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咽干(dry throat)為癥狀名[1]。又稱嗌干(《黃帝內經素問·熱論》)[2]。是指咽喉干燥的表現[3]。常為一些咽喉和全身疾患的癥狀之一[1]。
《黃帝內經素問·熱論》:“太陰脈布胃中絡于嗌,故腹滿而嗌干。”
此外,咽干為少陽病證候之一[1]。《傷寒論·辨少陽病脈證并治論》:“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1]。”
4 咽干的辨證治療
4.1 虛證
4.1.1 肝腎陰虧
4.1.1.1 癥狀
4.1.1.2 治法
4.1.1.3 方藥治療
可選用知柏地黃湯加減;
4.1.2 肺陰虛
肺陰虛,則咽喉失于濡養,致咽干[1]。
4.1.2.1 癥狀
4.1.2.2 治法
4.1.2.3 方藥治療
可選用生脈散、養陰清肺湯等加生地、熟地、百合、麥冬等[1]。
4.2 實證
4.2.1 癥狀
患者咽喉干燥或痛,或渴欲引飲[1]。
4.2.2 方藥治療
5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36.
-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31.
- ^ [3]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治療咽干的穴位
- 極泉
腋下腫,肘臂厥冷,臂肘寒痛,四肢不收,手指脹痛,咽干煩渴,悲愁不樂,干嘔,頸淋巴結核,半身不遂,偏癱...
- 天突
:如咳嗽,哮喘,胸中氣逆,肺癰,咳吐膿血,喉痹,咽干,失音,暴瘖,嘔吐,呃逆,喉鳴,梅核氣,癭瘤,氣...
- 五戶
:如咳嗽,哮喘,胸中氣逆,肺癰,咳吐膿血,喉痹,咽干,失音,暴瘖,嘔吐,呃逆,喉鳴,梅核氣,癭瘤,氣...
- 玉戶
:如咳嗽,哮喘,胸中氣逆,肺癰,咳吐膿血,喉痹,咽干,失音,暴瘖,嘔吐,呃逆,喉鳴,梅核氣,癭瘤,氣...
- 兌骨
癲癇,癲狂,癇癥,神經衰弱,癔病,精神病,目黃,咽干失喑,脅痛,手臂寒,腕關節痛,喉痹,心悸,驚悸,...
- 更多治療咽干的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