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詞條:余巖
摘要:余巖(1879-1954),字云岫,浙江鎮海人,早年研究中醫學,后留學日本。他對中醫古典文獻的訓詁考據,有相當造詣,例如他所寫的《古代疾病名候疏義》即考證古代疾病的源流,有益于疾病史研究。但他研習中醫,多從西醫的觀點出發,認為中醫理論不科學,并受日本明治維新時取締漢方醫學影響,主張“廢醫存藥”。他推崇日本施行的“科學救國”的道路,認為必須拋棄舊有文化,才能使中國科技得到發展,主張中國應該像日本消滅“漢醫”一樣,阻止中醫的一切發展。1929年,在他任中華民國中央衛生委員會委員時,提出“廢止舊醫以掃除醫事衛生之障礙案”,并由第一屆中央衛生委員會會議通過,因遭到全國中醫界強烈反對而未能付諸實施。其廢止中醫的主張,多見于其《醫學革命論》和《靈素商兌》兩書,他是近代“廢止中醫派”的代表人物。
查看全文 [ 最后修訂于2011/8/18 11:23:55 345字 ]
相關詞條:
- 余巖
拼音:yúyán英文:余巖(1879-1954),字云岫,浙江鎮海人,早年研究中醫學,后留學日本。他對中醫古典文獻的訓詁考據,有相當造詣,例如他所寫的《古代疾病名候疏義》即考證古代疾病的源流,有益于疾病史研究。但他研習中醫,多從西醫的觀點出發,認為中醫理論不科學,并受日本明治維新時取締漢方醫學影響,主張“廢醫存藥”。他推崇日本施行的“科學救國”的道路,認為必須拋棄舊有文化,才能使中國科技得到發展,...
- 余云岫
余巖(1879-1954),字云岫,浙江鎮海人,早年研究中醫學,后留學日本。他對中醫古典文獻的訓詁考據,有相當造詣,例如他所寫的《古代疾病名候疏義》即考證古代疾病的源流,有益于疾病史研究。但他研習中醫,多從西醫的觀點出發,認為中醫理論不科學,并受日本明治維新時取締漢方醫學影響,主張“廢醫存藥”。他推崇日本施行的“科學救國”的道路,認為必須拋棄舊有文化,才能使中國科技得到發展,主張中國應該像日本消滅...
- 古代疾病名候疏義
拼音:gǔdàijíbìngmínghòushūyì英文:《古代疾病名候疏義》為醫史文獻著作。余巖編。是一部有關我國古代疾病史料的參考書。書中將我國古代五種較早的詞書和字書(包括《爾雅》、《方言》、《說文》、《釋名》及《廣雅》)中的病名加以考證和解釋,并與現代醫學的病名作了一些對照。但這種簡單地對號入座的方法難免有些牽強。作者在具體論述方面反映了不少民族虛無主義的觀點。1953年,由人民衛生出版社...
- 施今墨
京四大名醫之一。十三歲隨舅父李可亭學習。后就讀于山西大學堂,山西法政學堂、京師法政學堂。接受民主革命思想,參加辛亥革命。1920年任北京香山慈幼院副院長,并創辦中醫療養院于北京。1929年參加抗議余云岫等廢止中醫提案活動。學術上主張中西醫結合。倡導以西醫病名為主,中西醫對照統一病名。認為中醫之發展,應采用西醫之生理、病理,互相佐證,實無別途。從事臨床工作數十年,經驗甚豐,尤善治雜病,用藥不泥成方...
- 周小農
nóng周小農近代醫學家(1876-1942年)。名鎮,字伯華。江蘇無錫人。十七歲隨同鄉鄧羹和學醫,復得名醫張聿青之傳授,后行醫于滬。1911年,回無錫任《醫鐘》月刊編輯。曾積極參加全國中醫界反對余云岫等廢止中醫提案的抗爭活動。后任中央國醫館名譽理事。精勤不倦,除四診外,還兼用腹診。擅長肝病,溫病證治。撰有《惜分陰軒醫案》四卷(1921年),晚年又續三卷。另著《周小農醫案》(1962年)、《周氏...
- 群經見智錄
拼音:《qúnjīngjiànzhìlù》《群經見智錄》醫論著作。三卷。惲鐵樵撰。卷一首論《內經》之發源、成書、讀法及總提綱;次述易理、太極、《內經》與《易經》、五行、四時及甲子;卷二為扁鵲、倉公醫案及仲景《傷寒論》之研究等;卷三系對余云岫《靈素商兌》一文所作的論辨。本書對《內經》理論大膽提出了新見解,對學者有頗多啟發。現存1922年武進惲氏鉛印本等。...
- 皮膚癌(鱗狀細胞癌和基底細胞癌)
拼音:pífūái(línzhuàngxìbāoáihéjīdǐxìbāoái)疾病名稱:皮膚癌(鱗狀細胞癌和基底細胞癌):疾病分類:普通外科疾病概述:皮膚癌為來自外胚葉的一類惡性腫瘤,以鱗狀細胞癌和基底細胞癌最常見。好發于裸露部位,如頭、面、頸及手背;也見于口腔粘膜、唇、舌、外陰等部位。疾病描述:皮膚癌為來自外胚葉的一類惡性腫瘤,以鱗狀細胞癌和基底細胞癌最常見。好發于裸露部位,如頭、面、頸及手...
- 類癌及類癌綜合征
60%的色氨酸可被瘤細胞攝取,造成5-HT合成增加,煙酸合成減少。60%攝入瘤細胞的色氨酸經色氨酸羥化酶催化成5-羥色氨酸(5-HTP),再經多巴脫羧酶變成5-HT,部分儲存于瘤細胞的分泌顆粒內,其余部分直接進入血液內。在血液中游離的5-HT大部分經肝、肺、腦中的單胺氧化酶(MAO)降解成5-羥吲哚乙酸(5-HIAA)自尿內排出。起源于中腸系統的類癌病人血清中5-HT水平升高,而尿內5-HIAA...
- 巖松鼠骨
。后足跖完全裸出,并有一和表踝墊。尾較短,為體長3/4。體背暗棕褐色,體側、面頰、耳背棕赭色。眼周具棕黃色眼環。兩體側從肩部到臀各有一條細窄白紋。腹面淡棕黃以,胸腹中央線呈橙黃以而喉部具純白喉斑。其余與體背同色。但尾背的毛長而蓬松,長毛近端處具白色,形成毛外緣的白色毛邊。生境分布:生態環境:1.棲息于山區樹林、丘陵巖石較多處。以堅果及植物種子為食。2.棲息于山區稀樹灌叢、丘陵山地。營半樹棲或地棲...
- 遺傳性乳腺癌-卵巢癌綜合征
拼音:yíchuánxìngrǔxiànái-luǎncháoáizōnghézhēng疾病別名乳腺癌-卵巢癌綜合征,遺傳性乳腺癌-卵巢癌疾病代碼ICD:N99疾病分類婦產科疾病概述有遺傳性乳腺癌傾向的家族中,乳腺癌患者或其一、二級血親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卵巢癌患者,則此家族屬于遺傳性乳腺癌-卵巢癌綜合征家族。遺傳性乳腺癌-卵巢癌綜合征在普通人群中卵巢癌平均發病年齡為59歲,而在HBOCS家族中...
- 宮頸癌及癌前病變規范化診療指南(試行)
拼音:gōngjǐngáijíáiqiánbìngbiànguīfànhuàzhěnliáozhǐnán(shìxíng)英文:《宮頸癌及癌前病變規范化診療指南(試行)》由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于2013年4月23日衛辦醫管發〔2013〕33號印發。宮頸癌及癌前病變規范化診療指南(試行)1范圍:本文規范了宮頸癌的規范化診治流程、診斷依據、診斷和鑒別診斷、治療原則及治療方案。適用于農村重大疾病醫...
- 巖石羊
刺醇-ω-乙醚(8-hydsoxydanlnacanthol-ω-ethylether)。藥理作用:從巖石羊根中分得一新蒽醌化合物8-羥基虎刺醇-ω-乙醚對人宮頸癌(HeLa)細胞體外培養有一定抑制作用。體外培養在47μg/ml和94μg/ml濃度下,對HeLa細胞的抑制卒分別為88%和94.5%。在該藥濃度下,使3H-TdR摻入率各減少到21%和...
- 原發性肝癌(肝癌切除術)臨床路徑(2016年版)
人民衛生出版社),《外科學(第8版)》(人民衛生出版社)《黃家駟外科學》(第7版,人民衛生出版社)1.臨床表現:肝區疼痛,肝大,黃疸,肝硬化征象,伴癌綜合征,進行性消瘦、發熱、食欲不振、乏力、營養不良和惡病質等全身性表現。2.實驗室檢查:AFP,血清巖藻糖苷(AFu),GGT2,異常凝血酶原(APT),肝功能3.輔助檢查:腹部超聲,增強CT,MRI,選擇性肝動脈造影,超聲引導下肝穿刺活體組織檢查。...
- 賁門癌(食管-胃交界部癌)外科治療臨床路徑(2016年版)
拼音:bēnménái(shíguǎn-wèijiāojièbùái)wàikēzhìliáolínchuánglùjìng(2016niánbǎn)英文:基本信息:《賁門癌(食管-胃交界部癌)外科治療臨床路徑(2016年版)》由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于2016年12月2日《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于實施有關病種臨床路徑的通知》(國衛辦醫函〔2016〕1315號)印發。發布通知: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
- 癌細胞免疫組化(子宮內膜癌)
拼音:áixìbāomiǎnyìzǔhuà(zǐgōngnèimóái)化驗取材:血液化驗方法:自身抗體檢測化驗類別一:免疫功能檢查化驗類別二:自身抗體檢測參考資料:《新編臨床檢驗與檢查手冊》、《新編化驗員工作手冊》...
- 硬腭癌和上牙齦癌
拼音:yìngèáihéshàngyáyínái英文:操作名稱:硬腭癌和上牙齦癌適應證:因腫瘤貼近骨骼,放射治療常引起放射性骨壞死,且復發率很高,放射治療后復發率達20%~45%。早期硬腭癌和上牙齦癌可以放射治療為主,中晚期患者可行術前放射治療、術后放射治療。禁忌證:1.全身情況差或伴有其他臟器的功能障礙者。2.局部有嚴重壞死、感染及出血者。3.局部腫瘤廣泛外侵并伴有氣道梗阻者。準備:1向患者說...
- 食管癌及賁門癌
拼音:shíguǎnáijíbēnménái英文:食管癌及賁門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地區之間有差別,在高發區占各種惡性腫瘤之首位。男性略多于女性。發病年齡以50-69歲為多見。早期診斷、早期手術治療,對提高治療效果有重要意義。臨床表現1.吞咽食物時胸骨后有疼痛或悶脹不適或咽部有異物感或食物磨擦感;2.進行性吞咽困難;3.中晚期患者有脫水、消瘦、賁門癌有貧血等體征。診斷依據1.吞咽時...
- 巖豆根
拼音:yándòugēn出處:《分類草藥性》拼音名:YánDòuGēn別名:巖豆藤根(《四川中藥志》),雞血藤根(《福建中草藥》)。來源:為豆科植物香花巖豆藤的根。10~11月采。原形態:植物形態詳雞血藤條。性味:《四川中藥志》:性溫,味苦,無毒。功能主治:①《分類草藥性》:行氣,和血。治風濕筋骨疼痛。②《四川武隆藥植圖志》:根有攻血、治氣塊及慢性闌尾炎的功效。用法用量:內服...
- 巖椎炎巖部切除術
拼音:yánzhuīyányánbùqiēchúshù英文:petrosectomyforpetrositis手術名稱:巖椎炎巖部切除術別名:巖部炎巖部切除術分類:耳鼻喉科/中耳手術/耳源性并發癥的手術治療ICD編碼:20.5901概述:巖錐炎系中耳、乳突炎癥擴展至顳骨巖部氣房引起的化膿性炎癥。巖尖部約30%為氣化型。氣化的顳骨主要有前、后兩組氣房伸展到巖尖,后組自上鼓室和鼓竇繞過半規管上方或后...
- 中藥致癌與促癌研究
拼音:zhōngyàozhìáiyǔcùáiyánjiū英文:StudyoncarcingensisandtumorpromotionofChinesedrugs中藥致癌與促癌研究是關于中草藥致癌與促癌問題的研究課題。現代醫學認為人類癌癥的80%~90%與環境因素有關,其中也包括醫源性的藥物致癌與促癌問題。雖然中藥大量存在著防癌、抗癌的成分,但某些中草藥也有致癌與促癌問題,如檳榔的致癌、巴豆油的...
- 巖菖蒲屬
拼音:yánchāngpúshǔ英文:中文名巖菖蒲屬拼音名yanchangpushu拉丁名Tofieldia中國植物志14:9描述TofieldiaHuds.巖菖蒲屬,百合科,20種,分布于北溫帶,我國有巖菖蒲T.thibeticaFranch.等3種,產西南部至東北部。根莖匍匐狀;葉基生,劍形,嵌疊狀;花莖纖弱;花小,綠色或白色,排成穩狀花序或總狀花序,有小苞片;花被片6,分離或于基部極短地合...
- 肝后腔靜脈癌栓和膈上腔靜脈癌栓的手術
拼音:gānhòuqiāngjìngmàiáishuānhégéshàngqiāngjìngmàiáishuāndeshǒushù英文:手術名稱:肝后腔靜脈癌栓和膈上腔靜脈癌栓的手術別名:肝后和膈上腔靜脈癌栓的手術;肝后腔靜脈瘤栓和膈上腔靜脈瘤栓的手術分類:泌尿外科/腎臟手術/腎腫瘤的手術治療/根治性腎切除術/腔靜脈內癌栓摘除術ICD編碼:38.0702概述:根據癌栓在下腔靜脈中的延伸長度可將其...
- 食管癌與賁門癌
人飲食習慣和最近進食情況。2.體檢注意有無鎖骨上淋巴結腫大、肝腫大、上腹部腫塊及腹水等腫瘤轉移體征。3.輔助檢查食管鋇餐攝片觀察有無梗阻及充盈缺損,如無充盈缺損則服稀鋇,注意有無粘膜紊亂、中斷等食管癌早期征象;賁門癌應特別注意胃底部有無充盈缺損及軟組織陰影。凡疑有食管癌或賁門癌而臨床不能確定時,須作內鏡檢查。上、中段食管癌有嗆咳癥狀者,應注意檢查有無食管氣管瘺。治療方案:治療原則:1.中、下段癌...
- 前列腺癌(開放前列腺癌根治術)臨床路徑(2019年版)
拼音:qiánlièxiànái(kāifàngqiánlièxiànáigēnzhìshù)línchuánglùjìng(2019niánbǎn)英文:基本信息:《前列腺癌(開放前列腺癌根治術)臨床路徑(2019年版)》由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于2019年12月2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印發有關病種臨床路徑(2019年版)的通知》(國衛辦醫函〔2019〕933號)印發,供各級衛生健康行政...
- 惲鐵樵
女慧莊,均通醫理。惲鐵樵是一位主張融合中西醫的代表人物。他因為孩子相繼病逝,開始跟隨汪蓮石學醫,并與當時名醫丁甘仁切磋醫學。他擅長兒科,自行開業后,聲譽日增,同時提倡中西醫化合以產生新中醫,當時余(巖)云岫著《靈素商兌》,認為中醫不科學,主張“廢醫存藥”。惲鐵樵于此時出面駁斥,捍衛中醫基礎理論體系。惲鐵樵治學方法崇尚實際,主張中醫必通《傷寒論》,臨證善用經方,常用中西醫醫理剖析病情,處方用藥有其...
- 甲狀腺癌
療:131I治療是甲狀腺癌的一種治療方法。甲狀腺癌的預后:甲狀腺癌早發現、早期可手術治療,預后較好(除未分化型)。在惡性腫瘤中,甲狀腺癌的預后總的說來是好的,不少甲狀腺癌已有轉移,但病人仍能存在活十余年。涉及預后的因素很多,諸如年齡、性別、病理類型、病變的范圍、轉移情況和手術方式等,其中以病理類型最為重要。分化良好的甲狀腺癌患者,95%可以較長期存活,特別是乳頭狀腺癌的生物學特性傾向良好,預后最...
- 原發性支氣管肺癌
存28例,4年生存13例,5年生存9例;157例Ⅲ期原發性肺癌,1年生存104例,2年生存32例,3年生存16例,4年生存5例;82例Ⅳ期原發性肺癌,1年生存67例,2年生存10例,3年生存5例。金巖丸合康復湯:組成:①金巖丸:天然牛黃1克,麝香2克,羚羊粉15克,白花蛇50克,全蝎30克,僵蠶30克,壁虎20克,蜈蚣5克,穿山甲15克,琥珀15克,雄黃5克,冰片2克,血竭7克,大黃10克,青黛...
- 肺癌
存28例,4年生存13例,5年生存9例;157例Ⅲ期原發性肺癌,1年生存104例,2年生存32例,3年生存16例,4年生存5例;82例Ⅳ期原發性肺癌,1年生存67例,2年生存10例,3年生存5例。金巖丸合康復湯:組成:①金巖丸:天然牛黃1克,麝香2克,羚羊粉15克,白花蛇50克,全蝎30克,僵蠶30克,壁虎20克,蜈蚣5克,穿山甲15克,琥珀15克,雄黃5克,冰片2克,血竭7克,大黃10克,青黛...
- 肝外膽管癌
的診斷方法檢出數增多有關。中山醫院50年代和60年代收治的膽管癌分別為11例和18例,而70年代收治的膽管癌卻達46例。國外很多報道也有類似情況。膽管癌的發病年齡大多數在50~70歲,但也有僅為20余歲者。以男性為多見,與女性之比約為2~2.5∶1。臨床表現:在60歲以上男性病人發生較多,主要為進行性加深的黃疸,伴瘙癢。約有半數病人有中上腹疼痛或發熱的病史,疼痛和發熱的程度均較輕,但少數病人可出...
- 原發性肝癌
人作了分析,發現中醫藥治療的近期療效優于化療。化療合并中藥應用,亦能提高療效。在肝硬化型病人中,中醫藥治法在其他各法中較為突出。進人80年代,中醫藥治療本病的工作有了迅速發展。其間共發表了論文200余篇,其中個案報道近60篇。中西醫結合治療本病的報道10余篇,治療病例達千余例;單純中醫藥治療論文130余篇,治療病例達4000余例。曾將中醫藥治療與化療作對照,無論在副作用、生存質量、生存率等方面均...
- 結腸癌
入可能是一種伴隨狀態。(5)茶:茶多酚是1種強抗氧化劑,能抑制致癌劑的誘癌作用。病例對照研究結果,每周飲茶(綠茶或紅茶)3次以上者的直腸癌發病危險為不足1次者的75%,而與結腸癌組相關不密切。近10余年來,研究提示飲茶與結腸癌發病危險呈顯著負相關性,但也有與此相反結果報道。由于飲茶對防止結腸癌的保護性作用的人群研究結果較少,目前還難以評價飲茶在人結腸癌發病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咖啡與結腸癌之間的關系...
- 前列腺癌
家族性發病傾向。在環境因素中,現認為鎘對前列腺癌的脂代謝和功能重要,加拿大Alberta地區有一村莊前列腺癌發病率極高,其飲水中鎘含量亦高,值得重視。前列腺癌的病理改變:前列腺癌95%以上為腺癌,其余為移行細胞癌、鱗癌和肉瘤。前列腺癌從其腺胞和導管發生,常起源于外周帶(即老年時被增生的尿道周圍腺體所壓迫引起萎縮的部位)。前列腺任何部位都可發生癌,但絕大多數在外周帶的癌變。前列腺腺泡是從尿道向四周...
- 乏特氏(Vater)壺腹周圍癌
腫瘤分別專題討論。病因病理病機:腫瘤大體標本呈息肉型或結節型、腫塊型或潰瘍型。壺腹癌多為腺癌,大部為分化好的腺癌,分化不好的腺癌約占15%,如出現癥狀則已有3/4腫瘤侵及主胰管。組織學分類除腺癌外,余為乳頭狀癌,粘液癌、未分化癌、網織細胞肉瘤、平滑肌肉瘤、類癌。由于癌腫的特殊位置,很容易阻塞膽總管和主胰管,致膽汁及胰液的引流不暢,以至阻塞,引起梗阻性黃疸及消化不良,亦可直接浸潤腸壁形成腫塊或潰瘍...
- 膽管癌
取相應術式。根據Bismuth-Corlette臨床分型,對Ⅰ型腫瘤可采取腫瘤及肝外膽管切除(包括低位切斷膽總管、切除膽囊、清除肝門部淋巴結);Ⅱ型行腫瘤切除加尾葉切除,為了便于顯露可切除肝方葉,其余范圍同Ⅰ型;Ⅲa型應在上述基礎上同時切除右半肝,Ⅲb型同時切除左半肝;Ⅳ型腫瘤侵犯范圍廣,切除難度大,可考慮全肝切除及肝移植術。尾狀葉位于第一肝門后,其肝管短、距肝門膽管匯合部近,左右2支尾狀葉肝管...
- 大腸癌
觸及腹塊的結腸癌病人中,63.9%在手術時發現還可作根治性切除,20.1%的病人腫瘤還未穿透腸壁而屬第Ⅰ期病例。(3)穿孔:當癌灶呈深潰瘍穿透腸壁時可發生穿孔。其中一半穿孔進入腹膜腔可造成腹膜炎,其余的則局部形成膿腫或蜂窩組織炎。有穿孔的病人預后差,癌細胞播散種植,日后局部復發多見,死于癌的危險性為無穿孔者的3.4倍。腫瘤外侵、轉移引起的臨床表現:(1)局部浸潤引起的癥狀:直腸癌擴散出腸壁在盆腔...
- 乳腺癌
的放療設施較難達到“完全殺滅”腫瘤的目的,效果較手術遜色。因此,目前多數學者不主張對可治愈的乳腺癌行單純放射治療。放射治療多用于綜合治療,包括根治術之前或后作輔助治療,晚期乳腺癌的姑息性治療。近10余年來,較早的乳腺癌以局部切除為主的綜合治療日益增多,療效與根治術無明顯差異,放射治療在縮小手術范圍中起了重要作用。術前放射治療:1.適應癥(1)原發灶較大,估計直接手術有困難者。(2)腫瘤生長迅速,...
- 陰莖癌
拼音:yīnjīngái英文:carcinomaofpenis;penilecancer概述:陰莖癌并不少見,在男性腫瘤發病率中占有相當比例,陰莖癌的發病率,由于國家、地區、民族、宗族、衛生習慣等因素,很不一致。一般歐美國家發病率較低,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各國發病率較高,而猶太民族及信奉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國家,發病率很低。診斷:典型的陰莖癌病人,通過臨床檢查,診斷并不困難。但常因有包莖或未及時就醫...
- 皮膚癌
拼音:pífūái概述:皮膚癌在我國的發病率很低,但在白色人種中卻是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超過所有其他惡性腫瘤的總和。在澳大利亞南部地區皮膚癌的發病率至少達650/10萬,在美國的高加索人中,皮膚癌的發病率亦高達165/10萬,為我國發病率的100倍。在皮膚癌中以基底細胞癌最多見,占60%以上。各類皮膚癌的早期表現多為紅斑狀皮損,伴有鱗片狀脫屑或痂皮形成,僅憑肉眼觀察非但難以區分其組織學類型,而且...
- 胃癌
后輔助化療、姑息性化療等。Ⅰ期胃癌術后不一定用化療,其他三期均應結合化療藥物治療。早期胃癌可不用化療外,其他進展期胃癌均應適當化療。胃癌的化療藥物:胃癌化療藥物從1960年氟尿嘧啶計起至今經歷了50余年的發展史,包括:1.以含絲裂霉素(MMC)的方案:如FAM(氟尿嘧啶、多柔比星、絲裂霉素)方案。2.主要是基于氟尿嘧啶(5-FU)、替加氟(FT-207)、甲氨蝶呤(MTX)、順鉑(DDP)或多柔...
- 胰腺癌(肝膽外科)
平均生存期分別為17.0月、6.6月和3.1月。(3)胰體、尾癌治療仍無多大的變化。1973年Richards報道70例胰體尾癌,50例行探查術,其中僅手術切除4例(8%),轉流手術3例(6%),其余病例(43例)僅僅探查。至1986年Matsuo報道100例胰體、尾癌,其中能切除者僅7例,轉流術17例,70例僅作剖腹探查。原因是體、尾部的癌腫難以早期發現,及至癥狀明顯時多已轉移。2.姑息性切除...
- 基底細胞癌
身體的非暴露部位和手掌,并通常是多發性的。物理性因素:皮膚癌亦可在不穩定的萎縮性燒傷后瘢后瘢痕上出現。慢性潰瘍或竇道、慢性肉芽腫、慢性骨髓炎、上皮瘤樣增生、尋常狼瘡、扁平苔蘚、麻風等經久不愈,在10余年或數十年后亦可能發生癌變。偶見單純性創傷如種痘處發病者。其他因素:某些錯構瘤如皮脂腺痣、乳頭狀汗管囊腺瘤以及惡變前纖維上皮瘤易發生基底細胞癌。甚至皮膚纖維瘤上方的表皮亦可發生基底細胞癌。發病機制:...
- 鼻咽癌
的叁倍以上。核內染色質較稀少,因而使核呈空泡狀;染色質每不均等地粘附于核膜內面,因而使之厚薄不均,菲薄的地方甚至類似核膜缺損。診斷鼻咽泡狀核細胞癌,必須在切片中找到75%以上的癌細胞核呈空泡狀變。其余不到25%的癌細胞可以是低分化的鱗狀細胞癌或未分化癌,將診斷泡狀核細胞癌的標準定為具有75%以上的呈空泡狀變的癌細胞,是因為如此才能顯示它特有的生物學特性,即放射治療后預后較好。圖6鼻咽泡狀核細胞癌...
- 膽囊癌
線照射、膽汁內的致癌因子、良性腫瘤惡變等也都被假設為膽囊癌的發病因素,但均無可靠的證據。發病機制:膽囊癌有多種不同的組織類型,但無一種有其固定的生長方式和特殊的臨床表現。最多見為腺癌,約占80%,其余為未分化癌占6%、鱗癌占3%、混合瘤或棘皮瘤占1%。尚有其他罕見的腫瘤包括類癌、肉瘤、黑色素瘤和淋巴瘤等。肉眼觀察多表現為膽囊壁彌漫性增厚,并侵及鄰近器官,偶見乳頭狀突起向膽囊腔內生長者。膽囊癌的擴...
- 結、直腸癌
拼音:jié、zhíchángái英文:概述:結、直腸癌(colorectalcancer)是胃腸道中常見的惡性腫瘤,早期癥狀不明顯,隨著癌腫的增大而表現為排便習慣改變、便血、腹瀉、腹瀉與便秘交替、局部腹痛等癥狀。晚期則表現為貧血、體重減輕等全身癥狀。結直腸癌在我國發病率及死亡率呈上升趨勢,早期診斷,早期手術切除治療,可以提高術后無病生存率和延長總生存期。臨床醫生在早診、早治及術后隨訪和輔助治療...
- 食管癌(外科)
九)經縱隔鏡食管癌切除術電視輔助縱隔鏡檢法(VAT)應用于切除胸內疾病成為胸外科的熱門題目。其范圍已經包括各種肺切除術、縱隔腫瘤切除術以及食管癌切除術。有作者報告8例食管癌,除1例失敗開胸切除外,其余7例成功游離胸內食管,然后開腹開頸,胃上提入頸進行吻合。該組的胸內操作平均時間為180min,失血量400~800ml,并稱達到腫瘤外科學切凈的原則,根除腫瘤及受累淋巴結。由于是一種新興的技術,還有...
- 癌敵-M
拼音:áidí-M英文:Cytostatic-M藥品說明書:別名:癌敵;癌敵-M;癌可散,8-重氮鳥嘌呤甲烷磺酸鈉外文名:Yandi,AZM適應癥:與癌散相似。用量用法:肌注:每日70~76mg,可連用多日。注意事項:其毒副反應均較癌散輕。規格:針劑:每支35mg、38mg。...
- 新制癌素
拼音:xīnzhìáisù英文:Neocarzinostatin;Zinostatin藥品說明書:別名:新制癌菌素,新制癌素適應癥:對急性白血病、單核細胞白血病、紅白血病、胰腺癌、胃癌、上頜竇癌、婦科癌癥及皮膚癌有一定療效。用量用法:靜滴:3mg/日,溶于5%葡萄糖液500ml中,4~5日為1療程。局部應用:可用其適當濃度的藥棉、藥紗布及軟膏等。注意事項:不良反應有骨髓抑制、胃腸道反應、肝腎損害...
- 新制癌菌素
拼音:xīnzhìáijūnsù英文:neocarzinostatin新制癌菌素neocarzinostatin系放線菌制癌鏈霉菌(Streptomycescarcino-staticus)產生的由109個氨基酸組成的蛋白性抗癌物質(分子量為10700)。可作用于細胞膜引起DNA合成和細胞分裂障礙。其對微管發生作用,認為是細胞分裂障礙的主要原因。藥品說明書別名新制癌菌素,新制癌素適應癥對急性白血...
- 乳頭狀囊腺癌
乳頭狀囊腺癌(papillarycystadenocarcinoma)在涎腺腫瘤中比較少見,約占涎腺上皮性腫瘤的5%~7%,常被視為腺癌的亞型。Eneroth等稱此種類型的腫瘤為“產生粘液的腺乳頭狀癌”(mucusproducingadenopapillarycarcinoma)。乳頭狀囊腺癌來源于涎腺導管上皮。治療措施:乳頭狀囊腺癌以局部徹底切除為主,包括瘤體以外的軟組織及骨組織,應一塊切除。...
- 癌得命
拼音:áidémìng英文:Mechlorethaminoxide藥品說明書:別名:癌得命;癌得平;氮明;甲氧氮芥;尼篤命;尼特羅明;鹽酸氧氮芥;氧化氮芥,鹽酸氧氮芥外文名:Mechlorethaminoxide適應癥:對慢性髓細胞和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和皮膚T細胞淋巴瘤也有效。用量用法:靜注:每日或隔日50mg,總量為500~1000mg為1個療程。口服:15mg,1日3次。注意事...
- >>點此搜索更多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