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4 刺法術語·引氣
引氣為刺法術語[1]。見《針灸集成》。引:導,招致[1]。即導氣,或作得氣解[1]。
5 氣功術語·引氣
引氣為氣功術語[2]。即將氣引運到身體一定部位[2]。也指通過呼吸將自然之氣吸入體內。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天氣常下施于地,是故道者亦引氣于足。”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卷一“養生方導引法”:“鼻引氣入喉,須微微緩作,不可卒急強作。待好調和,引氣勿令自聞出入之聲。每引氣,心心念送之,從腳趾頭使氣出。”
6 參考資料
古籍中的引氣
- 《養生導引法》:一、中風門
無有掛礙。〔解說〕將兩腳趾仰起、行氣,五息而止,引氣至腰背。可以治療腰背痹痛和半身不遂,并能改善人的...
- 《養生導引法》:[十四、補益門](十)王子喬八神導引法
心定意后,即用鼻慢慢吸氣,用口呼出,用意念根據次引氣向各臟,到達后再重復進行,想要停止應先盡量引氣到...
- 《醫學入門》:[內集·卷一針灸]附∶雜病穴法
池,肺合尺澤,胃合三里,脾合陰陵泉。甲申時乃三焦引氣歸元,可取液門滎穴,水生木也,返本還元。乙日酉時...
- 《養生導引法》:[十四、補益門](九)彭祖谷仙臥引法
)。導引前禁飽食和洗發澡身。第一節∶仰臥伸腰,先引氣至小腹(丹田),然后行五息,連做五次,共呼吸二十...
- 《圣濟總錄》:[卷第二百]神仙服氣上
各順理,如法為之,長生久視也。行氣之法,以鼻微微引氣納之,以口吐之,此為長息,納氣有一,吸也,吐氣有...
- 更多古籍中的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