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詞條:月經周期性精神病 (最后修訂于2009/1/6 22:10:57)[共652字]
摘要:
在精神科領域里,有一個方面一直是由我國領先的,那就是月經周期性精神病。專家注意到不少婦女每在月經來潮前2周情緒不佳,焦慮煩躁,稱為“經前緊張綜合征”。但是另有一些婦女情況更為嚴重,精神失常,甚至出現妄想幻覺,然而一旦月經來潮,病情霍然痊愈;下月又復如此。
......
>>>查看全文
相關文獻:
- 月經周期性精神病
概述在精神科領域里,有一個方面一直是由我國領先的,那就是月經周期性精神病。專家注意到不少婦女每在月經來潮前2周情緒不佳,焦慮煩躁,稱為“經前緊張綜合征”。但是另有一些婦女情況更為嚴重,精神失常,甚至出現妄想幻覺,然而一旦月經來潮,病情霍然痊愈;下月又復如此。病因病理病機以前曾經認為,問題在于性激素的不足,通過補充黃體酮的方法,可以調整體內黃體素與雌激素的比例,從而治愈疾病。通過多年實踐,可以看出問
- 黃體酮治療男性周期性精神病1例報告
周期性精神病,一般認為以女性為多見,多數與月經周期有關,男性則很少見。1例男性周期性精神病使用黃體酮治療,獲滿意療效,現報告如下。1病歷摘要患者,男,22歲,未婚,自感全身時大時小,牙齒時緊時松,疑人嘲笑他3個月,于1986年9月20日入院,入院診斷為精神分裂癥。經用奮乃靜、氯丙嗪等治療30天,好轉出院。又于1987年7月20日無明顯原因突然起病,表現失眠,躺在床上輾轉不安,或在房間徘徊不定,情
- 21例周期性精神病患者的隨訪分析
診斷為周期性精神病的入組,而不能排外有把周期性精神病診斷為其它病的。【參考文獻】 [1]蘭智勇.男性周期性精神病1例報告[J].四川精神衛生,2007,(03):165. [2]顏文偉.是月經周期性精神病,還是精神分裂癥[J].上海精神醫學,2007,19(03):187-188. [3]徐玲燦,翟書濤.周期性精神病的隨訪研究[J].臨床精神醫學雜志,1998,(04):223.作者單位:江
- 周期性精神病有哪些表現?
周期性精神病的表現較多,一般分為前驅癥狀,精神癥狀和軀體癥狀。 (1)前驅癥狀:大多突然起病,持續1~2天,如頭痛、頭昏、失眠、腰痛、口干、食欲改變、情緒不穩定、失眠、嗜睡等。若同一病人,前驅癥狀每次發作是一樣的。 (2)精神癥狀:大多數于經前數天開始,經過1~2周好轉,極少于月經結束時出現癥狀,但絕無月經周期前半期起病者。同一病人每次發病與月經的關系是一致的。 ①意識混亂:又稱錯亂狀態,
- 周期性精神病怎樣治療?
可隔日或每日一次,可連用6次左右。 (2)預防復發:內分泌制劑為治療本病的首選藥物。常用內分泌制劑有:①睪丸酮,一般采用丙酸睪丸酮25mg肌肉注射,每周1~2次,12~24次為一療程。②黃體酮,于月經前10天開始肌肉注射,每次10mg,每日1次,經期停用,必要時可增加至20mg。③避孕藥,常用的有復方炔諾酮和復方甲基孕酮片,月經來潮的第3~5天服用,每晚1片,連服22天為一療程,待下次月經來潮后
- 周期性精神病治療及隨訪2例
,這一次未再出現精神癥狀,完成1個療程痊愈出院,5年隨訪無復發。 討論: 黃體酮是孕激素,可調節內分泌激素平衡紊亂,還可以間接的調節間腦-垂體系統的平衡失調和改變間腦的不穩定性、脆弱性。經過周期性精神病2例的治療及隨訪表明周期性精神病是獨立疾病,在發作期對抗精神病藥物增減無密切關系,對內分泌制劑確有明顯的反應。而且周期性精神病的近、遠期預后好,可恢復到病前狀態。 作者單位:133000吉林
- 淺談與月經相關的精神障礙
自然好轉。經前期緊張綜合征一般不需要治療,預后良好,到了一定年齡會自然好轉。經過心理治療,了解月經的正常生理,消除其不必要的緊張情緒,必要時可服用少量的羅通定和維生素B1、谷維素。1.2周期性精神病月經周期性精神病多見于女性,并與月經周期有關。在月經來潮前大約1周左右突然發病,1~2天內達高峰。表現為興奮躁動,激惹性明顯增高,為小事吵鬧,甚至哭鬧;也可表現為任性不羈,刁難固執。有些患者還可伴有片段
- 何少山女科診治特色(月經后期、閉經、月經稀少等)
。其中主要有沖任督帶四脈,而沖任與經候關系尤為密切。經水乃沖任之脈所主,沖任者,其脈均起于胞中,沖為十二經脈之海,又稱為血海,主要功能是調節十二經脈的氣血和全身氣血的運行,對已發育的女子來說,能調節月經;任為諸陰之海,且主胞胎,主要功能是聯系和調節足三陰經脈間的相互協調,以及全身精、血、津液等陰液的相互作用。沖任二脈間的功能作用不是孤立的,必須相互依存、相互協調、相互統一,如有一方偏盛偏衰,就是沖
- 周期性結膜充血與月經周期的關系
[關鍵詞]眼科學;結膜充血;月經周期本文作者在臨床工作中發現有些青年女性患周期性結膜充血,與月經周期有一定關系,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病例1,女,25歲。因雙眼紅,眼部不適3年來院就診。訴長期患有慢性結膜炎,使用抗生素及糖皮質激素類眼液,療效不佳。查:雙眼視力5.2,雙眼瞼結膜充血明顯,有少許濾泡,球結膜充血,血管增粗、彎曲,無分泌物。追問病史,發現患者眼部不適、充血,呈周期性,月經前尤甚。就
- 月經周期的荷爾蒙變化可影響人類大腦及行為
2005年05月31日《科學時報》9月經周期中的荷爾蒙變化過程,可對人類大腦及其行為產生重要的影響。在月經周期的不同階段,神經細胞表達出抑制性神經傳遞素GABA受體的不同亞型,這一分子水平上的研究新進展,已經發表在6月份出版的《自然—神經科學》期刊上。高達78%的患有癲癇的女性,在被稱為月經性癲癇的黃體酮下降階段,會出現更多的癲癇發作癥狀。有5%的行經婦女,出現了經前煩躁癥(PMDD),她們常常在
- 第五節 月經周期的調節機制及臨床表現
第五節 月經周期的調節機制及臨床表現 下丘腦在中樞神經系統控制下,受到興奮即產生Gn-RH,通過丘腦下部與垂體之間的門脈系統進入垂體前葉,使之分泌FSH和少量LH。這些垂體激素使卵巢內的卵泡發育成長,并隨著卵泡的逐漸成熟而分泌愈來愈多的雌激素,促使子宮內膜增生。日益增多的雌激素,將對下丘腦和垂體產生負反饋作用,使FSH的分泌減少,但促進LH的分泌。排卵前LH分泌明顯增多,卵泡生長迅速,終至破裂而
- 米非司酮療程長短對月經周期及月經量的影響
【摘要】目的探索米非司酮長短療程對月經周期的影響。方法50例月經周期正常而月經量過多患者隨機分成四組,第一組(對照組)10例于月經第1天開始口服米非司酮片劑12.5mg每日1次(qd)×30天;后三組始于月經第14天,劑量為第一組的一半即6.25mg。各組例數及療程分別為12例(6.25mg/d)×12天,13例(6.25mg/d)×8天,15例(6.25mg/d)×4天,觀察各組月經周期、月經量
- 《女科經綸》:[卷一月經門]月經紫黑屬熱非寒論
朱丹溪曰∶經水者,陰血也。陰必從陽,故其色紅,稟火色。血為氣之配,氣熱則熱,氣寒則寒,氣滯則滯。為氣之配,因氣而行。見有成塊者,氣之凝也。將行而痛者,氣之滯也。來后作痛者,氣血俱虛也。錯經妄行者,氣之亂也。色淡者,虛而有水混之也。紫者,氣之熱也。黑者,熱甚也。今人見紫黑成塊作痛,率指為風冷乘之,用溫熱劑,禍不旋踵。經云∶亢則害,承乃制。熱甚必兼水化,故熱則紫,甚則黑也。且婦人性多忿郁,嗜欲倍加,臟
- 《女科經綸》:[卷一月經門]月經過期不及期為有火無火論
趙養葵曰∶經水如不及期而來者,有火也,宜以六味丸滋水,則火自平矣。如不及期而來多者,本方加海螵蛸、柴胡、白芍。如半月或十日而來,且綿延不止,此屬氣虛,用補中湯。如過期而來者,火衰也,本方加艾葉。如遲而色淡者,本方加桂。此其大略也。其間亦有不及期而無火者,有過期而有火者,多寡不同,不可拘于一定。當察脈之遲數,視稟之虛實強弱,但以滋水為主,隨證加減。凡紫與黑色者,多屬火旺之甚。亦有虛寒而紫黑者,不可不
- 《女科經綸》:[卷一月經門]月經不調屬憂思郁怒所致論
方約之曰∶婦人以血為海。婦人從于人,凡事不得專行。每多憂思忿怒,郁氣居多。書云∶氣行則血行,氣止則血止。憂思過度則氣結,氣結則血亦結。又云∶氣順則血順,氣逆則血逆。忿怒過度則氣逆,氣逆則血亦逆。氣血結逆于臟腑經絡,而經于是乎不調矣。慎齋按∶以上六條,序婦人經水不調之由也。婦人以血用事,故病莫先于調經。而經之所以不調者,或本于合非其時,或屬于陰陽相勝。或感于風冷外邪,或傷于憂思郁怒。皆足以致經候不調
- 《婦科玉尺》:[卷一月經]治月經病方
(各五分)地骨皮香附蒼術山梔(各一錢)川芎(七分)神曲(八分)甘草(三分)山梔湯治脾病。山梔木通(各錢半)黃芩(一錢)白術陳皮(各二錢)甘草(三分)半夏木通湯治氣痛。白術茯苓木通半夏甘草黃連白術湯治月經來止。多少不勻。白術(四錢)黃連陳皮(各二錢半)丹皮(二錢)木通茯苓山萸人參(各錢半)炙草(三分)蒼莎丸調中散郁。蒼術香附(各四兩)黃芩(二兩)蒸餅丸。姜湯下。失笑散治經水時行時止。心痛。蒲黃五靈脂
- 《女科經綸》:[卷一月經門]婦人月經不行成諸病
思忿怒,郁結不行,外因飲冷形寒,惡露凝滯,此不調不通,作痛發熱所由也。治者調其氣而破其血,開其郁而補其虛,涼血清熱。治血病,以行氣為先,香附之類是也。熱則流通,寒則堅凝,須以熱藥為佐,肉桂是也。又有月經不行,四肢發腫者,屬瘀血滲入脾經也,宜辛溫以導之。又有月經上行口鼻者,是火載血上,氣之亂也,四物加梔子、黃連、丹皮、犀角。慎齋按∶以上三條,序婦人經不行致病也。婦人有因病而致經不調者,有因經不調而致
- 《女科經綸》:[卷一月經門]女子月經非天癸之辨論
馬玄臺曰∶經云,女子二七天癸至,天癸者,陰精也。腎屬水,癸亦屬水。由先天之氣蓄極而生,故謂陰精為天癸。王冰以月事為天癸者,非也。男女之精,皆可以天癸稱。今王注以女子之天癸為血,則男子之天癸亦為血耶?男女當交媾之時,各有精,而行經之際方有其血,未聞交媾時可以血言也。至云精開裹血,血開裹精者亦非。《靈樞》云∶兩神相摶,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者是也。但女子之精,以二七而至,而其月事,亦與此時同其候也
- 《女科經綸》:[卷一月經門]女子月經本任沖二脈血海有余論
馬玄臺曰∶任沖二脈,奇經八脈之二也。經云任主胞胎,沖為血海。今二脈俱通,月事而下。《靈樞》云∶沖脈、任脈,皆起于胞中。又云∶沖脈為血之海。又云∶血海有余。按∶血海之海,雖曰既行而空,至七日后而漸滿,如月之盈虧相似。當知血海之有余,以十二經皆然,非特血海之滿也,故始得以行耳。《女科經綸》清蕭塤公元1644-1911年
- 月經水
月經水 名詞。《本草蒙筌》卷十二“人部”:“月經水治女勞復,并解箭毒”。月經水指月經之血。作者:
- 月經過少
月經過少 病名。亦名月經澀少、月經滯澀、經水否澀、經水澀少、經乍來乍少等。指月經能按時而來,但經血量少于正常,或行經時間過短,量亦過少,甚至點滴一、二日即凈。按其原因之不同,有血虛月經過少、血寒月經過少、血瘀月經過少、腎虛月經過少或痰濕月經過少等。詳參各條。作者:
- 月經澀少
月經澀少 病證名。出《女科指掌·調經門》。指月經過少。詳該條。作者:
- 月經病
月經病 病名。是指月經周期、經期、經量的異常或伴經色、經質的異常;月經的非生理性停閉;或多次伴隨月經周期,或于絕經前后所出現的有關癥狀為特征的一類疾病。以月經周期異常為主的病有月經先期、月經后期、月經先后不定期;以經期異常為主的病有經期延長;以經量異常為主的病有月經過多,月經過少、月經時多時少;經色異常的有經來色淡、經來色紫、經來如黃泥水、月經來如膽水等;經質異常的如經來成塊、經來如牛膜片等;非
- 月經過多
月經過多 病名。出《圣濟總錄》卷一百五十二“經血暴下”篇小薊根湯方。亦名月候過多、經乍來乍多。指月經周期雖準,但經血較常量明顯增多,或經行時間延長,超過七、八天以上,量亦增多。按其形成原因之不同,有氣虛月經過多、血熱月經過多、勞傷月經過多等癥型。詳見各條。作者:
- 月經不調
月經不調 病名。出《千金要方》卷四:“月經不調”篇。又有月水不調、月使不調、月經不勻、月候不調、失信、經水無常、經水不定、經水不調、經不調、經氣不調、經血不定、經脈不調、經候不勻、經候不調等名。《婦科玉尺》:“經貴乎如期,若來時或前或后,或多或少,或月二、三至,或數月一至,皆為不調。”但現月經不調則泛指月經的周期、血量、血色和經質的異常。常見的有月經先期、月經后期、月經先后無定期、月經過多和月經
- 月經過少、過頻或不規則陰道出血會影響懷孕嗎?
月經過少是指月經周期正常,但每次行經的天數短于2~3天,月經量少,僅需少量或甚至不用月經墊,經血呈暗紫色或粉色。 引起月經過少的原因有:①下丘腦、垂體功能低下:多由于精神因素,全身疾病或長期服用避孕藥等,抑制了垂體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而導致月經過少,也可由于先天發育不良引起。②某些婦科疾病,是引起月經過少的常見原因,如子宮內膜結核破壞了部分或全部子宮內膜而致月經過少甚至閉經。③刮宮手術:由于機械性損
- 月經先期
月經先期 病證名。出《竹林女科證治》。即經行先期。詳該條。作者:
- 月經落后
月經落后 病證名。出《女科指掌·調經門》。即經行后期。詳該條。作者:
- 月經過稀會影響懷孕嗎?
月經過稀是指月經周期在40~50天以上或更長一些時間。月經過稀常由于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失調,使卵泡期延長或排卵異常。月經過稀患者無排卵或卵巢黃體功能不足的比例高于正常月經周期者,月經周期越延長,越不規律,上述比例越高,有時是閉經的先兆。 月經過稀的常見原因有:①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低下。②多囊卵巢。③月經過稀合并泌乳、甲狀腺、腎上腺功能不足等,上述原因均可導致不孕或受孕困難。
- 勞傷月經過多
勞傷月經過多 病證名。月經過多證型之一。多因婦女在行經期間攝生不慎,勞傷過度,沖任或胞脈受損所致。癥見月經量過多,持續時間長,血色暗,面色萎黃,體倦乏力,或有腰腹酸墜等。治宜固沖止血,方用安沖湯、云南白藥等。作者:
- 月經不行
月經不行 病名。出《圣濟總錄》卷一百五十一:“婦人月水不通”篇中。即經閉。詳該條。作者:
- 月經前期
月經前期 病證名。出《女科秘要》卷三。即經行先期。詳該條。作者:
- 氣虛月經過多
氣虛月經過多 病證名。屬月經過多證型之一。多因素體虛弱,或久病體虛,或憂思傷脾,中氣不足,統攝無權,沖任不固,血隨氣陷,以致月經過多,或經行時間延長,色淡質稀,面色(白光)白,氣短懶言,心悸怔忡,形寒畏冷,小腹空墜,肢軟乏力等。治宜補氣攝血,健脾固沖。方用補中益氣湯、舉元煎、歸脾湯等。作者:
- 月經滯澀
月經滯澀 病證名。指經行滯澀不爽,經量較少。多因營血不足或氣血運行受阻所致。出《圣濟總錄》卷一百五十一“婦人月水不通”篇:“治婦人月經滯澀”,治宜“調順榮氣,姜黃散方(姜黃半兩、丁香半兩、當歸炒一兩、芍藥一分,上四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溫酒調下,日二)。”參見經行后期、月經過少條。作者:
- 月經后期
月經后期 病證名。出《女科秘要》卷三。即經行后期。詳該條。作者:
- 月經或前或后
月經或前或后 病證名。出《女科秘要》卷三。即經行先后無定期。詳該條。作者:
- 月經不通
月經不通 病證名。出《圣濟總錄》卷一百五十一“婦人月水不通”篇下。即經閉。詳該條。作者:
- 腎虛月經過少
腎虛月經過少 病證名。月經過少證型之一。多因先天稟賦薄弱,腎氣不能按時充盈,或后天傷腎,腎精衰少,無精化血,精血不足,血海不盈以致月經素少或漸少,色黯紅,質稀,頭暈耳鳴,腰膝酸軟。治宜補腎養血,用當歸地黃飲加黃芪。作者:
- 當歸補血合劑治療月經不調65例
。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病例65例,年齡最小21歲,最大44歲,其中21~30歲的43例,31~40歲的20例,40歲以上2例;月經期提前者12例,延后者25例,不定期者15例,月經量少者13例;血寒凝滯型(月經周期延后,量少,色黯有血塊,小腹冷痛,得熱減輕,畏寒肢冷,苔白,脈沉緊)28例,肝血虧虛型(月經周期延后,量少,色淡無塊,小腹隱痛,頭暈眼花,心悸少寐,面色蒼白或萎黃,
- 宮內放置節育器后為什么會導致月經不調?
婦女以往月經正常,放置節育環后出現月經先期、量多、經期過長、陰道不規則流血、血性白帶等,稱為“放置節育環后月經失調”。 放置節育環一般不會引起月經失調,但也有不少育齡期婦女。由于素體不足,或精神過度緊張,或放環操作過程中損傷,或避孕環的型號大小不符等,而出現月經失調。 (1)脾腎虧虛:素體脾腎不足,或流產、生產損傷氣血,房勞過度,損傷腎氣,致使脾腎虧損,固攝不利,再加放環損傷,對子宮產生刺激而
- 輸卵管結扎后月經不調是怎么回事?
婦女以往月經正常,進行輸卵管結扎之后,出現月經周期紊亂,經量過多或過少,以及痛經、閉經、月經稀發等,稱為“輸卵管結扎后月經失調”。 進行輸卵管結扎一般不會引起月經失調,多是由于對手術的過度緊張、恐懼,或身體素虛,又加手術損傷而引起。 (1)氣滯血瘀:婦女對此手術顧慮過大,恐懼緊張,或在自不情愿的情況下進行手術,致使氣機郁滯,血行不暢,沖任功能失調而致月經失常。 (2)氣血不足:素體虧虛,或流
- 月經對癲癇有什么影響?
月經是婦女的生理現象之一,它的產生和體內雌激素有直接關系。月經對癲癇的發作有一定的影響,如在經前,癲癇的發作可能會頻繁或加重,還有少數病人只在經前或經期中發作,這種情況稱為經期性癲癇。其具體的機理目前尚不明確,但動物實驗證明了雌激素能直接作用于大腦皮質或全身,有導致癲癇發作的作用。從這一結果來看,月經對癲癇的影響,其實質可能是源于內分泌的變化。作者:不明
- 第十五章 月經病--第一節 閉經
第十五章 月經病 正常月經反映下丘腦-垂體-卵巢(簡稱為性腺軸)神經內分泌的正常調節以及靶器官子宮內膜對性激素的周期反應,其中任何一個環節發生器質性病變或功能性障礙,均可導致不同類型的月經失調。常見者有閉經、功能性子宮出血或月經過多和痛經等。有時病因可能相同,但因所影響的部位或卵泡發育過程中受影響的環節不同,可能出現不同的癥狀,且可互相轉化。第一節 閉經 閉經是婦科常見的一種癥狀,可因全身或局
- 月經過多從瘀辨治體會
月經過多是指月經周期基本正常,經量明顯增多或經期延長。婦科臨床常見的月經過多分為功能性出血和器質性病變兩種。近年來,筆者在不斷學習的同時,應用逐步積累的臨床經驗,對臨床上無手術指征及不愿采取手術治療的上述疾病,采用中醫藥保守治療方法,從瘀辨治本病,獲得滿意療效,報告如下。 1疏肝化瘀法 適用于性情急躁或內向抑郁之人。每因情志不暢發病,情志不暢致肝郁氣滯,氣滯則血瘀,瘀血內阻,新血不得歸經。癥見
- 什么是月經?
月經是指有規律的、周期性的子宮出血。嚴格說來,伴隨著這種出血,卵巢內應有卵泡成熟、排卵和黃體形成,子宮內膜有從增生到分泌的變化。但是在臨床上常有不經過排卵而有子宮出血的現象,叫做無排卵性月經。 月經第一次來潮稱為初潮,初潮年齡大多數在13~15歲之間,但可能早在11~12歲,晚至17~18歲。我國各地區初潮年齡相差不大,但體弱或營養不良者初潮可較遲,體質強壯及營養良好者,初潮可提早。 出血的第
- 第二節 月經生理調節
第二節 月經生理調節 女性自青春期到更年期,生殖器官出現周期性變化,稱“性周期”。由于最明顯的外在表現為月經,因而稱“月經周期”。這種周期性變化,是通過在中樞神經系統控制下的下丘腦、垂體、卵巢(稱為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內分泌系統的興奮和抑制作用來調節的(圖15)。圖15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相互間關系示意圖虛線示負反饋 一、下丘腦性激素 位于腦底部,其中間隆突細胞能分泌肽類激素,具有高度生物
- 微波治療合并嚴重內科疾病的月經過多
【摘要】目的探討微波子宮內膜去除術治療合并嚴重內科疾病的月經過多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采用頻率9.2GHz功率30W的微波行子宮內膜去除術治療13例合并嚴重內科疾病月經過多患者,并術后隨診1~2年。結果13例患者全部順利完成手術。平均手術時間191.53±16.38s,除1例術后發生子宮肌炎,治愈出院,無其它并發癥發生。術后隨診1~2年成功率84.63%。術后80%以上達到閉經,周期性點狀出血,少
- 研究首次顯示出哮喘和花粉熱與月經不調有關
尼亞、冰島、挪威和瑞典的非妊娠女性進行了一次信件調查。平均隨訪8年。對26-42歲女性,月經不調分別增加了54%和29%的哮喘和花粉熱風險,而且月經不調增加的哮喘風險幾乎是花粉熱的2倍。對年長女性,這種聯系就弱一些,月經不調與新發作的哮喘不顯著相關。“本研究首次表明哮喘和過敏與月經周期不規律有關”,作者表示,“這些結果提出了以前一項研究顯示的哮喘女性是否低生育力疾病發病更多的問題”。作者:自動采集
- 青春期月經稀發的病因病機是什么?
青春期婦女月經兩月一行,或三月一至,甚則半年以上方來一次,沒有一定規律者,稱為“青春期月經稀發”。 本病多由于先天腎虛精虧,或氣血不足,沖任失養所致。 (1)腎虛精虧:青春期婦女先天稟賦不足,或后天失養,腎精虧虛,任脈不通,太沖脈不盛,致使月經不能以時而下。 (2)氣血不足:素體脾虛,或飲食過少、偏食等,以致氣血生化不足;或病久損傷,氣血虧耗,致使氣血虧虛,沖任失養,血海不能按時滿盈而出現月
- 哪些成藥便方對結扎后月經不調有效?
①婦科調經片,每服4片,日服3次。 ②調經丸,每服6克,日服3次(上方適用于氣滯血瘀者)。 ③八珍益母丸,每服9克,日服2次。 ④八寶坤順丸,每服9克,日服3次。 ⑤烏雞白鳳丸,每服6克,日服3次(上方適用于氣血不足者)。 ⑥婦科養榮丸,每服6克,日服3次。 ⑦香砂六君子丸,每服6克,日服3次。 ⑧歸芍六君子丸,每服9克,日服3次(上方適用于脾虛失運,痰濕阻滯者)。 (2)簡便驗方
- 血瘀月經過少
血瘀月經過少 病證名。月經過少證型之一。多因瘀血內停,沖任胞脈受阻,血行滯澀而月經量少。瘀血因寒凝者,經行量少,色暗有塊,小腹涼痛甚于脹,喜溫拒按,血塊下后痛減,治宜溫經活血行瘀,方用少腹逐瘀湯或過期飲;瘀血因于氣滯者,癥見經血量少,色紫有塊,少腹脹甚于痛,排氣后脹痛較減,治宜行氣活血,方用膈下逐瘀湯、七制香附丸等。作者:
- >>點此搜索更多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