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yān hóu zhǒng tòng
2 英文參考
swelling and pain in throat[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inflamed and sore throat[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3 概述
咽喉腫痛(inflamed and sore throat)為癥狀名[1]。是指咽喉腫脹疼痛的表現[2]。即咽喉紅腫疼痛[3]。多屬“喉痹“及”乳蛾”范疇[4]。為多種喉部疾患的主癥[1]。
咽喉腫痛可見于西醫的急性扁桃腺炎、急慢性咽炎、喉炎、扁桃腺周圍膿腫等疾患中[4]。
4 咽喉腫痛的病因病機
咽喉腫痛多由風熱襲肺、胃火上蒸及腎虛水虧、虛火上炎所致[4]。
虛火者,其人素體陰虧,或傷房勞,陰虛于下,水不制火,虛火上炎所致。患者咽喉腫痛較輕,或只在吞咽時覺痛,病程較長,兼口干舌燥、手足心熱等癥[4]。
實火者,肺經蘊熱,或過食膏粱厚味,煎炒炙煿等物,致脾胃積熱,熏灼肺系[1]。癥見喉關或內或外,發病急、咽部紅腫痛甚,或飲食吞咽障礙[1][4]。兼寒熱、咳嗽、咽干或口渴、便秘等癥[4]。
5 咽喉腫痛的辨證分型
實熱證:咽喉紅腫疼痛,吞咽困難,惡寒聲嘶,痰多粘稠,頭痛,口干渴,便秘,溲黃,舌紅苔黃厚,脈浮數或洪大。
陰虛證:咽部稍腫,色暗紅,疼痛較輕,或吞咽時覺疼痛,入夜癥狀加重,兼口干咽燥,手足心熱,舌質紅,脈細數。
6 咽喉腫痛的治療
6.1 虛火
6.1.1 方藥治療
6.1.2 針灸治療
6.1.2.1 治則
滋陰降火,養陰清熱
6.1.2.2 處方
取太溪、魚際、照海、廉泉等穴為主:太溪為足少陰經原穴,照海為足少陰經和陰蹻脈之交會穴,兩脈均循行于喉嚨,取兩穴以調理兩經經氣;魚際為手太陰滎穴,可利咽清肺之虛熱。三穴同用,可使虛火得清,不致灼傷陰液,適用于陰虛咽喉腫痛。
6.1.2.3 隨證配穴
6.1.2.4 操作
6.2 實火
6.2.1 方藥治療
6.2.2 針灸治療
6.2.2.1 方一
6.2.2.2 方二
6.2.2.2.1 治則
清熱利咽,消腫止痛
6.2.2.2.2 處方
少商、合谷、尺澤、關沖:少商乃手太陰井穴,點刺出血,清瀉肺熱,為治咽喉病癥之主穴;合谷疏瀉陽明之郁熱;尺澤穴為手太陰合穴,瀉肺經實熱,取實則瀉其子之意;更取三焦經井穴關沖,點刺出血,加強清瀉肺胃之熱,以達消腫利咽的作用。
6.2.2.2.3 隨證配穴
6.2.2.2.4 操作
毫針刺,瀉法,井穴點刺出血,每日1次,每次留針30min。
6.3 針灸治療
6.3.1 體針
針刺治療咽喉腫痛效果良好,若扁桃體周圍膿腫可轉科治療。
6.3.2 耳針
取咽喉、扁桃體、輪1~輪6等穴,慢性者加下屏間。中強刺激、留針1小時。注意,如屬扁桃體周圍膿腫已成膿者,須轉科處理。[4]
選穴
實證毫針強刺激,囑患者作吞咽動作,每次留針60min,每日1次。
6.3.3 刺血法
選穴
咽部的下1/2處
方法
患者張口,醫者左手持壓舌板將舌體壓平,右手持較長毫針沿壓舌板向咽部下1/2處散刺約1分深,共3~5處,以出血為度,刺后吹入牛黃吹咽散,禁食2h。未愈隔2~3日再行1次。
6.4 推拿療法
以下方法對赤腫疼痛、吞咽困難、舌紅苔黃有效[5]:
①用食指按壓天突3分鐘,力度以感到酸脹為宜。
③用拇指指端按壓魚際3分鐘,力度適中。
④用拇指指端點揉照海3分鐘,力度以產生酸脹感為宜。
7 咽喉腫痛患者飲食禁忌
咽喉腫痛患者應減少食用刺激物,有助于防止復發。
8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38.
-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 ^ [3]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4]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針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514.
- ^ [5] 查煒.經絡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
治療咽喉腫痛的穴位
- 呂細
疝瘕積聚,不眠,癲狂,咳喘,唾血,頭痛,牙痛,咽喉腫痛,鼻衄不止,耳鳴耳聾,熱病煩心,多汗,心痛,胸...
- 舌本
感冒,神經性頭痛,頸項強痛,目眩,鼻塞,鼻衄,咽喉腫痛,暴瘖,中風舌急難言,精神分裂癥,腦萎縮,延髓...
- 內庭
庭。主治齒痛,齒齦炎,齦腫,面腫,口?,喉痹,咽喉腫痛,鼻衄,腹痛,腹脹,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腸炎,痢...
- 尺澤
哮喘,肺結核,胸部煩滿,心痛,心煩,悲愁不樂,咽喉腫痛,胸部脹滿,胸膜炎,小兒驚風,急性胃腸炎,吐瀉...
- 氣堂
哮喘,肺結核,胸部煩滿,心痛,心煩,悲愁不樂,咽喉腫痛,胸部脹滿,胸膜炎,小兒驚風,急性胃腸炎,吐瀉...
- 更多治療咽喉腫痛的穴位
治療咽喉腫痛的方劑
- 劫風膏
:小兒急慢驚搐,臍風撮口,牙關緊閉,痰涎壅盛,咽喉腫痛。用法用量:先用鹽梅肉擦牙根,次以此膏1丸或2...
- 碧雪
泠,結凝成霜,研為細末。功能主治:治一切積熱,咽喉腫痛,口舌生瘡,心中煩躁咽物妨悶,或喉閉壅塞,水漿...
- 西瓜霜潤喉片
薄荷腦。具有清音利咽,消腫止痛的功效。用于防治咽喉腫痛,聲音嘶啞,喉痹,喉癰,喉蛾,口糜,口舌生瘡,...
- 牛黃解毒片
冰片、甘草。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用于火熱內盛,咽喉腫痛,牙齦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牛黃解毒片中毒...
- 射干散
散。功能主治:疏風宣肺,涼血解毒。治風毒上攻,咽喉腫痛,水漿不下。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300毫升...
- 更多治療咽喉腫痛的方劑
治療咽喉腫痛的中成藥
- 西瓜霜潤喉片
薄荷腦。具有清音利咽,消腫止痛的功效。用于防治咽喉腫痛,聲音嘶啞,喉痹,喉癰,喉蛾,口糜,口舌生瘡,...
- 牛黃解毒片
冰片、甘草。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用于火熱內盛,咽喉腫痛,牙齦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牛黃解毒片中毒...
- 牛黃解毒丸
.0mg。功能與主治:清熱解毒。用于火熱內盛,咽喉腫痛,牙齦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用法與用量:口...
- 牛黃上清丸
于熱毒內盛、風火上攻所致的頭痛眩暈、目赤耳鳴、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大便燥結。《中華人民共和...
- 雙料喉風散
用適量,吹敷患處。功能主治:功能清熱解毒。主治咽喉腫痛,口腔糜爛,牙齦疼痛,鼻竇膿腫,耳內流膿,皮膚...
- 更多治療咽喉腫痛的中成藥
咽喉腫痛相關藥物
- 金銀花糖漿
方藥藥品。【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用于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熱癤瘡瘍。【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15~30...
- 青黛散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于治療口瘡,咽喉腫痛。【用法與用量】先用涼開水或淡鹽水冼凈口腔,將...
- 雙料喉風散
主治】清熱解毒,消腫利咽。用于肺胃熱毒熾盛所致咽喉腫痛,齒齦腫痛。【規格】每瓶裝2.2克【用法用量】...
- 噙化上清丸
方藥藥品。【功能主治】清熱散風。用于上焦風熱,咽喉腫痛,口燥舌干,頭目不清,口渴心煩,咽干聲啞。【用...
- 噙化上清片
方藥藥品。【功能主治】清熱散風。用于上焦風熱,咽喉腫痛,口燥舌干,頭目不清,口渴心煩,咽干聲啞。【用...
- 更多咽喉腫痛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咽喉腫痛
- 《普濟方》:[卷六十三咽喉門]咽喉腫痛(附論)
五丸。用金服祛毒牛黃膏(出御藥院方)治大人小兒咽喉腫痛。舌本強硬。或滿口生瘡。涎潮喘急胸膈不牛黃(研...
- 《圣濟總錄》:[卷第一百二十二咽喉門]咽喉腫痛
后細細含咽,日三五服。治脾胃有熱風毒相乘,上攻咽喉腫痛。丹砂玫瑰丸方丹砂(二兩研)人參硼砂(研)半夏...
- 《古今醫統大全》:[卷之六十五咽喉門]藥方
(《和劑》)甘桔湯治一切風熱上壅,咽喉腫痛,吞吐如有所礙。甘草(二錢)桔梗(四錢)加荊芥穗(三錢,尤...
- 《壽世保元》:[卷六]喉痹
。主惡瘡馬疥。敷諸瘡。以蜜拌調呷。治痹咽痛。一咽喉腫痛痰涎壅盛。初起或壯盛人。上焦有實熱者可服。清咽...
- 《續名醫類案》:[卷十八]咽喉
一劑頓蘇。(上盛下虛者,此方未可輕用。)李通判咽喉腫痛,口舌生瘡,此上焦風熱。先用荊防敗毒散二劑,喉...
- 更多古籍中的咽喉腫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