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1 拼音
xuè lìn
2 英文參考
stranguria due to hematuria[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hematuric strangury[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
bloody stranguria[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stranguria complicated by hematuria[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血淋(stranguria due to hematuria[1]、hematuric strangury[2])為病名[3]。是指以溺血而痛為主要表現的淋證[2][1]。熱傷血絡所致[4]。
《諸病源候論·淋病諸候》:“血淋者,是熱淋之甚者,則尿血,謂之血淋。”
血淋可見于西醫的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精囊炎、尿路結石、結核、腫瘤等疾病[3]。
4 血淋的病因
《圣濟總錄·血淋》:“下焦受熱,則氣不宣通,故溲便癃閉而成淋也。熱甚則搏于血脈,血得熱則流行入于胞中,與溲便俱下,故為血淋也。”
5 血淋的癥狀
血淋患者小便熱澀刺痛,尿色深紅,或夾有血塊,疼痛較重,舌苔黃,脈滑數[5]。
實證:小便熱澀刺痛,尿色深紅,或挾有血塊,疼痛滿急加劇,或見心煩,苔黃,脈滑數[6][7]。
虛證:尿色淡紅,尿痛澀滯不顯著,腰酸膝軟,神疲乏力,舌淡紅,脈細數[6][7]。
6 證候分析
濕熱蘊結下焦,灼傷脈絡:濕熱下注膀胱,熱盛傷絡,迫血妄行,以致小便澀痛有血;血塊阻塞尿路;故疼痛滿急加劇;如心火亢盛,則可見心煩,苔黃,脈數,為實熱之象。病延日久,腎陰不足,虛火灼絡,絡傷血溢,則可見尿色淡紅。澀痛不明顯,腰膝酸軟,為血淋之虛證。[6][7][5]
7 類證鑒別
血淋和尿血都以小便出血、尿色紅赤,甚至溺出純血為共有的癥狀,其鑒別的要點是尿痛的有無,尿血多無疼痛之感,雖亦間有輕微的脹痛或熱痛,但終不若血淋的小便滴瀝而疼痛難忍。故一般以痛者為血淋,不痛者為尿血。[6]
8 血淋的治療
《醫宗必讀·淋證》論血淋有血熱、血冷、血虛、血瘀之不同[3]。主癥為小便澀痛有血[3]。
血淋實證宜清熱通淋,涼血止血;虛證宜滋陰清熱,補虛止血[6]。
8.1 血熱
8.1.1 癥狀
8.1.2 治法
8.1.3 方藥治療
8.1.3.1 方一
8.1.3.2 方二
血熱者可用小薊飲子[備注]小薊飲子(《嚴氏濟生方》):生地黃、小薊、滑石、通草、炒蒲黃、淡竹葉、藕節、當歸、山梔、甘草合導赤散[備注]導赤散(《小兒藥證直訣》):生地黃、木通、竹葉、甘草進行治療。方中小薊草、生地、蒲黃、藕節涼血止血,小薊草可重用至30克,生地以鮮者為宜;木通、竹葉降心火、利小便;梔子清泄三焦之火;滑石利水通淋;當歸引血歸經;生甘草梢瀉火而能走達莖中以止痛;若血多痛甚者,可另吞參三七、琥珀粉,以化瘀通淋止血。[6]
8.1.4 針灸治療
治法:清熱通淋,涼血止血[7]。
選穴:以任脈、足太陰脾經穴為主。取膀胱俞、中極、血海、三陰交。淋證以膀胱氣機不利為主,故取膀胱俞、中極以疏利膀胱氣機。三陰交、血海可清利濕熱,涼血止血。[7]
8.2 血冷
8.2.1 癥狀
8.2.2 治法
8.2.3 方藥治療
用金匱腎氣丸、生料鹿茸丸、漢椒根煎服,或地髓湯送服附子八味丸[3]。
8.3 血虛
8.3.1 癥狀
血虛者,尿出時澀痛不甚,尿色淡紅,脈虛數[3]。
8.3.2 方藥治療
8.3.2.1 治法
8.3.2.2 方一
8.3.2.3 方二
血虛者可用知柏地黃丸[備注]知柏地黃丸(《醫宗金鑒》):知母、黃柏、熟地黃、山萸肉、山藥、茯苓、丹皮、澤瀉以滋陰清熱,并可加旱蓮草、阿膠、小薊草等以補虛止血。[6]
8.3.3 方三
主方:小薊飲子(嚴用和《嚴氏濟生方》)
加減處方:小薊、藕節、滑石各30克,生地黃、茅根20克,蒲黃、赤芍、牡丹皮、木通各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若久病腎陰虧虛,火旺傷絡尿血者,可選用知柏地黃丸(吳謙等《醫宗金鑒》)加減:生地黃、山萸肉、淮山藥各15克,茯苓、知母、黃柏、牡丹皮、澤瀉各12克,旱蓮草18克,甘草6克。水煎服。
8.3.4 針灸治療
治法: 滋陰清熱,補虛生血[7]。
選穴:以任脈、足太陰脾經穴為主。取膀胱俞、中極、血海、三陰交。淋證以膀胱氣機不利為主,故取膀胱俞、中極以疏利膀胱氣機。三陰交、血海可清利濕熱,涼血止血。[7]
刺灸方法:針用平補平瀉法;或虛證宜補[7]。
8.4 血瘀
8.4.1 癥狀
血瘀者,尿出陰中痛如刀割,血色紫暗有塊,小腹硬滿,脈沉弦或數[3]。
8.4.2 治法
治宜活血通淋[3]。
8.4.3 方藥治療
血瘀者可用小薊飲子[備注]小薊飲子(《嚴氏濟生方》):生地黃、小薊、滑石、通草、炒蒲黃、淡竹葉、藕節、當歸、山梔、甘草合導赤散[備注]導赤散(《小兒藥證直訣》):生地黃、木通、竹葉、甘草進行治療。方中小薊草、生地、蒲黃、藕節涼血止血,小薊草可重用至30克,生地以鮮者為宜;木通、竹葉降心火、利小便;梔子清泄三焦之火;滑石利水通淋;當歸引血歸經;生甘草梢瀉火而能走達莖中以止痛;若血多痛甚者,可另吞參三七、琥珀粉,以化瘀通淋止血。[6]
8.5 常用中成藥
紫地寧血散,每次2瓶,每日3次。
8.6 血淋的針灸治療
取膀胱俞、中極、陰陵泉、行間、太溪等穴為主,加血海、三陰交[4]。
8.7 血淋的飲食療法
8.7.1 治法
血淋治宜清熱通淋,涼血止血[5]。
8.7.2 推薦食材
血淋患者建議食用小薊、藕節、淡竹葉、梔子、白茅根、蒲公英等[5]。
8.7.3 推薦食療方
1.小藕英花湯:小薊18~30g,藕節50~100g,淡竹葉15g,金銀花15g,四味放入鍋內煎煮30分鐘以上,代荼飲。
2.白藕竹草粥:白茅根15~30g,藕節50~100g,淡竹葉15g,生甘草梢10g,蒲公英15~30g,將以上食物放入鍋內煎煮30分鐘以上,用煎煮后的汁液煮粥食用。
9 關于淋證
淋證(stranguria[2][1])為病名[4][8]。是指以小便頻急,淋瀝不盡,尿道澀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為主要表現的疾病的統稱[2][1]。又稱淋瀝[4]。
淋證的病因以膀胱濕熱為主,病位在腎與膀胱,初起多邪實之證,久病則由實轉虛,亦可呈現虛實夾雜的證候,其臨床癥狀有二類,一類是膀胱氣化失司引起的證候;一類是各種淋證的特殊癥狀,前者是診斷淋證的依據,后者是區別不同淋證的特征。應與淋證進行鑒別的病證有癃閉、尿血、尿濁等。[6]
根據病因病機和癥狀不同,淋證分為熱淋、石淋、氣淋、血淋、膏淋與勞淋六種類型,在辨證時,除要辨明不同淋證的特征外,還要審察證候的虛實。初起濕熱蘊結,以致膀胱氣化失司者屬實,治宜清熱利濕通淋,佐以行氣。病久脾腎兩虧,膀胱氣化無權者屬虛,治宜培補脾腎。虛實夾雜者,宜標本兼治。并根據各個淋證的特征,或參以止血,或配以排石,或佐以泄濁等。針灸治療本病急性期可迅速緩解疼痛。對尿路中、下段結石,針刺后排石效果較好,而尿路上段和腎盂、腎盞部位的結石則應采取綜合療法。若淋證并發嚴重感染,腎功能受損,或查知結石體積較大,針灸難以奏效,則采用其他療法。患膏淋、勞淋而氣血虛衰者,應適當配合中藥以補氣養血。[7][6]
各種淋證之間,彼此又有一定的關系,表現在轉歸上,一是虛實的相互轉化,在不同淋證之間和同一淋證的本身都存在這種情況。二是各種淋證之間的相互轉化。也可二種淋證或虛實同時并見。認識這種轉化,對臨床有實際指導意義。[6]
現代醫學中的一些泌尿系感染、結石、結核、急慢性前列腺炎、乳糜尿等病,有類似六淋證候者,可參考淋證施治[4]。
詳見淋證條。
10 參考資料
-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61.
- ^ [4]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針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647.
- ^ [5] 施洪飛,方泓主編.中醫食療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86:92-95.
- ^ [6]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33-238.
- ^ [7] 石學敏主編. 針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00-103.
- ^ [8]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654.
治療血淋的穴位
- 利機
泄瀉,經閉,嘔吐,腹脹,痢疾,便秘,淋證,氣淋,血淋,癮瘕,陰縮入腹,嘔吐血,食谷不化,現又用石門穴...
- 肺
叫肋面,朝向縱隔的面叫內側面,該面中央的支氣管、血管、淋巴管和神經出入處叫肺門,這些出入肺門的結構...
- 三焦募
泄瀉,經閉,嘔吐,腹脹,痢疾,便秘,淋證,氣淋,血淋,癮瘕,陰縮入腹,嘔吐血,食谷不化,現又用石門穴...
- 端田
泄瀉,經閉,嘔吐,腹脹,痢疾,便秘,淋證,氣淋,血淋,癮瘕,陰縮入腹,嘔吐血,食谷不化,現又用石門穴...
- 泉腋
肌→肋間外肌。皮膚→皮下組織→前鋸肌。穴區神經、血管:淺層有第4肋間神經外側皮支分布;深層有胸長神...
- 更多治療血淋的穴位
治療血淋的方劑
- 金鏃散
器中密封,于暖處,候至7日后。功能主治:卒中風,血淋,腰膝疼,子死胎,吐血,腸風背陰,寸白蟲,霍亂吐...
- 發灰散
卷八所載發灰散的組成與本方同,用米醋泡湯調下。治血淋。摘錄:《圣濟總錄》卷二十九《金匱翼》卷二:發灰...
- 石韋湯
,大棗20枚,葵子1升,白術1兩。主治:產后卒患淋證。用法用量:以水8升,煮取2升半,分為3-4服。...
- 大金花丸
清熱瀉火。治中外諸熱,寢汗咬牙,睡語驚悸,溺血淋秘,咳血,衄血,瘦弱頭痛,肺痿喘氣。若自利,去大黃,...
- 增味導赤散
川芎赤芍藥各等分制法:上藥研為細末。功能主治:治血淋,血尿。用法用量:每服9克,入竹葉10葉,生姜3...
- 更多治療血淋的方劑
治療血淋的中成藥
- 金砂五淋丸
小便黃赤,舌紅,苔黃或黃膩,脈弦滑或滑數。(2)血淋:癥見尿血,小腹疼痛,尿道灼痛,小便淋漓。(3)...
- 癃清片
與主治:清熱解毒,涼血通淋。用于下焦濕熱所致的熱淋,癥見尿頻、尿急、尿痛、腰痛、小腹墜脹;亦用于慢...
- 清熱通淋膠囊
,或遵醫囑。2周為1療程。專家點評:清熱、利濕通淋。用于下焦濕熱所致熱淋。癥見:小便頻急、尿道刺痛...
- 泌淋清膠囊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尿通淋。用于濕熱蘊結所致的小便不利,淋漓澀痛,尿血,急性非特異性尿路感染,前...
- 琥珀消石顆粒
C)。功能與主治:清熱利濕,通淋消石。用于石淋、血淋,也可用于泌尿系統結石屬濕熱瘀結證者。用法與用量...
- 更多治療血淋的中成藥
血淋相關藥物
- 膠體磷[32P]酸鉻注射液
移灶使其趨向纖維化,還可促使內皮下層纖維化,局部血管和淋巴管閉塞,以及漿膜臟層和壁層粘合而使滲出液...
- 胸腺肽腸溶片
細胞免疫功能的作用,能促使有絲分裂原激活后的外周血中的T淋巴細胞成熟,增加T細胞在各種抗原或致有絲...
- 胸腺肽腸溶膠囊
細胞免疫功能的作用,能促使有絲分裂原激活后的外周血中的T淋巴細胞成熟,增加T細胞在各種抗原或致有絲...
- 注射用門冬酰胺酶
【適應癥】適用于治療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簡稱急淋)、急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急性單核細胞性白血病、慢...
- 阿莫西林分散片
的存在不會明顯地影響藥物的吸收。本品0.5g口服血藥濃度的達峰時間(tmax)約為(1.28±0....
- 更多血淋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血淋
- 《普濟方》:[卷二百十五小便淋秘門]血淋
。下焦受熱。則氣不宣通。故溲便癃閉而成淋也。熱則血淋者。是熱淋之甚者則尿血。謂之血淋。心主血之行動。...
- 《雜病廣要》:[臟腑類]淋病
小便艱澀如淋,不痛而癢者,此亦屬虛(按∶醫碥曰∶淋證莖中必痛,若先痛后癢,則火退矣,或實證轉虛),宜...
- 《圣濟總錄》:[卷第九十八諸淋門]血淋
搏于血脈,血得熱則流行入于胞中,與溲便俱下,故為血淋也。治血淋,小便出血,熱結澀痛,羚羊角飲方羚羊角...
- 《太平圣惠方》:[卷第五十八]治血淋諸方
夫血淋者。是熱淋之甚者則尿血。故謂之血淋。心主血。血之行通身。遍行經絡。環腑臟。勞熱者則散失其常經絡...
- 《幼幼新書》:[卷第三十]血淋第十七
《巢氏病源》小兒血淋候∶血淋者,是熱之甚。甚者則尿血,謂之血淋。心主血,血之行身,通遍經絡,循環腑臟...
- 更多古籍中的血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