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燥濕 治療學術語。指用苦燥藥祛除濕邪的方法。適用于中焦濕證。據臨證寒濕與濕熱的不同,有苦溫燥濕、苦寒燥濕等。各詳該條。
古籍中的燥濕
- 《內經藥瀹》:[卷四]六化上
各從其化也地制義詳下文在泉帝曰愿聞其道岐伯曰寒熱燥濕不同其化也王冰曰舉寒熱燥濕四氣不同則溫清異化可知...
- 《女科指要》:[卷一經候門]帶下
熱所傷而帶脈不能收引,故帶下色白淫溢不已焉。蒼術燥濕強脾,白術健脾燥濕,當歸養血榮經脈,白芍斂陰和血...
- 《醫原》:[卷上]百病提綱論
天地之氣以治。夫天地之氣,陰陽之氣也;陰陽之氣,燥濕之氣也。干金為天,天氣主燥;坤土為地,地氣主濕。...
- 《友漁齋醫話》:[第六種]藥籠短劇一卷
餳久蒸,調理常病,亦可用。更有小者味薄炒用,惟能燥濕;更有小而甜者為甜冬術,宜入淡補劑中。予治肺虛咳...
- 《黃帝內經素問集注》:[卷八]六元正紀大論篇第七十一
。先立其年。以明其氣。金木水火土。營運之數。寒暑燥濕風火。臨御之化。則天道可見。民氣可調。陰陽卷舒。...
- 更多古籍中的燥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