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藥部頒標準
2.1 拼音名
Xueniao Jiaonang
2.2 處方
2.3 制法
以上三味,取棕櫚子、菝葜,加水煎煮二次,每次3小時,合并煎液,靜置,濾過,濾液 濃縮至相對密度1.15(80℃)的清膏,待冷,加入乙醇等量,搖勻,靜置24小時,取上清液,回收乙醇, 濃縮至相對密度1.35(50~55℃)的清膏;另取薏苡仁 16g,粉碎成細粉,余下的薏苡仁粉碎成粗粉,照 流浸膏劑與浸膏劑項下的滲漉法(附錄 Ⅰ O),用乙醇8倍量作溶劑,浸漬24小時后進行滲漉,收集漉液, 回收乙醇后,加入1.6倍的碳酸鈣,攪勻,再加入上述粉末、浸膏,混勻,干燥,粉碎成粗粉,裝入膠囊, 制成70粒,即得。
2.4 性狀
本品為膠囊劑,內容物為棕褐色;味微苦、澀。
2.5 鑒別
(l)取本品內容物少許,研散,置顯微鏡下觀察:主為淀粉粒,呈卵圓形或多面形,臍點 星狀。
(2)取本品4粒,除去膠囊,加乙醇10ml,置水浴上加熱攪拌數分鐘,濾過,濾液備用。 ①取濾液1ml,加三氯化鐵試液1~2滴,顯污綠色。 ②取濾液1ml,置水浴上蒸干,稍冷,加醋酐-硫酸(19:1)試液1~2滴,顯棕紅色。 ②取溴試液1ml,加濾液4~5滴,產生白色沉淀。
2.6 檢查
兒茶素 取本品內容物1. 0g,精密稱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醇-醋酸(10:1)混合液50ml, 回流提取6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適量,定量轉移至2ml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搖勻,作為供試品溶液。 另取d-兒茶素、原兒茶酸對照品,分別加無水乙醇制成每1ml中含0.3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 色譜法(附錄 Ⅵ 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H薄層板上,以氯仿-丙酮-甲醇 -醋酸(7:2:1.5:0.5)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2%三氯化鐵溶液,晾干或用熱風小心吹干,供 試品色譜所顯斑點面積大小、色澤深淺,應不得小于或淺于對照品色譜所顯的斑點。 其他 應符合膠囊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 Ⅰ L)。
2.7 功能與主治
清熱利濕,涼血止血。用于急、慢性腎盂腎炎血尿,腎小球腎炎血尿,泌尿結石及腎挫 傷引起的血尿及不明原因引起的血尿,亦可作為治療泌尿系統腫瘤的輔助藥物。
2.8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5粒,一日3次,飯后開水吞服或遵醫囑。
2.9 注意
孕婦慎用。
2.10 貯藏
古籍中的血尿膠囊
- 《醫學衷中參西錄》:[三、醫論]68.論痢證治法
提丹者,是皆防其入胃即化出其苦味也,若以西藥局中膠囊盛之吞服,雖破者亦可用。硫黃原稟火之精氣,其挾有...
- 《馮氏錦囊秘錄》:[雜癥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卷四十一石部]墨
酒,或韭汁送下,消癰用豬膽。或釅醋調涂,內有鹿角膠,非紅不可用。《馮氏錦囊秘錄》清代馮楚瞻公元16...
- 《本草撮要》:[卷九蟲魚鱗介部]【龜板】
婦人發芎歸治交骨不開。下死胎。得鹿膠陰陽并補。腎虛無熱者忌。陰囊腫爛異常。先用蘇梗煎湯洗凈污垢。以...
- 《馮氏錦囊秘錄》:[雜癥大小合參卷三大便秘塞(兒科)]蔥蜜湯
治嬰孩虛秘,用蔥白三莖,水煎去蔥,入炒阿膠及生蜜溶化,食前服。《馮氏錦囊秘錄》清代馮楚瞻公元1644...
- 《馮氏錦囊秘錄》:[外科大小合參卷十九胎毒諸瘡]碧玉散
。又方。治頭面荷葉癬。用川槿皮,研細,醋調湯燉如膠,將癬抓破。搽敷即愈。《馮氏錦囊秘錄》清代馮楚瞻...
- 更多古籍中的血尿膠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