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注解
陰陽俱溢為脈學術語[1]。溢,指脈來盈溢、洪盛[1]。陰,寸口脈;陽,人迎脈。古代脈診寸口(脈口)屬陰,人迎屬陽,若人迎與寸口脈俱洪盛如溢,示邪盛正衰,病進[1]。《黃帝內經靈樞·終始》:“人迎與脈口俱盛三倍以上,命曰陰陽俱溢。”
3 參考資料
古籍中的陰陽俱溢
- 《黃帝內經靈樞集注》:[卷一]終始第九
。故可日二取之也。人迎與脈口俱盛三倍以上。命曰陰陽俱溢。如是者不開。則血脈閉塞。氣無所行。流淫于中。...
- 《類經》:[二十卷針刺類]二十八、四盛關格之刺
豈惟針刺為然哉?)人迎與脈口俱盛三倍以上,命曰陰陽俱溢,如是者不開,則血脈閉塞,氣無所行,流淫于中,...
- 《子午流注說難》:[下卷]終始根結釋義
陰少陰太陰。人迎脈口。較平人俱盛三倍以上。名曰陰陽俱溢(一)。當以開十宣之法疾瀉之。不開則血脈閉塞。...
- 《針灸問對》:卷之上
之。上氣和乃止。)人迎與脈口俱盛三倍以上。命曰陰陽俱溢。如是者不開。則血脈閉塞。氣察脈盛衰。以知病在...
- 《證治準繩·雜病》:[第三冊諸嘔逆門]關格
關格者與之短期。而人迎與脈口俱盛三倍以上,命曰陰陽俱溢,如是不開,則血脈閉塞,氣無所行,流淫于中,五...
- 更多古籍中的陰陽俱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