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蕊 stamen 是花葉的一種,又是種子植物的雄性生殖器官,相當于蕨類植物的小孢子葉。通常位于花托上,輪生于花冠的內側,由花藥和花絲兩部分組成。裸子植物多為花藥直接附著于平面狀的花絲上,被子植物花藥是著生在細長花絲的頂端,例如蓮(Nelumbonucifera)、芍藥(Paeonia lactiflora)等的花藥,其基部著生于花絲的頂端,此稱為底生花藥(basif-ix,innate);又百合(Lilium spp.)、稻(Or-yzo sativa)、竹(Bambusoideae)等,花藥的背面中央部是著生于花絲頂端,此類花藥稱為丁字形花藥(versatile);辛夷(Magnolia liliflora)、日本細辛(Asarum nipponicum)等,沿著花藥的內側或外側愈合著生于花絲上,此類花藥稱為側生花藥(adnate)。把花藥不發達的無藥花絲(ananther-um)或花藥、花絲都不發達而僅留痕跡的,稱為假雄蕊,特別是雌雄異花植物雌花中的雄蕊,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此外,梅花草(Parnassia palustris)的假雄蕊已變成蜜腺,薔薇(Rosa spp.)芍藥(Pa-eonia lactiflorn)、山躑躅(Rhododendron kaem-pferi)等的花絲已變成花瓣狀,在其上著生著花藥,此稱為附冠雄蕊(Corollifloral stamen)。在雄蕊輪數多的植物,如薔薇、芍藥等,可以看到花瓣沿著向頂的順序,由花瓣、附冠雄蕊、演變成雄蕊的過程。還有由卷丹(Lilium longiflorum)的三倍體和二倍體雜交而產生的第一代(F1),它們的花瓣、雄蕊和葉顯露出相同的形狀和性質,在其上面著生花藥,表示葉、花瓣和雄蕊都是同源。此外,花藥和花絲的外形,大小以及著生方式等,還有各種不同的名稱。例如菊科(Compositae)在一朵花中全部雄蕊的花藥互相連合成筒狀,稱為聚藥雄蕊(syngenesi-ous stamen,synandrium德syngenesisches St-aubblatt);唇形科(Labiatae)、玄參科(Scr-ophulariaceae),在一朵花的四枚雄蕊中,有二枚是長的,此稱為二強雄蕊(didynamous stamen,德didynamisches staubblatt);十字花科(Cru-ciferae)的一朵花中有六枚雄蕊,其中四枚是長的,則稱為四強雄蕊(tetradynamous stamen,德tet-radynamische Staubblatt)。

3 雄蕊的類型
雄蕊常因離合與否、花絲長短的不同,分為不同的類型,常見的有:
1. 離生雄蕊 (stamen distinct) 一花中有多數雄蕊而彼此分離,如蓮、油菜、小麥等花的雄蕊。
2. 單體雄蕊 (monadelphous stamen) 一花中有10~多數雄蕊,其花絲連合成一束,組成花絲筒,花藥分離,如棉、紅麻、錦葵、大花豬屎豆、羽扇豆等花的雄蕊。
3. 兩體雄蕊 (diadelphous stamens) 一花中10枚雄蕊的花絲連合成二束,如蠶豆、豌豆的雄蕊,其中9枚花絲連合成一束,另一枚雄蕊單獨分離,或者每束5枚。這種雄蕊為蝶形花科(或豆科)植物特有。
4. 多體雄蕊 (polydelphous stamens) 一花中的多數雄蕊的花絲連合成數束,如金絲桃和代代花的雄蕊。
5. 四強雄蕊 (tetradynamous stamen) 一花有6枚雄蕊,外輪的2枚花絲較短,內輪的4枚花絲較長,如油菜、蘿卜等花的雄蕊。此種雄蕊為十字花科植物特有。
6. 二強雄蕊 (didynamous stamen) 一花有4枚雄蕊,2枚較長,2枚較短,如泡桐、連錢草、益母草等花的雄蕊。
7 .聚藥雄蕊(synantherous stamen) 一花中雄蕊的花絲分離,花藥貼合成筒狀,如嚮日葵等菊科植物以及南瓜、大巖桐等花的雄蕊。