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3 國家基本藥物
與云南白藥有關的國家基本藥物零售指導價格信息
序號 | 基本藥物 目錄序號 | 藥品名稱 | 劑型 | 規格 | 單位 | 零售指 導價格 | 類別 | 備注 |
1089 | 97 | 云南白藥酊 | 酊劑 | 30ml | 盒 | 8.9 | 中成藥部分 | * |
1090 | 97 | 云南白藥酊 | 酊劑 | 60ml | 盒 | 16.9 | 中成藥部分 | |
1091 | 97 | 云南白藥酊 | 酊劑 | 90ml | 盒 | 24.6 | 中成藥部分 | |
1092 | 97 | 云南白藥酊 | 酊劑 | 120ml | 盒 | 32.1 | 中成藥部分 | |
1093 | 97 | 云南白藥膠囊 | 膠囊劑 | 0.25g*32粒 | 盒(瓶) | 40.4 | 中成藥部分 | * |
1094 | 97 | 云南白藥膠囊 | 膠囊劑 | 0.25g*16粒 | 盒(瓶) | 20.7 | 中成藥部分 | |
1095 | 97 | 云南白藥氣霧劑 | 氣霧劑 | 50g60g | 盒 | 34.2 | 中成藥部分 | * |
1096 | 97 | 云南白藥氣霧劑 | 氣霧劑 | 85g30g | 盒 | 34.5 | 中成藥部分 | |
1097 | 97 | 云南白藥氣霧劑 | 氣霧劑 | 85g60g | 盒 | 34.5 | 中成藥部分 | |
1098 | 97 | 云南白藥 | 散劑 | 4g | 袋 | 12.1 | 中成藥部分 | * |
1099 | 97 | 云南白藥膏橡膠 | 膏劑 | 6.5cm*10cm | 貼 | 5.1 | 中成藥部分 | * |
1100 | 97 | 云南白藥膏橡膠 | 膏劑 | 10cm*14cm | 貼 | 9.8 | 中成藥部分 | * |
注:
1、表中備注欄標注“*”的劑型規格為代表品。
2、表中備注欄加注“△”的劑型規格,及同劑型的其他規格為臨時價格。
3、備注欄中標示用法用量的劑型規格,該劑型中其他規格的價格是基于相同用法用量,按《藥品差比價規 則》計算的。
4、表中劑型欄中標注的“蜜丸”,包括小蜜丸和大蜜丸。
4 概述
云南白藥為中成藥名,為多種中藥配制而成的散劑[1]。主要成分為三七、麝香、草烏等[2]。具有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腫的功效。用于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吐血、咳血、便血、痔血、崩漏下血,手術出血,瘡瘍腫毒及軟組織挫傷,閉合性骨折,支氣管擴張及肺結核咳血,潰瘍病出血,以及皮膚感染性疾病。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標準》記載有云南白藥的部頒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云南白藥的藥典標準。
5 云南白藥的用法用量
每服0.2~0.5g,每4小時一次;若毒瘡初起,并以少許酒調涂患處;本品另附保險子,凡遇有較重之跌打損傷,用黃酒送服一粒[1]。
6 云南白藥的功效與主治
云南白藥功能止血愈傷,活血化瘀,抗炎消腫,排膿去毒[1]。治刀傷、槍傷、創傷出血,跌打損傷,紅腫毒瘡,月經過多,產后瘀血等癥;近代也用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出血[1]。
云南白藥具有止血愈傷,活血散瘀、消炎消腫,排膿去毒的功效。適用于刀傷,槍傷出血及跌打損傷、嘔血、咯血、經血過多等。[3]
7 云南白藥的藥理作用
實驗研究:本方有促凝血及抗炎作用,并可增加機體免疫功能[1]。
8 云南白藥中毒
8.1 不良反應表現
8.1.1 神經系統
由口唇、舌頭、四肢蔓延到全身針刺樣麻木,伴乏力、煩躁不安等。
8.1.2 消化系統
嘔血、腹痛等。
8.1.3 血液系統
8.1.4 泌尿系統
8.1.5 血管系統
8.1.6 其他
8.2 治療
云南白藥中毒的治療要點為[3]:
對癥治療。
9 云南白藥的藥典標準
9.1 品名
云南白藥
Yunnan Baiyao
9.2 性狀
本品為灰黃色至淺棕黃色的粉末;具特異香氣,味略感清涼,并有麻舌感。保險子為紅色的球形或類球形水丸,剖面呈棕色或棕褐色;氣微,味微苦。
9.3 鑒別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淀粉粒多為單粒,呈類圓形、卵圓形,直徑3~60μm;復粒為2~3分粒組成。草酸鈣針晶成束或散在,長80~250μm。石細胞長方形或橢圓形,長徑80~150μm,短徑30~60μm,溝紋明顯。導管為網紋、梯紋及螺紋,直徑10~100μm。
取保險子,研細置顯微鏡下觀察:淀粉粒單粒類圓形或卵圓形,直徑3~40μm,復粒為2~4分粒組成。草酸鈣針晶成束或散在,長40~250μm。導管為網紋、梯紋及螺紋,直徑8~26μm。
(2)取人參皂苷Rg1對照品和三七皂苷R1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另取云南白藥對照提取物,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為對照提取物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含量測定]項下的供試品溶液與上述兩種對照溶液各2~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二氯甲烷—四氫呋喃—甲醇—水(30:20:10:3.3)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和云南白藥對照提取物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9.4 檢查
應符合散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Ⅰ B)。
9.5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D)測定。
9.5.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乙腈—水(19:81)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03nm。理論板數按人參皂苷Rg1峰計算應不低于4000。
9.5.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取人參皂苷Rg1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8mg的溶液,即得。
9.5.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裝量差異項下的本品,混勻,取約1.6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水飽和正丁醇50ml,稱定重量,超聲處理(功率250W,頻率25kHz) 30分鐘,放冷,再稱定重量,以水飽和正丁醇補足減失重量,搖勻,濾過,精密量取濾液25ml,用10ml氨試液洗滌一次,再用5ml正丁醇飽和的水洗滌一次,正丁醇液蒸干,殘渣用甲醇溶解,轉移至5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9.5.4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每1g含人參皂苷Rg1 (C42H72O14)不得少于3.0mg。
9.6 功能與主治
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腫。用于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吐血、咳血、便血、痔血、崩漏下血,手術出血,瘡瘍腫毒及軟組織挫傷,閉合性骨折,支氣管擴張及肺結核咳血,潰瘍病出血,以及皮膚感染性疾病。
9.7 用法與用量
刀、槍、跌打諸傷,無論輕重,出血者用溫開水送服;瘀血腫痛與未流血者用酒送服;婦科各癥,用酒送服;但月經過多、紅崩,用溫水送服。毒瘡初起,服0.25g,另取藥粉,用酒調勻,敷患處,如已化膿,只需內服。其他內出血各癥均可內服。
口服。一次0.25~0.5g,一日4次(二至五歲按1/4劑量服用;六至十二歲按1/2劑量服用)。
凡遇較重的跌打損傷可先服保險子一粒,輕傷及其他病癥不必服。
9.8 注意
孕婦忌用;服藥一日內,忌食蠶豆、魚類及酸冷食物。
9.9 規格
每瓶裝4g,保險子1粒
9.10 貯藏
9.11 版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10 云南白藥的中藥部頒標準
10.1 拼音名
Yunnan Baiyao
10.2 標準編號
WS3-B-3369-98
10.3 性狀
本品為灰黃色至淺棕黃色的粉末;具特異性香氣,味略感清涼,并有麻舌感。保險子為紅色的球形或類球形水丸,剖面顯棕色或棕褐色;氣微,味微苦。
10.4 鑒別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淀粉粒多為單粒,呈類圓形、卵圓形,直徑3~60μm;復粒為2~3粒組成。草酸鈣針晶成束或散在,長80~250μm。石細胞長方形或橢圓形,長徑80~150μm,短徑30~60μm,溝紋明顯。導管為網狀、梯紋及螺紋, 直徑10~100μm。
(2)取本品粉末 1g,加甲醇30ml,置水浴上回流1小時,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水 30ml使溶解,置分液漏斗中,用正丁醇50ml振搖提取,正丁醇液加水30ml洗滌1次,正丁醇液蒸干,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人參皂甙Rg1對照品和三七皂甙R1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2mg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Ao再取云南白藥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Bo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1~2μl,分別點于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粘合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二氯甲烷-四氫呋喃-甲醇-水(30:20:10:3.3)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5%硫酸乙醇溶液,熱風吹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10.5 檢查
水分 不得過10.0%(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 H)。 其他 應符合顆粒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Ⅰ B)。
10.6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D)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用辛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乙腈-水(22:78)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03nm。理論板數按人參皂甙Rg1峰計算,應不低于6000。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人參皂甙Rg1對照品適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粉末約 2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加水飽和的正丁醇約50ml,搖勻,放置過夜,超聲處理(功率250W,頻率250kHz)10分鐘,濾過,殘渣用水飽和的正丁醇適量洗滌3次,加入濾液中,水浴蒸干,殘渣加水約5ml使溶解,通過 D<[101]>型大孔吸附樹脂柱(內徑1.5cm,長12cm),以水50ml洗脫,棄去水液。繼用70% 乙醇50ml洗脫,收集洗脫液,水浴蒸干,加甲醇溶解并轉移至5ml量瓶內,加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 即得。 本品含人參皂甙Rg1(C42H72O14)不得少于0.3%。
10.7 功能與主治
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腫。用于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吐血,咳血,便血,痔血,崩漏下血,瘡瘍腫毒及軟組織挫傷,閉合性骨折,支氣管擴張及肺結核咳血,潰瘍病出血,以及皮扶感染性疾病。
10.8 用法與用量
刀、槍、跌打諸傷,無論輕重,出血者用溫開水送服;瘀血腫痛與未流血者用酒送服;婦科各癥,用酒送服;但月經過多、紅崩,用溫水送服。毒瘡初起,服0. 25g,另取藥粉,用酒調勻,敷患處,只需內服。其他內出血各癥均可內服。 口服,一次0.25~0. 5g,一日4次(二至五歲按1/4劑量服用;五至十二歲按1/2劑量服用)。 凡遇較重的跌打損傷可先服保險子1粒,輕傷及其他病癥不必服。
10.9 注意
孕婦忌用;服藥一日內,忌食蠶豆、魚類及酸冷食物。
10.10 規格
每瓶裝 4g,保險子1粒
10.11 貯藏
密封,置陰涼干燥處。
云南省藥品檢驗所 起草
11 云南白藥藥品說明書
11.1 藥品名稱
云南白藥
11.2 藥品漢語拼音
Yunnan Baiyao
11.3 劑型
每瓶裝4g,保險子1粒
11.4 性狀
云南白藥為灰黃色至淺棕黃色的粉末;具特異香氣,味略感清涼,并有麻舌感。保險子為紅色的球形或類球形水丸,剖面呈棕色或棕褐色;氣微,味微苦。
11.5 云南白藥的主要成份
三七、草烏、麝香、獨腳蓮等。
11.6 云南白藥的功能主治
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腫。用于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吐血、咳血、便血、痔血、崩漏下血,手術出血,瘡瘍腫毒及軟組織挫傷,閉合性骨折,支氣管擴張及肺結核咳血,潰瘍病出血,以及皮膚感染性疾病。適用于刀傷、槍傷、創傷出血及跌打損傷諸證;嘔血、咯血;紅腫毒瘡;婦科一切血證;咽喉腫痛,慢性胃痛,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出血等。
11.7 云南白藥的用法用量
刀、槍、跌打諸傷,無論輕重,出血者用溫開水送服;瘀血腫痛與未流血者用酒送服;婦科各癥,用酒送服;但月經過多、紅崩,用溫水送服。毒瘡初起,服0.25g,另取藥粉,用酒調勻,敷患處,如已化膿,只需內服。其他內出血各癥均可內服。
口服。一次0.25~0.5g,一日4次(二至五歲按1/4劑量服用;六至十二歲按1/2劑量服用)。
凡遇較重的跌打損傷可先服保險子一粒,輕傷及其他病癥不必服。
11.8 注意事項
應按常規劑量服藥,過量可引起不良反應如急性腎功能不全、心動過速、血壓降低等。如感上腹不適,有燒心、惡心者應停藥。中毒可試用紅糖10g、甘草50g、綠豆150g煎湯服。服藥當天忌食魚腥、豆類、辛辣酸冷之物。孕婦忌用。
12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08.
-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3] 張彧主編.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軍醫大學出版社,2008:291.
古籍中的云南白藥
- 《本草綱目別名錄》:[本草綱目釋名]草部(上)
野天門冬)馬兜鈴(都淋藤土青木香三百兩銀藥獨行根云南根)萆(赤節竹木百枝白菝)藤子(象豆合子子)菝(...
- 《醫學入門》:[內集·卷二本草分類]治瘡門
同斑蝥。貝子出東海,潔白如魚齒。古人用以飾軍服,云南用為錢貨易。味咸,平,有毒。主點目翳,去鬼疰蠱毒...
- 《古今醫統大全》:[卷之九十六救荒本草]草部
者良,生鹵地者有毒。《詩》所謂果之實是也。根亦名白藥,大者細如手臂,皮黃肉白。苗引藤蔓,葉似甜瓜葉而...
- 更多古籍中的云南白藥
云南白藥相關藥品說明書其它版本
- 云南白藥酊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非處方藥中成藥品種使用說明書)
- 云南白藥膏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非處方藥中成藥品種使用說明書)
- 云南白藥氣霧劑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非處方藥中成藥品種使用說明書)
- 云南白藥創可貼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非處方藥中成藥品種使用說明書)
- 云南白藥創可貼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云南白藥酊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云南白藥膏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云南白藥氣霧劑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