痛搶心,膝寒,注利,腹哀主之。《針灸聚英》:主寒中食不化,大便膿血。...
- 命關
出處:《針灸甲乙經》:食竇,在天溪下一寸六分陷者中。穴名解:食即飲食,竇即孔、空,喻食氣由此孔穴而...
- 更多治療中食的穴位
治療中食的方劑
- 龍膽湯
壯,四肢驚掣,發熱,大吐(口見)者。若已能進哺,中食實不消,壯熱及變蒸不解,中客人鬼氣,并諸驚癇;胎...
- 髓煎
。用法用量:每服以溫酒調如雞子黃大,日2服,羹粥中食之。益精美發,白者摘去之,下有黑者再生,若未白者...
- 普救萬全膏
膝風,寒濕流注;癰疽發背,疔瘡瘰疬,跌打損傷;腹中食積痞塊,多年瘧母,頑痰瘀血停蓄,腹痛泄利;小兒...
- 藺花散
處方:馬藺花半兩,川楝子半兩,海柑子核(柑皮肉不中食,只核可用)半兩,荔枝核半兩,附子(炮,切片,羊...
- 五種解毒丹
。主治:蠱毒。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水調下。毒即出,不出再服。酒中酒服,食中食服。制備方法:上為末。...
- 更多治療中食的方劑
治療中食的中成藥
- 小兒化食丸
次。功能主治:消食化滯,瀉火通便。用于小兒胃熱停食,肚腹脹滿,惡心嘔吐,煩躁口渴,大便干燥。小兒化...
- 小兒增食片
,增進食欲。用于小兒厭食、偏食,面黃肌瘦,便干,食積等癥。用法與用量:咀嚼口服,一至二歲,一次1片...
- 藥制橄欖鹽
肉桂35g厚樸35g砂仁75g鮮青果20350g食鹽3820g制法:以上二十二味,除鮮青果和食鹽外...
- 六神曲
味歸經:辛、甘,溫。入脾、胃經。功能主治:功在消食調中,健脾和胃。主治飲食停滯,胸痞腹脹,食欲不振...
- 消食健脾丸
食,除濕止瀉。用于脾胃虛弱,消化不良,氣虛濕滯.食積腹瀉。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3次。規...
- 更多治療中食的中成藥
中食相關藥物
- 卡托普利緩釋片
動脈瓣狹窄,此時可能使冠狀動脈灌注減少;⑦嚴格飲食限制鈉鹽或進行透析者,此時首劑本品可能發生突然而...
- 克霉唑藥膜
干,從藥膜的二層彩紙中取出藥膜1片或2片,將其對折或揉成松軟的小團,用食指或中食(戴指套)推入陰道深...
- 卡托普利片
動脈瓣狹窄,此時可能使冠狀動脈灌注減少;⑦嚴格飲食限制鈉鹽或進行透析者,此時首劑本品可能發生突然而...
- 復方卡托普利片
動脈瓣狹窄,此時可能使冠狀動脈灌注減少。⑦嚴格飲食限制鈉鹽或進行透析者,此時首劑本品可能發生突然而...
- 復方卡托普利片
瓣狹窄,此時可能使冠狀動脈灌注減少。(7)嚴格飲食限制鈉鹽或進行透析者,此時首劑本品可能發生突然而...
- 更多中食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中食
- 《古今醫統大全》:[卷之七十七中蠱門]藥方
無此藥,真濟世珍方。嶺南宦途商旅,水土不服,或中食毒,稍覺不快,便服藥即安。行兵興役尤不可無。山茨...
- 《醫碥》:[卷之四·雜癥]厥逆
證也。)又云∶偏枯痿厥,肥貴人則膏粱之疾也。(即中食證。)又云∶沖脈者,臟腑之海。其上者,出于頏顙,...
- 《醫述》:[卷六·雜證匯參]類中
格不通,或大便結秘者,宜三和丸。(《證治準繩》)中食中食之證,忽然厥逆昏迷,口不能言,肢不能舉,狀似...
- 《馮氏錦囊秘錄》:[雜癥大小合參卷二十]錦囊治療方論
熟附三兩,共熬成膏,以人參細末六兩,收成細丸,日中食前白湯吞服三錢、半月之余,脾胃頓強,精神倍長。文...
- 《肯堂醫論》:[卷中]雜記
點藥,致凝血不散,轉生云翳。慎之。王光庵雜著云∶中食之證,狀似中風,非詳究病因,難取捷效。曾治一人,...
- 更多古籍中的中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