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詞條: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
摘要:
是由于腎上腺皮質腫瘤或增生,致醛固酮分泌增多、水鈉潴留,體液容量擴張而抑制了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的一種內分泌疾病。根據病因不同可分為醛固酮瘤、特發性酮固酮增多癥、酮固酮癌、異位醛固酮的分泌的腫瘤和糖皮質激素可抑制性醛固酮增多癥。醛固酮瘤最為常見約占60%~90%。
查看全文 [ 最后修訂于2009/1/8 2:52:36 488字 ]
相關詞條:
- 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臨床路徑(2010年版)
拼音:yuánfāxìngquángùtóngzēngduōzhènglínchuánglùjìng(2010niánbǎn)英文:基本信息:《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臨床路徑(2010年版)》由衛生部于2010年12月10日《衛生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心血管內科專業9個病種臨床路徑的通知》(衛辦醫政發〔2010〕197號)印發。發布通知:衛生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心血管內科專業9個病種臨床路徑的通知衛辦醫政發〔...
- 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臨床路徑(2016年版)
拼音:yuánfāxìngquángùtóngzēngduōzhènglínchuánglùjìng(2016niánbǎn)英文:基本信息:《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臨床路徑(2016年版)》由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于2016年12月2日《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于實施有關病種臨床路徑的通知》(國衛辦醫函〔2016〕1315號)印發。發布通知: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于實施有關病種臨床路徑的通知國衛辦醫函...
- 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
堿血癥;血、尿醛固酮增高;安體舒通試驗陽性;低鈉試驗可改善低血鉀和高血壓,高鈉試驗可使輕癥患者低血鉀更明顯。B超、CT、MRI和131I標記膽固醇法行腎上腺掃描,可發現腫瘤或增生。四、鑒別診斷:應與原發性高血壓,腎性高血壓,皮質醇增多癥,嗜鉻細胞瘤及先天性11β-羥類固醇脫氫酸缺陷等相鑒別。治療措施:有腺瘤者應手術切除,增生型可做腎上腺次全切除術,不能手術者可用安體舒通120~240mg/d,并可...
- 小兒高血壓
加,后者增加。疑為皮質醇增多癥時,測24小時尿17-羥類固醇及17-酮類固醇,前者增加而后者正常或稍高,也可測血漿及17-酮類固醇,前者增加而后者正常或稍高,也可測血漿及尿皮質醇濃度均增高。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血漿腎素活性減低而血漿及尿醛固酮濃度增高。至于腎上腺疾患的定位診斷,目前常用B超及CT檢查,尤以B超簡單易行,但對瘤體較小者則應用腎上腺同位素掃描陽性率較高。治療措施:對原發性輕度高血壓應首...
- 老年人高血壓危象
mmHg時,亦能發生高血壓腦病。此外,據文獻報道,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腎小球腎炎、腎動脈狹窄、嗜鉻細胞瘤等繼發性高血壓只要血壓中等程度增高,也有發生高血壓腦病的可能性。少見的原因有主動脈狹窄和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等疾病。高血壓腦病的發生機制相當復雜,至今尚不十分清楚。目前多數學者認為,其發生與腦循環自身調節功能失調有關。在正常情況下,腦血流量在一個相當大的血壓波動幅度內保持恒定。腦動脈口徑大小,動態...
- 老年高血壓危象
mmHg時,亦能發生高血壓腦病。此外,據文獻報道,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腎小球腎炎、腎動脈狹窄、嗜鉻細胞瘤等繼發性高血壓只要血壓中等程度增高,也有發生高血壓腦病的可能性。少見的原因有主動脈狹窄和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等疾病。高血壓腦病的發生機制相當復雜,至今尚不十分清楚。目前多數學者認為,其發生與腦循環自身調節功能失調有關。在正常情況下,腦血流量在一個相當大的血壓波動幅度內保持恒定。腦動脈口徑大小,動態...
- 原發性高血壓
時一定要牢記兩個多數:一是高血壓人群中多數為原發性高血壓;二是繼發性高血壓患者中,多數病因與腎臟有關,包括腎實質(腎實質性高血壓、腎素瘤等)、腎動脈(腎血管性高血壓),以及與腎上腺皮質有關的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與腎上腺髓質有關的嗜鉻細胞瘤。對高血壓患者作鑒別診斷時,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實施每一種繼發性高血壓的每項鑒別診斷措施。治療方案1.基本原則(1)高血壓的治療必須采取綜合措施:不同程度高血壓應分...
- 內分泌性肌病
:慢性皮質類固醇肌病和急性皮質類固醇肌病。3.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性肌無力(myastheniaduetoadrenocorticalinsufficiency)包括兩類: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和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所致的肌無力。4.甲狀旁腺性肌病(myopathycausedbythediseaseofparathyroidglands)包括兩類: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性肌病和甲狀旁腺功能減退性肌病。5.垂...
- 醛固酮
8~415pmol/L(5~15ng/dl)臥位:27.7~138.5pmol/L(1~5ng/dl)尿:2.8~27.7pmol/24h(1~10μg/24h)。化驗結果意義:(1)升高: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腎上腺皮質瘤)、腎上腺皮質增生癥、糖皮質類固醇反應性醛固酮增多癥、繼發性醛固酮增多癥(惡性高血壓、腎血管性高血壓癥、浮腫性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腹水、腎病綜合征、腎素產生腫瘤、Bae...
- 心房肽
拼音:xīnfángtài英文:atrialnatriureticpeptide藥品說明書:別名:心房肽素,人心房利鈉多肽;心鈉素,心房肽適應癥:用于治療高血壓、腎性或肝性腹水、心力衰竭和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等,療效顯著。用量用法:靜滴:每次0.2~0.4mg。規格:粉針劑:0.2mg。...
- 唾液鉀
/L、Na+140mmol/L,一般有商品供應。操作方法:將唾液鉀和標準液用蒸餾水稀釋100倍。用蒸餾水調零,測定標準液和唾液鉀的光強度。正常值:未刺激:19~23mmol/L;刺激后:18~19mmol/L。化驗結果臨床意義:升高:囊性纖維變性癥、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洋地黃中毒。附注:標本收集后應立即送檢。室溫下放置后pH上升,細菌繁殖,析出沉淀,化學成分發生改變。相關疾病: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
- 老年人低鉀血
血pH測定:單純性低鉀血癥患者血pH常增高或正常。但腎小管酸中毒、嚴重腹瀉、糖尿病酮中毒等伴低鉀血癥患者,血pH常降低。血漿腎素活性和醛固酮測定:對血漿腎素活性降低而醛固酮升高的患者,應考慮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兩者都升高者應考慮繼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兩者都降低多為服用甘草浸膏等所致。輔助檢查:心電圖對低鉀血癥有較特異的診斷價值:最早期的表現是ST段壓低、T波平坦、QT間期延長,并出現U波,嚴重高鉀...
- 老年低鉀血癥
血pH測定:單純性低鉀血癥患者血pH常增高或正常。但腎小管酸中毒、嚴重腹瀉、糖尿病酮中毒等伴低鉀血癥患者,血pH常降低。血漿腎素活性和醛固酮測定:對血漿腎素活性降低而醛固酮升高的患者,應考慮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兩者都升高者應考慮繼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兩者都降低多為服用甘草浸膏等所致。輔助檢查:心電圖對低鉀血癥有較特異的診斷價值:最早期的表現是ST段壓低、T波平坦、QT間期延長,并出現U波,嚴重高鉀...
- 老年人低鉀血癥
血pH測定:單純性低鉀血癥患者血pH常增高或正常。但腎小管酸中毒、嚴重腹瀉、糖尿病酮中毒等伴低鉀血癥患者,血pH常降低。血漿腎素活性和醛固酮測定:對血漿腎素活性降低而醛固酮升高的患者,應考慮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兩者都升高者應考慮繼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兩者都降低多為服用甘草浸膏等所致。輔助檢查:心電圖對低鉀血癥有較特異的診斷價值:最早期的表現是ST段壓低、T波平坦、QT間期延長,并出現U波,嚴重高鉀...
- 血漿18-羥-皮質酮
B0。標本應作雙份測定,取其平均值,在標準曲線上查出相應的受檢抗原濃度。正常值:放射免疫法:立位:132~318ng/L臥位(30min):61~137ng/L化驗結果臨床意義:(1)腺瘤型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的18-OH-B濃度升高較增生型原發性醛固酮明顯。(2)上午立位4h,明顯降低者為腺瘤型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明顯升高者為增生型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附注:(1)標本留取同血清皮質醇。但飲食要控...
- 醛固酮增多癥
拼音:quángùtóngzēngduōzhèng英文: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是由于腎上腺皮質球狀帶腫瘤或增生而造成醛固酮分泌增多,導致潴鈉,排鉀,體液容量擴張,抑制了腎素--血管緊張系統。臨床表現高血壓、低血鉀性堿中毒和周期性麻痹,多飲多尿,心電圖示低血鉀。多見于成年人,女性多于男性,男女之比1:3,腎上腺皮質腫瘤,增生予以手術治療,不適于手術者,常用安體舒通治療,同時補鉀,加一般降壓藥。臨床表現...
- 尿氯化物
mmol/d170~255mmol/d以氯化鈉計170~255mmol/d兒童<4mmol·kg-1/d。化驗結果意義:增加: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癥,高氯血癥,應用過多含氯鹽類及藥物等。降低: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長期禁鹽飲食,低滲性失水,腎小管性酸中毒,燒傷,滲出性胸膜炎及滲出性腹膜炎等。化驗取材:尿液化驗方法:尿液其他檢測化驗類別一:尿液檢查化驗類別二:尿液其他檢測參考資料:《新編臨床檢驗與檢查...
- 18-羥基-11-去氧皮質酮
血漿18-羥-脫氧皮質酮正常值:放射免疫法:上午(8:00):0.09~0.46nmol/L下午(4:00):0.06~0.14nmol/L。化驗結果意義:(1)升高: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庫欣病、原發性高血壓。(2)降低:艾迪生病。化驗取材:血液化驗方法:腎上腺激素測定化驗類別一:激素類測定化驗類別二:腎上腺激素測定參考資料:《新編臨床檢驗與檢查手冊》、《新編化驗員工作手冊...
- 尿醛固酮
4.3nmol/24h。化驗結果臨床意義:降低:見于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癥、庫欣綜合征、17-α羥酶缺乏癥、單純脫氧皮質皮質酮分泌過多、11-羥化酶缺乏、利德爾綜合征、特納綜合征等。升高:見于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和繼發性醛固酮增多癥、腎病綜合征、出血、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特發性水腫、體位性高血壓、腎上腺腫瘤、腎上腺髓質增生、妊娠子癇、腎小管性酸中毒、先天性醛固酮增多癥、21-羥化酶缺乏癥、巴特(...
- 尿鈉
00倍。用蒸餾水調零,測定標準液和尿的光強度。正常值:成人:130~260mmol/24h;兒童:<5mmol·kg-1/24h。化驗結果臨床意義:降低:見于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庫欣綜合征、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另外,嘔吐、腹瀉、胃腸道手術造瘺、大面積燒傷等也可使尿鈉排出減少。升高:見于嚴重的腎盂腎炎、腎小管損傷、糖尿病、急性腎上管壞死(少尿期)、尿崩癥、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等。附...
- 腎素活度(PRA)
性醛固酮增多癥(如高腎素型原發性高血壓,單側腎臟疾病伴高血壓,腎素瘤,肝硬變,充血性心衰,低鉀血癥,腎球旁器增生,口服避孕藥等),應用氯塞酮、低壓唑、雌激素、速尿、安體舒通等藥過程中。降低: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特發性或假性醛固酮增多癥,糖皮質類固醇可抑制醛固酮增多癥,腎上腺癌,腎上腺鹽皮質激素合成酶系缺陷,植物神經病變伴體位性低血壓,高鉀血癥,應用血管緊張素、可樂定、脫氧皮質酮、甲基多巴、β-腎...
- 血管緊張素2
2英文名:angiotensin2別名:血管緊張素Ⅱ,AⅡ正常值:放射免疫法:動脈血:12~36ng/L靜脈血:6~27ng/L。化驗結果意義:(1)升高:原發性和繼發性高血壓、分泌腎素的腎球旁器增生癥和腫瘤。(2)降低: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腎衰晚期。化驗取材:血液化驗方法:腎上腺激素測定化驗類別一:激素類測定化驗類別二:腎上腺激素測定參考資料:《新編臨床檢驗與檢查手冊》、《新編化驗員工作手冊》...
- 血漿醛固酮
1個月。操作方法:操作步驟如下表(表1):正常值:血漿:臥位:1~5ng/dL;立位:5~15ng/dL。化驗結果臨床意義:(1)由于腎上腺皮質的增生、腺瘤或癌變都可引起醛固酮分泌過多,稱為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腹腹水、腎病綜合征、特發型水腫、腎動脈狹窄或缺血以及失鹽性腎病或腸病等多可引起血漿醛固醛固酮增多,稱為繼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妊娠、大量出汗以及使用女性避孕藥和雌激素時也...
- 糞鉀
品供應。操作方法:將糞便(稀釋后)和標準液用蒸餾水稀釋100倍。用蒸餾水調零,測定標準液和糞便的光強度。正常值:5mmol/d。化驗結果臨床意義:(1)嚴重腹瀉者可達60mmol/d或更多,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結腸與直腸的絨毛腫瘤分泌后,糞中鉀可大量增多。(2)嬰兒抗平衡水、電解質紊亂的能力不如成人,應注意到鉀可大量從糞中排出。附注:(1)使用排鉀利尿劑,如依他尼酸、呋塞米、醋氮酰胺等;服用腎上...
- 前列腺素(PG)
拼音:qiánlièxiànsù(PG)別名:PG正常值:以PGE計男913±153ng/d女416±58ng/d。化驗結果意義:增高:Bartter綜合征,甲狀腺髓樣癌等。減低:原發性高血壓,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應用阿司匹林等藥物。化驗取材:尿液化驗方法:尿液其他檢測化驗類別一:尿液檢查化驗類別二:尿液其他檢測參考資料:《新編臨床檢驗與檢查手冊》、《新編化驗員工作手冊》神經母細胞瘤肺癌...
- pH(尿)
)。化驗結果意義:(1)pH<5.0(酸性尿):酸中毒、痛風、腎結核、腎小管性酸中毒、糖尿病、腎炎、高熱性少尿、服用氯化胺、醋唑磺胺等、食物性(肉類、蛋類)等。(2)pH>7.0(堿性尿):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腎小管性酸中毒、膀胱炎、代謝性堿中毒、藥物(碳酸氫鈉)、食物(水果、蔬菜)等。化驗取材:尿液化驗方法:尿液檢查化驗類別一:體液和排泄物檢查化驗類別二:尿液檢查參考資料:《新編臨床檢驗與檢查...
- 11-去氧皮質酮
音:11-qùyǎngpízhìtóng英文名:11-deoxycorticosterone別名:血漿11-脫氧皮質酮,D正常值:放射免疫法:0.06~0.324nmol/L。化驗結果意義:升高:腎上腺性征綜合征、庫欣病、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妊娠后期。化驗取材:血液化驗方法:腎上腺激素測定化驗類別一:激素類測定化驗類別二:腎上腺激素測定參考資料:《新編臨床檢驗與檢查手冊》、《新編化驗員工作手冊》...
- 尿鉀
2mmol/24h;兒童:(1.03±0.7)mmol·kg-1/24h。化驗結果臨床意義:降低:見于艾迪生病、酸中毒、慢性腎功能衰竭、慢性間質性腎炎、腎上腺危象、雙側腎上腺切除。升高:見于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庫欣綜合征、急性腎功能衰竭多尿期、腎小管酸中毒、糖尿病酮癥酸中酮癥酸中毒、堿中毒、饑餓初期等。附注:(1)使用排鉀利尿劑,如依他尼酸、呋塞米、醋氮酰胺等;服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如潑尼松等;以...
- 腦脊液心鈉素
正常值:8.3±3.8pg/ml。化驗結果臨床意義:CSF中的ANP水平與血漿ANP無相關關系,因此它不是來源自血漿而是來于腦組織。CSFANP含量升高見于急性腦血管病(如腦栓塞、腦出血)、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甲狀腺功能亢進、胰島素依賴型糖尿依賴型糖尿病等;減少見于腦外傷48h后,至10天仍處于低水平。附注:(1)標準品用PB溶解后即分裝于測定的試管內(每管0.1ml),貯存于冰箱冰盒(0℃)中...
- 血管緊張素1
、腎病綜合征、妊娠中毒癥、Bartter綜合征(高醛固酮癥和低血鉀性堿中毒的腎小球旁器增生綜合征)、21-羥化酶缺乏癥、原發性選擇性低醛固酮血癥、Addison病(艾迪生病)等。(2)降低: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反應性酮固酮增多癥、先天性17α-羥化酶缺乏癥、先天性11β-羥化酶缺乏癥、Liddle綜合征、假性醛固酮血癥、低腎素性選擇性醛固酮血癥、低腎素型原發性高血壓等。化驗取材:...
- 去甲基腎上腺素
g/ml〕(血壓正常者)。化驗結果意義:以尿中值為主。(1)升高:嗜鉻細胞瘤、神經嵴腫瘤、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糖尿病、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原發性高血壓病、庫欣綜合征、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慢性腎功能不全(血漿值高)等。(2)降低:Shy-Drager綜合征(夏伊-德拉戈型直立性低血壓),風濕熱等。化驗取材:激素化驗方法:腎上腺激素測定化驗類別一:激素類測定化驗類別二:腎上腺...
- 尿3-甲基腎上腺素
1~1.6mg/24h)。化驗結果意義:以尿中值為主。(1)升高:嗜鉻細胞瘤、神經嵴腫瘤、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糖尿病、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原發性高血壓病、庫欣綜合征、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慢性腎功能不全(血漿值高)等。(2)降低:Shy-Drager綜合征(夏伊-德拉戈型直立性低血壓),風濕熱等。化驗取材:尿液化驗方法:尿液檢查化驗類別一:體液和排泄物檢查化驗類別二:尿液檢...
- 血漿腎素活性
、腎病綜合征、妊娠中毒癥、Bartter綜合征(高醛固酮癥和低血鉀性堿中毒的腎小球旁器增生綜合征)、21-羥化酶缺乏癥、原發性選擇性低醛固酮血癥、Addison病(艾迪生病)等。(2)降低: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反應性酮固酮增多癥、先天性17α-羥化酶缺乏癥、先天性11β-羥化酶缺乏癥、Liddle綜合征、假性醛固酮血癥、低腎素性選擇性醛固酮血癥、低腎素型原發性高血壓等。化驗取材:...
- 血清鎂
不良或長期丟失胃腸液者。如慢性腹瀉、吸收不良綜合征、手術后的腸道瘺管或膽道瘺管、長期吸引胃液后,乙醇中毒嚴重嘔吐者等。②內分泌疾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糖尿病酸中毒糾正后、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以及長期使用皮質激素治療后,均使尿鎂排泄增加。③治療措施不當:用撒利汞或氯噻嗪等利尿劑治療者,未及時補充鎂。長期靜脈滴注無鎂補液。④其他疾病:急性胰腺炎在胰腺周圍可形成鎂皂;晚期肝硬化,可繼...
- 泌尿外科常規
程中每24h內的每小時尿量或24h總量。腎移植、腎衰或敗血癥的患者必須隨時測尿的比重。尿量改變與其他癥狀的關系及對各種治療的反應。如疑有腎濃縮功能異常者,須以分數式分別記述日、夜尿量。懷疑為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的患者須分別記錄日、夜尿量,以作對比。3.尿成分異常(1)血尿:注意誘發因素及持續時間、血尿程度,肉眼血尿或鏡觀血尿;血尿在尿程中出現的時間,為尿初、全程或終末;血尿顏色鮮紅或暗紅,均勻程度...
- 假性醛固酮增多癥
病分類腎臟內科疾病概述假性醛固酮增多癥(pseudohyperaldosteronism),又稱Liddle綜合征,是1963年Liddle等首先報告,故亦稱為Liddle綜合征。臨床癥狀與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相似,主要是高血壓、低血鉀與堿中毒。病人表現為頭痛、肌肉無力及軟癱、多尿、煩渴、抽搐、感覺異常、視網膜病變。與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不同的是血及尿中醛固酮含量不高。疾病描述假性醛固酮增多癥(ps...
- 心房肽素
拼音:xīnfángtàisù藥品說明書:別名:心房肽素,人心房利鈉多肽;心鈉素,心房肽適應癥:用于治療高血壓、腎性或肝性腹水、心力衰竭和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等,療效顯著。用量用法:靜滴:每次0.2~0.4mg。規格:粉針劑:0.2mg。...
- 人心房利鈉多肽
拼音:rénxīnfánglìnàduōtài藥品說明書:別名:心房肽素,人心房利鈉多肽;心鈉素,心房肽適應癥:用于治療高血壓、腎性或肝性腹水、心力衰竭和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等,療效顯著。用量用法:靜滴:每次0.2~0.4mg。規格:粉針劑:0.2mg。...
- 腎上腺醛固酮瘤切除術
除術;醛甾酮瘤切除術;醛甾酮瘤摘除術分類:泌尿外科/腎上腺手術/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的手術治療ICD編碼:07.2102概述:醛固酮是由腎上腺皮質球狀帶分泌的調節電解質的激素。此種激素分泌過量,則可引起臨床綜合征,Conn首先報道,即稱Conn綜合征。引起腎上腺分泌過量醛固酮的病因很多,如由于皮質本身的病變引起者,稱謂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primaryaldosteronism);由腎上腺外病變刺激...
- 醛甾酮瘤切除術
除術;醛甾酮瘤切除術;醛甾酮瘤摘除術分類:泌尿外科/腎上腺手術/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的手術治療ICD編碼:07.2102概述:醛固酮是由腎上腺皮質球狀帶分泌的調節電解質的激素。此種激素分泌過量,則可引起臨床綜合征,Conn首先報道,即稱Conn綜合征。引起腎上腺分泌過量醛固酮的病因很多,如由于皮質本身的病變引起者,稱謂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primaryaldosteronism);由腎上腺外病變刺激...
- 醛固酮瘤摘除術
除術;醛甾酮瘤切除術;醛甾酮瘤摘除術分類:泌尿外科/腎上腺手術/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的手術治療ICD編碼:07.2102概述:醛固酮是由腎上腺皮質球狀帶分泌的調節電解質的激素。此種激素分泌過量,則可引起臨床綜合征,Conn首先報道,即稱Conn綜合征。引起腎上腺分泌過量醛固酮的病因很多,如由于皮質本身的病變引起者,稱謂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primaryaldosteronism);由腎上腺外病變刺激...
- 血管緊張素Ⅱ
任選B或F,亦可采用計算值B/B+F、B/F或B/B0。標本應作雙份測定,取其平均值,在標準曲線上查出相應的受檢抗原濃度。正常值:血漿10~30ng/L(臥位)。化驗結果臨床意義:降低:見于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晚期腎功能衰竭等。升高:見于原發性高血壓及其他類型的高血壓,分泌腎素的腎球旁器增生癥或腫瘤。附注:受檢者須飲食控制鈉、鉀攝入,標準飲食為鈉100mmol/d,鉀60~100mmol/d。相...
- 血漿18-羥-脫氧皮質酮
鈉飲食:(125±24)ng/L。高鈉飲食:(66±8)ng/L。化驗結果臨床意義:18-羥-脫氧皮質皮質酮檢測能反映垂體-腎上腺皮質功能。血漿18-OH-DOC增高見于庫欣綜合征或庫欣病,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原發性高血壓。18-羥-脫氧皮質皮質酮減低見于艾迪生病,垂體前葉功能低下。附注:因血液中皮質醇生理波動較大,早晨最高,以后逐漸降低,入睡后降至最低水平。臨床上一般于早晨8時左右采血標本送檢...
- 腎素活性
定要吸干凈,可以先吸1次,稍停后再吸1次)。再測定各管沉淀的放射性Bi。注意:混合正常人血清要新鮮。正常值:1.0~2.5μg·L-1/h。化驗結果臨床意義:降低:見于原發性高血壓低腎素型、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假性醛固酮增多癥、糖皮質素抑制性醛固酮增多癥、11-β羥化酶缺乏癥、腎上腺素瘤、17-α羥化酶缺乏癥、分泌促腎上腺激素異位瘤、腎實質性疾病等。升高:見于原發性高血壓高。腎素型、惡性高血壓、...
- 繼發性高血壓
、腎盂腎炎、腎動脈狹窄等;(2)大血管病變,如大血管畸形(先天性主動脈縮窄)、多發性大動脈炎等;(3)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多發生于妊娠晚期,嚴重時要終止妊娠;(4)內分泌性病變,如嗜鉻細胞瘤、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等;(5)腦部疾患,如腦瘤、腦部創傷等;(6)藥源性因素,如長期口服避孕藥、器官移植長期應用激素等。與原發性高血壓的治療不同,繼發性高血壓首先是治療原發疾病,才能有效地控制血壓的升高,單用降...
- 去甲-3-甲氧腎上腺素
g/ml〕(血壓正常者)化驗結果臨床意義:以尿中值為主。(1)升高:嗜鉻細胞瘤、神經嵴腫瘤、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糖尿病、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原發性高血壓、庫欣綜合征、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慢性腎功能不全(血漿值高)等。(2)降低:Shy-Drager綜合征(夏伊-德拉戈型直立性低血壓),風濕熱等。附注:大多數人類患嗜鉻細胞瘤時,尿兒茶酚胺、去甲氧腎上腺腎上腺素、甲氧腎上腺腎...
- 3-甲氧基腎上腺素
g/ml〕(血壓正常者)化驗結果臨床意義:以尿中值為主。(1)升高:嗜鉻細胞瘤、神經嵴腫瘤、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糖尿病、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原發性高血壓、庫欣綜合征、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慢性腎功能不全(血漿值高)等。(2)降低:Shy-Drager綜合征(夏伊-德拉戈型直立性低血壓),風濕熱等。附注:大多數人類患嗜鉻細胞瘤時,尿兒茶酚胺、去甲氧腎上腺腎上腺素、甲氧腎上腺腎...
- 心房鈉尿肽
驗結果臨床意義:降低:見于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心房纖維性顫動、尿毒癥透析后等。升高:見于原發性高血壓、腎功能不全、冠心病、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心臟早搏、肝硬化、室上性心動過速、腦梗死、腦出血、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等。附注:心力衰竭的患者,其心房鈉尿肽水平與心力衰竭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心功能越差,心房鈉尿肽水平越高。相關疾病:低血壓、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原發性高血壓、肝硬化、腦梗死、腦出血、原發性醛固酮...
- 鎂代謝紊亂
ersofmagnesiummetabolism操作名稱鎂代謝紊亂方法及內容低鎂血癥的原因常由于攝入不足或胃腸道丟失,原因有長期靜脈輸液未補鎂、排出過多、腎小管吸收不良、用呋塞米、給氯化銨、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SIADH、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旁腺功能亢進、胃腸吸引、腹瀉、脂肪下痢、腸道吸收不良等。臨床表現有自發性肌纖維收縮、手足搐搦、震顫、Chvostek征和Trousseau征陽性、反射亢進、...
- 尿量
d女600~1600ml/d>60歲250~2400ml/d化驗結果意義:增多:尿崩癥(中樞性、腎原性),腎盂腎炎,止痛藥所致腎病,多發性腎骨瘤,腎淀粉樣變性,結節病,高血鈣與低血鉀性腎病,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甲旁亢,Sjogren綜合征,鐮狀紅細胞性貧血,腎移植,腎動脈狹窄,急性腎小管壞死多尿期,精神性多飲,下丘腦病變,糖尿病,鼻飼,靜脈高營養,造影劑性腎病,慢性腎衰,妊娠后期,甲亢等。減少:...
- >>點此搜索更多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