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詞條:養心片 (最后修訂于2009/1/14 23:10:51)[共136字]
摘要:藥品說明書適應癥扶正固本,益氣活血,行脈止痛。用于改善心肌營養,提高心肌功能,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塞等癥,還可提高機體免疫力和適應性。用量用法口服:每次4~6片,1日3次。注意事項本品由靈芝、黃氏、黨參、淫羊藿、葛根、山楂、丹參等13味藥組成。規格片劑:每瓶90片。......
>>>查看全文
相關文獻:
- 養心氏片
養心氏片藥品名稱:養心氏片生產企業:青島國風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ZZ-5054-魯衛藥準字(1999)第002213號規格:0.3g、0.6g/片劑型:片劑省份:山東省申請編號:2000253公告號:延長保護期第1號公告日期:2000-12-29保護級別:2級保護起始日:2001-2-7保護終止日:2008-2-7保護期限:7年批件號:2001062證書號:20010540保護品種號:ZY
- 養心氏治療冠心病心絞痛臨床觀察
青島國風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純中藥制劑,養心氏片有營養心肌細胞、增強心臟功能、恢復冠狀動脈彈性、雙向調整心律、降脂及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從而增加心肌血氧供應,使缺血與缺氧的心肌得到改善與保護。根據《中藥治療胸痹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的有關規定的要求,我們用養心氏治療冠心病150例,并與復方丹參片治療冠心病120例進行對照,臨床觀察情況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凡具有冠心病癥狀,且
- 養心通脈片對胰島素抵抗綜合征患者相關指標的影響
2006年01月05日中醫雜志2005年第6期22(湖南)為了研究養心通脈片對胰島素抵抗綜合征(IRS)相關指標的影響。研究者將67例胰島素抵抗綜合征患者隨機分為養心通脈片組(治療組)33例和二甲雙胍片組(對照組)34例,均治療8周,觀察比較兩組治療前后血葡萄糖(FPG)、血胰島素(FINS)、胰島素敏感指數(ISI)、胰島素抵抗指數(IRI)、胰島β細胞功能指數(HBCI)、血清總膽固醇(TC
- 養心草質量標準研究
2008年05月12日《中華中醫藥雜志》-2007年22卷11期-761-763頁醫學空間(MEDcyber.com)5月12日消息,該項研究目的是建立養心草藥材的質量標準。方法采用顯微法鑒別藥材粉末及TLC法對養心草中沒食子酸、槲皮素和山奈酚等成分進行定性鑒別,應用HPLC法測定槲皮素含量。結果建立了養心草定性分析方法,槲皮素在1.216—12.16μg/ml范圍內呈良好的線性關系,其回歸方程為
- 養心安神
養心安神 治療學名詞。指一種安神法。治療陰虛而心神不安的方法。癥見心悸易驚,健忘失眠,精神恍惚,多夢遺精,口舌生瘡,大便燥結,舌紅少苔,脈細數。多因心血虧虛。方用柏子養心丸。常用酸棗仁、柏子仁、夜交藤、麥門冬、龍眼肉等藥。作者:
- 第二臨床醫學院養心社參加全國高校比賽獲佳績
近日,“西亞斯杯”2013年全國高等院校健身氣功比賽在河南鄭州舉辦,我校第二臨床醫學院養心社組隊參加并獲得了集體五禽戲二等獎、集體八段錦二等獎的優異成績。本屆的健身氣功比賽吸引了來自全國57所高等院校共228名運動員參與,是歷屆參賽隊伍最多的高校賽事。大賽旨在促使健身氣功項目在高等院校的進一步普及,推動廣大學生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第二臨床醫學院養心社將繼續致力于傳統中醫文化、中國傳統健身氣功及武術的
- 名醫名方活血養心安神湯
生葉50克,丹參20克,田七10克,川芎10克,太子參30克,浮小麥30克,大棗10枚,炙甘草15克,五味子15克,葛根20克,麥冬15克,石菖蒲15克,遠志15克,柴胡15克。 功效:活血益氣,養心安神。 主治:中老年人失眠,多夢,易醒,頭暈,頭痛,記憶力減退,耳鳴,心悸,心情抑郁,口燥咽干,胃納差,舌紅少苔,舌有瘀點或瘀斑,脈細澀。 用法:每天煎服1劑,晚間睡前一小時溫服。 方解:中老
- 化痰和胃養心安神治失眠
楂、炒雞內金、炒萊菔子等。 驗案舉隅 張某某,男,62歲。2008年11月8日初診。患失眠已2年之久,加重3個多月,曾求治于多家中、西醫醫院,療效均不滿意,長期靠服安定維持,現每晚口服安定3~4片,方能睡眠3~4小時。患者體型壯實,面白少華,頭暈,痰多,胸悶,心煩,喜汗,口苦而干,食欲及大小便尚屬正常,舌紅,苔黃膩,脈滑數。予上化痰和胃、養心安神基礎方加夜交藤、珍珠母各30克,柴胡、黃芩、知
- 通靈養心湯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內皮功能影響的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通靈養心湯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其作用機理。方法選取心絞痛患者60例隨機平均分為兩組:治療組和對照組,分別采用通靈養心湯和消心痛片治療4周。在治療前、后分別檢查兩組患者的內皮素、降鈣素相關基因肽、心電圖并記錄其心絞痛及硝酸甘油服用情況。結果通靈養心湯治療4周時兩組中醫癥狀計分及硝酸甘油停減率與消心痛片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治療2周時患者ET/CGRP有所降低(P
- 馬王堆古漢養生《十問》養心:美麗心情源自生態智慧
,也就遠離了身心健康,背離健康長壽之道。美國超經驗主義作家梭羅于1845年的春天,在家鄉瓦爾登湖邊建起一座木屋,過著自耕自食的生活,那里遠離工業文明的污染,他寫下了聞名于世的《瓦爾登湖》。這本寧靜、恬淡而充滿智慧的書籍,記載了作者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妙體驗,為我們描繪了一片心靈樂土。美麗心情源自我們的生態智慧。不如偶爾像個農民,嘗嘗自己動手的樂趣,多與大自然打交道,簡單自得地過活。作者:陳洪何清湖
- 養心氏對缺血性心臟病血流變學影響的臨床分析
效顯著。【關鍵詞】養心氏;缺血性心臟病;血液流變學缺血性心臟病是中老年人群中的常見病,改善微循環,改善血液流變學及血液的濃、黏、凝、聚狀態,增加心肌的血流,擴張血管是治療缺血心臟病的關鍵。應用養心氏片治療冠心病高黏血癥40例,并與對照組40例進行對比,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參照1979年國際心臟病學會及世界衛生組織命名標準化聯合專題組報告《缺血性心臟病的命名
- 調肺養心顆粒治療小兒病毒性心肌炎60例臨床觀察
【摘要】目的觀察調肺養心顆粒治療小兒病毒性心肌炎的療效。方法120例門診患兒隨機分為治療組60例和對照組60例,治療組口服調肺養心顆粒,對照組口服玉丹榮心丸,2個療程后觀察療效。結果兩組患兒病情均有所好轉,總有效率無統計意義,但在痊愈率方面,治療組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調肺養心顆粒治療小兒病毒性心肌炎療效可靠、安全,未發現不良反應,有臨床推廣使用的價值。【關鍵詞】調肺養心顆粒;小兒病毒性
- 養心歸草湯
出版中醫著作10部。 組成炙甘草60克,黨參30克,白術30克,茯苓30克,桂枝30克,炒棗仁15克,當歸15克,熟地30克,阿膠30克,黃芪30克,龍眼肉15克,木香10克(后下)。 功效養心安神,益氣補血,平穩心律。 主治氣血虧虛所致室性早搏、房性早搏、心房纖顫。 用法每日1劑,加米酒煎服。 方解養心歸草湯以炙甘草湯及歸脾湯二方為基本方,合而化裁加減組成。炙甘草湯又名復脈湯,源于
- 養心通脈湯治療冠心病60例分析
郁金;痰濁阻絡者:寒痰加半夏、絲瓜絡,熱痰加川貝、絲瓜絡;陰虛陽亢加生龍牡、白芍、牛膝、地龍;陽虛寒盛加炙附子、桂枝;陰虛有熱加知母、女貞子;脈結代加炙甘草、甘松等。心絞痛發作嚴重時,舌下含服消心痛片或硝酸甘油片。嚴重心律失常、快速房顫用胺碘酮。 3治療結果 3.1療效判定標準臨床治愈:臨床癥狀、體征緩解,心電圖恢復正常或接近正常。顯效:臨床癥狀與體征明顯好轉,心電圖明顯改善者,[心絞痛分級
- 養心康對心衰兔模型細胞凋亡的實驗研究
法 1.1實驗材料 1.1.1動物純種新西蘭兔40只,體重2~2.5kg,雌雄各半,由廣東省醫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 1.1.2藥物養心康(廣州中藥一廠提供,主要由人參、黃芪、毛冬青等藥組成。每片凈重0.3g,含生藥0.255g,成人用量為每次4片,tid);心寶(汕頭中藥廠產品,主要由洋金花、鹿茸、人參等組成,60mg/粒)。 1.1.3試劑原位細胞凋亡試劑盒(德國寶靈曼公司)。 1.
- 甫睡心悸宜清痰養心
怪異,忽憶近賢張錫純氏“論心病治法中曾云:“有其驚悸恒發于夜間,每當交睫甫睡之時,其心中即驚悸而醒,此多因心下停有痰飲。心臟屬火,痰飲屬水,火畏水迫,故作驚悸也。宜清痰之藥與養心之藥并用,方用二陳湯加當歸、菖蒲、遠志煎湯送服朱砂細末三分。有熱者加玄參數錢,自能安枕穩睡而無驚悸矣。 尊訓疏方:半夏15克,陳皮15克,茯苓20克,當歸15克,石菖蒲15克,遠志15克,朱砂0.
- 養心寧神膠囊治療失眠癥42例臨床觀察
失眠癥是一種持續的睡眠質和(或)量不滿意的睡眠障礙,對失眠有憂慮或恐懼心理是本癥的心理致病因素。養心寧神膠囊是我院藥劑科選用地道藥材研制成的中藥制劑,具有養血除煩、寧心安神之功效,我們采用養心寧神膠囊治療失眠癥取得滿意療效,現報道如下。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76例失眠癥患者均選自2007年1月至2008年8月我院門診患者,均符合失眠癥診斷標準。將76例失眠癥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42例
- 養心湯治療冠心病心絞痛60例臨床觀察
心肌梗死1例。兩組在年齡、性別分布、病程長短、心絞痛類型、心功能分級、伴隨病變等方面皆大致相仿,均有可比性(P0.05)。1.2治療方法患者于治療前1周停服其他抗心絞痛藥,若心絞痛發作,可服硝酸甘油片,并記錄用量。治療組口服養心湯。處方及用量:炙黃芪15~30g,人參6~9g,麥冬15~30g,五味子6~9g,當歸9~15g,川芎9~15g,柏子仁9~12g,遠志3~6g,茯神12~15g,炙甘
- 養心飲治療病毒性心肌炎22例
養心飲治療病毒性心肌炎22例(pdf)病毒性心肌炎發病機制一般認為是由嗜心肌病毒經血流直接侵犯心肌,并通過免疫變態反應造成心肌損傷和心功能障礙。老幼均可發病,以小兒、中青年占多數,男多于女,輕者可數周或數月內痊愈,重者發展為慢性心肌炎或留有后遺癥,少數患者可發生猝死。筆者自2000年以來采用養心飲治療病毒性心肌炎22例,療效滿意,并與單純西醫治療的22例進行比較,現報告如下。1資料與方法1.1一般
- 李貴滿:脾土之壅,養心以調之
,心火之養育,使之運化正常,升降有度,精微氣血布散以養全身。肝木與心火之間存在母子關系,即木生火,也即肝藏血以供奉于心。反之,肝能正常發揮生理效能,要靠心主血脈以濡養之、心藏神以主宰之,使肝木不致過亢,進而不致對脾過度克制。 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說,養心即是健脾。養心之法,可補益心氣,振奮心陽,溫通心脈,養育心血,養心安神,清心瀉火等,結合具體證型臨時加減變通之,以順應心之屬性,解脾土之壅。作者:
- 豐盛健康學院養心社應邀參加大型愛心義診活動,進行“太極武韻”功法表演
2012年5月13日,豐盛健康學院養心社應南京中醫藥大學愛心社的邀請參加了由東南大學唐仲英愛心社與南京中醫藥大學唐仲英愛心社聯合舉辦的“夏月愛之風,杏林東大行”大型愛心義診活動,在活動進行中進行了“太極武韻”功法表演。上午7:30,同學們便早早從學校出發,在有條理的組織下很快站好隊形,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向東大的同學宣傳中國傳統保健功法——太極扇。太極扇是屬于太極器械項目中的一種,是一種風格獨特的武術
- 第二臨床醫學院養心社參加第四屆江蘇省健身氣功交流比賽獲佳績
江蘇省內147名運動員參加。省社會體育管理中心主任劉陶、揚州市體育局局長華德榮,省社體中心書記、省氣功辦主任趙玉坤、揚州市體育局紀檢組長桑育林等領導出席了開幕式。在校院領導的關心、培養和支持下,我校養心社同學利用課余時間,經過1個多月的認真準備和集訓,在本次比賽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獲得集體六字訣競賽功法一等獎(第一名)、集體易筋經競賽功法二等獎(第三名)、集體五禽戲普及功法二等獎、集體八段錦普及功
- 我校養心社受江蘇省健身氣功管理辦公室選派參加首屆兩岸三地健身氣功交流比賽獲佳績
2011年12月3日至7日,由中國健身氣功協會支持,中國體育工作聯會、中國香港健身氣功總會主辦的“2011-首屆兩岸四地健身氣功交流比賽”在香港元朗天瑞體育館舉行。我校養心社名譽理事長徐勰、技術顧問潘純、技術顧問張瑤代表江蘇省健身氣功代表隊參加比賽,獲健身氣功-八段錦集體第一名、健身氣功-易筋經集體第二名,并在單項比賽取得兩金一銀的好成績。兩岸四地的51支代表隊共400余名運動員參加了本次比賽。我
- 養心湯治療胸痹心痛35例臨床觀察
胸痹心痛是中醫內科中的常見病、多發病,西醫認為是冠心病。筆者采用純中藥復方制劑養心湯治療胸痹心痛35例,療效較好,并與用復方丹參滴丸治療的30例作對照,現將療效總結報告如下。1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兩組病例共65例,其中養心湯組(治療組)35例,復方丹參滴丸組(對照組)30例,均確診為冠心病患者。兩組年齡、病例來源、病程比較見表1。表1兩組一般資料比較1.2診斷標準冠心病(胸痹)的中西醫診斷標準
- 《達摩洗髓易筋經》:[上編·原理源流篇第五章·養身養心論說]二、養身養心論
是以一氣貫三才也。道家修真養性,是以一氣化三清也。釋家明心見性,是以一氣成三寶也。效雖大,而其功即系于身,存于心。心一不凈,身之五官百體,皆為情欲所役,運不能使清濁分,定不能使陰陽和。是以養身莫先于養心,養心莫妙于素定。平素能守,此心不失其正,則靜焉,不至沉于昏,動焉,不至鄰于茫。純乎天理,毫無人欲,即事物雜投,朋從往來,行所無事,閑居獨處,屋漏爾室,罔有懷慚,動能主靜,即靜能生動,養身養心之道得
- 中醫藥糾正胰島素抵抗機制研究的進展
差異有顯著性。補腎通脈方組骨骼肌組織INS受體表達顯著提高(P0.01),和二甲雙胍組相比差異無顯著性,說明補腎通脈方改善IR與上調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INS受體表達水平有關。黃獻平等[6]觀察養心通脈片對IR綜合征患者INS受體的影響,發現養心通脈片組和二甲雙胍組血糖和空腹INS均明顯下降(P0.01),INS敏感指數明顯提高(P0.01),但兩組之間的差異無顯著性。養心通脈片組高親和力INS
- 《醫方論》:[卷二理血之劑]養心湯
黃(蜜炙)茯苓茯神當歸(酒洗)半夏曲川芎一兩甘草(炙)一錢柏子仁(去油)酸棗仁(炒)遠志(去心)五味子人參肉桂二錢五分每服五錢。方中心經藥為多,而其余佐使,亦能配合,引入心臟。故專以養心為名,制方極有意義。《醫方論》清費伯雄公元1865年
- 《醫方集解》:[理血之劑第八]養心湯
治心虛血少,神氣不寧,怔忡驚悸(心主血而藏神,經曰∶靜則神藏,躁則消亡。心血虛黃(蜜炙)茯苓茯神當歸(酒洗)川芎半夏曲(一兩)甘草(炙。一錢)柏子服五錢。此手少陰藥也。人參、黃以補心氣,川芎、當歸以養心血,二茯、遠志、柏仁、酸棗以泄以入《醫方集解》清汪昂公元1682年
- 《古今名醫方論》:[卷一]養心湯
治心神不足,夢寐不寧,驚悸,健忘等癥。白芍當歸人參遠志麥門冬黃芩山藥芡實蓮須酸棗仁茯神石蓮子上十二味,水煎服。吳于宣曰∶《難經》云∶心不足者,調其營衛。營衛者,血脈之所在,而心主之。故養心者相;所以明《古今名醫方論》清羅美。公元1644-1911年
- 《脾胃論》:[卷中]安養心神調治脾胃論
《靈蘭秘典論》云∶心者,君主之宮,神明出焉。凡怒、忿、悲、思、恐、懼,皆損元氣。夫陰火之熾盛,由心生凝滯,七情不安故也。心脈者,神之舍,心君不寧,化而為火,火者,七神之賊也。故曰陰火太盛,經營之氣,不能頤養于神,乃脈病也。神無所養,津液不行,不能生血脈也。心之神,真氣之別名也,得血則生,血生則脈旺,脈者神之舍。若心生凝滯,七神離形,而脈中唯有火矣。善治斯疾者,惟在調和脾胃,使心無凝滯,或生歡忻,或
- 《達摩洗髓易筋經》:[上編·原理源流篇第五章·養身養心論說]五、內外功辨
凡內聯功,多借外輔,由內達外,內壯而外無不堅。行外功,多假內助,由外及內,外壯而內,久必傷。大凡丹經,外營運于內,而內導引者,內功也。內導引于外,而外營運者,外功也。他如全取于外,不問乎內,外功中外功之外也。純求于內,罔顧其外,內功中外功之外也。行功至骨節靈通,氣息調勻,飲食增多,精神倍出,時內外之間,不可不辨,三乘之等,仙凡之界,全判于此,行道者豈可忽諸!《達摩洗髓易筋經》項楊惠吳德華張鑒若曹江
- 《雞峰普濟方》:[卷第七心]養心丹
補益心氣常服安神去百邪調順營衛補養腎氣菖蒲紫石英茯神蓯蓉遠志麥門冬豆卷柏子仁當歸細辛卷柏干姜人參石膏澤瀉薯蕷秦艽丹參熟地黃桔梗白蘞前胡防風白術半夏桂(各一兩)牛黃鐵粉精麝香朱砂(各一分)金箔銀箔(各百片)(一方多山藥甘草芍藥各一兩)上為細末用棗肉為丸如綠豆大以牛黃等為衣人參湯下三十丸鐵粉精乃爐內鐵煙如紫粉《雞峰普濟方》宋張銳公元960-1279年
- 《湯頭歌訣》:[理血之劑]養心湯
用草參,二茯芎歸柏子等。夏曲遠志兼桂味,再加酸棗總寧心。〔黃(蜜炙)、茯苓、茯神、川芎、當歸(酒洗)、半夏曲各一兩,甘草(炙)一錢,人參、柏子仁(去油)、五味子、遠志、棗仁(炒)各二錢半,每服五錢。參、補心氣,芎、歸養心血,二茯、柏仁、遠志泄心熱而寧心神,五味、棗仁收心氣散越,半夏去擾心之痰涎,甘草補土以培心子,赤桂引藥以達心經。〕《湯頭歌訣》清汪昂公元1644-1911年
- 《達摩洗髓易筋經》:[上編·原理源流篇第五章·養身養心論說]九、養嬰辨
養嬰之法,修養與胎養不同。胎養之嬰,精成形而神具焉。修養之嬰,神入定而氣送焉,胎養之嬰,藉氣以聚神,以活。修養之嬰,藉精以蓄氣,以導。胎養者,由氣生精,由精生神。修養者,以氣斂神,以神調精。胎養之嬰成有神,御氣以送精,所以先出者為精,是因先天而有后天也。修養之嬰,以氣煉精而存神,所中主者為神,是以后天而補先天也。常人不知護蓄、成人后精必虧,氣必餒。歸時,精頑氣落,神與具散,而入于鬼。修士善于保重,
- 《達摩洗髓易筋經》:[上編·原理源流篇第五章·養身養心論說]十二、氣為官骸使說
身有三寶,曰精氣神,而氣尤一身至寶。人身五官百脈、知覺運動,精聚之,神主之、氣用之。不知運法,清濁莫辨,精頑神昏。故古仙人服氣,必先運氣,運氣始能分氣,分氣始可服氣,服氣乃能煉氣,煉氣方能和氣,和氣方可定氣,溯先天而后天。身心俱是父母一氣所感,天地一氣所結,感而結成,始有胎嬰,乃精也。是由氣生精之征也。胎在母腹,漸漸長成,始有知覺,乃神也。是又由精生神之證也。由先天而后天,分身而出,飲食漸加,漸長
- 《雞峰普濟方》:[卷第七心]養心丹
服之能寬神消慮全志通神明不老不忘光明朱砂明凈乳香(各一分)酸棗仁雪白茯苓(各半兩)上為細末以棗和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清凈水吞下一丸《雞峰普濟方》宋張銳公元960-1279年
- 《醫方簡義》:[卷五婦人辨論]養心湯
治勞淋氣淋二癥。炙甘草(五分)炙黃(三錢)西黨參(三錢)茯苓(三錢)茯神(三錢)川芎(一錢)當(九粒)肉桂(五分)棗如氣虛不受參蓍者。宜減參蓍各半。加砂仁末(五分)天仙藤(一錢)琥珀(六分)水煎。《醫方簡義》清王清源公元1644-1911年
- 《證治準繩·幼科》:[集之二·肝臟部癇]養心
定志丸(見驚悸)養心湯治心血虛怯驚癇,或驚悸怔忡,盜汗無寐,發熱煩躁。黃白茯苓茯神半夏曲當歸川芎辣桂柏子仁酸棗仁五味子人參(各三錢)甘草(炒,四錢)上,每服一二錢,姜棗水煎。妙香散治心氣不足,驚癇或精神恍惚、虛煩少寐、盜汗等證。辰砂(三錢)麝香(一錢)木香(煨二錢五分)茯苓山藥茯神遠志黃(炒。各一兩)桔梗甘草人參(各五錢)上,各另為末。每服一錢,溫酒或白湯調服。《證治準繩·幼科》明王肯堂公元136
- 《達摩洗髓易筋經》:[上編·原理源流篇第五章·養身養心論說]八、煉元丹說
古仙佛所煉之丹,人皆謂為元精,純陽菩提,舍利子等物。不知此乃仙佛所煉后天金丹,非先天元丹。先天元丹者,畀之降衷,稟之父母,無影無形,無聲無臭,極誠極明,至虛至靈。不煉后天金丹以輔之,則漸失于昏,漸至于無。故藉后天以補先天,即以先天統屬后天。若第以精氣所結為元丹,亦無靈有象之頑物耳!安能出入由己,生死如歸哉?是必煉谷化精,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結成金丹,以善養元丹,于活潑潑地靜待天命,安能脫化?斯古仙
- 《臨癥驗舌法》:[下卷方略]養心湯方
茯神(二錢)遠志(五分)棗仁(五分炒研)柏子仁(五分去油)五味(五分)人參(五分)黃(二錢炙)當歸(二錢)川芎(二錢)半夏(二錢)肉桂(五分)甘草(五分)按∶上方主治心虛血少,神氣不寧,怔忡驚悸等癥。凡舌見赤色干燥而屬小腸陰虛火旺者,滋水清肝飲去柴胡,加生地、木通主之。《臨癥驗舌法》清楊云峰公元1917年
- 《女科經綸》:[卷一月經門]調經不可耗氣宜養心實脾論
停,走于腰脅,注于腿膝,遇新血相摶,則疼痛不已。散于四肢,則麻木不仁。入于血室,則寒熱不定。皆四氣七情之所致也。慎齋按∶以上五條,序調經之法,莫先于順氣開郁。而順氣開郁,則又戒不可專耗其氣。當以實脾養心,為調經之要法也。經云百病皆生于氣,而于婦人為尤甚。婦人之病,先于經候不調。但婦人以血用事,經水雖屬血病,若竟從血分求療,未得病機之要者也。若從氣分求責,而調經知所本矣。《女科經綸》清蕭塤公元164
- 《仁術便覽》:[卷三驚悸怔忡]【養心湯】
治憂愁思慮,傷心,驚悸不寧。治停水,怔忡,加檳榔、赤茯苓。黃白茯茯神半夏曲當歸川芎(各五錢)甘草(四錢)辣桂遠志(去心,姜汁《仁術便覽》明張潔公元1368-1644年
- 《女科經綸》:[卷二嗣育門]種子必保養心腎二臟論
王宇泰曰∶嚴冬之后,必有陽春。是知天地之間,不收斂則不能發生,自然之理也。今人既昧收藏之理,縱欲竭精,以耗真氣。及其無子,既云血冷,又謂精寒,燥熱之劑投而真陰益耗矣,安得而有子。大抵無子之故,不獨在女,亦多由男。房勞過度,施泄過多,精清如水,或冷如冰,及思慮無窮,皆難有子。蓋心主神,有所思則心馳于外,致君火傷而不能降。腎主智,有所勞則智亂于中,俾腎虧而不能升,上下不交,水火不媾,而能生育者,無有也
- 《目經大成》:[卷之三補陣]養心湯三十五
則邪氣襲入,令人怔忡而有驚悸。經曰靜則神藏,養氣所以寧神,故用參、、苓、草。又曰燥則消亡,潤燥所以通血,故用歸、味、二仁。乃芎、半夏調肝醒脾,益心之子母也。肉桂、遠志引經報使,從心之所欲也,欲遂子母安,血榮氣旺,而神不返其室,是誠何心。詩曰∶參苓芎草桂,棗柏更五味,夏歸語黃,養心資遠志。《目經大成》清·乾隆六年黃庭鏡草成此書,此后四易其稿,但未付梓。弟子鄧學禮得悉此書后于嘉慶十年刊行公元1741年
- 《達摩洗髓易筋經》:[上編·原理源流篇第五章·養身養心論說]一、原生論
先圣,知賦畀有殊,則賢愚各別,不能盡人引之入道,因設針灸砭石湯藥諸法治之。然醫家有瀉無補,有補無瀉,萬難并行。以故仙佛家始創為導引服氣之法,亦順天地生成之理而行,以補先后陰陽之不足,其實與儒家之修身養心,醫家之攻散瀉補,名異理通,途殊效同。條目次第,已詳備于散論總歌及各圖中。能根據準繩,日行一二次,永無間斷,百日后可終身不藥矣。終身行之不衰,其功效更非淺鮮也。余淺識竊取,不明后驗,然就現身觀之,甫
- 《達摩洗髓易筋經》:[上編·原理源流篇第五章·養身養心論說]六、元精元氣元神辨
所謂元精,非津液脂髓之精。元氣,非呼吸吐納之氣。元神,非知覺運動之神。元精順可生子,逆可成仙。能采陰陽之菁英,結成為精,生亦能變化無窮,神通廣大,但落于有形,終屬后天之物。上清世界難容,生時不過能養性靈,去后不過能保軀殼。至若元氣,元神,既經元精,存養多年,功行圓滿。神用之,則放大光明,億萬化身;斂之則如混沌一元。氣用之,則風云雷雨,變態無端,藏之,則與太虛一體。元精足,獲元氣元神。不能隨元氣送元
- 《達摩洗髓易筋經》:[上編·原理源流篇第五章·養身養心論說]十一、運氣說
修養必先運氣者,蓋以氣為精神樞紐,并為一身樞紐耳。精之在身,如水之在地。精之發源于天河,注于臟腑,達于肢體,如水之發源于昆侖,散于溝瀆,會于河海。身之有神,是運氣化精之主宰。而氣則如二氣之流行于四時,分散于四方,下降上騰,清升濁降。陽之積而成日,陰之凝而成月。日月營運,一寒一暑,能使形形色色,化生無窮,始而復終,終而復始,生機遂以不絕。人若知導引諸法,雖起居飲食,偶失時節,一為吸濁呼清,俾輕浮重凝
- 《馮氏錦囊秘錄》:[痘疹全集卷三十四匯集古哲治痘諸方]當歸養心湯
治女人出痘,口喑不能言者。人參當歸麥門冬甘草升麻生地上各等分,燈心水煎服。《馮氏錦囊秘錄》清代馮楚瞻公元1644-1911年
- 《祖劑》:[卷之三歸脾湯]養心湯
用歸脾去木香白術加茯神半夏曲川芎柏子仁五味子辣桂治心血虛少神氣不寧令人驚忡者《祖劑》明施沛公元1368-1644年
- 《醫方考》:[卷五驚悸怔忡門第五十]養心湯
黃白茯苓茯神半夏曲當歸川芎(各半兩)柏子仁酸棗仁(炒)人參遠志(去心,姜汁炒)五味子辣桂(各二錢半)甘草(炙,四錢)每服五錢。心血虛少,神氣不寧,令人驚悸怔忡者,此方主之。心主血而藏神,故方寸靈臺,名曰神室。神室血少而空虛,則邪氣襲之,令人如有驚悸而怔怔忡忡不自寧也。《內經》曰∶陽氣者,精則養神,故用人參、黃、茯神、茯苓、甘草以益氣。又曰靜則神藏,燥則消亡,故用當歸、遠志、柏仁、酸棗仁、五味子以潤
- 《楊氏家藏方》:[卷第十心氣方一十道]養心丸
治憂思太過,健忘怔忪,睡多恐惕,夢涉峻危,自汗不止,五心煩熱,目澀昏倦,失精,口苦舌干,日漸羸瘦,全不思食。茯神(去木)人參(去蘆頭)綿黃(蜜炙)酸棗仁(去皮稱,別研成膏。以上四味各一兩)各半兩)朱砂(三上件為細末,入二膏和勻研細,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后、臨臥,濃煎人參《楊氏家藏方》宋楊倓公元960-1279年
- >>點此搜索更多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