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證候為辨證名詞[1]。指證的外候,即疾病過程中一定階段的病位、病因、病性、病勢及機體抗病能力的強弱等本質有機聯系的反應狀態,表現為臨床可被觀察到的癥狀等[2]。從證候的意義上可以反映出中醫學對疾病的認識論和方法論特點[1]。
4 參考資料
古籍中的證候
-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附∶指南總論卷中]論中風證候
皆可服。宜先與五香散淋渫,次用活血丹涂之。論風濕證候皆因腠理虛,風與寒濕氣傷之。每遇夜間,或三、四更...
- 《史載之方》:[卷下]治痢諸方
家戶戶,更相染易,無不病,緣疫毒之痢,非獨一般,證候多端,根源奇異,雖神農、岐伯,尚以為大奇之病,后...
- 《證治準繩·幼科》:[集之八·脾臟部(下)]疳
作穗,頭大項細,極瘦飲水,皆其證也。按∶此言脾疳證候,多與余疳相濫,蓋疳為脾經本病,固應兼之。肺疳亦...
- 《訂正太素脈秘訣》:[卷下]神鏡玉柜金經樞要
實。無力則陰虛。隨病候診之。實則瀉。虛則補。陰陽證候損益治之。寒熱治療。脈證表里在陰陽。兼于兩寸口。...
- 《幼科證治準繩》:[集之八·脾臟部(下)]疳
作穗,頭大項細,極瘦飲水,皆其證也。按∶此言脾疳證候,多與余疳相濫,蓋疳為脾經本病,固應兼之。肺疳亦...
- 更多古籍中的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