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陰囊為人體部位名。男性外陰部下垂的囊狀物,內有睪丸、副睪和精索等器官[1]。
陰囊是包在睪丸、附睪和精索游離段外面的皮膚囊。薄而柔軟,皮下組織有平滑肌構成的陰囊肉膜,肉膜在正中面向深部發出突起形成陰囊隔,分陰囊為左右兩腔,各容納睪丸與附睪。陰囊內膜收縮,使皮膚形成許多皺褶,以調節陰囊內溫度,利于睪丸生精作用。
4 參考資料
古籍中的陰囊
- 《證治準繩·瘍醫》:[卷之四下部(十四)]囊癰
劑少愈,更以托里消毒散,數劑而消。一人年逾五十,陰囊腫痛,得熱愈盛,服蟠蔥散,不應。肝脈數,此囊癰也...
- 《普濟方》:[卷三百一下部瘡門]濕陰瘡
分)密陀僧(一分)沐浴長春散治男子下元虛濕久冷。陰囊左右夜癢。抓之則喜。任之則痛。成瘡流水。為害甚苦...
- 《外科樞要》:[卷三]論囊癰(二)
(謂陰囊患癰)囊癰屬肝腎二經,陰虛濕熱下注。若小便澀滯者,先分利以泄其毒,繼補陰以令其自消。若后用針...
- 《重訂通俗傷寒論》:[第九章·傷寒夾證]第十二節·夾疝傷寒
疝。得之酒醉使內。過勞汗出而遇風。寒濕之氣。聚于囊中。其證囊腫而痛。陰汗時出。或囊腫如水晶。或囊癢...
- 《續名醫類案》:[續名醫類案卷三十三(外科)]囊癰
散六劑,膿穢清。又用托里散數劑,膿水漸少。更用補陰托里散及十全大補,五十余劑而痊。府庠李達卿,素腎...
- 更多古籍中的陰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