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云苓為中藥名,出自《中國藥學大辭典》,即《神農本草經》記載的茯苓的別名[1]。
4 云苓的別名
5 來源及產地
多孔菌科植物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主產安徽、湖北、河南、云南。[2]
6 性味歸經
7 功能主治
利水滲濕,健脾和胃,寧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嗽,食少脘悶,大便泄瀉,眩暈,心悸,失眠、夢遺、自濁、小便余瀝、帶下。[2]
8 云苓的用法用量
煎服:9~15g[2]。
9 運用
近菌核外皮部的淡紅色部分稱赤茯苓,行水利竅,治小便不利,淋濁,瀉利[2]。
10 化學成分
本品含去乙酰基茯苓酸(Tumulosic acid)、茯苓酸(Pachymic acid)、齒孔酸、去氫齒孔酸、松苓酸(Pinicolic acid)等三萜成分和β-茯苓聚糖(β-Pachyman)、麥角甾醇、卵磷脂等[2]。還含辛酸等脂肪酸及無機元素[2]。
11 藥理作用
本品對大鼠幽門結扎性潰瘍有預防作用,茯苓多糖對多種實驗腫瘤在體外和體內試驗均有明顯抗腫瘤作用[2]。茯苓聚糖可增強免疫功能[2]。能使腹腔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加強[2]。茯苓對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損傷有防治作用[2]。醇浸劑有明顯利尿作用[2]。煎劑對小鼠有鎮靜作用[2]。茯苓聚糖如切斷支鏈變為茯苓次聚糖時,對小鼠肉瘤-180有抑制作用[2]。茯苓還能抗病原體等[2]。
12 參考資料
古籍中的云苓
- 《吳鞠通醫案》:[卷四]痰飲
水八杯,煮成三杯,分三次服。二十九日于前方內加∶云苓塊(五錢)半夏(五錢)三十日服青龍已效,然其水尚...
- 《吳鞠通醫案》:[卷四]痹
草梢(錢半)半夏(三錢)滑石(六錢)生仁(五錢)云苓皮(五錢)海金沙(五錢)四帖。五月初六日脈之洪數...
- 《花韻樓醫案》:正文
)炒丹皮(一錢五分)棗仁(三錢)白芍(一錢五分)云苓(三錢)元眼肉(三錢)湘蓮肉(四錢)汪(又診)崩...
- 《吳鞠通醫案》:[卷四]痘癥
保元合法。人參(一錢)生于術(二錢)生綿(三錢)云苓塊(三錢)廣皮(二錢)炙甘草(二錢)廣木香(錢半...
- 《血證論》:卷七
柴胡(三錢)當歸(四錢)白芍(三錢)白術(三錢)云苓(三錢)甘草(錢半)薄荷(一錢)煨姜(三錢)丹皮...
- 更多古籍中的云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