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詞條:整體治療
摘要:整體治療為針灸治療原則之一。一般指針對某一疾病原因的療法。例如,肝陽上亢的眩暈,取太沖、照海滋腎平肝,肝風平熄則頭暈目眩等證自可向愈。風寒外束的感冒頭痛,取合谷、列缺發汗解表,表邪得解則頭痛惡寒等證可除。
查看全文 [ 最后修訂于2015/7/10 16:49:06 102字 ]
相關詞條:
- 整體治療
拼音:zhěngtǐzhìliáo英文:wholistictherapy整體治療為針灸治療原則之一。一般指針對某一疾病原因的療法。例如,肝陽上亢的眩暈,取太沖、照海滋腎平肝,肝風平熄則頭暈目眩等證自可向愈。風寒外束的感冒頭痛,取合谷、列缺發汗解表,表邪得解則頭痛惡寒等證可除。...
- 三D光腺納米銀凝膠
納米銀布劑分類:泌尿系統藥物其他劑型:凝膠、布劑。三D光腺納米銀凝膠的藥理作用:通過直腸給藥,藥物有效成分穿透前列腺三層膜直達腺體深層,快速殺滅細菌、病毒,使炎癥減輕,消除腺體腫脹、血淤,緩解尿頻、尿急、尿痛等癥狀。三D光腺納米銀凝膠的適應證:前列腺病。三D光腺納米銀凝膠的用法用量:用附設的推射劑直腸給藥,同時在神闕、中極或關元穴貼敷納米穿脂透膜布劑,從點、線、面立體作用于前列腺,整體治療效果好。...
- 三D光腺納米銀布劑
納米銀布劑分類:泌尿系統藥物其他劑型:凝膠、布劑。三D光腺納米銀凝膠的藥理作用:通過直腸給藥,藥物有效成分穿透前列腺三層膜直達腺體深層,快速殺滅細菌、病毒,使炎癥減輕,消除腺體腫脹、血淤,緩解尿頻、尿急、尿痛等癥狀。三D光腺納米銀凝膠的適應證:前列腺病。三D光腺納米銀凝膠的用法用量:用附設的推射劑直腸給藥,同時在神闕、中極或關元穴貼敷納米穿脂透膜布劑,從點、線、面立體作用于前列腺,整體治療效果好。...
- 心身綜合治療
音:xīnshēnzōnghézhìliáo英文:Comprehensivetherapyofpsychosomaticdiseases心身綜合治療是針對心理、生理及社會諸多致病因素而采用的綜合性整體治療方法。由于心身疾病的致病因素十分復雜,加之現代社會的社會性、心理性因素對人類疾病的發生、演變過程所產生的復雜影響,必須根據病人的心理、生理和社會環境的狀況,制定治療計劃。心身醫學的興起,是本世紀3...
- 垂耳整形術
適應癥:杯狀耳整形術適用于:1.杯狀耳畸形影響容貌及佩戴眼鏡,皆應手術整形。耳廓遮蓋外耳道口者,尤宜及早手術,以免影響聽力。2.6歲后即可手術,可一次完成雙側手術。3.伴有嚴重頜面部畸形者,應設計整體治療方案。禁忌癥:1.5歲以下兒童。2.耳周圍皮膚炎癥、濕疹,中耳炎者,暫緩手術。3.嚴重心肺疾病和血液病病人。術前準備:1.思想準備應實事求是地向病人及家屬說明手術目的、治療方法、手術步驟、效果及術...
- 環縮耳整形術
適應癥:杯狀耳整形術適用于:1.杯狀耳畸形影響容貌及佩戴眼鏡,皆應手術整形。耳廓遮蓋外耳道口者,尤宜及早手術,以免影響聽力。2.6歲后即可手術,可一次完成雙側手術。3.伴有嚴重頜面部畸形者,應設計整體治療方案。禁忌癥:1.5歲以下兒童。2.耳周圍皮膚炎癥、濕疹,中耳炎者,暫緩手術。3.嚴重心肺疾病和血液病病人。術前準備:1.思想準備應實事求是地向病人及家屬說明手術目的、治療方法、手術步驟、效果及術...
- 卷曲耳整形術
適應癥:杯狀耳整形術適用于:1.杯狀耳畸形影響容貌及佩戴眼鏡,皆應手術整形。耳廓遮蓋外耳道口者,尤宜及早手術,以免影響聽力。2.6歲后即可手術,可一次完成雙側手術。3.伴有嚴重頜面部畸形者,應設計整體治療方案。禁忌癥:1.5歲以下兒童。2.耳周圍皮膚炎癥、濕疹,中耳炎者,暫緩手術。3.嚴重心肺疾病和血液病病人。術前準備:1.思想準備應實事求是地向病人及家屬說明手術目的、治療方法、手術步驟、效果及術...
- 杯狀耳整形術
適應癥:杯狀耳整形術適用于:1.杯狀耳畸形影響容貌及佩戴眼鏡,皆應手術整形。耳廓遮蓋外耳道口者,尤宜及早手術,以免影響聽力。2.6歲后即可手術,可一次完成雙側手術。3.伴有嚴重頜面部畸形者,應設計整體治療方案。禁忌癥:1.5歲以下兒童。2.耳周圍皮膚炎癥、濕疹,中耳炎者,暫緩手術。3.嚴重心肺疾病和血液病病人。術前準備:1.思想準備應實事求是地向病人及家屬說明手術目的、治療方法、手術步驟、效果及術...
- 簡易灸治單方治療集
拼音:jiǎnyìjiǔzhìdānfāngzhìliáojí英文:《簡易灸治單方治療集》為書名。承淡安編。1957年江蘇衛生廳鉛印。...
- 以右治左,以左治右
拼音:yǐyòuzhìzuǒ,yǐzuǒzhìyòu英文:puncturethepointsontheleftsideofthebodytocurethediseasedrightsideandviceversa;“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為針灸治法。出《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左側有病取右側的穴位;右側有病取左側的穴位。刺法中的巨刺法和繆刺法都采用這種形式。...
- 導管動脈栓塞手術治療難治性產后出血
管動脈栓塞手術治療難治性產后出血別名:難治性產后出血手術分類:婦產科/婦產科介入性手術/血管介入性手術ICD編碼:99.2503概述:導管動脈栓塞手術治療難治性產后出血屬血管介入性手術。介入手術(interventionaloperation)是利用超聲、計算機斷層掃描(CT)、核磁共振(MRI)、X射線、腹腔鏡等現代醫學影像導向技術,對病變所在器官和組織進行定向手術,以達診斷和治療目的。目前該...
- 紅細胞去除(置換)治療法
拼音:hóngxìbāoqùchú(zhìhuàn)zhìliáofǎ英文:概述:紅細胞去除治療是指去除造血系統惡性增生性疾病產生的過量紅細胞,以及治療由于遺傳等因素所致紅細胞功能異常性疾病和某些嚴重寄生蟲疾病。操作名稱:紅細胞去除(置換)治療法適應證:紅細胞去除(置換)治療法適用于:1.真性紅細胞增多癥。2.紅白血病。3.遺傳性紅細胞增多癥。4.血紅蛋白病。5.腦型瘧疾。6.其他原因引起的紅細胞...
- 淺層X線治療法
拼音:qiǎncéngXxiànzhìliáofǎ英文:superficialx-raytreatment名稱:淺層X線治療法概述:淺層X線治療:電壓60~120kV。可加用不同厚度的濾板增強X線的穿透性。用于面積較大、病變較深的皮損。適應證:淺層X線治療法適用于神經性皮炎、局限性瘙癢癥、慢性濕疹、腋臭、局部多汗癥、枕部硬化性毛囊炎、早期瘢痕疙瘩、血管瘤、皮膚惡性腫瘤等。禁忌證:1.治療局部有急...
- 治糜康栓(治糜靈栓)
拼音:zhìmíkāngshuān(zhìmílíngshuān)英文:治糜康栓(治糜靈栓)藥典標準:品名:治糜康栓(治糜靈栓)Zh1mlkangShuan處方:黃柏500g、苦參500g、兒茶500g、枯礬400g、冰片100g制法:以上五味,兒茶、枯礬粉碎成細粉;冰片研細;黃柏、苦參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三次各1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9~1.11(80℃...
- 初治的上皮性卵巢癌手術治療臨床路徑(2016年版)
拼音:chūzhìdeshàngpíxìngluǎncháoáishǒushùzhìliáolínchuánglùjìng(2016niánbǎn)英文:基本信息:《初治的上皮性卵巢癌手術治療臨床路徑(2016年版)》由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于2016年12月2日《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于實施有關病種臨床路徑的通知》(國衛辦醫函〔2016〕1315號)印發。發布通知: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于實施有關...
- “明通”治傷風顆粒
拼音:“míngtōng”zhìshāngfēngkēlì明通”治傷風顆粒說明書:藥品類型:中藥藥品名稱:“明通”治傷風顆粒藥品漢語拼音:藥品英文名稱:成份:性狀:作用類別:適應癥/功能主治:緩解感冒引起的鼻塞、流鼻水、打噴嚏、咳嗽、咽喉痛、發燒、頭痛、關節痛、肌肉痛等癥狀。規格:每袋裝2克用法用量:飯后服用。一次1袋,一日3次。禁忌:1.對馬來酸氯苯那敏、乙酰氨基酚、咖啡因過敏者禁用。2.苯酮...
- 治腑者治其合
拼音:zhìfǔzhězhìqíhé英文:治腑者治其合為取穴法則之一。出《黃帝內經素問·咳論》。指治療六腑病癥,宜取該腑的下合穴。治腑者治其合指治療六腑病要取位在足三陽經上的六腑合穴。《黃帝內經靈樞·四時氣》:“邪在府,取之合。”《黃帝內經靈樞·邪氣藏府病形》:“合治內府。”...
- 治臟者治其俞
拼音:zhìzāngzhězhìqíshù英文:治臟者治其俞為取穴法則之一。出《黃帝內經素問·咳論》。指治療五臟病癥,宜取該經五輸穴中的輸穴。《黃帝內經素問·咳論》:“治藏者治其俞,治府者治其合,浮腫者治其經。”《黃帝內經太素》楊上善注:“療五藏咳,宜療藏經第三輸也。”張志聰集注解釋作五臟背俞。...
- 機械性活動矯治器矯治技術
5.上下牙列輕度擁擠、牙弓狹窄。6.深覆。7.下頜后縮、深覆蓋。8.上前牙唇向位引起的深覆蓋,骨性的近遠中關系無明顯不調者。9.與固定矯治器聯合使用。10.矯治后的保持。11.成人小范圍牙移動的正畸治療。12.錯伴牙釉質嚴重發育不良或嚴重氟斑牙可慎重選用固定矯治器。禁忌證:口腔矯治器需要牙齒固位,嚴重牙周病患者、嚴重牙列缺失患者不適用。口腔矯治器產生下頜移位,重度顳下頜關節紊亂患者不適宜。準備:口...
- 有序性原理
降。中醫稱“調”為健、“失調”為病,所以從運氣、正邪、陰陽、氣機等“關系”來分析病因、病機,實質在于考察和調節這些關系的有序度的改變。“調”為特定有序度的保持,“失調”為特定有序度的下降。中藥方劑等治療手段,特別是針灸和氣功,治病的重要原理是通過調節和恢復生命活動的有序度而收效。西方醫學也越來越多地用“紊亂”命名疾病。人的生命活動有序性的本質和規律,及其有序度改變與健康和疾病的關系,日益成為醫學研...
- 治則
:therapeuticalprinciple;principleoftreatment治則指對臨床的具體立法、處方、用藥等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在治療疾病時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黃帝內經素問·移精變氣論》:“無失色脈,用之不惑,治之大則。”治則建立在整體觀念和辨證的基礎上,以四診收集的客觀資料為依據,對疾病進行全面的分析,綜合與判斷,從而針對不同的病情而制訂出各種不同的治療原則,如治病求本、協調陰...
- 整體區域全息論
拼音:zhěngtǐqūyùquánxīlùn英文:整體區域全息論為生理工作者孟昭威提出的針灸治病新論。即人體的每一個器官、組織,乃至單個細胞都含有整個生命體的全部信息。頭針、耳針、手針、鼻針、眼針等能夠治療全身疾病,認為就是整體區域全息論的最好驗證。...
- 白喉治法忌表抉微
拼音:báihóuzhìfǎjìbiǎojuéwēi英文:《白喉治法忌表抉微》為書名。又名《白喉忌表抉微》、《白喉治法抉微》。一卷。清·耐修子撰。刊于1891年。作者參考鄭梅澗、張紹修二家治法,結合個人經驗撰成此書。書中反對用發表之劑治療白喉,推崇養陰清肺之法。頗切臨床實際。本書還介紹了若干驗方。現有多種近代刊本,流傳頗廣。...
- 女科證治準繩
èngzhìzhǔnshéng英文:《女科證治準繩》為婦科著作,《證治準繩》中的一種,又名《女科準繩》,五卷,明·王肯堂撰。本書主要以《校注婦人良方》為基礎,廣泛收集各家學說,對明以前婦科學成就作了較系統的整理。分為:治法總論、調經門、雜證門、胎前門及產后門五大類,每類分列若干病癥,對于病因、辨證及治療論述頗詳,是一部資料比較豐富的婦科著作。明·清及民國時期有單行本,1949年后有影印本及排印本。...
- 奇病治法三百種
拼音:《qíbìngzhìfǎsānbǎizhǒng》《奇病治法三百種》醫案著作。陳景岐編。刊于1935年。陳氏匯集古今書籍中各種奇病診治驗案300余種,加以整理編成此書,每病一則,注明病名和醫者姓名。多屬不常見的奇特病例、其治療方劑亦為有特效的簡易方。有一定臨床參考價值。但所記述大多為傳奇式治案,須分析對待。...
- 割治療法
音:gēzhìliáofǎ英文:Incisedtherapy概述:割治療法亦稱割脂療法。是在人體的一定部位或穴位處,用手術刀切開皮膚,取出少量皮下脂肪組織,或對局部給予適當刺激,以促進機體抗病能力而治療疾病的方法。本法為生理上的刺激療法,不僅可以促進機體的分泌和代謝,改善血液循環,增強免疫能力,而且還能通過改變高級神經的活動,阻斷原有的病理條件反射。調整植物神經的功能,使某些功能性或病理性的疾病緩...
- 六不治
拼音:liùbúzhì英文:六不治為戰國時期名醫扁鵲提出的醫療主張。據《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載,扁鵲認為:人的病證在六種情況下不能治好或者不予治療。即“驕恣不論于理”、“輕身重財”、“衣食不能適”、“陰陽并藏氣不定”、“形羸不能服藥”、“信巫不信醫”等,是為“病有六不治”。這也就間接地強調了醫患合作的必要性。...
- 內治
拼音:nèizhì英文:endotherapy;internaltherapy內治為治療學名詞。內治即內治法。內治法為治法之一種。用可以服食之藥品治療疾病。《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內者內治,外者外治。”故內治法只是與外治法相對的、范圍廣泛的概念。...
- 治病必求于本
拼音:zhìbìngbìqiúyúběn英文:treatmentshouldfocusontheprincipalcauseofadisease;治病必求于本為治則之一。指治療疾病時必須尋求疾病發生的根本原因,并作針對性治療,這是辨證論治的一個根本原則。如頭痛一癥,可由多種原因引起,感受外邪、氣血不足、痰濕、瘀血、肝陽上亢等原因都可引起頭痛。因而,在治療上就不能簡單地采取止痛一法來治療,而應通過全...
- 辨證施治
拼音:《biànzhèngshīzhì》《辨證施治》綜合性醫書。上海中醫學院編著。共分上、下二篇;上篇為基礎理論,論述生理與病理、疾病與病因、診斷方法、治法與方藥。下篇為臨床應用,首論辨證施治總綱,然后分別闡述外感熱病、雜病、各科常見證候的辨證施治以及辨證施治的原則性與靈活性等問題。書中強調辨證施治必須首先抓住陰陽失調和邪正斗爭這兩種矛盾,并應隨時掌握疾病的發展而隨機應變。篇末附述試用于腫瘤的一...
- 秦國治
拼音:qínguózhì秦國治清末醫家。山東東阿縣人。精醫,尤善接骨術。以術濟事。著《瘡藥方》,未見。門人秦兆燧、周茂桐、周慶南得其真傳。...
- 腳氣治法總要
拼音:《jiǎoqìzhìfǎzǒngyào》《腳氣治法總要》腳氣病專著。二卷。宋·董汲約撰于11世紀末。原書一卷,已佚。今存者為編《四庫全書》時自《永樂大典》中輯出的輯佚本。析為二卷。書中對于腳氣病(也包括下肢關節炎一類的病)的病因及治法作了重點記述,收載有效的內服及外用方46首,并附若干醫案。現存《四庫全書》本和《三三醫書》本、又收入1958年商務印書館排印的《董汲醫學論著三種》中。...
- 逆治
拼音:nìzhì英文:routinetherapy;orthodoxtreatment概述:逆治為治療學術語。正治·逆治:逆治即正治,又稱正治法。指針對疾病的本質,從正面進行治療,即逆病性而治的常規方法。如寒證用熱藥,熱證用寒藥,實證用攻法,虛證用補法等。因藥性與病性相逆,故又稱逆治。《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逆者正治。”《醫門法律》:“逆者正治,辨之無難,從者反治,辨之最難。蓋寒有真寒假寒...
- 反治
》。當疾病出現假象,或大寒證、大熱證對正治法發生格拒時所采用的治法。因治法與疾病的假象相從,故亦稱從治。有些復雜嚴重的疾病,其外在表現往往與它的本質不相一致,甚至出現假象。如真熱假寒、真寒假熱等。在治療時就要透過現象觀察其本質,采用與其外在表現相同而與其本質相反的措施去治療。因治法與疾病的假象相從,故亦稱“從治”。《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從者反治。”《醫門法律》:“從者反治,辨之最難。”臨...
- 急則治標
ymptomatictreatmentinacutecondition急則治標為治則。與緩則治本相對而言,指在大出血、暴瀉、劇痛等標癥甚急的情況下,及時救治標病,如止血、止瀉、止痛等,然后治其本病的治療原則。病有標本,治分緩急。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例如長期陰虛發熱的病人,忽然喉頭腫痛,水漿難下,這時陰虛發熱是本,喉頭腫痛是標,如果喉頭腫痛嚴重,有窒息的危險,便成為主要矛盾,就要先治喉痛的標證,...
- 脈因證治
拼音:màiyīnzhèngzhì英文:《脈因證治》為綜合性醫書。二卷(一作四卷)。舊題元·朱丹溪撰。本書介紹各科臨床病證凡70篇,各證論候的次序先后為脈診、病因、證候及治法,故名。本書系采集《丹溪心法》、《活法機要》、《格致余論》等書的有關內容編輯而成,而非朱氏之作。現存最早為清乾隆年間刻本,前有繆遵義所撰序文,現存多種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脈因證治》全文在線閱讀:http://zh...
- 治
拼音:zhì英文:treatment;torule;togovern;tomanage;tocontrol;toharness(ariver);cure;toheal治①治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善治者治皮毛……”②治理,管理。《素問·太陰陽明論》:“脾者土也,治中央。”③安定,正常。《素問·脈要精微論》:“長則氣治。”④調理,調養。《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此圣人之治身也。”⑤炮制中藥。《...
- 郭治
拼音:guōzhì郭治清代醫家。字元峰。廣東南海人。父精醫,承其家學,通醫,以劉完素、朱丹溪為宗。主張四診合參,尤精于脈診。曾著有《脈如》兩卷(1753年),后被錢季寅更名為《辨脈指南》。書中除論及脈診外,亦詳述望、聞、問三診要義。尚有《傷寒醫案》、《傷寒論》、《藥性別》、《醫約》諸書,未見刊行。后世子孫中多有以醫行世者。...
- 證治要訣
見解,論述多種內科雜病兼及瘡瘍、婦科、五官科等常見病證的證治。全書共分為諸中、諸傷、諸氣、諸血、諸痛、諸嗽、諸熱、寒熱、大小腑、虛損、拾遺、瘡毒,婦人共十二門。每門列述若干病證,先論病因、病源,然后分析病證,介紹治法。全書敘述扼要,條理比較清楚。亦有論其在論述病因和治療方藥方面,或失于籠統者。1955年商務印書館將此書與戴氏《證治要訣類方》合刊出版,題名《秘傳證治要訣及類方》。現存多種明、清刻本。...
- 證治準繩
拼音:zhèngzhìzhǔnshéng英文:ZhengzhiZhunsheng;StandardsforDiagnosisandTreatment;《證治準繩》中醫臨床醫學叢書。一名《六科證治準繩》。明·王肯堂撰。刊于1602年。全書闡述臨床各科證治為主。包括《證治準繩·雜病》八卷,《證治準繩·類方》八卷,《證治準繩·傷寒》八卷,《證治準繩·瘍醫》六卷,《證治準繩·幼科》九卷,《證治準繩·女科...
- 幼科證治大全
拼音:yòukēzhèngzhìdàquán英文:《幼科證治大全》為兒科著作。七冊。日本·下津壽泉撰。刊于1709年。書中引用中國醫籍74種,比較扼要地介紹了小兒科106種病癥的證治。本書不僅切于臨床實用,而且具有文獻研究價值。現有日刻本、皇漢醫學叢書本。建國后有排印本。...
- 滎輸治外經
拼音:yíngshūzhìwàijīng英文:XingandShuupointsmanagingsuperficialdisorders滎輸治外經為取穴法則之一。出《黃帝內經靈樞·邪氣藏府病形》。指治療外經病,宜取該經五輸穴中的滎穴和輸穴。《黃帝內經靈樞·邪氣藏府病形》:“滎輸治外經,合治內府。”《黃帝內經太素》注:“五藏六府滎輸未至于內,故但療外經之病”;《類經》注:“滎輸氣脈浮淺,故可治外經之...
- 摩治
拼音:mózhì摩治即按摩。《石室秘錄·摩治法》:“摩治者,撫摩以之也。譬如手足疼痛、臟腑瘀結、頸項強直、口眼歪斜是也。法當以人手為之按摩,則氣血流通,痰病易愈。”...
- 下燥治血
拼音:xiàzàozhìxuè英文:treatingbloodforlowerdryness;下燥治血為葉桂治療下部燥證的經驗。見《臨證指南醫案》。久病損及下焦肝腎之陰,每致虛火時炎,癥見咽喉干痛,痰中混血,晝涼夜熱,宜養陰滋腎,金水并調,用西洋參、玄參、生地、麥冬、百合、阿膠等藥。肝腎陰傷、液燥生風者,宜阿膠、雞子黃、牡蠣、龜甲、鱉甲、白芍、玄參等藥,側重血分治療。...
- 緩則治本
seaimingattheprincipalaspect;radicaltreatmentinchroniccase緩則治本為治則。與急則治標相對而言。指在病勢緩和、病情緩慢的情況下,針對本病的病機治療或采取調理、補益為主,而把癥狀的治療放在次要的位置的治療原則。因為治疾病發生的本原,則標的癥狀自愈,亦即治病必求于本。例如陰虛發熱的疾病,則陰虛是本,發熱(包括五心煩熱、失眠盜汗等兼癥)為標,治當養...
- 烙治法
拼音:làozhìfǎ烙治法外治法名稱。主要用于乳蛾、喉瘤等病。具體烙法是:先以消毒之小手術刀在治療部位上輕輕割劃出范圍。然后根據治療部位,病灶大小及程度,選擇不同的烙鐵,在火焰上燒紅,蘸少量香油,趁熱烙其預定部位,一觸即起,不宜久停,可視病灶大小決定烙治次數,烙后吹冰硼散。宜每隔2-3天烙法1次,以烙平為度。應用時應注意:①烙鐵須燒紅,涼則無效。應防傷健康組織,手法宜輕且巧。②小兒或精神恐懼,不...
- 治未病
osisofadisease;prevention;preventivetreatmentofdisease概述:治未病為治則。出《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產生和發展的治療原則,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變兩個方面。未病先防:治未病有預防疾病的含意。在沒有生病之前做好各種預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發生。《黃帝內經素問·刺法論》:“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避其毒氣。”并提出一些內服藥...
- 治削
拼音:zhìxuē英文:purifyingandcutting治削中藥學術語。指一種藥物炮制類型。出《金匱玉函經》。又稱整潔選治。指以手工或工具修整藥材,達到去除雜質、非藥用部分和作用不一致部分,并加工藥材形態。主要包括純凈、粉碎、切制三個方面。純凈方法有挑、撿、篩、(^顛)、刷、刮、挖、撞等,主要是去除雜質和非藥用部分。粉碎方法有搗、碾、研、磨、鎊、銼等。切制方法有切、鍘等。粉碎和切制主要是...
- 陽病治陰
rtheyangdisease概述:陽病治陰:1.病機;2.中醫治則。病機·陽病治陰:陽熱盛的病證,耗損了陰津,治宜甘寒生津,保存津液:陽病治陰為病機。出《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是陰陽學說在治療上運用的方法之一。“陽勝則陰病”,陽熱盛的病證,耗損了陰津,治宜甘寒生津,保存津液;又如溫病后期,肝腎陰傷,身熱面赤,口干舌燥,甚則齒黑唇裂,手足心熱,脈虛大,用加減復脈湯甘潤滋陰。疾病的癥狀在陽經...
- 治血四法
拼音:zhìxuèsìfǎ治血四法治療學術語。指治療血證的四個基本大法。清·唐宗海《血證論》:“惟以止血為第一要法。血止之后,其離經而未吐出者,是為瘀血……故以消瘀為第二法。止吐消瘀之后,又恐血再潮動,則須用藥安之,故以寧血為第三法……去血既多,陰無有不虛者矣……故又以補虛為收功之法,四者乃通治血證之大綱。”...
- >>點此搜索更多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