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一陰,經絡名。1.指厥陰。2.太陰、厥陰、少陰三陰經之合稱。
4 厥陰·一陰
一陰即厥陰[1]。包括手厥陰心包經和足厥陰肝經[2]。與少陽經互為表里[2]。《黃帝內經素問·經脈別論》:“一陰至,厥陰之治也”。陰分太陰、少陰、厥陰,總稱三陰[3]。又可稱太陰為三陰,少陰為二陰,厥陰為一陰[3]。“太”、“少”即大、小,陰陽之氣有大有小,“兩陰交盡”(《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謂之厥陰,指陰氣最微[3]。厥陰是陰氣發展的最后階段,開始重新向陽的方面轉化[2]。本經多血少氣。因位于太陰和少陰之里,故有“厥陰為闔”之說[2]。
5 太陰、厥陰、少陰三陰經的合稱·一陰
一陰為太陰、厥陰、少陰三陰經的合稱[1]。出自《黃帝內經素問·陰陽離合論》:“是故三陰之離合也:太陰為開,厥陰為合,少陰為樞。三經者,不得相失也,摶而勿沉,名曰一陰。”。
6 參考資料
-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針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
-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689.
- ^ [3]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針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6.
古籍中的一陰
- 《黃帝素問直解》:[卷之九]陰陽類論第七十九篇
陽類者,陰陽類聚而交合也。三陽二陽一陽,三陰二陰一陰,其中交屬相并,繆通五臟,陽與陰和,陰與陽和,首...
- 《黃帝內經素問集注》:[卷九]陰陽類論篇第七十九
之間。外內皆有所居之部署。)三陽為表。二陰為里。一陰至絕。作朔晦。卻具合以正其理。(此論陽外而陰內。...
- 《醫經原旨》:[卷四疾病第九]陰陽
“其傳”者,以木乘土,脾胃受傷,乃為膈證。)二陽一陰發病,主驚駭,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風厥。(二陽...
- 《類經》:[十三卷疾病類]七、陰陽貴賤合病
少陰腎也。腎屬水,其氣沉,其主骨,故二陰為里。)一陰至絕作朔晦,卻具合以正其理。(一陰,厥陰也。厥者...
- 《黃帝內經太素》:[卷第十六·診候之三]脈論
五臟故知此脈者知五臟終始之也。)三陽為表二陰為里一陰至絕作明晦卻具合以攻其理。(三陽太陽也太陽在外故...
- 更多古籍中的一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