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概述
陽光穴為經外奇穴名。出《萬一針:老中醫萬方琴五十年針灸心得》。在在手背側,位于第3、4掌骨銜接的凹陷處,一側一穴。陽光穴由萬方琴發現,用來代替腰痛點穴,減少病人痛苦。因其能給病人帶來喜悅的心情,故名。陽光穴主治腰痛。
3 出處
《萬一針:老中醫萬方琴五十年針灸心得》
4 陽光穴的定位
陽光穴在在手背側,位于第3、4掌骨銜接的凹陷處[1]。
5 陽光穴的發現
在手背靠近腕部有兩個治療腰痛的穴(腰痛點),萬方琴想如果能夠用一針一穴治病,肯定優于兩針兩穴,于是試著在兩穴之間取穴,沒想到效果非常好,而且治病非常方便,伸手就能治病。此穴能給病人帶來喜悅的心情,所以給它起名叫“陽光穴”。[1]
6 陽光穴取穴方法
陽光穴在在手背側,位于第3、4掌骨銜接的凹陷處[1]。
7 陽光穴主治病證
陽光穴主治腰痛[1]。
8 刺灸法
以35°向腕關節方向進針,刺入5分左右[1]。手法以補為主。
9 醫案
以下醫案選自《萬一針:老中醫萬方琴五十年針灸心得》。
9.1 一般性腰痛
美國一中年男教師,43歲。診斷為一般性腰痛。
患者自述:兩年以來腰部經常疼痛,不舒服,向前、后、左、右彎腰時都會疼痛。向前彎腰時腰部會有牽拉感,很痛。總之兩年以來腰部活動功能受限,久治不愈。患者還患有左肩背部疼痛1年余,左上肢活動的時候疼痛較明顯,在美國曾多次求醫未愈。
針刺治療:取雙側陽光穴,進針以后得氣,再提插捻轉,以補為主,留針20分鐘左右。
療效:進針以后,腰部疼痛消失,功能完全恢復,腰向左、右、前、后活動,都不覺疼痛,活動自如。在治療腰痛的同時,兼顧了一下左肩背部的疼痛,略施手法,皆愈。
9.2 多年性腰痛
劉某,男,43歲,汽車司機。
患者自述:腰痛20多年了,開車坐久了,腰就不舒服、疼痛。每天下班就叫家人給揉一揉。也曾經多次到醫院治療,但按摩、針灸、吃藥等均無效。一直疼到現在,最近疼痛加重。經朋友介紹到萬大夫家中求醫。萬大夫只在我兩手背上各扎一針,片刻后腰就輕松好多,后又施行手法治療,我的腰就能活動自如,向前彎腰時手能摸到地,腰部疼痛基本消失。我20多年來從沒有感到腰這樣舒服、輕松。僅此一次針灸治療就結束了我腰疼的歷史。
針刺治療:取雙側陽光穴,常規針刺,留針20分鐘左右,手法補。
療效:只一次當場治愈,后再沒疼過。
9.3 腰肌勞損
吳某,女,63歲,退休人員,腰肌勞損30多年。
患者自述:30多年以來,腰總是疼痛,平時總感覺不舒服,活動受限,勞累過后疼痛加劇。經常跑醫院,醫院診斷為腰肌勞損,但是一直未治愈。
針刺治療:取雙側陽光穴,常規針刺,留針30多分鐘,手法補。
療效:起針后,腰部感覺輕松、舒服,活動自如,遠期療效很好。
9.4 腰痛急性發作
美國劉某,男,42歲,干部。
患者自述:一天,我的腰突然越來越疼。身體不能活動兩天多,坐不下也起不來,更不能上班。請萬大夫針灸醫治,在兩手的陽光穴上扎了兩針,10分鐘后,萬大夫說:“你站起來吧!”我心想我怎么能站起來呢?兩天都沒敢動彈,結果我一站就真的站起來了。腰部疼痛已經消失,前后左右活動都能較自如,當時我的心情豁然開朗。針灸可真行啊,從那以后,直到今天已經20多年了,我的腰再沒疼過。今天見到萬大夫,想起當年的情況,仍然記憶猶新。
針刺治療:取陽光穴,常規針刺治療,留針20分鐘左右,手法補。
療效:當場治愈。
9.5 腰背部寒涼性疾病
吳某,男,54歲。
患者自述:背部寒涼2年。兩年以來后背總感覺涼颼颼的,像有風吹似的,穿衣多時也不行,還是很冷,就算在炎熱的夏天也是如此,很難受,多次到醫院就醫,拔罐或服用中、西藥均無效。
針刺治療:取雙側陽光穴,常規針刺,留針20多分鐘,以補為主。
療效:針刺后,背部先感覺涼,然后逐漸溫暖、發熱,很舒服,一次治愈。
9.6 突發性頸痛
吳女士,65歲,干部。
患者自述:某天早上,我起床后突然感到右脖子連著肩胛骨處的筋很疼,頭不能后仰,不能左右轉動,到了晚上疼得更厲害了,怎么躺脖子都疼,晚上都沒有睡好覺,第二天早上問題更嚴重了,頭一點也不能動了,于是趕緊請萬大夫給我扎針,她用兩根又小又細的針分別扎在我的兩手背上,只一會兒的工夫我的脖子就可以左右轉動了。第二天又扎了一次,我的脖子就完全好了。小小的銀針真是太神了!
針刺治療:取陽光穴。
療效:兩次治愈。
10 參考資料
古籍中的陽光
- 《素問經注節解》:[外篇卷之五]至真要大論
改明為名耳。”)居氣為灼化。(“居,所在也。灼,光明也。不曰間氣而曰居氣者,君之所居,無往不尊,故...
- 《黃帝素問直解》:[卷之七]六元正紀大論第七十三篇
谷玄,故陰凝于上,寒積于下,寒水勝火,則為冰雹,陽光不治,殺氣乃行,故有余宜高,不及宜下,有余宜晚,...
- 《醫學真傳》:頭痛
從陽入陰,以行于腹。是以頭痛不已則心煩,心煩者,陽光逆于氣海也;心煩不已則嘔吐,嘔吐者,陽光逆于谷海...
- 《馮氏錦囊秘錄》:[雜癥大小合參卷十一]方脈癆瘵合參
焉。望其滋生化育,或稟賦偏陽之人,希可偶合,暫抑陽光,終非久服調養此其弊也。后列諸賢補水配火及水中補...
- 《馮氏錦囊秘錄》:[雜癥大小合參卷六]方脈目病合參
有火,不能近視,責其無水。《秘要》云∶陰精不足,陽光有余,病于水者,故光發見散亂而能收斂近視,治之在...
- 更多古籍中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