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3 概述
穴位 | 攢竹 | ||
漢語拼音 | Cuanzhu | ||
羅馬拼音 | Tsanchu | ||
美國英譯名 | Driling Bamboo | ||
各 國 代 號 | 中國 | BL2 | |
日本 | 2 | ||
法 國 | 莫蘭特氏 | V2 | |
富耶氏 | V2 | ||
德國 | B2 | ||
英國 | B2 | ||
美國 | BI2 |
攢竹為經穴名(Cuánzhú BL2)[2]。出《針灸甲乙經》。別名眉頭、眉本、員在、始光、夜光、明光、光明、員柱[3]。屬足太陽膀胱經[2]。攢指簇聚,竹指竹子,該穴在眉頭,眉如竹葉簇聚,故名攢竹[2]。主治頭、目等疾患,如前額痛,眉棱骨痛,目眩,目視不明,目赤腫痛,近視,眼瞼𥆧動,面癱,頭痛,目眩,迎風流淚,胬肉攀睛,眼瞼𥆧動,目翳,頰痛,鼽衄,項強不可回顧,癲癇,尸厥,狂證,小兒驚風,面痛,眼瞼下垂,腰痛,面神經麻痹,現代又多用攢竹穴治療急性結膜炎,慢性結膜炎,淚囊炎,角膜白斑,神經性頭痛等。攢竹穴為治療眼疾和面癱的常用穴[4]。
4 攢竹穴的別名
始光、夜光、明光(《針灸甲乙經》),眉本、眉頭(《黃帝內經素問·氣府論》),光明(《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員在[5]、員柱[5]、矢光[5]、元柱[5]、小竹[5]、眉中[5]。
5 出處
《黃帝內經素問·骨空論》:眉頭二穴。
6 穴名解
攢指簇聚,竹指竹子,該穴在眉頭,眉如竹葉簇聚,故名攢竹[2]。
攢,有聚集之義,兩眉緊蹙謂攢眉;竹,植物名,葉具平行,脈葉柄成鞘[5]。眉猶竹葉,穴在眉內側端,喻如新篁攢生,本穴猶竹葉之蒂柄,《針灸甲乙經》有:“在眉頭陷者中。”因名攢竹[5]。
7 所屬部位
8 員在的定位
攢竹穴位于眉毛內側端,當眶上切跡處[3]。
攢竹穴在足太陽膀胱經中的位置
攢竹穴在面部的位置
攢竹穴的位置
攢竹穴的位置(血管)
攢竹穴的位置(肌肉)
9 員在穴的取法
攢竹穴位于面部,眉頭凹陷中,額切跡處。正坐仰靠取穴[2]。
正坐仰靠或仰臥位,在眉毛內側端,眶上切跡處取穴。
正坐仰靠或仰臥位,眉頭邊緣,入眉毛約0.1寸處取穴[9]。
10 員在穴穴位解剖
攢竹穴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枕額肌、眼輪匝肌。有額動、靜脈。分布著額神經內側支。皮膚由額神經的滑車上神經支配。皮下組織內有眶上動、靜脈的分支。枕額肌的額腹和眼輪匝肌的眶部肌纖維互相移行。以上諸肌均屬表情肌,由面神經的顳支支配。動脈來自眼動脈的終支額動脈。
10.1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眼輪匝肌[2]。
10.2 穴區神經、血管
淺層有滑車上神經和動脈的分支分布;深層有面神經顳支和額動脈分支分布[10]。
布有額神經內側支和額動、靜脈[3]。
11 員在穴的功效與作用
攢竹穴在眉頭凹陷處,下近于眼部,上近于眶上及前額部,因此可治療眼目、眶骨、前額及眉棱骨等局部病[4]。
足太陽經膀胱經的經脈循行過于腰部,根據“經脈所過,主治所及”的原理,故可治療腰痛疾病[4]。
12 員在穴主治病癥
攢竹穴主治頭、目等疾患,如前額痛,眉棱骨痛,目眩,目視不明,目赤腫痛,近視,眼瞼𥆧動,面癱,頭痛,目眩,迎風流淚,胬肉攀睛,眼瞼𥆧動,目翳,頰痛,鼽衄,項強不可回顧,癲癇,尸厥,狂證,小兒驚風,面痛,眼瞼下垂,腰痛,面神經麻痹,現代又多用攢竹穴治療急性結膜炎,慢性結膜炎,淚囊炎,角膜白斑,神經性頭痛等。
攢竹穴主治前額痛、眉棱骨痛、目眩、目視不明、目赤腫痛、近視、眼瞼(+目閏)動、面癱[10]。
攢竹穴主治頭、目等疾患,如頭痛目眩、目赤腫痛、迎風流淚、胬肉攀睛、眼瞼𥆧動、目翳、頰痛、鼽衄、項強不可回顧、癲癇、尸厥、狂證、小兒驚風等[2]。
攢竹穴主治頭痛,眉棱骨痛,面癱,面痛,目視不明,目赤腫痛,眼瞼下垂,迎風流淚;腰痛[9]。
攢竹穴主治頭痛,目眩,目翳,目赤腫痛,迎風流淚,近視,眼瞼𥆧動,眉棱骨痛,以及急、慢性結膜炎,面神經麻痹等[3]。
現代又多用攢竹穴治療結膜炎、淚囊炎、角膜白斑、面神經麻痹、神經性頭痛等[2]。
攢竹穴治瘛疭、戴眼、頭目風熱諸疾[5]。小兒患天吊,一老中醫以毫針針刺攢竹及眉上,共取三穴,稍微捻轉,其睛立正,病家嘆為神奇[5]。
1.五官科系統疾病:近視眼,淚囊炎,視力減退,急性結膜炎,眼肌痙攣;
2. 精神神經系統疾病:頭痛,眶上神經痛,面神經麻痹,膈肌痙攣;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治療眼病,可向下斜刺0.3~0.5寸[9];
治療頭痛面癱可平刺透魚腰0.5~0.8寸,局部有麻脹感并向眼眶放散;或用三棱針點刺出血[9]。
沿皮刺0.5~1寸;或點刺出血[3]。
平刺0.5~1寸透魚腰穴,治療頭痛,面癱,局部酸痛。
13.2 灸法
不灸[2]。
攢竹穴禁灸。
不宜灸[10]。
14 員在穴的配伍
攢竹穴配風池、合谷,有祛風清熱鎮痛的作用,主治目赤腫痛,流淚。
攢竹配肝俞、腎俞、風池、角孫、太陽、光明,治視神經萎縮、視網膜出血[9]。
15 文獻摘要
《針灸甲乙經》:頭風痛、鼻鼽衄、眉頭痛、善嚏、目如欲脫、汗出寒熱、面赤、頰中痛、頸椎不可左右顧、目系急、瘛疭,攢竹主之。痔痛,攢竹主之。小兒癇發、目上插,攢竹主之。
《備急千金要方》:項強急痛不可顧,癇發瘛疭,狂走不得臥,心中煩。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治眼中赤痛及瞼瞤動。
16 研究進展
16.1 針刺麻醉
16.1.1 對眼部手術有良好的針刺麻醉效應
如以攢竹透睛明對斜視患者進行手術麻醉,其優良率達85.86%,并證明同側較對側效果好,留針比不留針效果好,耐痛閾、兩點辨別測定均支持同側效果優于對側,并與手術評級相符[9]。
16.1.2 對胃的大部分切除有良好的針刺麻醉效應
采用攢竹透攢竹、聽會,針刺對胃的大部分切除進行觀察,經比較發現,此法較采用腹部腧穴針刺麻醉效果好,可使內臟牽拉反應較輕。證實針刺麻醉優良率較高[9]。
16.2 減慢心率
針刺攢竹可使心率減慢[9]
16.3 抑制膈肌痙攣
針刺攢竹可抑制膈肌痙攣[9]。
16.4 治療呃逆
指壓或針刺攢竹,治療85例,有很好療效。
16.5 治療眶上神經痛
電針攢竹,治療46例,有較好療效。
16.6 痔瘡術后疼痛
針刺治療75例,有很好療效。
16.7 治療腰背痛、腰扭傷
據報道針攢竹為主,治療453例,有很好療效。
16.8 治療眼肌無力
據報道針攢竹等,治療365例,有很好療效。
16.9 治療急性結膜炎
據報道攢竹配太陽放血,治療253例,有較好療效。
16.10 治療視神經萎縮
據報道取攢竹等,治療53例,69只眼,有較好療效。跟蹤1年,視力未再下降。
16.11 治療眼瞼痙攣
據報道取攢竹透魚腰,有較好療效。
17 參考資料
-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針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44.
- ^ [2]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針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770.
-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81.
- ^ [4]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針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24.
- ^ [5] 柴鐵劬.針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 ^ [6] 孫國杰主編. 針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75.
- ^ [7] 孫國杰主編. 針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89.
- ^ [8]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9]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針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24.
- ^ [10] 孫國杰主編. 針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75.
古籍中的員在
- 《神應經》:頭面部
頭痛∶百會上星風府風池攢竹絲竹空小海陽溪大陵后溪合谷腕骨中沖中渚昆侖陽陵頭強痛∶頰車風池肩井少海后溪...
- 《針灸大成》:[卷八]頭面門
頭痛∶百會上星風府風池攢竹絲竹空小海陽溪大陵后溪合谷腕骨中沖中渚昆侖陽陵頭強痛∶頰車風池肩井少海后溪...
- 《針灸聚英》:[卷四下雜病歌]頭面
頭痛百會上星中。風府攢竹小海攻。陽后合谷穴。腕骨中渚絲竹空。風池昆侖陽陵等。頭偏痛者針頭維。腦瀉囟會...
- 《刺灸心法要訣》:[卷七]頭部主病針灸要穴歌
主刺頭風疼,目痛如脫淚不明,禁灸隨皮三分刺,兼刺攢竹更有功。【注】頭維、攢竹二穴,主治頭風疼痛如破,...
- 《針灸大成》:[卷九]治癥總要
攢竹二間問曰∶此癥緣何而得?答曰∶皆因暴痛未愈,在路迎風,串入眼中,血不就舍,肝不藏血,風毒貫入,...
- 更多古籍中的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