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4 病因病機
5 癥狀
6 治療
7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52.
治療陰虛陽浮的穴位
- 皮部
細,但欲寐也”;還有從陽化熱的熱化證,病機主要是陰虛陽亢,腎陰虛于下,心火亢于上,心神不寧,故見心煩...
- 沖陽
斜,鼻衄,鼻淵,鼻息肉,嗅覺減退,喘息不利,面癢浮腫、面神經麻痹,面神經痙攣,鼻息肉,膽道蛔蟲癥,...
- 趺陽
陽:趺陽為經穴別名。即沖陽穴。《類經圖翼》:“沖陽,一名會原,即仲景所謂趺陽也。”后有以趺陽作沖陽...
- 會骨
T42概述:會骨為經穴別名。出《外臺秘要》。即沖陽。沖陽為經穴名(ChōngyángST42)。出...
- 會原
42概述:會原為經穴別名。出《針灸甲乙經》。即沖陽。沖陽為經穴名(ChōngyángST42)。出...
- 更多治療陰虛陽浮的穴位
治療陰虛陽浮的方劑
- 加減歸芍地黃湯
脈虛數者。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溫服。各家論述:陰虛陽浮,經氣不固,而經血易動,故交接出血。生地滋陰壯...
- 雞人唱籌方
1錢,制沒藥5分。功能主治:久病癆瘵之人,陰虛于下,陽浮于上,水不濟火,相火妄動,致生陰虛黃喉,滿...
- 都氣丸
用:①陰虛咳嗽《靜香樓醫案》:脈虛數,顴紅聲低,咳甚吐食,晡時熱升,多煩躁。此肝腎陰虧,陽浮于上,...
- 桂枝加附桂湯
功能主治:太陽傷寒,寸口脈浮而大,浮則為風,大為陰虛,風則生微熱,虛則兩脛攣,其證自汗出,小便數,心...
- 滋陰補血湯
)2錢,干姜(炒黑)1-2錢。主治:產后陰虛,陽無所依,浮散于外而發熱。加減:如五心熱,加元參1錢...
- 更多治療陰虛陽浮的方劑
治療陰虛陽浮的中成藥
- 磁朱丸
。功能與主治:鎮心,安神,明目。用于心腎陰虛,心陽偏亢,心悸失眠,耳鳴耳聾,視物昏花。用法與用量:...
- 坤寶丸
.腎陽虛癥狀明顯者,如表現形寒肢冷、大便溏薄、面浮肢腫等癥,不宜服用。3.月經紊亂者,應在醫師指導...
- 滋補水鴨合劑
禁忌:不良反應:注意事項:1.忌油膩食物。2.凡陰虛陽亢,血分有熱,胃火熾盛,肺有痰熱,外感熱病者慎...
- 腎康寧片
動。2.感冒發熱病人不宜服用。血鉀偏高者,老年人陽盛者慎用。3.腎康寧片宜飯后服用。4.高血壓、心...
- 大陰補丸
女七七腎氣衰,沖任虛少,天癸將竭,出現腎陰不足,陽失潛藏,或者腎陽虛衰,臟腑經絡失于滋養而造成臟腑...
- 更多治療陰虛陽浮的中成藥
陰虛陽浮相關藥物
- 坤寶丸
.腎陽虛癥狀明顯者,如表現形寒肢冷、大便溏薄、面浮肢腫等癥,不宜服用。3.月經紊亂者,應在醫師指導...
- 更多陰虛陽浮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陰虛陽浮
- 《臨證指南醫案》:[卷九]產后
固。雖痰多咳頻。忌用苦辛表散。恐久延蓐勞耳。(陰虛陽浮汗泄)炒生地炒麥冬生扁豆炙草金石斛丹參茯神甘蔗...
- 《醫學妙諦》:[卷中雜癥]虛損發熱諸癥章
虛人參鹿角霜歸身西枸杞茯苓五味淡蓯蓉懷藥沙苑子陰虛陽浮(宜介類潛陽,鎮逆填下)陽虛奇脈兼病鹿角沙苑子...
- 《臨證指南醫案》:[卷一]虛勞
補心丹。寧神解熱。俾上下得交。經年可冀有成。(陰虛陽浮)沈脈細澀。入尺澤。下元精虧。龍旺火熾。是口齒...
- 《傷寒指掌》:[卷三傷寒變癥]煩躁
除煩也。若少陰病。上吐下利。手足厥冷而煩躁。此陰虛陽浮。不相交戀。欲外亡也。四逆以回陽。參苓以滋陰。...
- 《醫學從眾錄》:[卷一虛癆續論]方治
計。鮮河車(按∶此味不可用)人乳汁真秋石血余灰陰虛陽浮,宜用介以潛陽之法。六味丸,減丹、澤,加秋石、...
- 更多古籍中的陰虛陽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