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4 《靈樞經》篇名·《雜病》
《雜病》為《靈樞經》篇名[1]。主要論述因經氣厥逆所引起的病癥,各種心痛與其兼癥的刺法[1]。此外還介紹了喉痹、瘧疾、膝痛、呃逆、大小便不通等病證[1]。由于論述范圍廣、病種多,故取名雜病[1]。
5 傷寒以外的多科病證·雜病
東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將傷寒以外的多科病證(以內科病證為主)統稱為雜病;后世所說雜病,主要是指傷寒、溫病之外的內科病證[1]。
6 參考資料
治療雜病的穴位
- 穴法
①指取穴的方法。②指治病選穴的法式。如《醫學入門》的雜病穴法。③指處方。如《銀海精微》:爛弦火穴法。...
- 馬丹陽天星十二穴
十二個治病要穴。《針灸大全·馬丹陽天星十二穴并治雜病歌》:“三里內庭穴,曲池合谷接,委中配承山,太沖...
- 上三里
之。凡以三里、五里命名者,皆以其能治多經病也。《雜病篇》及《穴法歌》俱云:“手三里治肩連臍”等,據此...
- 手三里
之。凡以三里、五里命名者,皆以其能治多經病也。《雜病篇》及《穴法歌》俱云:“手三里治肩連臍”等,據此...
- 三里
之。凡以三里、五里命名者,皆以其能治多經病也。《雜病篇》及《穴法歌》俱云:“手三里治肩連臍”等,據此...
- 更多治療雜病的穴位
治療雜病的方劑
- 四物地榆湯
拼音:sìwùdìyútāng《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五:組成:川芎、當歸、白芍、地榆。主治:痢疾,傷血...
- 瓜蔞青黛丸
拼音:guālóuqīngdàiwán《雜病源流犀燭》卷一:瓜蔞青黛丸:處方:瓜蔞仁30克青黛9克制...
- 芎歸明目丸
概述:芎歸明目丸為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三首。《雜病源流犀燭·面部門》卷二十三方之芎歸明目丸:組成:...
- 蓖梳散
下蟲不止。用法用量:一半煎湯調服。摘錄:《醫級·雜病》卷八《醫級·雜病》卷八:方名:蓖...
- 干嗽補肺膏
èigāo英文:概述:干嗽補肺膏為方劑名,出自《雜病源流犀燭·臟腑門》卷一。處方:生地黃二斤,杏仁二...
- 更多治療雜病的方劑
治療雜病的中成藥
- 牛黃八寶丸
食辛辣刺激物。規格:每丸重1.5g貯藏:密封。《雜病源流犀燭·內傷外感門》卷二十一方之牛黃八寶丸:組...
- 香附丸
讀說明書并按說明使用或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雜病源流犀燭》卷十六引《楊氏黃病方》之香附丸:方名:...
- 玉泉丸
藥禁忌:忌一切辛熱之物。附注:本方方名,《東醫寶鑒·雜病篇》引作“五汁玉泉丸”。據劑型,當作“玉泉膏...
- 龍薈丸
讀說明書并按說明使用或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二:組成:龍膽草、蘆薈、當歸、黑...
- 必勝湯
注:匏二(《痧癥全書》卷下)、三十四號小畜方(《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一)。《醫宗金鑒·痘疹心法要訣》...
- 更多治療雜病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雜病
- 《中國醫籍考》:[卷三十八]方論(十六)
〔金匱要略方〕宋志三卷存孫奇等序曰。張仲景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今世但傳傷寒論十卷。雜病未見其書。或...
- 《中國醫籍考》:[卷二十四]方論(二)
方論三十六卷。當是十六卷。據論集中云。仲景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叔和編次。何至遽增二十卷書邪。況仲景...
- 《中國醫籍考》:[卷二十八]方論(六)
前。如霍亂一證。亦系仲景原文。而不編入者。以其為雜病也。一叔和撰次六經篇。有陽明少陽病。列于太陽篇者...
- 《醫醫醫》:[卷三]醫者自醫之醫方
。學醫尤忌誤解《傷寒論》,案仲景自序云∶作《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原為萬病立法,所謂法者,即六經氣化...
- 《傷寒論翼》:自序
注疏者,反多以辭害義之文。初不知仲景先師著《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良法大備。此《靈》、《素》已具諸病...
- 更多古籍中的雜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