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臨床上常見的出血性疾病之一。
2 臨床表現
主要臨床表現為自發性皮膚瘀點和瘀斑,粘膜和內臟出血。檢查可見血小板減少及出血時間延長。
3 病因
血小板減少的發病原因為:
(1)骨髓巨核細胞受損(常見于藥物、腫瘤骨髓浸潤、感染、尿毒癥等原因)引起的血小板生成減少。
(2)血小板破壞過多,循環中血小板生存時間縮短。病因分為先天性和后天獲得性。
(3)由于脾大,血小板大量阻留于脾池內,往往超過血小板生成的數量,使外周血小板減少。
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又稱為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一種與免疫有關的疾病,60~80%病人血清中可查到抗血小板的抗體。抗體與血小板抗原結合,形成免疫復合物,破壞血小板,使之減少,這一過程在脾臟中進行,如切除脾臟,血小板可迅速上升。急性型多見于兒童,起病急、發燒、血小板顯著減少、皮膚粘膜出血及內臟出血。經治療數周內可恢復。慢性型多見于成人,起病緩慢。女性青年為多,反復發作,皮膚瘀點,子宮出血,持續可達數月至數年。經治療部分病人可緩解。反復發作者常表現為脾大。確診后可應用糖皮質激素、輸血及輸血小板,以及應用免疫抑制療法。也可以行脾切除療法。
治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穴位
- 脾俞
IgM、IgA、IgD則增減不明顯。從而使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和脾性全血細胞減少患者癥狀好轉。對血糖的影...
- 紫外線穴位照射法
氣管炎、流行性感冒、丹毒等。但對紫外線過敏的患者,以及血友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肝腎功能障礙者禁用。...
- 血郄
徑比均有顯著變化。對血小板的影響:對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針刺血海、三陰交、膈俞,每日1次,發現針...
- 血海
徑比均有顯著變化。對血小板的影響:對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針刺血海、三陰交、膈俞,每日1次,發現針...
- 肝俞
減少,對血液成分也有影響。如針刺肝俞,可使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和脾性全血細胞減少的患者癥狀好轉。對膽囊的...
- 更多治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