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yáng shuǐ ·shuǐ shī jìn zì zhèng
2 英文參考
yang edema with syndrome of retention and diffusion of water-damp[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
3 定義
陽水·水濕浸漬證(yang edema with syndrome of retention and diffusion of water-damp[1])是指水濕內盛,浸漬肌膚,起病緩慢,病程較長,以全身水腫,按之沒指,小便短少,身體困重,胸悶,納呆,泛惡,舌淡,苔白膩,脈沉緩等為常見癥的陽水證候[2]。
4 陽水·水濕浸漬證的癥狀
陽水·水濕浸漬證患者全身水腫,按之沒指,小便短少,身體困重,胸悶,納呆,泛惡,舌淡,苔白膩,脈沉緩,起病緩慢,病程較長[3][2]。
5 證候分析
水濕之邪,浸漬肌膚,壅滯不行,以致肢體浮腫不退。水濕內聚,三焦決凟失司,膀胱氣化失常,所以小便短少,水濕日增而無出路,橫溢肌膚,所以腫勢日甚,按之沒指。脾為濕困,陽氣不得舒展,故見身重神疲,胸悶,納呆,泛惡等癥。苔白膩,脈沉緩,亦為濕勝脾弱之象。濕為粘膩之邪,不易驟化,故病程較長。[3]
6 陽水·水濕浸漬證的治療
6.1 治法
6.2 方藥治療
陽水·水濕浸漬證可用五皮飲[備注]五皮飲(《中藏經》)桑白皮、橘皮、生姜皮、大腹皮、茯苓皮合胃苓湯[備注]三圣散(《儒門事親》):瓜蒂、防風、藜蘆進行治療。五皮飲以桑白皮、陳橘皮、大腹皮、茯苓皮、生姜皮化濕利水;胃苓湯以白術、茯苓健脾化濕;蒼術、厚樸燥濕健脾;豬苓、澤瀉利尿消腫;肉桂溫陽化氣行水。若腫甚而喘,可加麻黃、杏仁、葶藶子宣肺瀉水而平喘。[3]
7 關于水腫
水腫(edema[1][4])為病名[5][6]。出《黃帝內經素問·水熱穴論》。又稱水氣[5]。古代稱水、水氣,水病、水脹[6]。是以肌膚浮腫為主要表現的疾病的統稱[1]。患者體內水液潴留,泛濫肌膚,引起眼瞼、頭面、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腫,嚴重者還可伴有胸水、腹水等[3]。水腫一證,是全身氣化功能障礙的一種表現,主要病變在肺、脾、腎三臟功能失調,膀胱氣化不利,發生水腫。根據臨床表現可分為陽水、陰水兩類。感受外邪而發,發病較急,多從頭面部先腫,腫勢以腰部以上為著,病位多在肺脾,多屬實證,為陽水;內虛者發病較緩,多從足跗先腫,腫勢以腰部以下為劇,病位在脾腎,多為虛證,為陰水[3][7][6]。
水腫的治療方法有發汗、利尿、攻逐、健脾、溫腎、降濁、化瘀等。如經一般常法治療不應,或有瘀血征象者,可參合應用活血化瘀法[3]。以上諸法,或單用,或合用,均視病情需要而選擇[3]。針灸治療本證有一定效果,在改善癥狀、增強體質、減少反復發作等方面有較好的療效。
中醫內科的水腫可見于西醫學的心源性(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水腫、腎病性(如急慢性腎小球腎炎)水腫、肝病性(如肝硬化)水腫、內分泌失調、以及營養不良性水腫等疾患[3][7]。
水腫現常分為陽水(包括風水相搏證、水濕浸漬證、濕熱蘊結證等)、陰水(包括脾虛濕困證、陽虛水泛證、瘀水互結證等)進行辨治,詳見水腫條。
8 參考資料
-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 ^ [3]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27-232.
- ^ [4]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5]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針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22.
- ^ [6]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00.
- ^ [7] 石學敏主編. 針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98-100.
治療陽水·水濕浸漬證的穴位
- 風水
9概述:風水:1.病名;2.經穴別名。病名·風水:風水(windedema)為病名。為水腫病之一,亦...
- 更多治療陽水·水濕浸漬證的穴位
治療陽水·水濕浸漬證的方劑
- 陰陽湯
。主治:痘疹。用法用量:水煎服。《增補內經拾遺》卷三引(易簡》:別名:陰陽水、生熟水組成:滾水半盞,...
- 生熟湯
hútāng《肘后方》卷四:別名:陰陽水組成:先作1升湯,投水1升。主治:胸中多痰,頭痛不欲食,及...
- 露姜飲
用水400毫升,煎成200毫升,露一宿,重湯燉服。備注:本方在原書中無方名,現據《臨證指南醫案·幼...
- 旋樞廓清飲
蘭花3錢,綠萼梅花1錢。主治:外感。用法用量:陰陽水煎服。加減:無汗,加薄荷8分;溺閉,加木通1錢;...
- 禹功散
有逐水通便,行氣消腫之功效。主治陽水。現代常用于肝硬化腹水,腎炎水腫等屬陽水,見有便秘,脈沉有力者。...
- 更多治療陽水·水濕浸漬證的方劑
治療陽水·水濕浸漬證的中成藥
- 六合定中丸
小兒驚風(薄荷煎湯送下),中暑(冰水或水調服),霍亂轉筋(陰陽水煎服),痢疾腹瀉(溫水調下),瘧疾...
- 更多治療陽水·水濕浸漬證的中成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