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yuan-primary point[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原穴爲經穴分類名[1]。原,即本原,原氣的意思[2]。原穴指位於四肢肘膝關節以下,爲臟腑原氣經過和留止之處的特定穴[3]。出《黃帝內經靈樞·九針十二原》。十二經皆有原穴,其中陰經“以輸(穴)爲原”。原穴位於四肢腕踝關節附近,主治和診斷相應臟腑病症。原氣來源於臍下腎間,是人體生命的本源,是維持生命活動最基本的動力。原氣與三焦有密切關係,三焦是原氣的別使,導源於腎間動氣,通達全身,對維持人體正常生命活動有着密切關係。臟腑病變,往往反應於十二原穴,刺激原穴對治療臟腑病變又有着重要意義。《黃帝內經靈樞·九針十二原》篇說:“五臟有疾也,應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應,而知五臟之害矣。”“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臟六腑之有疾也。”
十二經脈各有一原穴。陰經的原穴與五輸穴中的輸穴相同,陽經則於輸穴之外另有原穴。《黃帝內經靈樞·九針十二原》:“五臟有疾也,應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應,而知五臟之害矣。”《難經·六十六難》:“闡述爲:“臍下腎間動氣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經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也,主通行三氣,經歷於五藏六府。原者,三焦之尊號也,故所止輒爲原。五藏六府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說明了原穴的重要性,能主治五臟六腑的病變。近代還因此作爲一經的代表穴用於經絡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