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yǔ yú liáng
2 英文參考
limonite or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limonitum[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Limonitum(拉)[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limonit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禹余糧為中藥名,出《神農本草經》。為氫氧化物類礦物褐鐵礦,主要含堿式氧化鐵[FeO(OH)][1]。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此中藥的藥典標準。
4 拉丁名
Limonitum(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5 英文名
limonite(《中醫藥學名詞(2004)》)
6 禹余糧的別名
禹糧石[2]。
白余糧。
7 來源
8 產地
禹余糧產河南、江蘇、浙江、四川等地[2]。
9 采收與初加工
采挖后,除去雜石。(《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10 性味歸經
11 禹余糧的功效與主治
禹余糧具有澀腸,止血,止帶的功效,治虛寒久瀉、久痢,便血,崩漏,帶下[2]。
禹余糧治大腸咳嗽(每咳便排出糞來):用赤石脂、禹余糧各一斤,打碎,加水六升,煮成一升。去掉渣滓,分兩次服。此方名“赤石脂禹余糧湯”。
禹余糧治腸泄不止:用禹余糧四兩(火煅、醋淬),加烏頭一兩,冷水浸一夜,去皮臍。兩藥共焙為末。稍滴醋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飯前服五丸,溫開水送下。
禹余糧治赤白帶:用禹余糧(火煅、醋淬),加干姜等分。如僅有赤帶,則干姜減半。兩藥共研細。每服兩茶匙,空心服。
禹余糧治崩中漏下(月經過多,有各種顏色,小肚子痛,不能生育):用禹余糧、赤石脂、牡蠣,分別煅過,共研細;加烏賊曲、伏龍肝(炒)、桂心,各藥等分為末。每服一小茶匙,溫酒送下。忌食蔥蒜。
禹余糧治大風癘疾(眉發脫落,遍身頑痹):用禹余糧二斤、白礬一斤、青鹽一斤,共研細,裝在罐子里,封牢,周圍用炭火煅燒自晨至晚約十二小時。特冷卻后,研細,埋土中三天。同時,每一兩加胡麻(經過九蒸九曬,炒熟)粉三兩。每服二錢,荊芥茶送下。一天服兩次。
12 禹余糧的用法用量
煎服:9~15g[2]。
13 禹余糧的化學成分
禹余糧的主成分為含水三氧化二鐵堿式氧化鐵及堿式含水氧化鐵,并含多量的磷酸鹽[2]。
14 禹余糧的藥典標準
14.1 品名
禹余糧
Yuyuliang
LIMONITUM
14.2 來源
本品為氫氧化物類礦物褐鐵礦,主含堿式氧化鐵[FeO(OH)]。采挖后,除去雜石。
14.3 性狀
本品為塊狀集合體,呈不規則的斜方塊狀,長5~10cm,厚1~3cm。表面紅棕色、灰棕色或淺棕色,多凹凸不平或附有黃色粉末。斷面多顯深棕色與淡棕色或淺黃色間的層紋,各層硬度不同,質松部分指甲可劃動。體重,質硬。氣微,味淡,嚼之無砂粒感。
14.4 鑒別
取本品粉末0.1g,加鹽酸2ml,振搖,濾過,濾液顯鐵鹽(附錄Ⅳ)的鑒別反應。
14.5 禹余糧飲片
14.5.1 炮制
14.5.1.1 禹余糧
除去雜石,洗凈泥土,干燥,即得。
14.5.1.2 煅禹余糧
取凈禹余糧,砸成碎塊,照煅淬法(附錄ⅡD)煅至紅透。
每100kg禹余糧,用醋30kg。
14.5.2 性味與歸經
甘、澀,微寒。歸胃、大腸經。
14.5.3 功能與主治
14.5.4 用法與用量
9~15g,先煎;或入丸散。
14.5.5 注意
孕婦慎用。
14.5.6 貯藏
置干燥處。
14.6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15 參考資料
用到中藥禹余糧的方劑
- 禹余糧飲
úliángyǐn《圣濟總錄》卷一二七:方名:禹余糧飲組成:禹余糧粉(研)1兩(分作兩帖),甘草1...
- 禹糧湯
liángtāng《鎬京直指》:方名:禹糧湯組成:熟地、禹余糧、五味子。主治:痢久傷陰,下陷將脫。...
- 禹余糧丸
yǔyúliángwán《備急千金要方》卷四:禹余糧丸:處方:禹余糧烏賊骨吳茱萸桂心蜀椒各75克當...
- 赤石脂禹余糧湯
論》:赤石脂禹余糧湯:處方:赤石脂30克(碎)禹余糧30克(碎)功能主治:收斂固脫,澀腸止瀉。主久...
- 禹余糧散
ǎn《醫方類聚》卷二十三引《經驗秘方》:方名:禹余糧散組成:禹余糧(生用)1兩,防風(去蘆)1兩,...
- 更多用到中藥禹余糧的方劑
用到中藥禹余糧的中成藥
- 震靈丸
B-0863-91處方:赤石脂(醋煅)200g禹余糧(醋煅)200g朱砂50g紫石英(醋煅)200...
- 益腎丸
5錢,丁香(尚好者)5錢,沉香5錢,乳香5錢,禹余糧7錢5分,赤石脂7錢5分。主治:下元虛,小便頻...
- 龜甲散
,黑桑耳2兩,鹿茸1兩(去毛,涂酥,炙令黃),禹余糧1兩(燒,醋淬3遍),當歸1兩(銼,微炒),柏...
- 慶余辟瘟丹
g、胡椒10g、葶藶子10g、炒白芍10g、煅禹余糧10g、桑白皮10g、山豆根10g、山慈菇40...
- 白帶丸
,料豆3兩,烏賊骨2兩,蓮須2兩,赤石脂8錢,禹余糧2兩(煅)。制備方法:上為末,以芡實粉4兩打糊...
- 更多用到中藥禹余糧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禹余糧
- 《普濟方》:[卷三百三十一婦人諸疾門]赤白帶下
分)上為末。治婦人及女子赤白帶方。(出千金方)禹余糧當歸芎(各一兩半)赤石脂白石脂阿膠龍骨石葦(一...
- 《本草綱目》:[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禹余糧
。時珍曰∶石中有細粉如面,故曰余糧,俗呼為太一禹余糧。見太一下。承曰∶會稽山中出者甚多。彼人云∶昔...
- 《普濟方》:[卷三百三十婦人諸疾門]崩中漏下
腰背痛連脅。不能久立。每嗜臥困懶。慎火草白石脂禹余糧鱉甲干姜細辛當歸芎石斛芍藥牡蠣(各二兩)方寸匕...
- 《證類本草》:[卷第三]禹余糧
禹余糧味甘,寒、平,無毒。主咳逆,寒熱,煩滿,下赤白,血閉,癥瘕,大熱,...
- 《雞峰普濟方》:[卷第十一]婦人崩漏
及產后虛損并宜服此(千金翼有陽起石一兩)鐘乳粉禹余糧(各一兩半)石膏白石英(各二兩)紫石英(二兩半...
- 更多古籍中的禹余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