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詞條:直腸膨出
摘要:病因病理病機直腸陰道筋膜,恥骨尾骨肌損傷未得修復,使直腸支持組織消弱而隨陰道后壁脫出。臨床表現輕者無明顯表現,嚴重者感到排便困難,甚至需要用手向后推移膨出的直腸方能排便。診斷窺診可見陰道后壁呈球形膨出,應仔細檢查,作肛診時手指伸入膨出部,即可確診。治療輕度者不需治療;重者需行后陰道壁及會陰修補術。
查看全文 [ 最后修訂于2009/1/6 22:13:45 149字 ]
相關詞條:
- 直腸脫垂
zhíchángtuōchuí英文:proctoptoma;proctoptosia;proctoptosis;prolapseofrectum;RP;中醫·直腸脫垂:直腸脫垂病癥名。又稱脫肛。指肛管、直腸、乙狀結腸下段的黏膜層或腸壁向外脫出于肛門外的病癥。多見于老年人和兒童。本病多由于肛提肌和盆底肌的薄弱或肛門括約肌的松弛。某些長期引起腹內壓增加的疾病,如習慣性便秘、慢性腹瀉、長期咳嗽等也是引起...
- 結直腸癌診療規范(2010年版)
3.腹痛或腹部不適。4.腹部腫塊。5.腸梗阻。6.貧血及全身癥狀:如消瘦、乏力、低熱。(二)體格檢查。1.一般狀況評價、全身淺表淋巴結情況。2.腹部視診和觸診,檢查有無腸型、腸蠕動波、腹部腫塊。3.直腸指檢:凡疑似結直腸癌者必須常規作肛門直腸指診。了解腫瘤大小、質地、占腸壁周徑的范圍、基底部活動度、距肛緣的距離、腫瘤向腸外浸潤狀況、與周圍臟器的關系等。指檢時必須仔細觸摸,避免漏診;觸摸輕柔,切忌擠...
- 肛門失禁
ontinenceoffeces;analincontinence;analincontinence;概述:肛門失禁(analincontinence)為病名,又名大便失禁。是指以直腸內糞便或氣體不能自主控制而自行溢出為主要表現的疾病。肛門失禁的辨證分型:脾虛不固:肛門失禁·脾虛不固證(analincontinencewithpatternofunconsolidationduetospleen...
- 大便失禁
sis概述:大便失禁(faecalincontinence)即肛門失禁(copracrasia),是指機體對直腸內液態和固態內容物以及氣體的蓄控能力喪失,不自主地流出肛門外,為排便功能紊亂的一種癥狀。大便失禁由多種原因引起。常有腹瀉,患者并未感到大便的存在,由于排便的急迫,往往來不及入廁即出現排便,此時少許稀便溢出肛門口外。肛門失禁的發病率不高,但非罕見。雖不直接威脅生命,但造成病人身體和精神上的...
- 結、直腸癌
可以提高術后無病生存率和延長總生存期。臨床醫生在早診、早治及術后隨訪和輔助治療的環節中占有重要地位。結、直腸癌占胃腸道腫瘤的第二位。好發部位為直腸及直腸與乙狀結腸交界處,占60%。發病多在40歲以后,男女之比為2:1。結、直腸癌的臨床表現及體征:臨床表現出現的頻度右側結腸癌依次以腹部腫塊、腹痛及貧血最為多見。左側結腸癌依次以便血、腹痛及便頻最為多見。直腸癌依次以便血、便頻及大便變形多見。右側結腸癌...
- 結直腸癌
可以提高術后無病生存率和延長總生存期。臨床醫生在早診、早治及術后隨訪和輔助治療的環節中占有重要地位。結、直腸癌占胃腸道腫瘤的第二位。好發部位為直腸及直腸與乙狀結腸交界處,占60%。發病多在40歲以后,男女之比為2:1。結、直腸癌的臨床表現及體征:臨床表現出現的頻度右側結腸癌依次以腹部腫塊、腹痛及貧血最為多見。左側結腸癌依次以便血、腹痛及便頻最為多見。直腸癌依次以便血、便頻及大便變形多見。右側結腸癌...
- 先天性直腸肛門畸形的手術
置結腸開放后與腹壁縫合圖2結腸造瘺術⑴體位與切口⑵十字切開皮膚⑶交叉十形切開直腸盲端⑷交錯嵌插縫合直腸與皮瓣圖3經會陰十形切開肛門成形術⑴體位與切口⑵分開外括約肌,切開肛提肌,顯露直腸盲端⑶分開并拉出直腸盲端⑷縫合肛提肌⑸縫合肛門外括約肌⑹切除直腸盲端⑺將直腸與皮膚縫合圖4先天性直腸肛門閉鎖經會陰肛門成形術⑴切開直腸旁的后腹膜⑵分離直腸后間隙⑶縫扎、切斷瘺管⑷經會陰切口拉出直腸⑸肛門成形圖5先天...
- 盆底綜合征
使直腸擴張,過多的直腸黏膜突入直腸內,常有排便不暢、經常有便意感,排便常用力,肛門靜息壓和縮窄壓均較高;盆底反復快速下降牽拉支配肛門外括約肌的會陰神經,導致神經進行性損傷,后期可出現大便失禁。2.直腸膨出(rectocele)直腸膨出(rectocele)系直腸前壁疝入陰道后壁。可無癥狀,但多數表現為排便困難,也有些主訴肛門疼痛、糞便滲漏、肛門出血等,可能還有陰道脫垂、尿失禁等其他癥狀。體檢或排便...
- 經腹、會陰直腸肛管根治切除術
韌帶⑽切斷乙狀結腸⑾包扎結腸近、遠端⑿提出乙狀結腸造瘺⒀縫合后腹膜圖2經腹會陰直腸肛管切除術(腹部手術)⑴會陰切口顯露尾骨和肛提肌⑵切斷左側髂骨尾骨肌⑶切斷右側髂骨尾骨肌⑷切開骶前筋膜⑸經會陰切口拉出乙狀結腸和直腸⑹切斷恥骨尾骨肌⑺切斷恥骨直腸肌和直腸尿道肌⑻切除乙狀結腸、直腸和肛管⑼引流、縫合會陰部切口圖3經腹、會陰直腸肛管切除術(會陰部手術)適應證肛管癌或直腸下段癌,腫瘤下緣距齒線6cm以內...
- miles
韌帶⑽切斷乙狀結腸⑾包扎結腸近、遠端⑿提出乙狀結腸造瘺⒀縫合后腹膜圖2經腹會陰直腸肛管切除術(腹部手術)⑴會陰切口顯露尾骨和肛提肌⑵切斷左側髂骨尾骨肌⑶切斷右側髂骨尾骨肌⑷切開骶前筋膜⑸經會陰切口拉出乙狀結腸和直腸⑹切斷恥骨尾骨肌⑺切斷恥骨直腸肌和直腸尿道肌⑻切除乙狀結腸、直腸和肛管⑼引流、縫合會陰部切口圖3經腹、會陰直腸肛管切除術(會陰部手術)適應證肛管癌或直腸下段癌,腫瘤下緣距齒線6cm以內...
- 孤立性直腸潰瘍綜合征
多見,男女之比約為1∶3。以便秘、大便變細、大便帶血或膿血便以及直腸潰瘍為主要特點。由于這些癥狀很似直腸癌,而且直腸鏡下常見結節或息肉狀病變,并有糜爛或潰瘍形成,故臨床上常易疑為直腸癌,病理方面常作出非特異性慢性炎癥的診斷報告。因而,常導致臨床醫生認為未發現本質病變而多次取活檢,造成不必要的反復檢查,不能及時正確治療。此綜合征較晚期病變常有明顯纖維肌組織增生且直腸腺體有一定程度的增生,有時增生的...
- 孤立性直腸潰瘍綜合癥
多見,男女之比約為1∶3。以便秘、大便變細、大便帶血或膿血便以及直腸潰瘍為主要特點。由于這些癥狀很似直腸癌,而且直腸鏡下常見結節或息肉狀病變,并有糜爛或潰瘍形成,故臨床上常易疑為直腸癌,病理方面常作出非特異性慢性炎癥的診斷報告。因而,常導致臨床醫生認為未發現本質病變而多次取活檢,造成不必要的反復檢查,不能及時正確治療。此綜合征較晚期病變常有明顯纖維肌組織增生且直腸腺體有一定程度的增生,有時增生的...
- 直腸癌
i概述:直腸癌是指從齒線至直腸乙狀結腸交界處之間的癌,是消化道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直腸癌位置低,容易被直腸指診及乙狀結腸鏡診斷。但因其位置深入盆腔,解剖關系復雜,手術不易徹底,術后復發率高。中下段直腸癌與肛管括約肌接近,手術時很難保留肛門及其功能是手術的一個難題,也是手術方法上爭論最多的一種疾病。我國直腸癌發病年齡中位數在45歲左右。青年人發病率有升高的趨勢。診斷:一般在臨床上應對大便出血的病人...
- 陰道后壁膨出
拼音:yīndàohòubìpéngchū英文:douglascele疾病別名直腸膨出,直腸脫出,douglascele,rectocele疾病代碼ICD:N81.8疾病分類婦產科疾病概述陰道后壁膨出又稱直腸膨出,定義為陰道壁后部的疝,疝內伴有直腸前壁。直腸疝發生的基礎是直腸陰道膈缺損。直腸膨出支撐組織的缺損是很常見的,可以無癥狀或伴有大便的改變。陰道后壁膨出在人群中的發生率為20%~80%,常見...
- 直腸
直腸穴的定位:在耳輪腳棘前上方的耳輪處。位于近屏上切跡的耳輪處,與耳穴大腸并高。主治病癥:主治便秘、腹瀉、脫肛、痔瘡。刺灸法:一般用埋針、壓耔、剌血法等進行刺激。經穴別名·直腸:直腸為經穴別名,即承筋。出《針灸甲乙經》。承筋為經穴名(ChéngjīnBL56)。出《針灸甲乙經》。別名腨腸、直腸。屬足太陽膀胱經。承即承受,筋即筋肉,此穴在腓腸肌處,是小腿承受重力主要筋肉,故名承筋。承筋穴主治腰腿、肛...
- 結直腸癌規范化診治指南(試行)
液、腹痛等腸道癥狀的人群;大腸癌高發區的中老年人;大腸腺瘤患者;有大腸癌病史者;大腸癌患者的家庭成員;家族性大腸腺瘤病;潰瘍性結腸炎;Crohn病;有盆腔放射治療史者。(二)臨床表現及體征。臨床表現出現的頻度右側結腸癌依次以腹部腫塊、腹痛及貧血最為多見。左側結腸癌依次以便血、腹痛及便頻最為多見。直腸癌依次以便血、便頻及大便變形多見。1.右側結腸癌臨床上常表現為原因不明的貧血、乏力、消瘦、低熱等。...
- 腹會陰聯合直腸切除術
talmesorectalexcision,TME),因直腸系膜內腫瘤細胞殘留是術后局部復發主要原因之一。過去用手做鈍性分離,易撕破直腸系膜,導致切除不全,分離時要注意不要損傷骶前靜脈叢。萬一有損傷出血量大時,可先以紗墊填壓,繼以手指壓迫骶骨面上的靜脈孔,再以特制的不銹鋼釘釘入,可獲滿意的止血效果。如無不銹鋼釘可填入熱鹽水紗布墊壓迫止血。5.向上向后提起直腸,用剪刀、電刀或剝離子分離直腸前壁,使...
- 直腸、肛管經腹會陰聯合切除術
talmesorectalexcision,TME),因直腸系膜內腫瘤細胞殘留是術后局部復發主要原因之一。過去用手做鈍性分離,易撕破直腸系膜,導致切除不全,分離時要注意不要損傷骶前靜脈叢。萬一有損傷出血量大時,可先以紗墊填壓,繼以手指壓迫骶骨面上的靜脈孔,再以特制的不銹鋼釘釘入,可獲滿意的止血效果。如無不銹鋼釘可填入熱鹽水紗布墊壓迫止血。5.向上向后提起直腸,用剪刀、電刀或剝離子分離直腸前壁,使...
- Miles氏術
talmesorectalexcision,TME),因直腸系膜內腫瘤細胞殘留是術后局部復發主要原因之一。過去用手做鈍性分離,易撕破直腸系膜,導致切除不全,分離時要注意不要損傷骶前靜脈叢。萬一有損傷出血量大時,可先以紗墊填壓,繼以手指壓迫骶骨面上的靜脈孔,再以特制的不銹鋼釘釘入,可獲滿意的止血效果。如無不銹鋼釘可填入熱鹽水紗布墊壓迫止血。5.向上向后提起直腸,用剪刀、電刀或剝離子分離直腸前壁,使...
- 便秘(外科)
斷便秘并不困難。但要明確便秘的原因,除仔細詢問病史、癥狀和作全身體格檢查外,尚需作如下檢查。(一)糞便檢查仔細觀察糞便的形狀、大小、堅度、有無膿血和粘液等。糞便常規及隱血試驗是常規檢查的內容。(二)直腸指檢有助于發現直腸癌、痔瘡、狹窄、堅硬糞塊堵塞及外來壓迫、肛門括約肌痙攣或松弛等。(三)直腸鏡、乙狀結腸鏡、大腸鏡等內鏡檢查可直接觀察腸粘膜是否存在病變,并可作活組織檢查以明確病變的性質。(四)胃腸...
- 恥骨直腸肌綜合征
拼音:chǐgǔzhíchángjīzōnghézhēng英文:puborectalissyndrome概述:恥骨直腸肌綜合征(puborectalissyndrome)是一種以恥骨直腸肌痙攣性肥大,致使盆底出口處梗阻為特征的排便障礙性疾病。組織學改變以恥骨直腸肌肌纖維肥大為特征。臨床表現有如下特點:①緩慢、進行性加重的排便困難;②排便需灌腸協助或服瀉劑,瀉劑用量逐漸加大;③排便時過度用力,常大聲...
- 恥骨直腸肌綜合癥
概述:恥骨直腸肌綜合征(puborectalissyndrome)是一種以恥骨直腸肌痙攣性肥大,致使盆底出口處梗阻為特征的排便障礙性疾病。組織學改變以恥骨直腸肌肌纖維肥大為特征。臨床表現有如下特點:①緩慢、進行性加重的排便困難;②排便需灌腸協助或服瀉劑,瀉劑用量逐漸加大;③排便時過度用力,常大聲呻吟,大汗淋漓;④排便時間過長,每次常需0.5~1h;⑤便次頻繁、有排便不暢感;⑥排便前后常有肛門及骶后...
- 恥骨直腸肌痙攣性肥大
概述:恥骨直腸肌綜合征(puborectalissyndrome)是一種以恥骨直腸肌痙攣性肥大,致使盆底出口處梗阻為特征的排便障礙性疾病。組織學改變以恥骨直腸肌肌纖維肥大為特征。臨床表現有如下特點:①緩慢、進行性加重的排便困難;②排便需灌腸協助或服瀉劑,瀉劑用量逐漸加大;③排便時過度用力,常大聲呻吟,大汗淋漓;④排便時間過長,每次常需0.5~1h;⑤便次頻繁、有排便不暢感;⑥排便前后常有肛門及骶后...
- 恥骨直腸肌肥厚
概述:恥骨直腸肌綜合征(puborectalissyndrome)是一種以恥骨直腸肌痙攣性肥大,致使盆底出口處梗阻為特征的排便障礙性疾病。組織學改變以恥骨直腸肌肌纖維肥大為特征。臨床表現有如下特點:①緩慢、進行性加重的排便困難;②排便需灌腸協助或服瀉劑,瀉劑用量逐漸加大;③排便時過度用力,常大聲呻吟,大汗淋漓;④排便時間過長,每次常需0.5~1h;⑤便次頻繁、有排便不暢感;⑥排便前后常有肛門及骶后...
- 腹會陰肛門成形術
陰肛門成形術適用于盲腸的盲端位置較高或與膀胱、尿道、陰道有瘺管相通者,若病兒全身情況良好,技術條件具備者,可一期完成,但一期手術較復雜,病死率較高,應十分慎重。若條件不具備,應分期施行。第1期手術于出生后做右側橫結腸造口,待病兒2歲后,再行經腹會陰成形術及橫結腸造口關閉術。術前準備:1.病兒就診早,全身情況良好,無腸梗阻癥狀者,可不必做術前準備。2.就診晚,已出現腸梗阻癥狀者,須行胃腸減壓,補液...
- 經腹會陰肛門拖出成形術
陰肛門成形術適用于盲腸的盲端位置較高或與膀胱、尿道、陰道有瘺管相通者,若病兒全身情況良好,技術條件具備者,可一期完成,但一期手術較復雜,病死率較高,應十分慎重。若條件不具備,應分期施行。第1期手術于出生后做右側橫結腸造口,待病兒2歲后,再行經腹會陰成形術及橫結腸造口關閉術。術前準備:1.病兒就診早,全身情況良好,無腸梗阻癥狀者,可不必做術前準備。2.就診晚,已出現腸梗阻癥狀者,須行胃腸減壓,補液...
- 經腹會陰肛門成形術
陰肛門成形術適用于盲腸的盲端位置較高或與膀胱、尿道、陰道有瘺管相通者,若病兒全身情況良好,技術條件具備者,可一期完成,但一期手術較復雜,病死率較高,應十分慎重。若條件不具備,應分期施行。第1期手術于出生后做右側橫結腸造口,待病兒2歲后,再行經腹會陰成形術及橫結腸造口關閉術。術前準備:1.病兒就診早,全身情況良好,無腸梗阻癥狀者,可不必做術前準備。2.就診晚,已出現腸梗阻癥狀者,須行胃腸減壓,補液...
- 直腸癌規范化診療指南(試行)
病患者。5.2.9有盆腔放射治療史者。5.3臨床表現及體征:5.3.1癥狀:主要表現為直腸刺激癥狀:便頻、里急后重、肛門下墜、便不盡感、肛門痛等。大便表面帶血和/或粘液,嚴重時有膿血便。根據臨床表現出現的頻度,直腸癌臨床表現依次以便血、便頻及大便變形多見。5.3.2直腸指診:凡遇到患者有便血、直腸刺激癥狀、大便變形等癥狀均應行直腸指診。檢查時動作要輕柔,切忌粗暴,要注意有無腫物觸及,腫瘤距肛門距...
- 肛管直腸周圍膿腫
肛管直腸周圍感染可分為3個階段:①肛腺感染階段;②肛管直腸周圍膿腫階段;③肛瘺形成階段。肛管直腸周圍膿腫的一般表現是,患者先感肛門處墜脹痛或刺痛,可捫及一硬塊,壓痛,繼之疼痛加重,痛性腫塊增大,并可出現畏寒、發熱。在3~5天后局部可形成膿腫。低位膿腫局部癥狀重而全身癥狀輕;高位膿腫全身癥狀重而局部癥狀輕。膿腫可自行向肛管直腸內破潰自發排出膿液,排膿后疼痛緩解,全身癥狀好轉或消失。形成肛瘺以后膿腫...
- 成瘺性肛周膿腫
肛管直腸周圍感染可分為3個階段:①肛腺感染階段;②肛管直腸周圍膿腫階段;③肛瘺形成階段。肛管直腸周圍膿腫的一般表現是,患者先感肛門處墜脹痛或刺痛,可捫及一硬塊,壓痛,繼之疼痛加重,痛性腫塊增大,并可出現畏寒、發熱。在3~5天后局部可形成膿腫。低位膿腫局部癥狀重而全身癥狀輕;高位膿腫全身癥狀重而局部癥狀輕。膿腫可自行向肛管直腸內破潰自發排出膿液,排膿后疼痛緩解,全身癥狀好轉或消失。形成肛瘺以后膿腫...
- 腹骶會陰直腸拖出肛門成形術
roctoplasty手術名稱:腹骶會陰直腸拖出肛門成形術別名:腹骶會陰直腸脫出肛門成形術;abdominosacroperinealanooplasty分類:小兒外科/直腸和肛管疾病的手術/先天性直腸肛門畸形的手術/中高位直腸肛門畸形的手術ICD編碼:49.7911概述:腹骶會陰直腸拖出肛門成形術用于中高位直腸肛門畸形的手術治療。高位無肛病兒約有10%直腸盲端在腹膜反折以上,經后矢狀入路在骶前難...
- 腹骶會陰直腸脫出肛門成形術
手術名稱:腹骶會陰直腸拖出肛門成形術別名:腹骶會陰直腸脫出肛門成形術;abdominosacroperinealanooplasty分類:小兒外科/直腸和肛管疾病的手術/先天性直腸肛門畸形的手術/中高位直腸肛門畸形的手術ICD編碼:49.7911概述:腹骶會陰直腸拖出肛門成形術用于中高位直腸肛門畸形的手術治療。高位無肛病兒約有10%直腸盲端在腹膜反折以上,經后矢狀入路在骶前難以尋及直腸盲端以及處理...
- 骶會陰直腸成形術
中心插入止血鉗,并通過恥骨直腸肌環做一隧道,然后用宮頸擴張器逐漸擴大,到1~2cm能通過直腸為度,把直腸拖出會陰部切口,在骶部將直腸壁與周圍組織固定數針,放一引流條于尿道后部,引流條另端由臀部戳創穿出。縫合肛尾筋膜,逐層縫合骶部傷口。拖下直腸遠端做“十”字切開,與皮膚的X形切開之皮瓣交叉,黏膜皮膚相互縫合形成新的肛門。黏膜皮膚縫合線如鋸齒狀伸向肛管(圖1.8.1.3-3)。術中注意要點:1.沿中...
- 骶會陰肛門修復術
中心插入止血鉗,并通過恥骨直腸肌環做一隧道,然后用宮頸擴張器逐漸擴大,到1~2cm能通過直腸為度,把直腸拖出會陰部切口,在骶部將直腸壁與周圍組織固定數針,放一引流條于尿道后部,引流條另端由臀部戳創穿出。縫合肛尾筋膜,逐層縫合骶部傷口。拖下直腸遠端做“十”字切開,與皮膚的X形切開之皮瓣交叉,黏膜皮膚相互縫合形成新的肛門。黏膜皮膚縫合線如鋸齒狀伸向肛管(圖1.8.1.3-3)。術中注意要點:1.沿中...
- 結直腸血管瘤
。結直腸血管瘤在臨床上表現為便血與貧血、腸梗阻和腸套疊、直腸刺激癥狀和凝血機制障礙。直腸肛門檢查時可見肛門直腸部位存在圓形或扁平隆起型包塊,局部黏膜呈紫紅色,表面光滑。部分患者黏膜充血呈紅色,觸之易出血。直腸肛門指診可以摸到柔軟腫塊,手指輕壓腫塊可以縮小。彌漫型血管瘤沒有清晰的界限。貧血、腸梗阻和腸扭轉是結直腸血管瘤常見的并發癥,亦為病人就診的主要原因。貧血可因慢性失血造成,亦可因微血管溶血所致...
- 齒線
nal,長約3~4厘米。直腸的肌膜和其它部分一樣,也是由外縱、內環兩層平滑肌構成。環形肌在肛管處特別增厚,形成肛門內括約肌。圍繞肛門內括約肌的周圍有橫紋肌構成的肛門外括約肌,括約肌收縮可阻止糞便的排出。圖2-23直腸和肛管直腸上端在第2~3骶椎水平與乙狀結腸相連結,在骶尾骨前面下行,于尾骨尖稍下方終止于齒線,并與肛管相連。直腸全長12cm。直腸上部與骶骨曲度一起形成骶曲,同時由于直腸腔大小在上端...
- 直腸肛管背側縱切心形吻合術
術,待一般情況改善后,再施行根治性手術。先天性巨結腸癥合并其他系統嚴重畸形如嚴重先天性心臟病、食管閉鎖等應先行腸造口,待嚴重威脅生命的畸形糾正后,再行巨結腸根治性手術。術前準備:先天性巨結腸病兒臨床出現功能性結腸梗阻、腹脹,結腸內大量糞便貯留,毒素吸收,造成營養不良,心肝腎功能受損,抵抗力差,所以術前應進行系統的準備,為手術創造良好的條件。1.術前做鋇灌腸、直腸測壓、直腸黏膜活檢、膽堿酯酶測定,...
- 改良Swenson手術
術,待一般情況改善后,再施行根治性手術。先天性巨結腸癥合并其他系統嚴重畸形如嚴重先天性心臟病、食管閉鎖等應先行腸造口,待嚴重威脅生命的畸形糾正后,再行巨結腸根治性手術。術前準備:先天性巨結腸病兒臨床出現功能性結腸梗阻、腹脹,結腸內大量糞便貯留,毒素吸收,造成營養不良,心肝腎功能受損,抵抗力差,所以術前應進行系統的準備,為手術創造良好的條件。1.術前做鋇灌腸、直腸測壓、直腸黏膜活檢、膽堿酯酶測定,...
- 王果法
術,待一般情況改善后,再施行根治性手術。先天性巨結腸癥合并其他系統嚴重畸形如嚴重先天性心臟病、食管閉鎖等應先行腸造口,待嚴重威脅生命的畸形糾正后,再行巨結腸根治性手術。術前準備:先天性巨結腸病兒臨床出現功能性結腸梗阻、腹脹,結腸內大量糞便貯留,毒素吸收,造成營養不良,心肝腎功能受損,抵抗力差,所以術前應進行系統的準備,為手術創造良好的條件。1.術前做鋇灌腸、直腸測壓、直腸黏膜活檢、膽堿酯酶測定,...
- 肛乳頭
nal,長約3~4厘米。直腸的肌膜和其它部分一樣,也是由外縱、內環兩層平滑肌構成。環形肌在肛管處特別增厚,形成肛門內括約肌。圍繞肛門內括約肌的周圍有橫紋肌構成的肛門外括約肌,括約肌收縮可阻止糞便的排出。圖2-23直腸和肛管直腸上端在第2~3骶椎水平與乙狀結腸相連結,在骶尾骨前面下行,于尾骨尖稍下方終止于齒線,并與肛管相連。直腸全長12cm。直腸上部與骶骨曲度一起形成骶曲,同時由于直腸腔大小在上端...
- 直腸肛管周圍膿腫
膿腫又稱坐骨直腸窩膿腫,也比較常見。多由肛腺感染經外括約肌向外擴散到坐骨直腸間隙而形成。也可由肛管直腸周圍膿腫擴散而成。由于坐骨直腸間隙較大,形成的膿腫亦較大而探,容量約為60—90m1。發病時患側出現持續性脹痛,逐漸加重,繼而為持續性跳痛,坐立不安,排便或行走時疼痛加剮,可有排尿困難和里急后重;全身感染癥狀明顯,如頭痛、乏力、發熱、食欲不振、惡心、寒顫等。早期局部體征不明顯,以后出現肛門患側紅...
- 直腸陰道瘺
alfistula概述:直腸陰道瘺是直腸與陰道相通,若瘺口大排糞無阻,這種瘺可以無癥狀。直腸陰道瘺大多發生于先天性肛門直腸畸形。診斷:根據臨床表現和原有疾病癥狀一般可以診斷直腸陰道瘺,但對于瘺口的位置需準確定位以便于確定治療方案。對于瘺口的位置應以探針插入瘺口探其走行;或在直腸鏡下觀察;必要時行瘺管造影以確定瘺口的位置。在陰道內放置紗布,直腸內注入美藍10cm幾分鐘后取出紗布觀察是否藍染可確定有...
- 直腸后拖出吻合巨結腸根治術
術,待一般情況改善后,再施行根治性手術。先天性巨結腸癥合并其他系統嚴重畸形如嚴重先天性心臟病、食管閉鎖等應先行腸造口,待嚴重威脅生命的畸形糾正后,再行巨結腸根治性手術。術前準備:先天性巨結腸病兒臨床出現功能性結腸梗阻、腹脹,結腸內大量糞便貯留,毒素吸收,造成營養不良,心肝腎功能受損,抵抗力差,所以術前應進行系統的準備,為手術創造良好的條件。1.術前做鋇灌腸、直腸測壓、直腸黏膜活檢、膽堿酯酶測定,...
- 杜哈梅爾直腸切除術
術,待一般情況改善后,再施行根治性手術。先天性巨結腸癥合并其他系統嚴重畸形如嚴重先天性心臟病、食管閉鎖等應先行腸造口,待嚴重威脅生命的畸形糾正后,再行巨結腸根治性手術。術前準備:先天性巨結腸病兒臨床出現功能性結腸梗阻、腹脹,結腸內大量糞便貯留,毒素吸收,造成營養不良,心肝腎功能受損,抵抗力差,所以術前應進行系統的準備,為手術創造良好的條件。1.術前做鋇灌腸、直腸測壓、直腸黏膜活檢、膽堿酯酶測定,...
- Duhamel手術
術,待一般情況改善后,再施行根治性手術。先天性巨結腸癥合并其他系統嚴重畸形如嚴重先天性心臟病、食管閉鎖等應先行腸造口,待嚴重威脅生命的畸形糾正后,再行巨結腸根治性手術。術前準備:先天性巨結腸病兒臨床出現功能性結腸梗阻、腹脹,結腸內大量糞便貯留,毒素吸收,造成營養不良,心肝腎功能受損,抵抗力差,所以術前應進行系統的準備,為手術創造良好的條件。1.術前做鋇灌腸、直腸測壓、直腸黏膜活檢、膽堿酯酶測定,...
- 杜阿梅爾手術
術,待一般情況改善后,再施行根治性手術。先天性巨結腸癥合并其他系統嚴重畸形如嚴重先天性心臟病、食管閉鎖等應先行腸造口,待嚴重威脅生命的畸形糾正后,再行巨結腸根治性手術。術前準備:先天性巨結腸病兒臨床出現功能性結腸梗阻、腹脹,結腸內大量糞便貯留,毒素吸收,造成營養不良,心肝腎功能受損,抵抗力差,所以術前應進行系統的準備,為手術創造良好的條件。1.術前做鋇灌腸、直腸測壓、直腸黏膜活檢、膽堿酯酶測定,...
- 后矢狀切口直腸肛門成形術
肛門成形術用于中高位直腸肛門畸形的手術治療。該手術為墨西哥學者PenaA于1980年所設計。他在對高、中位直腸肛門閉鎖病兒的直腸肛門部位做了系統的解剖學研究后,闡明了肛門外括約肌與肛提肌的關系。他指出,肛門括約肌系統是由4組肌肉所組成:皮下層外括約肌、近側肛提肌、深層外括約肌及肌肉復合體(圖12.14.1.2.2-1,12.14.1.2.2-2)。其中肌肉復合體是由肛提肌的恥骨直腸肌部分以及肛門...
- Pena手術
肛門成形術用于中高位直腸肛門畸形的手術治療。該手術為墨西哥學者PenaA于1980年所設計。他在對高、中位直腸肛門閉鎖病兒的直腸肛門部位做了系統的解剖學研究后,闡明了肛門外括約肌與肛提肌的關系。他指出,肛門括約肌系統是由4組肌肉所組成:皮下層外括約肌、近側肛提肌、深層外括約肌及肌肉復合體(圖12.14.1.2.2-1,12.14.1.2.2-2)。其中肌肉復合體是由肛提肌的恥骨直腸肌部分以及肛門...
- 后矢狀入路骶會陰肛門成形術
肛門成形術用于中高位直腸肛門畸形的手術治療。該手術為墨西哥學者PenaA于1980年所設計。他在對高、中位直腸肛門閉鎖病兒的直腸肛門部位做了系統的解剖學研究后,闡明了肛門外括約肌與肛提肌的關系。他指出,肛門括約肌系統是由4組肌肉所組成:皮下層外括約肌、近側肛提肌、深層外括約肌及肌肉復合體(圖12.14.1.2.2-1,12.14.1.2.2-2)。其中肌肉復合體是由肛提肌的恥骨直腸肌部分以及肛門...
- 后盆腔器清除術
靜脈6.分離直腸切開直腸旁盆側腹膜,分離直腸旁疏松組織,緊貼骶前凹向直腸方向鈍性分離直腸后壁疏松組織(圖8),直至骶尾骨處(肛提肌平面)(圖9),使直腸后壁完全游離。分離時注意勿損傷骶前靜脈叢,否則出血不易控制。圖7選擇乙狀結腸造瘺口部圖8分離直腸后壁圖9鈍性分離直腸至骶尾部圖10切斷直腸側韌帶7.切斷直腸側韌帶直腸后壁充分游離后將直腸向上、向一側牽拉,顯露一側直腸側韌帶、宮骶韌帶和陰道旁組織,...
- >>點此搜索更多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