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1 拼音
yì mǔ cǎo
2 英文參考
herba leonuri[朗道漢英字典]
leonurus[朗道漢英字典]
Leonurus heterophyllus Sweet[朗道漢英字典]
Leonurus sibiricus L.[朗道漢英字典]
motherwort[朗道漢英字典]
herba leonuri[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leonuri,herba[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motherwort herb[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Leonurus heterophyllus[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Herba Leonuri(拉)[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motherwort herb[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國家基本藥物
與益母草有關的國家基本藥物零售指導價格信息
序號 | 基本藥物 目錄序號 | 藥品名稱 | 劑型 | 規格 | 單位 | 零售指 導價格 | 類別 | 備注 |
932 | 82 | 益母草膏 | 煎膏劑 | 125g | 瓶 | 7 | 中成藥部分 | * |
933 | 82 | 益母草膏 | 煎膏劑 | 10g | 瓶 | 0.68 | 中成藥部分 | |
934 | 82 | 益母草膏 | 煎膏劑 | 15g | 瓶 | 0.98 | 中成藥部分 | |
935 | 82 | 益母草膏 | 煎膏劑 | 60g | 瓶 | 3.5 | 中成藥部分 | |
936 | 82 | 益母草膏 | 煎膏劑 | 100g | 瓶 | 5.7 | 中成藥部分 | |
937 | 82 | 益母草膏 | 煎膏劑 | 120g | 瓶 | 6.7 | 中成藥部分 | |
938 | 82 | 益母草膏 | 煎膏劑 | 138g | 瓶 | 7.7 | 中成藥部分 | |
939 | 82 | 益母草膏 | 煎膏劑 | 140g | 瓶 | 7.8 | 中成藥部分 | |
940 | 82 | 益母草膏 | 煎膏劑 | 150g | 瓶 | 8.3 | 中成藥部分 | |
941 | 82 | 益母草膏 | 煎膏劑 | 180g | 瓶 | 9.8 | 中成藥部分 | |
942 | 82 | 益母草膏 | 煎膏劑 | 200g | 瓶 | 10.8 | 中成藥部分 | |
943 | 82 | 益母草膏 | 煎膏劑 | 250g | 瓶 | 13.3 | 中成藥部分 | |
944 | 82 | 益母草膏 | 煎膏劑 | 300g | 瓶 | 15.7 | 中成藥部分 | |
945 | 82 | 益母草膏 | 煎膏劑 | 350g | 瓶 | 18.2 | 中成藥部分 | |
946 | 82 | 益母草膏 | 煎膏劑 | 380g | 瓶 | 19.6 | 中成藥部分 | |
947 | 82 | 益母草膏 | 煎膏劑 | 400g | 瓶 | 20.6 | 中成藥部分 | |
948 | 82 | 益母草顆粒 | 顆粒劑 | 15g | 袋 | 1 | 中成藥部分 | * |
949 | 82 | 益母草顆粒 | 顆粒劑 | 5g | 袋 | 0.36 | 中成藥部分 | |
950 | 82 | 益母草顆粒 | 顆粒劑 | 2g(無糖) | 袋 | 0.88 | 中成藥部分 | |
951 | 82 | 益母草膠囊 | 膠囊劑 | 0.35g*36粒 | 盒(瓶) | 26 | 中成藥部分 | *△ |
952 | 82 | 益母草膠囊 | 膠囊劑 | 0.35g*12粒 | 盒(瓶) | 9 | 中成藥部分 | |
953 | 82 | 益母草膠囊 | 膠囊劑 | 0.35g*24粒 | 盒(瓶) | 17.6 | 中成藥部分 | |
954 | 82 | 益母草膠囊 | 膠囊劑 | 0.35g*72粒 | 盒(瓶) | 50.7 | 中成藥部分 | |
955 | 82 | 益母草膠囊 | 膠囊劑 | 0.36g*12粒 | 盒(瓶) | 13 | 中成藥部分 | |
956 | 82 | 益母草膠囊 | 膠囊劑 | 0.36g*24粒 | 盒(瓶) | 26 | 中成藥部分 | |
957 | 82 | 益母草膠囊 | 膠囊劑 | 0.36g*36粒 | 盒(瓶) | 39 | 中成藥部分 | |
958 | 82 | 益母草片 | 片劑 | 15mg*48片(薄膜衣) | 盒(瓶) | 16.6 | 中成藥部分 | *△ |
959 | 82 | 益母草片 | 片劑 | 15mg*24片(糖衣) | 盒(瓶) | 7.7 | 中成藥部分 | |
960 | 82 | 益母草片 | 片劑 | 15mg*30片(糖衣) | 盒(瓶) | 9.6 | 中成藥部分 | |
961 | 82 | 益母草片 | 片劑 | 15mg*36片(糖衣) | 盒(瓶) | 11.4 | 中成藥部分 | |
962 | 82 | 益母草片 | 片劑 | 15mg*48片(糖衣) | 盒(瓶) | 15.1 | 中成藥部分 | |
963 | 82 | 益母草片 | 片劑 | 15mg*24片(薄膜衣) | 盒(瓶) | 8.5 | 中成藥部分 | |
964 | 82 | 益母草片 | 片劑 | 15mg*30片(薄膜衣) | 盒(瓶) | 10.6 | 中成藥部分 | |
965 | 82 | 益母草片 | 片劑 | 15mg*36片(薄膜衣) | 盒(瓶) | 12.6 | 中成藥部分 |
注:
1、表中備注欄標注“*”的劑型規格為代表品。
2、表中備注欄加注“△”的劑型規格,及同劑型的其他規格為臨時價格。
3、備注欄中標示用法用量的劑型規格,該劑型中其他規格的價格是基于相同用法用量,按《藥品差比價規 則》計算的。
4、表中劑型欄中標注的“蜜丸”,包括小蜜丸和大蜜丸。
4 概述
益母草
益母草為中藥名,出《本草圖經》。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 的新鮮或干燥地上部分[1]。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此中藥的藥典標準。
5 拉丁名
Herba Leonuri(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6 英文名
motherwort herb(《中醫藥學名詞(2004)》)
7 益母草的別名
益母蒿、紅花艾、坤草、小暑草、芝麻棵、苦滴草、四棱草、透骨草、火枳、野天麻等[2]。
8 來源
益母草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 的新鮮或干燥地上部分[1]。
益母草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heterophyllusSweet的全草[3]。
9 原植物形態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0.3~1.8cm。莖方形,有倒生白毛。根出葉近圓形,葉緣5~9淺裂,有長柄;中部葉掌狀3深裂,側裂片有1~2小裂;花 序上的葉線狀披針形,全緣或有少數牙齒,最小裂片寬3mm以上。輪傘花序腋生,有花8~15,多數遠離而組成長穗狀花序;小苞片針形,短于萼筒,有細毛;花萼鐘形,外有毛,5齒裂,前2齒靠合;花冠淡紅色或紫紅色,2唇形,冠筒內有毛環,上唇外面有毛,全緣,下唇3裂,中裂片倒心形;雄蕊4,二強,花絲被鱗毛。小堅果長圓狀三棱形,平滑。花期6~9月,果期9~10月。
生于路邊、荒地。
10 產地
益母草在全國大部地區均產[3]。
11 采收與初加工
12 性味歸經
益母草味苦、辛,性微寒;歸肝、心包、膀胱經。(《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13 益母草的功效與主治
益母草具有活血調經,利尿消腫的功效,用于月經不調、痛經、經閉、惡露不盡、水腫尿少、急性腎炎水腫。
益母草具有活血調經,利尿消腫的功效[3]:
益母草治月經不調,痛經,閉經,崩漏,產后瘀血腹痛,血暈,腎炎水腫,小便不利,尿血,皮膚瘙癢:煎服,9~30g[3]。
14 益母草的化學成分
全草含益母草堿(leonurine)、水蘇堿(stachydrine)蕓香甙、延胡索酸,另含益母草堿甲、乙等;花含益母草定堿(leonuridine)。
益母草全草含益母草堿、水蘇堿、前西班牙夏羅草酮、益母草二萜、苯甲酸、油酸、甾醇、蕓香苷和多量氯化鉀等[3]。
15 益母草的藥理作用
益母草堿或葉的水煎劑能使子宮收縮,與麥角新堿相似,水浸劑靜脈注射能引起動物血壓下降,尿量增加,冠脈流量增加,防治實驗性心肌缺血、微循環障礙和缺血性腎功能衰竭[3]。
16 益母草制劑
益母草流浸膏、益母草膏
17 益母草中毒
益母草含有多種生物堿,如益母草堿、益母草定、益母草寧、水蘇堿等,還含有精氨酸、月桂酸等[2]。藥理作用有興奮子宮,抗心肌缺血,抗血栓,抗血小板聚集,抗動脈粥樣硬化,抗炎,解痙,改善微循環,利尿,溶血,抗細菌,抗真菌。[2]
17.1 不良反應機制
益母草的有毒成分生物堿對中樞神經系統有先興奮后麻痹的作用,特別能引起呼吸中樞興奮。能作用于末梢血管平滑肌,使小動脈擴張,引起血壓下降。對心臟,小劑量使其收縮增強,大劑量使其停跳。收縮子宮的作用與麥角相似。對運動神經呈箭毒樣作用。[2]
17.2 益母草中毒的癥狀
益母草中毒潛伏期為4~6h,中毒量為90~150g。表現為全身無力、四肢麻木、全身酸痛、胸悶、嚴重時大汗、血壓下降、四肢厥冷、呼吸不規則、腰痛、血尿、口唇發紺、休克、呼吸麻痹。孕婦可發生流產,產后中毒可引起子宮大出血。[2]
17.3 治療
益母草中毒的治療要點為[2]:
1.早期應催吐、洗胃,同時靜脈滴注5%葡萄糖鹽水,促進毒素排泄并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2.對癥治療:血壓下降時,要謹慎用升壓藥,可用去甲腎上腺素靜滴,保持血壓接近正常水平。如有出血,可給予止血藥,必要時輸血。有呼吸困難的,可給予吸氧、呼吸興奮劑。
18 益母草的藥典標準
18.1 品名
益母草
Yimucao
LEONURI HERBA
18.2 來源
本品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的新鮮或干燥地上部分。鮮品春季幼苗期至初夏花前期采割;干品夏季莖葉茂盛、花未開或初開時采割,曬干,或切段曬干。
18.3 性狀
18.3.1 鮮益母草
幼苗期無莖,基生葉圓心形,5~9淺裂,每裂片有2~3鈍齒。花前期莖呈方柱形,上部多分枝,四面凹下成縱溝,長30~60cm,直徑0.2~0.5cm;表面青綠色;質鮮嫩,斷面中部有髓。葉交互對生,有柄;葉片青綠色,質鮮嫩,揉之有汁;下部莖生葉掌狀3裂,上部葉羽狀深裂或淺裂成3片,裂片全緣或具少數鋸齒。氣微,味微苦。
18.3.2 干益母草
莖表面灰綠色或黃綠色;體輕,質韌,斷面中部有髓。葉片灰綠色,多皺縮、破碎,易脫落。輪傘花序腋生,小花淡紫色,花萼筒狀,花冠二唇形。切段者長約2cm。
18.4 鑒別
(1)本品莖橫切面:表皮細胞外被角質層,有茸毛;腺鱗頭部4、6細胞或8細胞,柄單細胞;非腺毛1~4細胞。下皮厚角細胞在棱角處較多。皮層為數列薄壁細胞;內皮層明顯。中柱鞘纖維束微木化。韌皮部較窄。木質部在棱角處較發達。髓部薄壁細胞較大。薄壁細胞含細小草酸鈣針晶和小方晶。鮮品近表皮部分皮層薄壁細胞含葉綠體。
(2)取鹽酸水蘇堿[含量測定]項下的供試品溶液10ml,蒸干,殘渣加無水乙醇1ml使溶解,離心,取上清液作為供試品溶液(鮮品干燥后粉碎,同法制成)。另取鹽酸水蘇堿對照品,加無水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10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丙酮一無水乙醇一鹽酸(10:6: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在105℃加熱15分鐘,放冷,噴以稀碘化鉍鉀試液三氯化鐵試液(10:1)混合溶液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18.5 檢查
18.5.1 水分
干益母草 不得過13.0%(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 H第一法)。
18.5.2 總灰分
干益母草 不得過11.0%(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 K)。
18.6 浸出物
干益母草 照水溶性浸出物測定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Ⅹ A)項下的熱浸法測定,不得少于15.0%。
18.7 含量測定
干益母草
鹽酸水蘇堿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D)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丙基酰胺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乙腈0.2%冰醋酸溶液(80:20)為流動相;用蒸發光散射檢測器檢測。理論板數按鹽酸水蘇堿峰計算應不低于6000。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取鹽酸水蘇堿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70%乙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即得。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粉末(過三號篩)約1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70%乙醇25ml,稱定重量,加熱回流2小時,放冷,再稱定重量,用70%乙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測定法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5μl、10μl,供試品溶液10~20μ1,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用外標兩點法對數方程計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計算,含鹽酸水蘇堿(C7H13NO2•HCl)不得少于0.50%。
18.7.1 鹽酸益母草堿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乙腈0.4%辛烷磺酸鈉的0.1%磷酸溶液(24:76)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77nm。理論板數按鹽酸益母草堿峰計算應不低于6000。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取鹽酸益母草堿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70%乙醇制成每1m1含30μg的溶液,即得。
測定法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鹽酸水蘇堿[含量測定]項下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計算,含鹽酸益母草堿(C14H21O5N3•HCl)不得少于0.050%。
18.8 益母草飲片
18.8.1 炮制
18.8.1.1 鮮益母草
除去雜質,迅速洗凈。
18.8.1.2 干益母草
除去雜質,迅速洗凈,略潤,切段,干燥。
本品呈不規則的段。莖方形,四面凹下成縱溝,灰綠色或黃綠色。切面中部有白髓。葉片灰綠色,多皺縮、破碎。輪傘花序腋生,花黃棕色,花萼筒狀,花冠二唇形。氣微,味微苦。
18.8.1.2.1 浸出物
同藥材,不得少于12.0%。
18.8.1.2.2 含量測定
同藥材,含鹽酸水蘇堿(C7H13NO2•HCl)不得少于0.40%,含鹽酸益母草堿(C14H21O5N3•HCl)不得少于0.040%。
18.8.1.2.3 檢查
同藥材。
18.8.2 性味與歸經
苦、辛,微寒。歸肝、心包、膀胱經。
18.8.3 功能與主治
活血調經,利尿消腫,清熱解毒。用于月經不調,痛經經閉,惡露不盡,水腫尿少,瘡瘍腫毒。
18.8.4 用法與用量
9~30g;鮮品12~40g。
18.8.5 注意
孕婦慎用。
18.8.6 貯藏
干益母草置干燥處;鮮益母草置陰涼潮濕處。
18.9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19 益母草藥品說明書
19.1 適應癥
臨床用于: 1.產后子宮復舊不全、子宮出血。 2.止血、調經和治療痛經。
19.2 用量用法
1.肌注:1次20~40mg,每日1~2次。 2.宮頸、宮壁注射:每次40mg。 3.婦產科大出血時,肌注160~240mg。
19.3 注意事項
胎盤未排出前及孕婦禁用。
19.4 規格
1.注射液:每支20mg(1ml)。 2.片劑:每片0.5g,相當于益母草1.67g。
20 參考資料
-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2] 張彧主編.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軍醫大學出版社,2008:255.
-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77.
用到中藥益母草的方劑
- 益母煎
類聚》卷二一二引《肘后方》:方名:益母煎別名:益母草膏組成:益母草不拘多少。主治:一切血病,產婦及...
- 益母草湯
āng《圣濟總錄》卷一六○:方名:益母草湯別名:益母草散組成:益母草(干者)1兩,藕節(干者)半兩,...
- 益母草汁
cǎozhī《圣濟總錄》卷一一四:方名:益母草汁組成:益母草1握(洗)。主治:耳聾。用法用量:少灌...
- 益母草飲
cǎoyǐn《圣濟總錄》卷一八二:方名:益母草飲組成:生益母草不拘多少(洗,銼)。主治:小兒癰瘡腫痛...
- 益母草涂方
túfāng《圣濟總錄》卷一○一:方名:益母草涂方組成:益母草灰1升。功效:令面光白潤澤。主治:面(...
- 更多用到中藥益母草的方劑
用到中藥益母草的中成藥
- 益母草膏
ogao概述:益母草膏為方名,出《赤水玄珠》卷二十,即《古今醫統大全》卷八十五方之益母膏。中成藥益母...
- 益母膏
今醫統大全》卷八十五,即《赤水玄珠》卷二十方之益母草膏。中成藥益母草膏是由益母草經加工制成的煎膏。...
- 產后逐瘀片
an標準編號:WS3-B-2882-98處方:益母草1248g當歸156g川芎178g制法:以上四...
- 安露飲
拼音:ānlùyǐn處方生地3錢,丹參3錢,益母草3錢,烏賊骨6錢,茜草根(炒)1錢半,旱蓮草3錢...
- 益母草片
stablet益母草片藥典標準:品名:益母草片YimucaoPian處方:本品為益母草制成的浸膏片...
- 更多用到中藥益母草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益母草
- 《萬病回春》:[卷之六]產后
氣血俱虛也。根據本方加人參、黃,去川芎、牡丹皮、益母草。一、產后早起勞動,發熱惡寒,根據本方加人參、...
- 《本草綱目》:[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茺蔚
瘀血,大便、小便不通(時珍)。【發明】時珍曰∶益母草之根、莖、花、葉、實,并皆入藥,可同用。若治手...
- 《普濟方》:[卷三百四十八產后諸疾門]產后血暈
噤者。拗齒。閉者灌鼻中皆效。治產后血暈心氣絕。以益母草研汁服一盞妙。治產后血暈心悶氣絕。(出肘后方)...
- 《證類本草》:[卷第六]茺蔚子
即茺蔚也。日華子云∶治產后血脹,苗、葉同功。乃益母草子也。節節生花如雞冠,子黑色,九月采。圖經曰∶...
- 《本草新編》:[卷之二(商集)]益母草
益母草,味辛、甘,氣微溫,無毒。胎前、產后,皆可用之,去死胎最效,行瘀生新,亦能下乳。其名益母,有...
- 更多古籍中的益母草
益母草相關藥品說明書其它版本
- 復方益母草膏(安坤益母草膏)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非處方藥中成藥品種使用說明書)
- 加味益母草膏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非處方藥中成藥品種使用說明書)
- 益母草顆粒(無糖型)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益母草膏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益母草膠囊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益母草顆粒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益母草口服液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益母草片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益母草流浸膏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