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陰陽學說(yin-yang theory[1])為中醫學的基礎理論之一[2]。是指在陰陽概念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醫學基本理論,認為陰陽對立統一、消長轉化、相反相成的關系貫穿于自然與人體等一切事物之中,是人體生理和病理發生、發展、變化的根源及規律[3]。
陰陽學說是我國古代一種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辯證法思想[4]。是將中國古代哲學中的陰陽相反相成理論和一分為二的方法論結合運用于醫學實踐的指導性理論[2]。該理論認為,陰陽是天地之道,大自然和人體普遍存在著陰和陽的對立統一規律,而人身之陰陽消長變化與天地自然的消長變化是相應的[2]。它貫串在中醫學的各個方面,既是基礎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總結臨床實踐經驗的指導思想和方法[4]。 根據這些認識,解釋人體的生理和病理變化,指導疾病的診辨與防治[2]。
4 參考資料
-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49.
- ^ [3]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4]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針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96.
古籍中的陰陽學說
- 《溫病正宗》:[上編·學說辯正第三章·溫病瘟疫之辨析]第二節·溫病專書之概論
學之善本。葉子雨之《伏氣解》,乃本《素》、《靈》陰陽氣化之道,而詳解六氣伏邪之理。論伏氣之善本也。劉...
- 《溫病正宗》:[上編·學說辯正]第二章·溫病真理之探源
前人所未發,故后世謂主火之說,始自河間。李東垣之學說,雖以重脾胃見稱,然其弟子王好古所輯之《此事難知...
- 《養生導引法》:[二十七、老人門](一)修真書六字訣
志五臟五行關系表五行學說認為,五行可以相生與相克。相生,就是相互資生和助...
- 《重訂通俗傷寒論》:[第十章·傷寒壞證]第四節·傷寒轉脫
清心丸。或神犀丹亦可酌用。【榮齋按】俞氏引葉天士學說“平時心虛有痰,外熱一陷,里絡就閉。”這個階段的...
- 《叢桂草堂醫案》:卷一
合黃連香薷飲。去濃樸、粳米。加麥冬、苡仁、石斛。陰陽水煎。一服吐止。再劑利亦止。而煩渴亦大定矣。惟肢...
- 更多古籍中的陰陽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