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注解
以火為瀉為灸法補瀉方法之一。指用艾火瀉實時,可急速吹其火,可使其急燃,待其自滅的艾灸瀉法[1]。
3 參考資料
古籍中的以火為瀉
- 《醫經原旨》:[卷一]臟象下第三
者,金之色,白色薄皮弱肉者,肺氣不足也,故不勝夏火之虛風。)青色薄皮弱肉者,不勝秋之虛風;(青者,...
- 《醫經原旨》:[卷二]脈色下第四
不返也。若得此脈而病加日進,色加憔弊,甚至綿綿如瀉漆,及如弓弦之斷絕者,皆真氣已竭,故死。)粗大者...
- 《醫經原旨》:[卷四疾病第九]陰陽
,弗可為也。)故陽蓄積,病死。而陽氣當隔,隔者當瀉,不亟正治,粗乃敗之。(若邪蓄陽分,積而不行,陽...
- 《傷寒溯源集》:[卷之一太陽上編]中風證治第一
之罪乎。五苓散豬苓(十八銖去皮)茯苓(十八銖)澤瀉(一兩六銖)白術(十八銖)桂(半兩去粗皮)古以二...
- 《醫述》:[卷七·雜證匯參]關格
經藥,和營衛而行陽道,故能開之也。至于五志厥陽之火上入,桂枝又不可用矣,用之則以火濟火,頭有汗而陽...
- 更多古籍中的以火為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