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遺尿(enuresis[1][2])為病名[3]。又稱遺溺[4]。《黃帝內經素問·宣明五氣論》:“膀胱不利為癃,不約為遺溺。”
《中醫藥學名詞》(2004):遺尿是指以小兒入睡后尿液不隨意地流出為主要表現的疾病[2]。
《中醫藥學名詞》(2010):遺尿是指以睡眠或昏迷中不自覺地發生排尿為主要表現的疾病[1]。
遺尿指年滿5周歲以上具有正常排尿功能的小兒,在睡眠中小便不能自行控制。偶見疲勞或臨睡前飲水過多而尿床者,不作病態。
4 遺尿的病因病機
《景岳全書·雜證謨》:“遺溺一證,有自遺者,以睡中而遺失也。有不禁者,以氣門不固而頻數不能禁也。又有氣脫于上則下焦不約而遺失不覺者,此虛極之候也。”
遺尿多見于小兒,但三周歲以下小兒遺尿者,屬正常生理現象[4]。
遺尿主要由腎氣不足、膀胱失司所致,也可由脾肺氣虛、水道失約或不良習慣而引起[4]。
現代醫學認為本病癥可由大腦排尿中樞發育不健全、脊髓反射弧失常、泌尿生殖系畸形、病變以及局部性刺激等因所致[4]。
5 遺尿的癥狀
睡眠或昏迷中不自覺地發生排尿的表現[2]。包括睡中遺尿、昏迷時小便自遺、清醒時小便自出不知及小便頻數而尿出難以自制等情況[3]。
臨床表現有輕重的不同[4]。輕者數夜遺尿1次,重者每夜遺尿1次或數次,少數人可遷延至成年[4]。患者常可伴有神疲乏力,面白納差,智力減退等全身癥狀[4]。
6 遺尿的辨證分型
6.1 遺尿·下焦虛冷證
遺尿·下焦虛冷證(enuresis with syndrome of deficient cold in lower jiao[1])是指陽氣不足,下焦虛冷,以神疲畏寒,腰膝酸軟,兩足無力,小便清長,腰背發冷,尿自遺或不禁,舌淡,苔薄,脈沉細無力,或脈沉緩等為常見癥的遺尿證候[5]。
6.2 遺尿·肺脾氣虛證
遺尿·肺脾氣虛證(enuresis with syndrome of qi deficiency of lung and spleen[1])是指肺脾氣虛,膀胱失約,以尿意頻急,時有溺自遺或不禁,甚則咳嗽、談笑均可出現尿不禁,面晄氣短,小腹時有墜脹,舌淡紅,脈虛軟無力等為常見癥的遺尿證候[5]。
6.3 遺尿·心腎陰虛證
遺尿·心腎陰虛證(enuresis with syndrome of yin deficiency of heart and kidney[1])是指心腎陰虛,虛火內生,以睡中遺尿,或尿不禁,精神不振,形體消瘦,夜寐不佳,心煩而溲頻淋漓,舌尖有紅刺,苔薄,脈沉細而數等為常見癥的遺尿證候[5]。
6.4 遺尿·腎督不足證
遺尿·腎督不足證(enuresis with syndrome of insufficiency of kidney and governor vessel[1])是指腎督不足,膀胱失約,以遺尿,頭暈目花,腰膝酸痛,脊背酸楚,或陽萎遺精,舌淡,苔白,脈弦細無力等為常見癥的遺尿證候[5]。
6.5 遺尿·濕熱下注證
遺尿·濕熱下注證(enuresis with syndrome of downward diffusion of damp-heat[6])是指濕熱下注,膀胱失約,以小便頻數,尿熱,有時尿自遺,溲赤而臭,或有腰酸低熱,或尿滴澀淋漓,舌質偏紅,苔薄膩,脈細滑而數等為常見癥的遺尿證候[5]。
6.6 遺尿·下焦蓄血證
遺尿·下焦蓄血證(enuresis with syndrome of blood amassment in lower jiao[1])是指下焦蓄血,膀胱失約,以小便滴瀝不暢,小腹脹滿隱痛,可觸及塊物,時有尿自遺,舌暗或有紫斑,苔薄,脈澀或細數等為常見癥的遺尿證候[5]。
7 遺尿的治療
針刺治療遺尿效果較好,但對某些器質性病變引起者應治療原發病。治療期間囑家屬密切配合,逐漸養成自覺起床排尿習慣。
7.1 方藥
《類證治裁》卷七:“大抵遺溺失禁,由肺腎膀胱氣虛。肺虛,補中益氣湯加五味、牡蠣;腎虛,菟絲子散;膀胱虛,固脬丸;夾寒,家韭子丸;夾熱,白薇散;滑脫,秘元丹、牡蠣丸;命火衰,右歸飲、鞏隄丸。”《張氏醫通·遺溺》:“有熱客腎部而遺尿者。經曰:淫氣遺溺,痹聚在腎,此系熱證。其證發熱作渴,或時閉澀,或時自遺,或陰挺不能約制。午前小劑補中益氣加黑山梔,午后大劑生料六味丸加五味子,常服自效。夏月暑病遺尿者,白虎加人參湯,一服即應。有先因病淋,服利藥太多,致溺不禁者,補中益氣少佐熟附子。有所傷損,污血畜于胞中,亦令遺失,鹿解屑炙黃為末,和桃仁泥等分,酒調三錢。咳而遺溺,屬膀胱,茯苓甘草湯;不應,五苓散。小兒胎中受冷遺尿,一味補骨脂,炒研,臨臥紅酒調服,即不遺。”亦可用桑螵蛸散等方。
7.2 體針法
1.取關元、三陰交、腎俞、膀胱俞、氣海等穴為主。沉睡難喚醒者加百會、神門;體虛納差加足三里;尿頻加次髎[4]。
方義:中極乃膀胱之募穴,配背俞穴膀胱俞為俞募相配,能振奮膀胱氣化之功能;三陰交為足三陰經交會穴,可通調肝、脾、腎三經之經氣而止遺尿。
隨證配穴:腎氣不足—腎俞,尿頻—百會。
操作:毫針刺,補法;可灸。每日1次,每次留針30min,10次為一療程。
7.3 耳針法
1.取腎、膀胱、腦、緣中、枕、尿道區及敏感點等處,每次酌選2~3穴,中等刺激。可埋針。
2.選穴:腎 膀胱 皮質下 尿道
方法:毫針刺,中等刺激強度,每次選用2~3穴,每日1次,每次留針20min。亦可用撳針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貼壓,每3~5日更換1次。
7.4 頭針
7.5 皮膚針法
選穴
小腹部任脈經 夾脊(第11~21椎) 三陰交 腎俞 脾俞 膀胱俞
方法
每天睡前叩打1次,每次叩打20min,輕度或中度刺激。
7.6 穴位注射法
選穴
方法
用維生素B1或維生素B12注射液,每穴每次注射0.5ml,隔日1次。
7.7 注意事項
治療期間家屬應配合,夜間定時督促患兒起床排尿,鼓勵患兒樹立信心。對因器質性病變及不良習慣而造成者,應首先積極治療原發病及糾正舊習慣[4]。
8 參考資料
-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23.
- ^ [4]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針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669.
- ^ [5]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 ^ [6]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
治療遺尿的穴位
- 氣海
,月事不調,產后惡露不止,繞臍療痛,閃著腰痛,小兒遺尿。《勝玉歌》:諸般氣癥從何治,氣海針之灸亦宜。...
- 肓之原
,月事不調,產后惡露不止,繞臍療痛,閃著腰痛,小兒遺尿。《勝玉歌》:諸般氣癥從何治,氣海針之灸亦宜。...
- 脖胦
,月事不調,產后惡露不止,繞臍療痛,閃著腰痛,小兒遺尿。《勝玉歌》:諸般氣癥從何治,氣海針之灸亦宜。...
- 下肓
,月事不調,產后惡露不止,繞臍療痛,閃著腰痛,小兒遺尿。《勝玉歌》:諸般氣癥從何治,氣海針之灸亦宜。...
- 陰胞
治肝腎、少腹、前陰等疾患:如小便不利,少腹疼痛,遺尿,癃閉,月經不調,兩股生瘡,腹痛,小便不利,腰骶...
- 更多治療遺尿的穴位
治療遺尿的方劑
- 山萸肉粥
主治:補益肝腎,澀精斂汗。適用于肝腎不足、帶下、遺尿、小便頻數等。用法用量:每日1~2次,3~5天為...
- 益智二伏湯
智二伏湯組成:益智仁1錢5,茯苓3錢,茯神3錢,糯米1撮。主治:小兒遺尿或尿白濁。用法用量:水煎服。...
- 益智仁散
成:益智仁、破故紙(炒)、白茯苓各等分。主治:遺尿。用法用量:鹽湯調服。制備方法:上為細末。附注:...
- 硫蔥敷劑
ì處方:生硫黃末45g,鮮蔥白7個。功能主治:止遺尿。主遺尿。用法用量:將蔥白搗爛,和入硫黃末,睡前...
- 溫胎飲
生姜3片。功能主治:暖胞固澀。主陽氣虛寒。(妊娠遺尿)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蘇丹玉案》卷五《玉案...
- 更多治療遺尿的方劑
治療遺尿的中成藥
- 遺尿停膠囊
停膠囊的藥理作用:遺尿停膠囊可減少水負荷小鼠的排尿次數,使大鼠膀胱括約肌放電頻率升高,幅度增大,放...
- 混元丸
弱引起的體質軟弱,發育不良,面黃肌瘦,飲食少進,遺尿便溏。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周歲...
- 強身健腦片
弱引起的體質軟弱,發育不良,面黃肌瘦,飲食少進,遺尿便溏。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周歲...
- 金櫻子膏
4頁)。功能與主治:補腎固精。用于腎虛所致遺精,遺尿、白帶過多。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9~15g,一...
- 縮泉丸
螵蛸、補骨脂或合腎氣丸治療,以增補腎止遺之功;小兒遺尿,加黃芪、覆盆子、金櫻子以縮尿止遺。3.本方現...
- 更多治療遺尿的中成藥
遺尿相關藥物
- 健脾止遺片
恢復。2.糖尿病患兒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3.重度遺尿(每晚遺尿1~2次)患兒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4....
- 夜尿寧丸
寧丸漢語拼音:【成份】【性狀】【作用類別】本品為遺尿類非處方藥藥品。【功能主治】補腎散寒,止濕縮尿。...
- 鹽酸丙咪嗪片
郁,但不宜用于激越型抑郁或焦慮性抑郁。亦可用于小兒遺尿癥。【用法用量】口服。常用量:開始一次25~5...
- 縮泉丸
功能主治】補腎縮尿。用于腎虛所致的小便頻數、夜間遺尿。【規格】每20粒重1克【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
- 倍芪腹瀉貼
。用于脾肺氣虛、脾腎陽虛所致的腹瀉,自汗,盜汗及遺尿的輔助治療。【規格】每片重1.5克【用法用量】臍...
- 更多遺尿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遺尿
- 《雜病廣要》:[臟腑類]小便多
,而妄投瀉火之劑,豈不殆哉。(《金匱翼》)(按∶遺尿不禁為熱客腎經,《原病式》有其說,而王氏《雜著》...
- 《本草綱目》:[主治第三卷百病主治藥]溲數遺尿
服。)補骨脂(腎氣虛寒,小便無度,同茴香丸服,小兒遺尿,為末,夜服。)益智子(夜多小便,取二十四枚入...
- 《普濟方》:[卷二百十六小便淋秘門]小便遺失
(附論)夫人之遺尿。出心腎二氣之所傳送。蓋心與小腸為表里。腎與膀胱為表里。若心腎氣虧。陽之當診其脈來...
- 《雜病廣要》:[外因類]中風
足不開,涎不作聲者,可治。如眼閉口開,聲如鼾睡,遺尿者,死。此較之本文更覺明約,蓋陳氏說實為辨閉脫者...
- 《幼幼新書》:[卷第三十九]遺尿第五
《巢氏病源》小兒遺尿候∶遺尿者,此由膀胱有冷不能約于水故也。足太陰為膀胱之經,足少陰為腎之經,此二經...
- 更多古籍中的遺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