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概述
陽蹺脈為奇經八脈之一[1][2]。出《黃帝內經靈樞·寒熱病》。蹺者足也,奇經涉及足者之名,陽者以其所行循陽經也,故陽蹺者是謂循足諸陽經而行,即足太陽膀胱經之別脈也。本脈起于足太陽膀胱經的申脈穴,沿外踝后向上循行,經過股外側、脅肋和肩胛部外側,沿頸上抵面頰部,到達內眼角,與足太陽膀胱經、陰蹻相并上行,入于風池穴處[2]。足太陽膀胱經的申脈穴與本脈脈氣相通[2]。
3 陽蹻脈循行路徑
陽蹺脈循行路徑
陽蹺脈起于足跟外側,經外踝上行腓骨后緣,沿股外側和脅后上肩、過頸部上挾口角,進入目內眥,與陰蹻脈會合,再沿足太陽經上額,與足少陽經合于風池[3]。
《中國針灸學詞典》:本脈起于足太陽膀胱經的申脈穴,沿外踝后向上循行,經過股外側、脅肋和肩胛部外側,沿頸上抵面頰部,到達內眼角,與足太陽膀胱經、陰蹻相并上行,入于風池穴處[2]。足太陽膀胱經的申脈穴與本脈脈氣相通[2]。
《中醫藥學名詞(2004)》:陽蹺脈起于外踝下申脈穴,經外踝后上行腓骨后緣,經股部外側,再沿髖、脅、肩、頸的外側,上夾口角,到達目內眥,與手足太陽經、陰蹺脈會合,再上行經額,與足少陽膽經會于風池[4]。
《中醫大辭典》:陽蹻脈循行路線,據《難經·二十八難》載:“陽蹺脈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風池。”本脈自足跟外側的申脈穴起始,經外踝上行腓骨后緣,沿股部外側,經髖、脅,至肩膊外側,沿頸上至口吻,到目內眥,與太陽、陰蹻脈會合,再上行經額,與足少陽經合于風池[1]。
陽蹻脈起跟中,上合三陽(足太陽、足少陽、足陽明)外踝行,從脅循肩、由頸至頄鼻旁,屬目內眥太陽經。
(1)足太陽膀胱經部分:陽蹻脈起于足太陽膀胱經,在外踝正下緣五分骨陷中之申脈穴,再往后下斜至足跟之仆參穴,由后腳跟仆參穴直上行,經昆侖穴(外踝后跟腱前凹陷處)、跗陽穴、飛陽穴,再轉小腿背外后承山穴,循腿背上行經委中、殷門、承扶穴,再往上行與足少陽膽經交絡。
(2)足少陽膽經部分:陽維脈再上行至腹脅軟骨末端下八寸處,即髂骨側與足少陽膽經之居髎穴相交。循腹外側上行至肩部,與手陽明大腸經相絡。
(3)手陽明大腸經部分:至肩胛肩峰前下方(舉臂時有凹陷處),與手陽明大腸經之肩腢穴相會。從肩腢穴上行,至肩端肩鎖關節上方有凹陷處之巨骨穴。由肩胛處往后下行與手太陽小腸經相會。
(4)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及陽維脈部分:陽蹻脈行至巨骨穴再翻滑過肩胛后,至大骨下肩胛崗下際凹陷處,與手足太陽、陽維等相會于臑俞穴。至此陽蹻脈再循手陽明大腸經與足陽明胃經上行至嘴吻處。
(5)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部分:陽蹻脈由手太陽小腸經臑俞穴再絡回肩峰手太陽小腸經之肩腢穴,絡手陽明大腸經鎖骨上窩中點上一寸許之天鼎、喉結正中旁三寸之扶突穴,絡足陽明胃經上臉頰側面及口吻旁四分之地倉穴。再上行至眼中線直下,平鼻翼下緣之巨髎穴,最后達眼下七分,即足陽明胃經與任脈之承泣穴。
(6)陰蹺脈部分:陽蹻脈行至此,又與手、足太陽、足陽明與陰蹺,會合于眼內眥外一分處之睛明穴。
![]() |
奇經陽蹻脈經筋圖 |
陽蹺脈 |
4 陽蹺脈交會腧穴
陽蹺脈交會腧穴有申脈、仆參、跗陽(足太陽膀胱經)、居髎(足少陽膽經)、臑俞(手太陽小腸經)、肩髃,巨骨(手陽明大腸經)、天髎(手少陽三焦經)、地倉、巨髎、承泣(足陽明胃經)、睛明(足太陽膀胱經)[5]。
陽蹻腧穴總圖
5 陽蹺脈經脈病
陽蹻發病主要表現為運動系統疾病、神志病等。如筋肉屈伸運動障礙(伸肌緊張)、眼瞼開合失常、失眠、驚癇、腰背疼痛、身體強直等[2]。
6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34.
- ^ [2]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針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93.
- ^ [3] 孫國杰主編. 針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38-139.
- ^ [4]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5] 孫國杰主編. 針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39.
古籍中的陽蹺脈
- 《普濟方·針灸》:[卷二針灸門]奇經八脈論
任脈之行。從胞中上注目。長四尺五寸總二十四穴。陽蹺脈。陽蹺脈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風池。其為...
- 《醫心方》:[卷第二]孔穴主治法第一
一名胃維,俠口旁四分,刺入三分。足陽明胃腑,又陽蹺脈,又手陽脈明大腹頰車二穴∶(在耳下曲頰端陷者中...
- 《針灸易學》:[卷下三尋穴]十二經圖十二經穴十二經補瀉八法圖
如小麥大。承泣∶目下七分,直瞳子陷中,足陽明、陽蹺脈、任脈之會。灸三壯。四白∶目下一寸,直瞳子,令...
- 《針灸大成》:[卷六足陽明經穴主治]考正穴法
不得回顧,承泣∶目下七分,直瞳子陷中。足陽明、陽蹺脈、任脈之會。《銅人》灸三壯;禁針,針之令人目烏...
- 《古本難經闡注》:正文
。季脅。章門穴也。在小肋。回身一周。如束帶也。陽蹺脈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風池。起自足跟。循足...
- 更多古籍中的陽蹺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