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增水行舟屬潤下法。用于溫病熱結液枯的便秘癥,尤以偏于陰虧液涸之半虛半實證為宜。針灸臨床上常選用針補復溜、三陰交以增益津液,并瀉天樞、支溝、上巨虛、內庭等穴。[1]
增水行舟代表方為增液湯。方中以大劑量的玄參、生地、麥冬增益津液,使熱結液枯的糞便得以自下,猶如水漲則船行通暢,故名。
4 參考資料
-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針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746.
有增水行舟作用的方劑
- 增液承氣湯
,腸腑失潤,無水舟停所致熱結陰虧便秘證。本方是增水行舟法的代表方劑。現代常用于治療急性傳染病高熱便秘...
- 承氣養榮湯
以四物湯去川芎,重加知母,清養血液以滋燥,所謂增水行舟也。然徒增其液,而不解其結,則揚湯止沸,轉身即...
- 增液湯
自下,故名之日“增液湯”。本方咸寒苦甘同用,為增水行舟之計,然非重用不為功。運用:1.本方用治熱病傷...
- 更多有增水行舟作用的方劑
古籍中的增水行舟
- 《吳鞠通醫案》:[卷一]溫疫
。然熱病之熱退,每在里氣既通以后。議增液湯,作增水行舟之計。元參(二兩)細生地(一兩)梔子炭(六錢)...
- 《讀醫隨筆》:[卷三證治類]自嚙狂走是氣血熱極非祟也
不可緩也。夫血猶舟也,津液水也。醫者于此,當知增水行舟之意。葉天士所謂救陰不在補血,而在養津。即此義...
- 《溫病條辨》:[卷二·中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用細者。取其補而不膩,兼能走絡也。三者合用,作增水行舟之計,故湯名增液,但非重用不為功。本論于陽明下...
- 《讀醫隨筆》:[卷一證治總論]氣血精神論
論》謂養陰不在補血,而在生津。王孟英釋之曰∶此增水行舟之法也。有味乎其言之也。五神者,血氣之性也。喜...
- 《丁甘仁醫案》:[卷三]神志案
二味同沖)三診昨進祛痰濁,養津液,系養正攻邪,增水行舟之意。脈寸略小,右關脈流利,余部平平。腑氣得通...
- 更多古籍中的增水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