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概述
腰孔為經外奇穴別名,即十七椎[1]。見《針灸經外奇穴圖譜》。
十七椎穴為經外奇穴名(shíqīzhuī EX-B8)[2][3]。出《千金翼方》,《類經圖翼》列作奇穴。在腰部,當后正中線上,第5腰椎棘突下[2]。主治腰痛,腰骶痛,腿痛,下肢痿痹,下肢癱瘓,月經不調,痛經,崩漏,帶下,轉胞,遺尿、肛門疾患,坐骨神經痛,功能性子宮出血等。
3 拼音
shíqīzhuī
4 代號
EX-B8
5 出處
《千金翼方》:灸轉胞法,第十七椎灸五十壯。
6 十七椎的別名
十七椎下(《奇穴治療訣》),腰孔(《針灸經外奇穴圖譜》)。
7 腰孔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十七椎穴在腰部,當后正中線上,第5腰椎棘突下[2][4]。
十七椎穴位于第五腰椎棘突下方[5]。
十七椎穴在腰區,第5腰椎棘突凹陷中[6]。
經外奇穴——十七椎的位置
經外奇穴——十七椎的位置
8 腰孔穴的取法
俯臥位,先取與髂嵴相平的腰陽關,再向下一個腰椎棘突下的凹陷處取穴[6]。
9 腰孔穴穴位解剖
9.1 層次解剖
9.2 穴區神經、血管
淺層有第5腰神經后支的皮支分布;深層有第5腰神經后支的肌支和腰動脈分布[4]。
10 腰孔穴主治病證
十七椎主治腰痛,腰骶痛,腿痛,下肢痿痹,下肢癱瘓,月經不調,痛經,崩漏,帶下,轉胞,遺尿、肛門疾患,坐骨神經痛,功能性子宮出血等。
十七椎穴主治腰骶痛、腿痛、下肢癱瘓、轉胞、痛經、崩漏、遺尿、肛門疾患,以及坐骨神經痛、功能性子宮出血等[3]。
十七椎穴主治轉胞、腰痛、痛經等[5]。
婦科病:痛經,崩漏,月經不調,帶下[6]。
11 腰孔穴的配伍
12 刺灸法
12.1 刺法
直刺0.5~1寸,局部有酸脹感,或向下肢放散[6]。
12.2 灸法
13 文獻摘要
《針灸孔穴及其療法便覽》:十七椎下,奇穴。第十七椎下陷中。針三至五分。灸三至七壯。主治轉胞,腰痛。
14 參考資料
- ^ [1]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針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397.
-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3]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針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1.
- ^ [4] 孫國杰主編. 針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45.
- ^ [5]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
- ^ [6]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針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397.
古籍中的腰孔
- 《針灸集成》:[卷四]背部
不瘥者此華佗法下極俞在第十五椎名下極俞主治腹中疾腰痛胱胱寒飲注下灸隨年壯(千金翼)十七椎穴轉胞腰痛...
- 《類經圖翼》:[卷十經絡(八)]奇俞類集
少腹下橫文中。千金翼曰∶白崩中,灸少腹橫文,當臍孔直下,一百壯,及治胞落、,須三報之。又治大小便不...
- 《經穴匯解》:[卷之二]背腰部第四
等而上之。至第十六椎下。為陽關穴。其二十椎。至十七椎。皆無穴乃知為腰監骨所明矣。此說誤謬。不俟辨焉...
- 《針灸大全》:[卷之三周身折量法]背部二行左右四十六穴
十七椎兩旁。十八椎下小腸俞,十九椎下取膀胱。中膂內俞柱二十,白環二十一椎量。上次中與下,一空二空俠腰...
- 《針灸大成》:[卷六足太陽經穴主治]考正穴法
便不利,洞泄食東垣云∶中燥治在大腸俞。關元俞∶十七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伏而取之。主風勞腰痛,...
- 更多古籍中的腰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