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至榮為經學別名,即至營,是目窗的別名[1]。見《針灸逢源》。目窗一名至營,謂已將至正營穴也[2]。
穴位 | 目窗 | ||
漢語拼音 | Muchuang | ||
羅馬拼音 | Muchuang | ||
美國英譯名 | Eye Window | ||
各 國 代 號 | 中國 | GB16 | |
日本 | 16 | ||
法 國 | 莫蘭特氏 | VB12 | |
富耶氏 | |||
德國 | G16 | ||
英國 | G16 | ||
美國 | GB16 |
目窗為經穴名(Mùchuāng GB16)[3]。出《針灸甲乙經》。別名至營(《針灸甲乙經》),至宮(《普濟方》),至榮(《針灸逢源》)。屬足少陽膽經[3]。目窗是足少陽膽經、陽維脈的會穴[3][4]。目即眼睛,窗即窗戶,此穴在頭部眼目的上方,善治眼疾,猶如明目之窗,故名目窗[3]。目窗穴主治頭面、眼睛等疾患:如頭痛頭暈,面目浮腫,目赤腫痛,青盲內障,目翳,鼻塞,唇吻強,上齒齲腫,驚癇,頭痛,青盲,癲癇,面部浮腫,目眩,眩暈,視物模糊,小兒驚癇,現代又多用目窗穴治療屈光不正,球結膜炎,神經性頭痛,結膜炎,視力減退,牙痛,感冒等。
4 目窗穴的別名
至營(《針灸甲乙經》),至宮(《普濟方》),至榮(《針灸逢源》)。
5 出處
《針灸甲乙經》:目窗,一名至營,在臨泣后一寸。
6 穴名解
目即眼睛,窗即窗戶,此穴在頭部眼目的上方,善治眼疾,猶如明目之窗,故名目窗[3]。
目,眼目。窗,助戶為明曰窗,通孔,指頭之孔竅。本穴四周之穴,為承光、本神、臨泣、正營諸穴,命名取意,皆在于目。而本穴處四者中間,更為目力精華上達匯粹之處。本穴治目赤、青盲、白膜覆瞳子諸癥,猶開窗通明也。此穴在頭部,兩目直上,入發際1寸5分,為治目疾之要穴。有明目之功,有如通向眼目之窗戶。《甲乙經·卷十二》謂:“青盲無所見,遠視,目中淫膚,白膜復瞳子,目窗主之。”[2]
目窗一名至營,謂已將至正營穴也[2]。
7 特異性
8 所屬部位
前頭[5]
9 至榮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目窗穴在頭部,當前發際上1.5寸,頭正中線旁開2.25寸[6]。
目窗穴位于瞳孔直上入發際1.5寸處;或于頭臨泣后1寸取穴[4]。
目窗穴位于頭部,前發際上1.5寸,瞳孔直上,正坐仰靠取穴[3]。
一說在“臨泣后一寸半”(《針灸大成》) 。
目窗穴在足少陽膽經的位置
目窗穴在前頭部的位置
目窗穴在前頭部的位置
目窗穴在前頭部的位置(骨骼)
目窗穴在前頭部的位置(肌肉)
10 至榮穴的取法
目窗穴位于頭部,前發際上1.5寸,瞳孔直上。正坐仰靠取穴[3]。
11 至榮穴穴位解剖
目窗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帽狀腱膜、腱膜下結締組織、骨膜(頂骨)。有顳淺動、靜脈額支。分布著額神經內、外側支的吻合支。皮膚皮下筋膜與帽狀腱膜,通過纖維束緊密結合,三者合稱頭皮(謂之外科頭皮),易從腱膜下結締組織層分離。頭部的行針多在此三層下,疏松結締組織內進行。(參看本神、頭臨泣穴)
11.1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帽狀腱膜→腱膜下疏松結締組織[3]。
皮膚→皮下組織→帽狀腱膜[8]。
11.2 穴區神經、血管
布有額神經內、外側支的吻合支和顳淺動、靜脈額支[4]。
12 至榮穴的功效與作用
目窗穴系膽經和陽維脈之會穴,有通絡明目之功。《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有“三度刺,目大明”之說。
13 至榮穴主治病證
目窗穴主治頭面、眼睛等疾患:如頭痛頭暈,面目浮腫,目赤腫痛,青盲內障,目翳,鼻塞,唇吻強,上齒齲腫,驚癇,頭痛,青盲,癲癇,面部浮腫,目眩,眩暈,視物模糊,小兒驚癇,現代又多用目窗穴治療屈光不正,球結膜炎,神經性頭痛,結膜炎,視力減退,牙痛,感冒等。
目窗穴主治頭面、眼睛等疾患:如頭痛頭暈、面目浮腫、目赤腫痛、青盲內障、目翳、鼻塞、唇吻強、上齒齲腫、驚癇等[3]。
目窗穴主治頭痛、目赤腫痛、青盲、鼻塞、癲癇、面部浮腫[8]。
目窗穴主治頭痛,目眩,目赤腫痛,青盲內障,鼻塞,面目浮腫,驚癇等[4]。
目窗穴主治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青盲,視物模糊,鼻塞;小兒驚癇[7]。
現代又多用目窗穴治療屈光不正、球結膜炎等[3]。
3.其它:感冒。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一般沿皮刺0.3~0.5寸[4][3];或用三棱針點刺出血[3]。
平刺0.5~0.8寸[7][8],局部有酸脹感[7],或向周圍擴散[7]。
14.2 灸法
15 至榮穴的配伍
16 文獻摘要
《針灸甲乙經》:青盲無所見,遠視䀮䀮,目中淫膚,白膜覆瞳子,目窗主之。上齒齲腫,目窗主之。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治頭面浮腫痛,引目外眥赤痛,忽頭旋,目䀮䀮遠視不明。
《針灸大成》:主目赤痛,忽頭旋,目䀮䀮遠視不明,頭面浮腫,頭痛,寒熱汗不出,惡寒。
17 至榮穴研究進展
治療單純性青光眼:主穴取目窗。肝氣郁結者,加太沖、膻中、內關;肝腎兩虛者,加肝俞、腎俞、太溪;心脾兩虛者,加心俞、脾俞、神門。目窗取1寸毫針,向眼部方向沿皮刺入0.5寸,使針感向眼區放射,背俞取1.5寸毫針,針尖向脊柱方向斜刺,深1寸左右;余穴均直刺,以有酸麻脹感為度。每日1次,留針30 min,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2d。共治療46例,痊愈16例,顯效13例,有效10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84.8%。[9]
18 參考資料
-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針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46.
- ^ [2] 柴鐵劬.針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 ^ [3]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針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85.
-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59.
- ^ [5] 孫國杰主編. 針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17.
- ^ [6]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7]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針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308-309.
- ^ [8] 孫國杰主編. 針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11.
- ^ [9]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針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308-309.
古籍中的至榮
- 《靈樞經脈翼》:[卷下]足少陽膽經歌
會風池在腦空后發際陷中夾風府兩旁陽維之會循頸行來至天牖還從肩井穴中過手足陽明少陽后大椎手足三陽督大...
- 《針灸聚英》:[卷一下]足少陽膽經
生血氣。此為陽中之少陽。通于春氣。肝之合筋也。其榮在爪。其主肺也。肝氣通于目。目和。則知黑白矣。(...
- 《金針秘傳》:[七、奇經八脈孔穴圖說及歌括](十四)陽維脈穴歌
,陽交日月俞經,臂肩井天過,風池腦空接承靈,正營目窗并臨泣,陽白仍還循本神,風府啞門會督脈,左右三十...
- 《素問經注節解》:[外篇卷之六]氣府論
、絡卻、玉枕、各五,本經氣也;又次旁兩行則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各五,足少陽氣也;兩旁四行各五...
- 《圣濟總錄》:[卷第一百九十一針灸門]足少陽膽經
眉上一寸直目瞳子)臨泣二穴(當目上直入發際五分)目窗二穴(一名至滎在臨泣后一寸)正營二穴(在目窗后一...
- 更多古籍中的至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