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1 拼音
yù lǐ rén
2 英文參考
semen pruni[朗道漢英字典]
Chinese dwarf cherry seed[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Chinese dwarf cherry seed[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pruni japonicae,semen[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pruni,semen[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Semen Pruni(拉)[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Chinese dwarf cherry seed[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郁李仁為中藥名,出《神農本草經》。薔薇科植物歐李Prunus humilis Bge.、郁李Prunus japonica Thunb.或長柄扁桃Prunus pedunculata Maxim.的干燥成熟種子[1]。前二者習稱“小李仁”,后一種習稱“大李仁”[1]。
郁李仁味辛、苦、甘,性平[1]。歸脾、大腸、小腸經[1]。郁李仁具潤燥滑腸、下氣、利水的功能[1]。生郁李仁用于腸燥便秘,水腫脹滿[1]。炒郁李仁藥性較緩,適于老人、體虛及產后便秘,用法與生品相同[1]。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此中藥的藥典標準。
4 拉丁名
Semen Pruni(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5 英文名
Chinese dwarf cherry seed(《中醫藥學名詞(2004)》)
6 郁李仁的處方用名
郁李墑、炒郁李仁[1]。
7 來源
郁李仁為薔薇科植物歐李Cerasus humilis(Bge.)Sok.、郁李Cerasus japonica(Thunb.)Lois. 或長柄扁桃Amygdalus pedunculata Pall. 的干燥成熟種子[2]。
來源于歐李、郁李的習稱“小李仁”,來源于長柄扁桃的習稱“大李仁”[1]。
郁李仁為薔薇科植物歐李Prunus humilis Bge.或郁李P.japonicaThunb.的種子[3]。
8 產地
郁李仁主產遼寧、河北、內蒙古等地[3]。
9 采收與初加工
夏、秋二季果實成熟時采收,除去果肉及核殼,取出種子,干燥[1]。
10 生藥性狀
10.1 小李仁
呈卵形,長5~8mm,直徑3~5mm。表面黃白色或淺棕色,一端尖,另端鈍圓。尖端一側有線形種臍,圓端中央有深色合點,自合點處向上具多條縱向維管束脈紋。種皮薄,子葉2,乳白色,富油性。氣微,味微苦。(《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10.2 大李仁
長6~10mm,直徑5~7mm。表面黃棕色。(《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11 郁李仁的炮制
南北朝劉宋時期有“凡采得,先湯浸,然削上尖,去皮令凈,用生蜜浸一宿,漉出,陰干,研如膏用”(《雷公炮炙論》)[1]。
宋代有湯浸去皮尖,微炒(《太平圣惠方》);酒浸去皮,湯浸去皮尖麩炒(《圣濟總錄》)[1]。
11.1 郁李仁的炮制方法
11.1.1 郁李仁
11.1.2 炒郁李仁
取凈郁李仁,置炒制容器內,用文火加熱,炒至表面深黃色,有香氣逸出,取出[1]。用時搗碎[1]。
11.2 成品性狀
郁李仁呈卵形,一端尖,一端鈍圓,表面黃白色或淺棕色,種皮薄,種仁乳白色,富油性[1]。氣微,味微苦[1]。
炒郁李仁表面深黃色,斷面淺黃色,有香氣[1]。
11.3 質量要求
本品含苦杏仁苷(C20H27NO11)不得少于1.5%[1]。
11.4 炮制作用
生郁李仁用于腸燥便秘,水腫脹滿,如治療津枯便秘的五仁丸(《中藥成藥制劑手冊》)[1]。
炒后藥性較緩,適于老人、體虛及產后便秘,用法與生品相同[1]。炒后可起到殺酶保苷的作用[1]。
11.5 貯存方法
12 性味歸經
13 郁李仁的功效與主治
郁李仁具潤燥滑腸、下氣、利水的功能[1]。
生郁李仁用于腸燥便秘,水腫脹滿[1]。
炒郁李仁藥性較緩,適于老人、體虛及產后便秘,用法與生品相同[1]。
郁李仁具有潤燥滑腸,利水下氣的功效,治食積氣滯、便澀不通,小便不利,腹水,四肢浮腫,腳氣[3]。
14 郁李仁的用法用量
煎服:3~10g[3]。
15 郁李仁使用禁忌
孕婦慎用郁李仁[3]。
16 郁李仁的化學成分
郁李仁種子含苦杏仁苷、郁李仁苷(Prunuside)、脂肪油、揮發油及有機酸[3]。
17 郁李仁的藥理作用
18 郁李仁的藥典標準
18.1 品名
郁李仁
Yuliren
PRUNI SEMEN
18.2 來源
本品為薔薇科植物歐李Prunus humilis Bge.、郁李Prunus jaPonica Thunb.或長柄扁杉8 Prunus pedunculataMaxim.的干燥成熟種子。前二種習稱“小李仁”,后一種習稱“大李仁”。夏、秋二季采收成熟果實,除去果肉和核殼,取出種子,干燥。
18.3 性狀
18.3.1 小李仁
呈卵形,長5~8mm,直徑3~5mm。表面黃白色或淺棕色,一端尖,另端鈍圓。尖端一側有線形種臍,圓端中央有深色合點,自合點處向上具多條縱向維管束脈紋。種皮薄,子葉2,乳白色,富油性。氣微,味微苦。
18.3.2 大李仁
長6~10mm,直徑5~7mm。表面黃棕色。
18.4 鑒別
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10ml,超聲處理15分鐘,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苦杏仁苷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4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3:8:5:2)10℃以下放置的下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磷鉬酸硫酸溶液(磷鉬酸2g,加水20ml使溶解,再緩緩加入硫酸30ml,混勻),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18.5 檢查
18.5.1 水分
不得過6.0%(附錄ⅨH 第一法)。
18.5.2 酸敗度
照酸敗度測定法(附錄ⅨP)測定。
18.5.3 酸值
不得過10.0。
18.5.4 羰基值
不得過3.0。
18.5.5 過氧化值
不得過0.050。
18.6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ⅥD)測走。
18.6.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乙腈-水(12:88)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10nm。理論板數按苦杏仁苷峰計算應不低于3000。
18.6.2 對照晶溶液制備
取苦杏仁苷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0μg的溶液,即得。
18.6.3 供試品溶液制備
取本品粉末(過二號篩)約0.2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0ml,稱定重量,加熱回流1小時,放冷,再稱定重量,用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精密量取續濾液1ml,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18.6.4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計算,含苦杏仁苷(C20H27NO11)不得少于2.0%。
18.7 郁李仁飲片
18.7.1 炮制
除去雜質。用時搗碎。
18.7.2 性狀、鑒別、檢查、含量測定
同藥材。
18.7.3 性味與歸經
辛、苦、甘,平。歸脾、大腸、小腸經。
18.7.4 功能與主治
潤腸通便,下氣利水。用于津枯腸燥,食積氣滯,腹脹便秘,水腫,腳氣,小便不利。
18.7.5 用法與用量
6~10g。
18.7.6 注意
孕婦慎用。
18.7.7 貯藏
置陰涼干燥處,防蛀。
18.8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19 參考資料
- ^ [1] 龔千鋒主編.中藥炮制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3:96.
-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011.
用到中藥郁李仁的方劑
- 郁李仁丹
總微》卷十四:方名:郁李仁丹別名:郁李丸組成:郁李仁半兩(湯浸,去皮,微炒),檳榔半兩,牽牛子1錢...
- 郁李仁粥
ǐrénzhōu《圣惠》卷九十七:方名:郁李仁粥組成:郁李仁1兩(湯浸,去皮尖,微炒),桑根白皮1...
- 郁李仁煮散
zhǔsǎn《圣濟總錄》卷八十五:方名:郁李仁煮散組成:郁李仁(去皮尖,研)1兩,檳榔(生銼)1兩,...
- 宣壅丸
十三:方名:宣壅丸組成:麻子仁2兩(研為膏),郁李仁(去皮)2兩(研為膏),陳橘皮1兩,羌活1兩,...
- 郁李仁煎
énjiān《圣濟總錄》卷六十六:方名:郁李仁煎組成:郁李仁(去皮尖雙仁)1兩。主治:積年上氣咳嗽...
- 更多用到中藥郁李仁的方劑
用到中藥郁李仁的中成藥
- 五仁丸
仁(炒,去皮尖)各一兩,柏子仁、松子仁各半兩,炒郁李仁一錢,陳皮(另為末)四兩。桃仁一兩,杏仁一兩(...
- 五仁潤腸丸
集》(天津方)。主要成分為地黃、桃仁、火麻仁、郁李仁、柏子仁、肉蓯蓉(酒蒸)、陳皮、大黃(酒蒸)、...
- 通幽潤躁丸
g當歸20g苦杏仁(去皮炒)20g火麻仁20g郁李仁20g熟地黃20g地黃20g黃芩80g檳榔20...
- 痔血丸
0g穿山甲(醋制)20g當歸80g荊芥穗10g郁李仁60g槐花(炒)80g石決明60g芒硝60g沒...
- 舒肝調氣丸
(醋制)32g白芍32g姜黃24g厚樸花18g郁李仁16g沉香16g萊菔子(炒)8g制法:以上二十...
- 更多用到中藥郁李仁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郁李仁
- 《普濟方》:[卷三十九大腸腑門]大便秘澀不通(附論)
桂(去粗皮)肉蓯蓉(酒浸切焙)牛膝(炒)白術(郁李仁外。利為茱萸湯治脹滿閉不下。大黃丸治百病轉失氣...
- 《普濟方》:[卷三百三十五婦人諸疾門]血分水分腫滿
人血分、水分腫滿。椒仁甘遂續隨子(去皮研)附子郁李仁黑牽牛五靈脂(碎研)當歸吳茱萸延胡索(各半兩)...
- 《普濟方》:[卷一百六諸風門]風秘(附論)
大便秘澀。牽牛子(二兩生一兩炒)大黃(銼半兩)郁李仁(去皮尖半兩)芎(一兩)枳殼(去瓤麩(各一兩)...
- 《普濟方》:[卷一百七十四積聚門]結瘕
芍藥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吳茱萸(陳者淘七遍炒)郁李仁(湯退去皮別研如膏)訶黎勒(煨去核各三分)荊三...
- 《圣濟總錄》:[卷第七十三]結瘕
其脈弦而緊,防己散方防己(煮)訶黎勒(煨去核)郁李仁(湯退皮研如膏)白術檳榔(銼各一兩半)吳茱萸(...
- 更多古籍中的郁李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