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注解
惲鐵樵(1879-1935年)
近代醫家。字樹玨。江蘇武進人。少孤貧,刻苦自勵,奮志讀書,13歲就讀于私塾,曾閱讀《醫學三字經》及《素問》等醫籍,通讀儒家經典,后考入南洋公學,畢業后任教于長沙。曾在商務印書館主編《小說月報》,并翻譯過幾篇英國中短篇小說,享有文名。惲體素弱,經中、西醫診治,未奏效。又因長子病故,遂發憤學醫,精研歷代醫書,又問業于汪蓮石。1920年,辭主編之職,主攻醫學。時余云岫撰《素靈商兌》,詆毀中醫,惲氏作《群經見智錄》與其論爭。謂: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西洋醫學以日新為貴,未必為一定法。中國舊說本經驗而立,未必無可通之道。主張中西醫匯通,各取所長。1925年創辦鐵樵中醫函授學校,受業者達千余人。畢生著述甚富,且大多刊印于世。主要著作22種,編為《藥盦醫學叢書》。另有《鐵樵函授醫學講義》。子道周、女慧莊,均通醫理。
惲鐵樵是一位主張融合中西醫的代表人物。他因為孩子相繼病逝,開始跟隨汪蓮石學醫,并與當時名醫丁甘仁切磋醫學。他擅長兒科,自行開業后,聲譽日增,同時提倡中西醫化合以產生新中醫,當時余(巖)云岫著《靈素商兌》,認為中醫不科學,主張“廢醫存藥”。惲鐵樵于此時出面駁斥,捍衛中醫基礎理論體系。
惲鐵樵治學方法崇尚實際,主張中醫必通《傷寒論》,臨證善用經方,常用中西醫醫理剖析病情,處方用藥有其獨到之處。他先后兩次開辦“鐵樵中醫函授學校”,宣傳他的主張,培養新一代的中醫人才,并撰寫了大量的醫著,輯為叢書出版,書名為《藥庵醫學叢書》,共八輯,對溫病、熱病、婦兒科等方面中西醫匯通的醫治經驗、方劑使用記錄,還有醫案記載等都留下寶貴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