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陰汗:1.前陰、陰囊及其附近處局部多汗;2.多汗之屬陰證者,常汗出而冷。
4 前陰、陰囊及其附近處局部多汗·陰汗
陰汗(perineal sweating[1])為病證名[2]。是指僅外生殖器及其周圍局部多汗潮濕的表現[3]。《醫林繩墨·汗》:“陰汗者,謂至陰之處,或兩腿挾中,行走動勞,汗出腥穢。”
4.1 辨證論治
有因肝經濕熱所致者[2]。《張氏醫通·汗》:“陰汗,陰間有汗,屬下焦濕熱。龍膽瀉肝湯加風藥一、二味,風能勝濕也。或當歸龍薈丸及二妙散俱效。陰囊濕者,以爐甘石煅過撲之,密陀僧亦佳。”《蘭室秘藏》用清震湯、固真湯治陰汗,兩丸如冰,前陰痿弱,小便黃,余瀝臊臭,亦屬濕熱之癥[2]。
有因肝腎虧損,濕熱下乘者[2]。《醫略六書》卷二十:“酒色過度,濕熱下乘則精血不藏,每多陰汗,宜滋腎涼肝。”用六味地黃湯加黃柏、白芍[2]。《奇效良方》卷四十五:“前陰如冰冷,并陰汗,兩腳痿軟無力。”宜補肝湯[2]。
有因腎虛陽衰而陰囊多汗者[2]。《雜病源流犀燭》卷七:“有陰囊汗者,則為腎虛陽衰,宜安腎丸、小安腎丸。”
5 多汗之屬陰證者,常汗出而冷·陰汗
陰汗為病證名[2]。多汗之屬陰證者,常汗出而冷[2]。又名柔汗[4]。
5.1 病因病機
《景岳全書·汗證》:“陰汗者,冷汗也……所謂寒者,非曰外寒,正以陽氣內虛,則寒生于中而陰中無陽,陰中無陽則陰無所主而汗隨氣泄,故凡大驚大恐大懼,皆能令人汗出,是皆陽氣頓消,真元失守之兆,至其甚者則如病后產后,或大吐大瀉失血之后,必多有汗出者,是豈非氣去而然乎?”
5.2 治療
治宜益氣、溫陽等法[4]。黃芪建中湯,甚者加附子[4]。或參附湯、六味回陽飲等方[4]。
6 參考資料
-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40.
- ^ [3]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17.
治療陰汗的穴位
- 陰交
脹滿,奔豚,鼻衄,產后血暈,下引陰中,不得小便,陰汗濕癢,現代又用陰交穴治療菌痢,功能性子宮出血,子...
- 橫戶
脹滿,奔豚,鼻衄,產后血暈,下引陰中,不得小便,陰汗濕癢,現代又用陰交穴治療菌痢,功能性子宮出血,子...
- 少關
脹滿,奔豚,鼻衄,產后血暈,下引陰中,不得小便,陰汗濕癢,現代又用陰交穴治療菌痢,功能性子宮出血,子...
- 小關
脹滿,奔豚,鼻衄,產后血暈,下引陰中,不得小便,陰汗濕癢,現代又用陰交穴治療菌痢,功能性子宮出血,子...
- 神田
主治產后暴厥。會陰配魚際,有養陰瀉熱的作用,主治陰汗如水流。會陰配中極、肩井,有行氣通絡,強陰壯陽的...
- 更多治療陰汗的穴位
治療陰汗的方劑
- 爐甘石散
黃連半兩,五倍子半兩。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陰汗,濕汗及陰莖、陰囊潰爛。用法用量:先以蜂房、大腹...
- 潑雪丸
藥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五癆七傷,陰汗盜汗,夜多小便,沉寒故冷;脾胃虛損,久不思飲食,...
- 蒜豉丸
:蒜豉丸組成:淡豆豉(為末)、大蒜(煨)。主治:陰汗濕癢。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用紅棗、燈心湯送...
- 真蛤散
)1分,真蚌粉半分,黃連半分,五倍子半分。主治:陰汗濕癢。用法用量:以蜂房、大腹皮煎湯溫洗,敷之。制...
- 牡蠣散
方類聚》卷一九二引《施園端效方》之牡蠣散主治男女陰汗,濕冷癢疾。用法用量:用藥3錢,白面1錢,酒、醋...
- 更多治療陰汗的方劑
治療陰汗的中成藥
- 珍珠散
方》:方名:珍珠散組成:蛤粉、牡蠣各等分。主治:陰汗。用法用量:絹袋盛,撲。制備方法:上為細末。《古...
- 生脈散注射液
兩傷肢體倦怠,氣短口渴,汗多脈虛;或久咳肺虛,氣陰兩虧,干咳少痰,食少消瘦,虛熱喘促,氣短自汗,口...
- 虛汗停顆粒
功能與主治:益氣養陰,固表斂汗。用于氣陰不足之自汗、盜汗及小兒盜汗。用法與用量:用開水沖服,成人一...
- 清身飲沖劑
拼音:qīngshēnyǐnchōngjì中藥部頒標準:拼音名:QingshenyinChongji...
- 益氣復脈口服液
液的適應證:1.(1)心悸。癥見心悸氣短,脈微自汗,神疲乏力,心煩失眠,咽干舌燥,體弱早衰,舌淡紅...
- 更多治療陰汗的中成藥
陰汗相關藥物
- 同仁烏雞白鳳口服液
.平素月經正常,突然出現月經過少,或經期錯后,或陰道不規則出血或帶下伴陰癢,或赤帶者應去醫院就診。...
- 虛汗停顆粒
【功能主治】益氣養陰,固表斂汗。用于氣陰不足之自汗、盜汗及小兒盜汗。【規格】每袋裝10克【用法用量...
- 蛤蚧定喘膠囊
】【功能主治】滋陰清肺,止咳平喘。用于肺腎兩虛、陰虛肺熱所致的虛勞咳喘、氣短胸滿、自汗盜汗。【規格...
- 蛤蚧定喘膠囊
【標準來源】新轉十三冊請仔細閱讀說明書并按說明使用或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藥品名稱】品名:蛤蚧定...
- 蛤蚧定喘丸
【標準來源】藥典2000請仔細閱讀使用說明書并按說明使用或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藥品名稱】品名:...
- 更多陰汗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陰汗
- 《普濟方》:[卷三百一下部瘡門]陰汗
(附論)夫虛勞損。腎氣不足。故陰汗冷。夜自泄。風邪乘之。則搔癢也。方海桐皮散治陰囊濕癢。黃連全蝎硫黃...
- 《雜病廣要》:[內因類]汗證
(《景岳》)汗有因寒致汗證有陰陽,陽汗者熱汗也,陰汗者冷汗也。人但知熱能致汗,而不知寒亦致汗。所謂寒...
- 《證治準繩·雜病》:[第六冊大小腑門]前陰諸疾
味地黃丸。(此法可治傷于內者。)陰痿弱,兩丸冷,陰汗如水,小便后有余滴臊氣,尻并前陰冷,惡寒而喜熱,...
- 《張氏醫通》:[卷九雜門]汗
(汗出不治盜汗頭汗手足汗陰汗半身汗出)經云。陽氣有余。為身熱無汗。陰氣有余。為多汗身寒。飲食飽甚。汗...
- 《證治準繩·類方》:[第六冊]前陰諸疾
以美膳壓之。柴胡勝濕湯(東垣)治兩外腎冷,兩髀樞陰汗,前陰痿弱,陰囊濕癢臊氣。澤瀉升麻(各一錢半)生...
- 更多古籍中的陰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