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詞條:余巖 (最后修訂于2011/8/18 11:23:55)[共345字]
摘要:余巖(1879-1954),字云岫,浙江鎮海人,早年研究中醫學,后留學日本。他對中醫古典文獻的訓詁考據,有相當造詣,例如他所寫的《古代疾病名候疏義》即考證古代疾病的源流,有益于疾病史研究。但他研習中醫,多從西醫的觀點出發,認為中醫理論不科學,并受日本明治維新時取締漢方醫學影響,主張“廢醫存藥”。他推崇日本施行的“科學救國”的道路,認為必須拋棄舊有文化,才能使中國科技得到發展,主張中國應該像日本消滅“漢醫”一樣,阻止中醫的一切發展。1929年,在他任中華民國中央衛生委員會委員時,提出“廢止舊醫以掃除醫事衛生之障礙案”,并由第一屆中央衛生委員會會議通過,因遭到全國中醫界強烈反對而未能付諸實施。其廢止中醫的主張,多見于其《醫學革命論》和《靈素商兌》兩書,他是近代“廢止中醫派”的代表人物。......
>>>查看全文
相關文獻:
- 七十年以前的廢止中醫風波
記,接受補充教育,考核合格,由衛生部門給予執照,方才準許營業。而50歲以上的中醫,營業對象也有限制,且不許宣傳中醫,不許開設中醫學校。在這里,有四個重要角色是不能不提的,兩個是論戰雙方的主角,一個叫余巖,系當時的名醫,有過留日的經歷,舊醫登記案就是他提出的。一個叫陳存仁,系當時上海的名中醫,著名的《中國藥學大辭典》的編撰者。還有一個是幫腔的,名叫褚民誼,此公當時是國民黨中央委員,曾經留學日本和法國
- 《古代疾病名候疏義》
《古代疾病名候疏義》 醫史文獻著作。余巖編。是一部有關我國古代疾病史料的參考書。書中將我國古代五種較早的詞書和字書(包括《爾雅》、《方言》、《說文》、《釋名》及《廣雅》)中的病名加以考證和解釋,并與現代醫學的病名作了一些對照。但這種簡單地對號入座的方法難免有些牽強。在具體論述方面反映了不少民族虛無主義的觀點。1953年,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作者:
- 《古代疾病名候疏義》
《古代疾病名候疏義》 醫史文獻著作。余巖編。是一部有關我國古代疾病史料的參考書。書中將我國古代五種較早的詞書和字書(包括《爾雅》、《方言》、《說文》、《釋名》及《廣雅》)中的病名加以考證和解釋,并與現代醫學的病名作了一些對照。但這種簡單地對號入座的方法難免有些牽強。在具體論述方面反映了不少民族虛無主義的觀點。1953年,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作者:
- 古醫籍解讀例談
召臣意入診脈,曰:風癉客脬(páo),難于大小溲。”這顯然是風熱襲入膀胱所造成的病證。對本文的“癉”,司馬貞《史記索隱》訓為“病”,未免太籠統;而張守節《史記正義》訓為“旱”,更不著邊際。對此,近人余巖在《古代疾病名候疏義》一書中評述說:“《索隱》訓‘癉’為‘病’,《正義》訓為‘旱’,皆不如王冰《素問注》訓熱為有據也。” 顏師古注《漢書》時,有兩處均訓“癉”為“黃疸”,另一處是《漢書·嚴助傳》:
- 陳邦賢的《中國醫學史》
醫病名為綱,歸納了歷代醫學典籍中常見的病名,雖然尚不完備,尚有牽強之處,但這是迎合時代要求的。即使現在,這也是中醫界亟待研究整理的課題。從同時代的范行準先生晚年的力作《中國病史新義》,到新中國成立后余巖的《古代疾病名候疏義》,再到近年臺灣編著的《中西病名對照辭典》,都是對這一課題的繼續深入研究。曾想,能寫出傳世巨著的學者,總應該有一個安靜而寬敞的書齋吧。然而陳先生卻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幸運。他的一生都
- 一段好看的中醫公案
詳述了中醫的興衰變遷,溯其源,析其由,是一本好看、耐看、值得看的書。 為什么好看?該書寫作方式采用章回體小說形式,一個引子引出“廢止中醫的沉渣為何又泛起?然后引出主角,提出廢止中醫的余云岫,錄其言,摹其形;接著交待“廢止中醫思潮的社會背景,追溯其思想的歷史根源。一個中醫存廢的歷史舞臺搭起后,各路人馬粉墨登場:從俞樾“醫可廢,藥不可盡廢到汪大燮“決
- 惲鐵樵(1879-1935年)
南洋公學,畢業后任教于長沙。曾在商務印書館主編《小說月報》,享有文名。惲體素弱,經中、西醫診治,未奏效。又因長子病故,遂發憤學醫,精研歷代醫書,又問業于汪蓮石。1920年,辭主編之職,主攻醫學。時余云岫撰《素靈商兌》,詆毀中醫,惲氏作《群經見智錄》與其論爭。謂: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西洋醫學以日新為貴,未必為一定法。中國舊說本經驗而立,未必無可通之道。主張中西醫匯通,各取所長。1925年創
- 袁長津:20世紀中醫藥學術發展概要(一)
說,建立規范的中醫學術體系 19世紀中期直至20世紀40年代,由于西方文化思想和科學技術的大量輸入和沖擊,中醫學術和我國的傳統文化一樣,也受到了眾多的質疑和責難。其中對中醫藥具有最大消極影響的是余云岫著的《靈素商兌》一書。余氏打著“醫學革命”的旗號,帶著民族虛無主義和全盤西化的傾向,以當時西方醫學知識為尺度和武器,對《內經》中的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病證、病因及切脈診斷等中醫基本理論橫加肢解
- 周其仁:中醫與西醫的分叉
。梁啟超、陳獨秀、胡適、傅斯年、吳昌碩等,都有過類似的言論。最早白紙黑字寫下《廢醫論》的近代學者,還是章太炎的老師、清末國學大師俞樾。到1929年,南京國民政府衛生部召開的第一屆中央衛生委員會議,余云岫干脆正式提出“廢止舊醫以掃除醫事衛生之障礙案”——就是說,不限于非議,而且要在體制上廢除中醫的武功。此案引發全國論戰,也逼迫中醫團結起來“救亡圖存”。結果,余案通過了卻沒有被執行。但是,從此中醫(
- 周小農
周小農 近代醫學家(1876-1942年)。名鎮,字伯華。江蘇無錫人。十七歲隨同鄉鄧羹和學醫,復得名醫張聿青之傳授,后行醫于滬。1911年,回無錫任《醫鐘》月刊編輯。曾積極參加全國中醫界反對余云岫等廢止中醫提案的抗爭活動。后任中央國醫館名譽理事。精勤不倦,除四診外,還兼用腹診。擅長肝病,溫病證治。撰有《惜分陰軒醫案》四卷(1921年),晚年又續三卷。另著《周小農醫案》(1962年)、《周氏集驗
- 《群經見智錄》
《群經見智錄》 醫論著作。三卷。惲鐵樵撰。卷一首論《內經》之發源、成書、讀法及總提綱;次述易理、太極、《內經》與《易經》、五行、四時及甲子;卷二為扁鵲、倉公醫案及仲景《傷寒論》之研究等;卷三系對余云岫《靈素商兌》一文所作的論辨。本書對《內經》理論大膽提出了新見解,對學者有頗多啟發。現存1922年武進惲氏鉛印本等。作者:
- 施今墨(1881-1969年)
京四大名醫之一。十三歲隨舅父李可亭學習。后就讀于山西大學堂,山西法政學堂、京師法政學堂。接受民主革命思想,參加辛亥革命。1920年任北京香山慈幼院副院長,并創辦中醫療養院于北京。1929年參加抗議余云岫等廢止中醫提案活動。學術上主張中西醫結合。倡導以西醫病名為主,中西醫對照統一病名。認為中醫之發展,應采用西醫之生理、病理,互相佐證,實無別途。從事臨床工作數十年,經驗甚豐,尤善治雜病,用藥不泥成方
- 《群經見智錄》
《群經見智錄》 醫論著作。三卷。惲鐵樵撰。卷一首論《內經》之發源、成書、讀法及總提綱;次述易理、太極、《內經》與《易經》、五行、四時及甲子;卷二為扁鵲、倉公醫案及仲景《傷寒論》之研究等;卷三系對余云岫《靈素商兌》一文所作的論辨。本書對《內經》理論大膽提出了新見解,對學者有頗多啟發。現存1922年武進惲氏鉛印本等。作者:
- 毛澤東關于西醫學習中醫重要批示背景與影響
的批判。一些文化名人否定中醫的評述,基本上不是對中醫認真研究的結論,而是為積極引進西學而批判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矯枉過正的偏見。一些西醫界人士以西醫學為標準力斥中醫學之“短,甚至形成了以余云岫為代表的廢止中醫派,企圖通過政府立法消滅中醫于一旦。廢止中醫論的提出,是一定的教育基礎所決定的錯誤文化觀和錯誤科學觀的體現。廢止中醫派的言行激起了中醫界人士的憤慨和反擊,一大批中醫名家毅然參加抗爭
- 陳存仁軼事
于氏手書懷素體千字文相贈,二人結為至交。于氏每次到上海,均與陳氏相聚。陳存仁還曾治愈另一國民黨元老、國學大師吳稚暉的腸炎急癥,并得以“成為吳家的常客”,經常登門討教,頗有收益。 1929年2月,余云岫等人拋出臭名昭著的“廢止舊醫案”,妄圖取消中醫。消息傳出,民眾憤怨,中醫奮爭,掀起了一場波瀾壯闊的抗爭活動,這場活動的發起者之一,正是陳存仁。是他與張贊臣(其父為名醫張伯熙)兩人首先約請謝利恒、丁
- 論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醫文化認同的構建
國傳統文化的一個分支也隨之受到各種質疑與責難。時至今日,仍難以逃脫來自上個世紀除的質疑。20世紀是西方文化與科學在中國廣泛轉播、迅速發展的100年,也是中醫藥面對挑戰的100年。早在20世紀初,以余云岫為代表的人即公開提出廢止中醫的主張,時至今日,許多不斷改頭換面、重新包裝的的“余云岫仍在時急時徐地阻撓中醫的發展。2006年,中南大學張功耀教授指出“中醫不科學,中醫絕大部
- 從“中醫”內涵的演變談其發展特質
成為知識分子救國的希望,當時的主流話語認為“立新必須破舊,在主張全盤西化、廢止中醫的人眼中,中醫已經成為舊文化的標志,勢必欲去之而后陜,這幾乎成為當時的一種潮流。自主張廢止中醫的代表人物余巖于1916年發表《靈素商兌》掀起中西醫論爭之后,其又于1929年在國民黨政府中央衛生委員會議中提出“廢舊醫,行新醫的提案,認為“舊醫一日不除,民眾思想一日不變,新醫事業一日不
-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醫藥文化,提高我國醫藥科學研究水平
00余例肝硬化患者,90%都有酗酒歷史。酒精濫用是西方國家慢性肝病的主要原因[29]。酒精性肝病已經是我國常見的肝臟疾病之一,嚴重危害人民健康[30]。新的研究[31]表明酒精能夠引起內質網應激反應和肝臟、胰腺、心臟與腦等重要器官的損傷。吸煙與酗酒都能造成基因損傷[30~32]。對于長期以來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政策導向下建立起來的,卻對于環境有重要危害,能造成嚴重環境污染,甚至造成許多地方癌癥高
- 商務印書館的武進三名醫
現代著名的出版家張菊生、教育家蔡元培都曾主持商務館工作,文化界名人葉圣陶、茅盾、鄭振鐸、胡愈之等都擔任過該館編譯。有趣的是,在商務印書館同仁中,曾出現過不少醫學人才,如喉科專家張贊臣、兼擅中西醫的余云岫、由作家改行中醫的葉勁風等。不過,最有影響的應數惲鐵樵、謝利恒及蔣維喬,他們同為江蘇武進(今常州)人。 惲鐵樵(公元1878-1935年),字樹玨。早年專攻文學,畢業于上海南洋公學,曾譯《豆蔻葩
- 巖陀中巖白菜素的含量測定
藥材市場,經湖南中醫藥大學中藥鑒定教研室鑒定為虎耳草科植物巖陀的干燥根莖);巖白菜素(供含量測定用,中國生物制品藥品檢定所,批號:111532-200202)。1.3試藥甲醇為色譜純,水為純化水,其余試藥均為分析純。2方法與結果2.1色譜條件(1)色譜柱: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柱(250nm×4.6mm,5μm);(2)流動相:甲醇-水(25∶75);(3)檢測波長:275nm;
- 民族藥巖陀藥材中巖白菜素的高效液相色譜定量分析
光光度計(上海天美科學儀器有限公司);SK5200H超聲波清洗器(上海科導超聲儀器有限公司);梅特勒-托利多電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儀器-上海有限公司)。甲醇(美國天地公司)為色譜純,水為重蒸水。其余試劑為分析純。 巖白菜素對照品購自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為1532-200202。 實驗材料(產地見含量測定項)由作者本人鑒定為虎耳草科植物羽葉巖陀RodgersiapinnataFran
- 《婦人大全良方》:[卷之二十產后余血上搶心痛方論第五]大巖蜜湯方
生干地黃當歸獨活吳茱萸芍藥干姜甘草桂心小草(各一兩)細辛(半兩)上為散,每服半兩。水三盞,煎至一盞,去滓,稍熱服。評曰∶產后心痛,雖非產蓐常疾,痛或有九痛,未必便是血痛。設是巖蜜湯,豈可用熟地黃?熟地黃泥血,安能去痛?此方本出《千金》,用生干地黃耳。茱萸一升合準,五兩干姜,三兩細辛,治陳寒在下焦。方本一兩,卻減半兩,制奇制偶,量病淺深,自有品數,不可妄意加減。然以巖蜜湯治血痛,不若失笑散用之有效
- 合群進化:中醫社團意識的覺醒
理,發明新理新法,取集思廣益之效。而醫學報刊更成為與西醫論戰的陣地,如《醫學報》在清末組織了“肆詆中醫之腐敗濫觴不在東西醫而在甘為東西醫奴隸之醫說為題的征文活動,火藥味甚濃。入民國后,余云岫發表《靈素商兌》及一系列攻擊中醫的文章時,中醫的《醫界春秋》、《醫學雜志》、《三三醫報》、《神州醫藥學報》等是與其論戰的主要場所。 以社團和刊物作為改良陣地 如果說,與西醫論爭、為中醫辯護促使
- 人民日報:余震中,他如磐石屹立手術室
大樓里空空蕩蕩,只有8樓手術室燈光明亮。來自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的醫護人員,正在緊張地進行震后第一臺手術。 17時左右,手術臺突然劇烈地晃動起來,厚重的墻體左右搖擺,發出沉悶的響聲。這是一次5.4級的余震。手術臺上的病人被嚇得大哭起來。這是一名左下肢脛腓骨雙骨折患者,下半身麻醉,意識尚清醒。 面對突如其來的危險,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主任醫師、首批國家抗震救災專家應急醫療隊隊長李危石鎮定自若,他和
- 美國東海岸百余海豚異常死亡
據美國媒體8月9日報道,最近一個月,至少124頭死亡或接近死亡的寬吻海豚被海浪沖上了美國東海岸。調查人員懷疑這些海豚感染了麻疹病毒,但目前還無法確定其死亡原因。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漁業局表示,此次海豚“異常死亡事件始于7月初,過去兩周呈加速趨勢。7月份,從紐約到弗吉尼亞州一帶的海灘共發現了89頭海豚,其數量比平常高7倍,而8月以來已經發現了35頭。這120多頭海豚中,被沖上海灘時只
- 地球生物多樣性圖譜百余年來首次更新
地球生命生物多樣性更新圖譜華萊士在1876年繪制的原圖一張展現地球生命的生物多樣性的圖譜在經歷了一個多世紀后得到了更新。由博物學家艾爾弗雷德·拉塞爾·華萊士在1876年繪制的原圖是描繪世界各大陸生命進化的無數種方式的首次嘗試。如今,現代科技的進步和兩萬多個物種的數據讓科學家可以以詳細得多的方式記錄生物多樣性。《科學》周刊在網上發表的這張新圖表明自然界分成11個生物地理大
- 余惠民運用經方驗案(前列腺炎、尿毒癥、結石等)
余惠民先生臨床春秋四十載,學驗俱豐,擅長運用經方診治疑難雜癥,為首批“湖北省知名中醫”之一。現將隨師侍診所見病案,擇錄幾例。一、當歸芍藥散治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王某某,男,37歲。自訴情懷少暢,喜沉緬于酒肆茶樓。近1年來,會陰部常感疼痛不適,尿頻尿急,滴瀝不盡,小便色黃,大便有時干結,如廁努掙時,前陰出白物如膏糊,心煩眠差,且性事漸淡,舌質偏紅,舌苔薄黃微膩,脈弦略數。前列腺常規示:卵磷脂小體減少,
- 陳巨余利用超級抗原抗癌方面居國際領先地位
次提出的免疫學概念,它是一類來源復雜的蛋白質,在免疫應答中只需要極微小的量,就能以普通抗原3萬-5萬倍的速度快速激活T細胞、NK細胞、LAK細胞和巨噬細胞,并誘導產生多種內源性細胞因子和細胞毒來治療癌癥、艾滋病等多種免疫類疾病。 國際上公認的超級抗原物質來源于金黃色葡萄球菌腸毒素,這種具有強烈毒性的物質被發現具有超級抗原的特性后,成為治療人類疾病的福音。目前國外對超級抗原的研究最快的達到二期臨
- 寧夏農業綜合開發20余年間成績斐然
今天從寧夏農業綜合開發創新與實踐戰略研討會暨技術合作對接會上了解到,“十二五”期間,寧夏計劃將累計開發土地治理面積180萬畝,農業綜合開發財政資金投入累計達72億元。 據了解,寧夏農業綜合開發20多年來資金投入逐年加大,已經從1989年的6000萬元增至6.05億元,農發項目范圍從開始的沿黃河個別縣市擴展到現在全區除涇源縣以外的所有縣市和農墾局。農發部門項目涉及農牧、水利、林業、供銷社等廳局,農
- 余惠民-名醫名方救腎湯
余惠民,男,1947年生,湖北人。現為湖北省荊門市中醫醫院主任醫師,湖北省名中醫。臨證經驗豐富,近年來,以治療中醫腎病為主,對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急慢性腎盂腎炎、尿路結石的辨治有獨到經驗,尤其對腎功能衰竭早中期的治療提出“十六字治療方略,即“健脾益腎,解毒活血,標本兼顧,貫穿始終。所著《費而隱疑難奇癥醫案選評》一書獲中華中醫藥學會2005年度學術著作優秀獎,發表學術論文
- 永豐余生物紙“秸稈造”
作為全球首條生物制漿生產線,永豐余(揚州)造紙產出的紙制品環保性能究竟如何?近日,永豐余方面收到首個來自國際權威部門的檢測報告,公司利用生物酶分解秸稈制漿造紙產品可降解率達99.9%,近乎可全部降解。 生物造紙可降解率達99.9% 擺在記者眼前的有兩種紙,一種是由化學制劑制漿造的紙樣,看上去顏色較白,但摸上去手感粗糙,另一種就是永豐余生物制漿造紙,雖然顏色偏黃,但手感平滑細膩。 永豐余造紙
- 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余甘子藥材中槲皮素的含量
【摘要】 目的建立余甘子藥材中槲皮素含量測定的方法。方法HPLC法測定槲皮素含量。色譜柱為SHIMADZUVP-ODS(5μm,250mm×4.6mm),保護柱為大連中匯達C18,流動相:甲醇-0.4%磷酸溶液(含2.4g·L-1庚烷磺酸鈉)(50∶50),流速1.0ml·min-1,檢測波長373nm。結果進樣量在0.02~0.20μg范圍內與色譜峰的峰面積呈良好的線性關系(r=0.9997
- 短肢和長肢胃旁路手術隨訪10余年后體重增加情況的比較
0年的長期結果在文獻中尚未見到報道。272名患者中有228名(83.8%)在術后平均11.4年(范圍:4.7-14.9年)記錄準確體重。以個人為基礎記錄短肢和長肢胃旁路術的結果,并比較術后5年和10余年時BMI最低值和過剩體重減輕百分率(%EWL)方面的結果。結果顯示,自最低點至5年以及自5年至10年期間,病態肥胖(BMI50kg/m2)患者的BMI均顯著增加(P<0.0001)。與病態肥胖患者
- 光明日報:余文麗事跡在北醫學子中引發熱議
新聞背景:余文麗,是河北省邢臺市婦幼保健院副主任醫師,第六批援疆醫生。在面對照顧患病的愛人和完成援疆任務的兩難選擇中,她用自己的雙肩挑起了神圣的使命和照顧好家人兩副重擔,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帶著突發腦溢血導致半邊肢體癱瘓的丈夫,走上了援疆之路。余文麗無私奉獻、愛崗敬業、舍小家,顧大家,不計個人得失“千里援疆,情灑若羌”的先進事跡,經眾多媒體報道后,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人們親切的稱呼她為“最美援疆女
- 顳下經巖骨嵴入路的應用解剖學研究
2005年08月11日中華外科雜志2005Vol.43No.5P.327-3304(北京)為了提出顳下經巖骨嵴入路切除巖斜區腦膜瘤的方法,使手術更加簡便、安全、微創,以替代各型聯合入路,降低手術致殘、致死率,研究者10%甲醛固定的國人成人頭顱濕標本10例、漂白的顱骨干標本10例,模擬手術操作并對手術涉及的重要結構測量、拍照;手術前后共10例20側標本進行CT巖骨薄掃,并對重要結構進行測量、拍照。
- 舌巖
舌巖 病名。巖通癌。為舌惡性腫瘤。《謙益齋外科醫案》上編:“心開竅于舌,心邪郁滯,舌尖結粒,時大時小,久成舌巖重癥。”作者:
- 經巖骨入路的應用進展
摘 要 經巖骨入路以巖骨為中心進行手術設計,以術中磨除巖骨,擴大病變的顯露為特點,以保護巖骨內的重要結構為關鍵。該入路主要適應于基底寬,對腦神經、顱底骨質侵犯大,同時跨越中后顱窩的巨大巖斜坡區病變。根據巖骨切除的部位可將經巖骨入路分為前巖骨入路和后巖骨入路,若將其與顳下入路和/或枕下入路聯合則可形成各種聯合入路。本文綜述了近幾年來經巖骨手術入路的應用進展。 經巖骨入路的歷史可追溯到百年以前,但
- 巖黃連
巖黃連 此藥為罌粟科植物毛黃堇(Corydalistomentella)的全草。因其具有近似黃連的功效,且生長于巖縫中或巖石旁,故得此名。 毛黃堇為多年生矮小草本。主根圓錐形,肉質。莖單一或叢生,莖、葉均密被白色茸毛。基生葉柄較長,2回羽狀復葉,小葉分裂為3~5片。總狀花序頂生,有長梗,花金黃色,距近圓筒形,花瓣先端微2裂。蒴果線形,有毛。6~7月開花,7~9月結果。分布于陽日、新華、下谷坪
- 微生物繁衍為萬年巖畫持續上色
在澳大利亞西部一些人跡罕至地區分布著多處遠古巖畫,盡管歷史久遠,但其顏色至今依然鮮艷。研究人員最近發現,遠古巖畫之所以不退色是因為有“活顏料”不斷為其涂色,這些“活顏料”其實是一些有顏色的微生物。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研究者在新一期英國考古學期刊《文物》上報告說,他們在西澳大利亞州金伯利地區的16處地點考察了80幅遠古巖畫。這些巖畫的歷史距今約有4萬年,其顏色依舊鮮艷,線條、形象清晰。但研究者通過
- 顳骨巖部炎
【概述】在顳骨發育過程中,氣化最好的部位是乳突,而巖骨氣化較差,僅有30%巖骨發育好,氣房可達巖尖,慢性中耳炎時炎癥只能通過小房感染而累及巖尖,故臨床上巖尖炎發病率很低。巖骨小房分為兩組,后上組圍繞鼓竇、鼓室和半規管,后下組圍繞以下鼓室、咽鼓管和耳蝸。急性中耳乳突炎若治療不當,發展為隱蔽性乳突炎,可逐漸使巖骨氣房融合壞死,侵入巖尖而形成膿腫。亦可因慢性中耳炎膽脂瘤骨質破壞引起,發展緩慢,有的病人
- 瀕危野生藥材巖黃連人工栽培技術
巖黃連為罌粟科紫堇屬植物石生黃堇C0rydalissaxicolaBun—ting的干燥根或全草,是黔、桂石灰巖山區名貴中藥材,性涼味苦,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止痛、散淤消腫等功能。臨床上用于治療瘡癤腫毒、急性黃疽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隨著對巖黃連有效成分、藥理作用研究的深入開展,其臨床應用也在逐步擴大,用量逐年增加。以巖黃連總生物堿為主要有效成分的巖黃連注射液、片劑等中藥制劑和相關產品也已被
- 復方巖白菜素
藥物名稱復方巖白菜素藥物別名英文名稱說 明本品為白色片。功用作用本品每片含巖白菜素125mg及馬來酸氯苯那敏2mg。巖白菜素是從新疆虎耳草科植物厚葉巖白菜提煉精制得到的異香豆精類化合物。對慢性支氣管炎具有良好的鎮咳、祛痰作用。馬來酸氯苯那敏具有較強的組胺H1受體阻斷作用,可減輕過敏引起的呼吸道其他癥狀,對中樞神經系統也有輕度抑制作用。鎮咳祛痰。用于慢性支氣管炎。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片,一日3次
- 巖藻多糖:未來綠色新藥
容易溶解于水;其次,巖藻多糖非常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對人體無毒害作用。日本研究人員現已分離出3種不同分子結構的巖藻多糖,即G型、F型和U型巖藻多糖。這3種巖藻多糖的動物實驗結果表明,它們具有很強的促癌細胞凋亡作用以及在身體內有免疫平衡和促進組織細胞再生等作用,故這3種巖藻多糖有望被直接開發成為臨床抗腫瘤新藥。據了解,癌癥已成為世界上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第二大“殺手疾病”,巖藻多糖
- 巖藻多糖將成為醫藥工業的“綠色”新藥原料
容易溶解于水;其次,巖藻多糖非常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對人體無毒害作用。日本研究人員現已分離出3種不同分子結構的巖藻多糖,即G型、F型和U型巖藻多糖。這3種巖藻多糖的動物實驗結果表明,它們具有很強的促癌細胞凋亡作用以及在身體內有免疫平衡和促進組織細胞再生等作用,故這3種巖藻多糖有望被直接開發成為臨床抗腫瘤新藥。據了解,癌癥已成為世界上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第二大“殺手疾病”,巖藻多糖
- 巖黃連注射液治療急性病毒性黃疸型肝炎32例
療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2.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表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略2.2兩組治療前后ALT和TBIL變化比較見表2。表2兩組治療前后ALT和TBIL變化比較(略)3討論巖黃連是廣西民間用于治療肝炎的特效中草藥。巖黃連注射液由該植物經現代科學方法提取精制而成,其有效成分為巖黃連總堿。其中巖黃連堿含量最高,達0.38%;另外還含有右旋四氫巴馬汀、原阿片堿等。巖黃連堿具有
- 《七松巖集》
《七松巖集》 內科雜病專著。清·鄭樹珪原作,王滿臣等編校。書中用問答體裁闡述67種內科雜病證治,闡述病因病機簡要,方藥亦不甚冗繁。對臨床有一定參考價值。1959年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
- 黃巖
黃巖 清代醫家。字峻壽,又字耐庵。嘉應(廣東梅縣)人。撰《醫學精要》八卷(1800年刊行)。該書主論兒科,兼涉雜癥,論痘疹尤詳。作者:
- 《履巉巖本草》
《履巉巖本草》 藥學著作。三卷。宋·王介編撰并手繪。書成于1220年。作者根據他在山中采藥和臨床用藥的實踐與見聞,選出206種有效的地方草藥,按照實物形態生動地繪成彩色圖譜,并記述了別名、性味、功效主治及附方等。書中藥物彩繪逼真,易于識別。且大多數曾經作者臨床試用。現存明抄本。作者:
- 《七松巖集》
《七松巖集》 內科雜病專著。清·鄭樹珪原作,王滿臣等編校。書中用問答體裁闡述67種內科雜病證治,闡述病因病機簡要,方藥亦不甚冗繁。對臨床有一定參考價值。1959年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
- 面巖
面巖 經外穴名。出《刺疔捷法》。近代《針灸經外奇穴圖譜》定位在鼻翼凸出處平行兩側,上直眶下緣外1/4與內3/4交界點。主治頭面疔瘡。直刺0.2-0.3寸。作者:
- 巖石還陽
巖石還陽 此藥為苦苣苔科植物寬萼苣苔(Chlamydoboeasinensis)的全草。因其多生長在巖石夯,故得此名。 寬萼苣苔為矮小半灌木。莖常彎曲,高達20厘米。葉對生,葉片矩圓形,上面有蛛絲狀毛.不久毛脫落,下面有褐色氈毛,葉柄長達6厘米。聚傘花序腋生,有長梗,花密集,花冠紫色,鐘狀,無毛。夏季開花,花后結螺旋狀扭曲的蒴果。分布于新華、九沖等地。生長于海拔600—800米的山坡林下巖石
- >>點此搜索更多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